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KIT/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文迪 娄丽萍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492-498,共7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199例GIST...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199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测序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KIT基因(外显子9、11、12、13、14、17和18)与PDGFRA基因(外显子12、14和18),分析GIST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99例GIST患者中KIT基因突变169例(84.9%),PDGFRA基因突变11例(5.5%),KIT/PDGFRA野生型(WT-GIST)19例(9.5%)。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中有2例为纯合突变型。WT-GIST中有2例PDGFRA基因外显子12的上游内含子检测出突变。小肠GIST患者的KIT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胃GIST(P<0.05)。高危组和中危组(NIH危险度分级)GIST患者的KIT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极低危组(P<0.01)。KIT基因突变率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大小、肿瘤组织学形态、肿瘤细胞核分裂象和Ki67指数组间无明显差异。年龄≤50岁的GIST患者PDGFRA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年龄>50岁的GIST患者(P<0.05)。胃和结直肠GIST患者的PDGFRA基因突变率均明显高于小肠(均P<0.01)。上皮样细胞型GIST患者的PDGFRA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梭形细胞型(P<0.01)。不同性别、肿瘤组织大小、肿瘤细胞核分裂象、NIH分级和Ki67指数组间的PDGFRA基因突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KIT基因突变是GIST患者的主要突变类型,小肠GIST和中、高危GIST患者KIT基因突变率较高;年龄≤50岁、胃、结直肠、上皮样细胞型的GIST患者PDGFRA基因突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KIT 基因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α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基因突变检测在胃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晖 汪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是胃肠间质瘤(GIST)最重要的分子特征。对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诊断KIT阴性GIST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用于预测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此外,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关注于把基因突变状态作为判断GIS... 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是胃肠间质瘤(GIST)最重要的分子特征。对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诊断KIT阴性GIST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用于预测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此外,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关注于把基因突变状态作为判断GIST预后因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kit基因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预后
原文传递
大黄虫丸加味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DGF及PDGFR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金光 车念聪 +4 位作者 李文新 杜宇琼 司远 刘晔 赵晖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配伍黄芪、水红花子汤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配伍黄芪、水红花子汤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秋水仙碱组。除了正常组外的3组均建立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灌胃治疗6周后,取大鼠肝脏进行病理HE染色及通过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PDGF-BB蛋白及PDGF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羟脯氨酸含量、PDGF-BB蛋白及PDGFR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秋水仙碱组羟脯氨酸含量减少(P<0.05),PDGF-BB蛋白及PDGFR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中药组与秋水仙碱组羟脯氨酸含量、PDGF-BB蛋白及PDGFR蛋白的表达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虫丸配伍黄芪、水红花子能有效拮抗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DGF-BB及受体PDGFR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虫丸 免疫肝纤维化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特征与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超亿 梁小波 +5 位作者 马俊杰 姜慧员 胡学忠 闫栋 侯生槐 王立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GIST患者的I临床病理、基因检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 目的探讨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GIST患者的I临床病理、基因检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9例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为61.5%;5年总体生存率(OS)为67.4%。其中,77例c-kit外显子11、4例c.kit外显子9和2例PDGFRA外显子18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64.3%、14.3%和100%。5年OS分别为70.8%、50.0%和100%。在c-kit外显子11突变的类型中。26例点突变、44例删失突变和7例复制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87.1%、44.9%和80.0%,5年OS分别为88.1%、57.0%和100%。各因素之间5年D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基因突变并不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492)。结论经手术治疗而未服用伊马替尼的GIST患者.基因突变型预后优于野生型。但基因突变并非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KIT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预后
原文传递
NKT细胞通过下调PDGFRβ抑制Ang Ⅱ诱导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 被引量:8
5
作者 肖雪 侯翠柳 +4 位作者 王筱筱 陈立瑞 杨慧 田翠 王红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在高血压引起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野生型小鼠及CD1d基因敲除小鼠中,通过缓释泵持续灌注剂量为490 ng·kg-1·min-1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4 d建立小鼠高血压模...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在高血压引起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野生型小鼠及CD1d基因敲除小鼠中,通过缓释泵持续灌注剂量为490 ng·kg-1·min-1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4 d建立小鼠高血压模型,并在野生型小鼠中给予剂量为100μg/kg的NKT细胞特异性激动剂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C)。无创尾套法监测小鼠血压;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壁厚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纤维化的程度;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骨桥蛋白(OPN)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灌注AngⅡ14 d后,小鼠血压、主动脉壁厚度、主动脉纤维化程度、分泌型标志蛋白OPN表达及PDGFR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收缩型标志蛋白α-SMA的表达降低(P<0.05)。CD1d基因敲除加重以上变化(P<0.05),而α-GC则减轻上述改变(P<0.05)。结论:NKT细胞通过降低PDGFRβ的表达,增加收缩性蛋白、降低分泌性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AngⅡ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T细胞 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
下载PDF
EGFR VEGFR-3 PDGFRa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新峰 路喜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560-1562,共3页
近年来,寻找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的治疗靶点成为国际上乳腺癌研究的新热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等是被广泛研究的具有... 近年来,寻找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的治疗靶点成为国际上乳腺癌研究的新热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等是被广泛研究的具有受体酪氨酸激酶(PTK)活性的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VEGFR-3 PDGFRA 临床意义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受体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心脑血脉宁减少家兔易损斑块模型斑块内血肿、稳定斑块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姜希娟 马东明 +3 位作者 卢斌 杨琳 宋石林 范英昌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脑血脉宁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斑块内血肿、斑块内新生血管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和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心脑血脉宁组,历时15周。处死后,... [目的]探讨心脑血脉宁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斑块内血肿、斑块内新生血管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和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心脑血脉宁组,历时15周。处死后,取腹主动脉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新生血管结构,计数斑块出血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结果]1)HE观察:模型组有6只家兔的12斑块发生血肿,而心脑血脉宁组有3只家兔的3斑块发生血肿。模型组新生血管周围缺乏周细胞包绕,而心脑血脉宁干预后,新生血管周围的周细胞明显增多。2)免疫组化结果:心脑血脉宁可上调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蛋白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脑血脉宁干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能减少斑块内血肿,促斑块内新生血管成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DGFR的表达,募集周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脉宁 易损斑块 新生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周细胞
下载PDF
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松 陈丽荣 +4 位作者 王海军 罗月球 朱永良 程水珍 周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表达情况,探讨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了119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PDGFR-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非胃肠...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表达情况,探讨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了119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PDGFR-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非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的阳性表达率为65.5%(78/119),其中,极低危险性、低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高度危险性的阳性率分别为52.9%(9/17)、71.0%(22/31)、67.9%(19/28)和65.1%(28/43),但各组之间PDGFR-α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PDGFR-α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联合CD117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测,特别是对一些CD117表达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PDGFR-β/TGF-β/Smad2/3信号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血脑屏障完整性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申杰 姚雪榕 +1 位作者 刘越存 徐桂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PDGFR-β/TGF-β/Smad2/3信号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AD)血脑屏障(BBB)完整性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APP/PS1转基因AD小鼠模型,通过水迷路及觅食试验分析学习记忆能力;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血管周细胞增殖... 目的:分析PDGFR-β/TGF-β/Smad2/3信号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AD)血脑屏障(BBB)完整性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APP/PS1转基因AD小鼠模型,通过水迷路及觅食试验分析学习记忆能力;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血管周细胞增殖率(ki67/desmin)、周细胞覆盖率(desmin/lectin);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血管周细胞TGF-βR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紧密连接(TJs)蛋白的表达水平。经过外源性PDGF-BB脑室内注射和/或TGF-βR1激酶抑制剂SB431542腹腔内注射预处理后,分别进行上述分析。构建AD体外BBB模型,经过PDGF-BB和/或SB431542作用后,进行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渗透性和跨细胞电阻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P/PS1小鼠经过虚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达到终点所需时间明显延长(水迷路训练试验),投食区正确选择率明显下降(觅食训练试验);海马区desmin/lectin阳性细胞比例明显下降;TGF-βR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J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外源性PDGF-BB可使APP/PS1小鼠经过虚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达到终点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水迷路正式试验第28天)、投食区正确选择率明显提高(觅食正式试验第28天);海马区desmin/lectin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使TGF-βR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使TJ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B431542则可部分抑制上述作用。体外试验证明:外源性PDGF-BB可明显降低AD模型组的最终渗透系数,提高24 h时相对TEER值;SB431542则可部分抑制上述作用。结论:PDGFR-β/TGF-β/Smad2/3信号通路可通过诱导周细胞分化、覆盖,提高内皮细胞TJs的表达,调控AD血脑屏障完整性,以促进学习记忆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 转化生长因子-β 脑屏障完整 学习记忆能力
下载PDF
Dasatinib抑制PDGFR/Bcr—AbI信号通路抗肝星状细胞介导肝纤维化的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金珂 杜桂芳 +4 位作者 王晶 赵雪珂 吴君 陆荫英 程明亮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5-857,共3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环节.当肝脏受到炎症等慢性损伤刺激时,多种细胞因子可以激活HSC,促进其分化为肌成纤维母细胞(MFB)并开始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合成细胞外基质,启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环节.当肝脏受到炎症等慢性损伤刺激时,多种细胞因子可以激活HSC,促进其分化为肌成纤维母细胞(MFB)并开始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合成细胞外基质,启动肝纤维化;此外,活化的HSC还大量分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沙替尼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 BCR-ABL融合基因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PDGF及其受体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雯 朱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3-778,共6页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s,PDGFs)是由4个亚基同型或异型两两相互聚合形成的二聚体,现已证实其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s,PDGFs)是由4个亚基同型或异型两两相互聚合形成的二聚体,现已证实其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PDGFs及其受体在肝纤维化的发生、治疗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下载PDF
PDGFRβ-PI3K信号轴介导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膜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李伍建 何少波 +2 位作者 任聪 郑琎喆 刘继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65-2269,共5页
目的验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磷酸肌醇3-激酶(PDGFRβ-PI3K)相互作用对于介导骨折后强大的骨膜细胞活化是否有必要。方法收集正常活动或骨折手术后3 d的小鼠骨膜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分为空白组、阴性组、shPDGFβ组和各预处理组... 目的验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磷酸肌醇3-激酶(PDGFRβ-PI3K)相互作用对于介导骨折后强大的骨膜细胞活化是否有必要。方法收集正常活动或骨折手术后3 d的小鼠骨膜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分为空白组、阴性组、shPDGFβ组和各预处理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组和shPDGFβ组分别转染对照shRNA和PDGFRβshRNA慢病毒,72 h后用于实验,各预处理组包括用生长因子(PDGF-BB,10 ng/mL)、PDGFR抑制剂(SU16f,5μmol/L)、小分子AKT激活剂(SC79,4μg/mL)或PI3K激活剂(740 Y-P,25 nmol/L)单独或序贯处理30 min。采用Western blot试验、流式细胞术、EdU染色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和增殖活力。结果与正常活动小鼠的骨膜细胞比较,骨折小鼠的骨膜细胞中PDGFR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约2.31倍。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骨折小鼠骨膜细胞中PDGFRβ阳性率为(73.26±3.17)%。在骨折小鼠的骨膜细胞实验中,shPDGFRβ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GF-BB组和SC79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PI3K:1.22±0.09,p-Tyr-PDGFRβ:0.01±0.01)比较,PI3K激活剂740 Y-P组可上调PI3K水平(1.67±0.13)和p-Tyr-PDGFRβ水平(0.07±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PDGFβ水平无明显干扰。另外,与740 Y-P组[p-AKT(Ser473):0.32±0.03]比较,740 Y-P+PDGF-BB组进一步上调了骨膜细胞中p-Tyr-PDGFRβ水平(0.19±0.01)和p-AKT(Ser473)水平(0.5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增殖实验中,没有对于用740 Y-P预处理的细胞,加入PDGF-BB后,细胞增殖活性几乎恢复至阴性组水平,明显高于未用740 Y-P预处理的细胞。结论PDGFRβ-PI3K信号轴对于骨折愈合早期阶段的骨膜活化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 磷脂酰肌醇3-激酶 骨折愈合 骨膜活化 分子机制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VEGFR-3、PDGFR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庆锋 王宇昭 +6 位作者 李少雷 李忠武 周立新 吴楠 陈晋峰 张力建 杨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5例Ⅰ-Ⅲ期NSCLC根治手术后的标本进行E...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5例Ⅰ-Ⅲ期NSCLC根治手术后的标本进行EGFR、VEGFR-3、PDGFR表达检测。结果 EGFR、VEGFR-3、PD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1%、90.2%、61.5%。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VEGFR-3表达与N分期、胸膜侵犯有关。PDGFR的表达评分与VEGFR-3的表达评分呈正相关,r=0.255,P=0.001。结论 EGFR、VEGFR-3是NSCLC淋巴转移与局部侵犯的相关因素,PDGFR与VEGFR-3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对多靶点靶向药物的研发及靶向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DGF-D/PDGFR-β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纤维增生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鹏 赵燊 +3 位作者 陈仁华 李燕春 林财经 陈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研究PDGF-D/PDGFR-β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间质胶原增生及纤维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Control)、伊马替尼组(Imatinib)、腺病毒GFP组(Ad-GFP)和腺病毒PDGFR... 目的研究PDGF-D/PDGFR-β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间质胶原增生及纤维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Control)、伊马替尼组(Imatinib)、腺病毒GFP组(Ad-GFP)和腺病毒PDGFR组(Ad-PDGFR);每组再分为复苏后(post-resuscitation,PR)4 h和PR72 h两个亚组。采用致颤法心肺复苏模型,心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计算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PDGF-D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llagenⅠ、α-SMA、Vimentin和PDGFR-β表达。多组间参数比较用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两两比较用Bonferroni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R72 h,Control组CVF值显著高于Sham组[(11.24±0.31)vs(1.65±0.19),t=10.81,P<0.05],Ad-PDGFR组显著高于Ad-GFP组[(25.60±4.09)vs(10.73±2.42),t=16.77,P<0.05],Imatinib组较Contol组显著减少[(5.11±0.29)vs(11.24±0.31),t=3.892,P<0.05];(2)在PR4h,Control组、Imatinib组、Ad-GFP组及Ad-PDGFR组PDGF-D表达较Sham组显著增加(均P<0.05);在PR72 h,Ad-PDGFR组PDGF-D表达仍较Sham组显著增加[(296.46±30.82)pg/ml vs(93.74±5.43)pg/ml,t=7.755,P<0.05];(3)在PR72 h,Control组CollagenⅠ、α-SMA、Vimentin和PDGFR-β表达较Sham组显著增加,Ad-PDGFR组上述蛋白表达均较Ad-GFP组显著增加,Imatinib组较Control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大鼠心肺复苏后72 h出现心肌间质胶原增生和心肌纤维增殖,这可能与血浆PDGF-D增加及心肌PDGFR-β表达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心肌纤维化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 伊马替尼 室颤 大鼠
原文传递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和活性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希奇 赵红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758-761,共4页
PDGF-A、PDGF-B及相应受体于20多年前已经分离成功。随着PDGF-C和PDGF-D等新家族成员的不断发现,PDGF系统越来越复杂。与PDGF在细胞生长和生存中的重要作用相一致的是,PDGF受体的表达和活性受到正反馈及负反馈机制的严密调控。调控机制... PDGF-A、PDGF-B及相应受体于20多年前已经分离成功。随着PDGF-C和PDGF-D等新家族成员的不断发现,PDGF系统越来越复杂。与PDGF在细胞生长和生存中的重要作用相一致的是,PDGF受体的表达和活性受到正反馈及负反馈机制的严密调控。调控机制下调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和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发生。正确认识PDGF及其受体有助于疗效更佳的药物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家族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传导机制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丹 刘高勤 +2 位作者 陈磊 王梦娇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hPDGF-BB)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增生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hRVECs,分别将10、50和200 ng/ml rhPDGF-BB加入对数生长期hRVECs...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hPDGF-BB)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增生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hRVECs,分别将10、50和200 ng/ml rhPDGF-BB加入对数生长期hRVECs的培养液,未添加rhPDGF-BB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情况;采用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相对迁移面积(迁移后无细胞区面积/划痕初期无细胞区面积);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hRVECs中rhPDGF-BB受体(rhPDGF-BBR)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RVECs中VEGF mRNA和整合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的hRVECs生长良好,用rhPDGF-BBR引物能扩增出与引物设计长度相符的表达条带。正常对照组及10、50和200 ng/ml rhPDGF-BB组培养细胞后24 h细胞增生值(A)分别为1.01±0.05、1.09±0.04、1.10±0.02和1.13±0.05,10、50和200 ng/ml rhPDGF-BB组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4、3.430、3.483,均P〈0.05);细胞划痕试验后24 h,正常对照组及10、50和200 ng/ml rhPDGF-BB组细胞相对迁移面积分别为0.42±0.10、0.38±0.09、0.55±0.06和0.61±0.05,划痕试验后48 h细胞相对迁移面积分别为0.75±0.06、0.81±0.02、0.87±0.02和0.98±0.02,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6.283,P=0.000;F时间=209.129,P=0.000),随着rhPDGF-BB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相对迁移面积均明显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及10、50和200 ng/ml rhPDGF-BB组hRVECs中整合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0.02、1.30±0.10、1.20±0.16和1.27±0.08,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0.05、1.06±0.16、1.58±0.18和1.66±0.21,其中50 ng/ml和200 ng/ml rhPDGF-BB组细胞中整合素mRNA及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整合素mRNA:t=3.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皮细胞/细胞学 病理新生管/代谢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重组蛋白 细胞培养 整合素 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胃癌的靶向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涛(综述) 李莎(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76-480,共5页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及其受体与肿瘤的发生、新生血管的生成、控制肿瘤组织间隙压以及细胞调亡机制等密切相关,.新近研究发现,通过靶向抑制PDGF及其受体能够有效治疗胃癌,可用于抑制胃癌新...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及其受体与肿瘤的发生、新生血管的生成、控制肿瘤组织间隙压以及细胞调亡机制等密切相关,.新近研究发现,通过靶向抑制PDGF及其受体能够有效治疗胃癌,可用于抑制胃癌新血管生成、增强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疗效以及靶向干预治疗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现对PDGF在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胃癌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致肺发育和肺损伤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红兵 常立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肺发育 肺损伤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继超 沈冲 杨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279-1280,F0003,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人口生存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对公众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血小板源性生成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DGF和PDGFR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人口生存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对公众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血小板源性生成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DGF和PDGFR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越发明朗,两者相互协同参与了心肌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AS)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现就PDGF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系统疾病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心肌纤维化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传宇 孙奋勇 +2 位作者 时宿妹 马纪 谢秋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5,共9页
通过PCR扩增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基因启动子片段,经双酶切后克隆到pGL3-basic载体构建了5个PDGFR-β基因启动子5′系列缺失重组载体,与作为内参的pRL-TK共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HUVEC)后,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通过PCR扩增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基因启动子片段,经双酶切后克隆到pGL3-basic载体构建了5个PDGFR-β基因启动子5′系列缺失重组载体,与作为内参的pRL-TK共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HUVEC)后,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鉴定出人PDGFR-β启动子中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2个活性区(-983~+53)和(+540~+1457),前者执行正调控,后者则起负调控作用.这2个转录活性区分别含有在人、大鼠、小鼠PDGFR-β基因启动子区都高度保守的区域A-box、B-box和C-box,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检测(EMSA)证实,核因子能与B-box*、C-box*特异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启动子 管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