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传、蚊传保种对约氏疟原虫毒力的影响及对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齐洁 张军 +1 位作者 任慧娴 冯崇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5-269,共5页
本实验以同一来源的约氏疟原虫经血传和蚊传两种方式在小鼠及斯氏按蚊体内传代,观察了其毒力的变化,并对毒力变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蚊传保种的疟原虫感染小鼠死亡率为13.89%~22.73%,而血传保种疟原虫感染的小鼠10天内全部死亡。长... 本实验以同一来源的约氏疟原虫经血传和蚊传两种方式在小鼠及斯氏按蚊体内传代,观察了其毒力的变化,并对毒力变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蚊传保种的疟原虫感染小鼠死亡率为13.89%~22.73%,而血传保种疟原虫感染的小鼠10天内全部死亡。长期血传的原虫经一代蚊传感染鼠死亡率降为0%~15%。长期蚊传的原虫连续3代血传感染鼠死亡率达100%。长期血传的疟原虫改嗜成熟红细胞,引起脑部病变。切除脾脏、破坏胸腺不能阻止脑病变的发生。脾脏对鼠疟原虫毒力株无选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毒力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7
2
作者 陶西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8年48例职业暴露案例资料。结果 48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者中,人免疫缺陷病毒暴露19例,乙型肝炎病毒暴露18例,丙型肝炎病毒暴露6例,梅毒螺旋... 目的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8年48例职业暴露案例资料。结果 48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者中,人免疫缺陷病毒暴露19例,乙型肝炎病毒暴露18例,丙型肝炎病毒暴露6例,梅毒螺旋体暴露5例。手术科室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9例,非手术科室16例,其他科室3例。暴露途径以手术中各种锐器伤最多见,达16例。发生职业暴露最多者为医生24例(实习医生4例),其次为护理人员21例(实习护士8例),检验人员2例,助产人员1例。对职业暴露者均及时进行了预防性干预,经追踪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应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发生职业暴露后须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暴露后感染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危险因素 感染控制
下载PDF
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楚巧红 张永丽 楚巧娥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调查13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采取防范措施。方法通过询问和调查表方式,对本医院13例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了解,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 13例血源性暴露者均为本医院医务人员,其中6名... 目的调查13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采取防范措施。方法通过询问和调查表方式,对本医院13例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了解,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 13例血源性暴露者均为本医院医务人员,其中6名医生和7名护士。13例暴露血源分别来自9例乙型肝炎病人和4例丙型肝炎病人。所有暴露者均在暴露发生后按规定方法进行了处理,均未发生感染。发生血源性暴露的原因主要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漠、技术操作不规范有直接关系。结论该医院在连续3年时间内,发生13例医务人员受到血源性职业暴露,接触的血液均来自血传性病人,但未发生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性疾病 防护措施
原文传递
某大型综合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干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文捷 张敏 +1 位作者 石春兰 解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4-41,共8页
目的通过干预提高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知识知晓率和接触后自我报告率,降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发生率;总结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有效防治和干预措施。方法在对1家大型综合医院既往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干预前... 目的通过干预提高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知识知晓率和接触后自我报告率,降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发生率;总结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有效防治和干预措施。方法在对1家大型综合医院既往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干预前的727名和干预后的614名医护人员的人员结构和科室分希睛况进行对比,选定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风险较高、2009年人员结构与本年度匹配的科室,对医院开展推动医院职业卫生体系建设、对医院相关文件制度进行更新、辅以知识培训、座谈和现场指导等综合性干预工作,在干预后对受干预人员进行调查,将干预前后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本次干预培训时重点培训的14个方面的知识,干预后被调查人员的得分总数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前后调查人群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总接触发生率由81.57人/100人·年降至43.81人/100人·年,干预前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危险度是干预后的1.86倍;所调查科室的医护人员自我报告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06人/100人·年上升至干预后的9.45人/100人·年,接触后自我报告率由干预前的0.47%升至干预后的9.65%。结论对医护人员所采取的干预措施能使该医院医护人员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升,可有效降低该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发生率,提高接触后自我报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职业暴露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胶体金法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5
作者 雷千红 王石云 +2 位作者 徐雅平 姚根宏 栾建凤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12期18-19,共2页
目的:评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 ICA)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HBsAg、抗-H IV、抗-HCV、梅毒抗体)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抗-H IV、抗-HCV、梅毒抗体阳性的115例标本,采用G ICA法分别在... 目的:评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 ICA)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HBsAg、抗-H IV、抗-HCV、梅毒抗体)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抗-H IV、抗-HCV、梅毒抗体阳性的115例标本,采用G ICA法分别在4℃、22℃、37℃进行检测,并在5分钟、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4个时间段观察结果并与ELI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30分钟G ICA检测HBsAg、梅毒抗体与ELISA法的符合率为96.7%,抗-HCV与ELISA的符合率为93.3%,抗-H IV与ELISA法的符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 ICA检测中,除HBsAg外,温度对G ICA检测的其他三项均有影响,随温度的升高检出率提高,在不同时间段G ICA检测四项传染病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试验观察测时间从20分钟延长至30分钟时可明显提高G ICA与ELISA检测的符合率。结论:G ICA与ELISA有较好的符合性,但G ICA仍存在一定的漏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病 播病毒 病原体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医务人员口腔诊疗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建伟 王晶 +2 位作者 王爱芹 张洁 韩立海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口腔诊疗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1~15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滨州市6所综合医院的221名口腔专业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其2018年度血源性职业暴...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口腔诊疗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1~15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滨州市6所综合医院的221名口腔专业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其2018年度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并采用χ2检验分析护士、医生和实习研修人员等不同职业、级别医院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结果共有166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69次,发生率为75.11%(166/221),上报率为37.55%(101/269)。其中,锐器伤占89.59%(241/269),致伤锐器主要为注射器/必兰麻针头(35.68%,86/241)、手术缝针(16.60%,40/241)、车针(16.18%,39/241);暴露操作环节主要为拆卸/处理针头或器械(37.17%,100/269)、手术缝合/协助缝合(22.30%,60/269)、注射麻药(17.84%,48/269)。不同职业人员暴露次数、上报率、致伤锐器类别、暴露操作环节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年限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在标准预防依从性、安全操作、暴露后上报和预防以及接受职业防护培训等方面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专业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上报率低,自我防护薄弱,应加强标准预防、安全使用及处理锐器、暴露后积极上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病原体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谨防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9
7
作者 唐元瑜 纪立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9-992,共4页
尊重生命,调动人在维护健康,防治疴疾中的主观能动性,是中医学重要的主体核心价值观。在该观念指导下,立足于人自身,阐释了正气为本,未病先防,气化保津;既病防变,荡涤邪气,截断扭转,积极救液,是温病谨防卫气营血传变的重要治疗思路。这... 尊重生命,调动人在维护健康,防治疴疾中的主观能动性,是中医学重要的主体核心价值观。在该观念指导下,立足于人自身,阐释了正气为本,未病先防,气化保津;既病防变,荡涤邪气,截断扭转,积极救液,是温病谨防卫气营血传变的重要治疗思路。这对于基于《黄帝内经》"治未病"学术视角认真思考温病防治传变,顾护津液的深层次内涵,参悟"脾胃为生命之枢"的核心理念,明确"人"在中医"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中的核心主导地位,提升中医对自然、生命、疾病及防治的认知水平,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思维 黄帝内经 治未病 保津护液 温病 卫气营 治疗思路
原文传递
135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唐艳琴 宋秀婵 +2 位作者 卫肖云 陈润芳 李柏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96-198,201,共4页
目的了解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状况,提出预防策略。方法对两所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发生的135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人群居前3位的依次为:护士54.81%,医生25.19%,工勤人员16.30%;暴露方式以... 目的了解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状况,提出预防策略。方法对两所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发生的135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人群居前3位的依次为:护士54.81%,医生25.19%,工勤人员16.30%;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1.11%,常见于拔针及手术缝合时被刺伤;血源性病原体中,乙型肝炎病毒占20.18%,丙型肝炎病毒占2.63%,人免疫缺陷病毒占2.63%,梅毒螺旋体占6.14%。暴露者均及时进行了局部处理及预防性干预,经追踪检测无一例因此发生感染。结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暴露后正确处理局部,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标准预防 职业安全
下载PDF
HBV-DNA的定量检测对乙肝父婴与母婴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潘大虎 翟海燕 +3 位作者 宋农 张丽丽 周军 罗芝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测定HBV阳性父亲和母亲及新生儿HBV-DNA的含量,研究父要和母要传播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父亲和阳性的孕妇血液中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脐血HBV-DNA且新生儿... 目的测定HBV阳性父亲和母亲及新生儿HBV-DNA的含量,研究父要和母要传播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父亲和阳性的孕妇血液中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脐血HBV-DNA且新生儿给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至1岁时,检测HBV-DNA,并根据父母HBV-DNA含量的不同分别分为A1(HBV-DNA〈1.0×10^3Copies/ml)、B1(HBV-DNA为1.0×10^3~1.0×10^7 Copies/ml)、C1(HBV-DNA〉1.0×10^7 Copies/ml)组,父母为A2(HBV-DNA〈1.0×10^3Copies/ml)、B2(HBV-DNA 1.0×10^3~1.0×10^5 Copies/ml)、C2(HBV-DNA〉1.0×10^7 Copies/ml)组。结果脐血HBV-DNA阳性率:A1组为24.32%、B1组为38.71%、C1组为44.83%,A2组为14.70%、磁组为26.67%、C2组为39.29%。结论父要传播与母要传播均与血清HBV-DNA含量的高低有关,其HBV-DNA含量越高垂直传播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 母亲 病原体 HBV感染 婴儿 新生 疾病 垂直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在重症肺炎病原菌未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国先 刘微丽 +2 位作者 郑庆斌 袁文杰 侯红玲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2951-2955,共5页
目的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重症肺炎病原菌未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采用肺泡灌洗液mNGS技术辅助诊疗的重症肺炎病原菌未明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肺泡灌洗液涂片、培养、m... 目的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重症肺炎病原菌未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采用肺泡灌洗液mNGS技术辅助诊疗的重症肺炎病原菌未明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肺泡灌洗液涂片、培养、mNGS检测等结果,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与mNGS检测情况。依据mNGS结果并结合临床医师的判断,将是否明确为病原菌分为病原菌确定组、病原菌未确定组,比较两组辛普森菌群多样性指数。结果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范围41~71岁,中位年龄62.5岁。除1例患者无慢性疾病外,其余患者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脏移植等。8例患者mNGS检测阳性,3例患者常规检测阳性。病原菌确定组(n=5)与病原菌未确定组(n=3)辛普森菌群多样性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98±0.222)比(0.763±0.061),t=2.709,P=0.035]。2例患者mNGS检测阳性与常规检测阳性结果不同。3例卡氏肺孢子虫mNGS检测阳性患者的核酸序数为120~15580,相对丰度为24.6%~99.8%。结论肺泡灌洗液mNGS技术有助于医师快速、全面掌握病原菌信息,特别适用于重症肺炎病原菌未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病原体 诊断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ICU获得性败血症致病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文 张剑 李茜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确定ICU获得性败血症致病菌的种类、药敏情况、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ICU收治的各科患者(入科不到24 h死亡、自动出院和转科的患者除外),住ICU期间临床怀疑发生败血症送检血培养或导管标本培养证... 目的:确定ICU获得性败血症致病菌的种类、药敏情况、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ICU收治的各科患者(入科不到24 h死亡、自动出院和转科的患者除外),住ICU期间临床怀疑发生败血症送检血培养或导管标本培养证实的85例92次败血症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获得性败血症的发病率为9.99%,感染者多存在败血症的易感因素。真菌感染、病程中出现感染性休克及肾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致病菌分布和药敏特点:①G-菌分离率最高,以条件致病菌为主;②真菌的分离率明显升高;③耐药率较高。结论:败血症ICU获得性发病率高,真菌感染、病程中出现感染性休克及肾衰是影响败血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监护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1例(85例次)卫气营血辨证分型及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明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1期17-21,共5页
我们从1978年开始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以来,取得了一定疗效。在此基础上,于1979年10月至1980年4月又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1例(85例次)进行深入观察应用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分型和治疗,并采用现代医学指标... 我们从1978年开始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以来,取得了一定疗效。在此基础上,于1979年10月至1980年4月又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1例(85例次)进行深入观察应用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分型和治疗,并采用现代医学指标进行疗效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率达87.06%,病死率降至12.94%,达到了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提出的80年病死率降至1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急性发作 气分 变规律 辨证分型 痰热 证候 卫气营 卫气营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液感染腹泻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曲芬 宋春洁 +7 位作者 鲍春梅 崔恩博 陈素明 张鞠玲 王欢 张成龙 孙强正 毛远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监测引起血液感染的腹泻病原菌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302医院2000-2010年分离自肝硬化患者血液的腹泻病原菌,分析其组成及耐药性。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3D)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全自... 目的监测引起血液感染的腹泻病原菌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302医院2000-2010年分离自肝硬化患者血液的腹泻病原菌,分析其组成及耐药性。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3D)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鉴定,并进一步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0-2010年血液培养阳性的肠道病原菌其140株,分离自140例患者,男性117例,占83.5%,40~60岁为发病高峰,占55.7%。引起血液感染的肠道病原菌以气单胞菌属居首位(75.71%),其次是沙门菌属(14.29%)、弧菌属(9.29%)和耶尔森菌属(0.71%)。各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气单胞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沙门菌属,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则显著低于沙门菌属(P〈0.01)。气单胞菌属和沙门菌属存在多重耐药。弧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结论多种腹泻病原菌可引起血液感染,且耐药程度不同,应引起临床关注并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腹泻 抗药性 细菌 肝硬化
下载PDF
杭州市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琛 王莹 俞哲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34-1436,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非典型病原体的构成和临床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治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 37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8种常见病原体IgM检测。结果 1 375... 目的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非典型病原体的构成和临床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治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 37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8种常见病原体IgM检测。结果 1 375例标本总阳性率为43.20%,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6岁年龄段达到高峰(66.67%)。2种以上病原体检出率随着年龄段增加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秋季最高(50.23%),冬季最低(40.34%)。肺炎支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非典型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嗜肺军团菌和流感病毒流行具有典型季节性。结论肺炎支原体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不同病原体具有不同的临床流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病毒 儿童
原文传递
湖南省采供血机构五年血液质量检定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岳峰 尹澎 刘桃英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74-576,共3页
目的 监督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及其安全性。方法 HBsAg、抗 HCV、抗 HIV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梅毒检测从 2 0 0 1年 8月起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 ,之前为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 (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 ;... 目的 监督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及其安全性。方法 HBsAg、抗 HCV、抗 HIV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梅毒检测从 2 0 0 1年 8月起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 ,之前为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 (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检测从 2 0 0 0年起采用连续监测法 ,之前为赖氏法。结果  8699袋血共检出不合格血 72袋 ,占 8.2 8‰ ,其中抗 HCV阳性 2 4袋 ,占 2 .76‰ ;ALT增高 1 9袋 ,占 2 .1 8‰ ;HBsAg阳性 1 6袋 ,占 1 .84‰ ;梅毒阳性 7袋 ,占0 .80‰ ;抗 HIV阳性 6袋 ,占 0 .69‰。各组比较 :抽样与送样组中AL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其余均无显著性 ;不同抗原包被测定抗 HCV、不同方法测定梅毒、ALT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 )。结论 血液质量整体情况仍需引起注意。漏检与检验方法落后、试剂质量不统一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采供机构 液质量 检定情况 分析 病原体
原文传递
从传变过程看麻杏石甘汤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小波 成玉 傅饶 《国医论坛》 2002年第3期4-5,共2页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证 麻杏石甘汤 六经 卫气营 方证分析
下载PDF
HCV、HB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18、VEGF、TGF-β_1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汉东 张爱华 +1 位作者 余小燕 魏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HCV、...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HCV、HIV间合并感染以及单纯HBV或HCV感染患者血清IL-18、VEGF、TGF-β_1含量,同时检测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并分析它们与IL-18、VEGF、TGF-β_1的相关性;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0例作对照组进行IL-18、VEGF、TGF-β_1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18、VEGF、TGF-β_1含量变化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比单纯HBV和HCV感染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IL-18、VEGF、TGF-β_1值以HBV+HCV+HIV感染模式最高[分别为(312.44±45.24)pg/L、(326.43±51.24)pg/mL、(283.51±49,27)μg/L],其次为HCV+HIV感染模式[分别为(224.32±34.37)pg/L、(257.72±47.72)pg/mL、(204.11±43.28)μg/L],HBV+HCV感染模式最低[分别为(129.44±27.62)pg/L、(147.67±41.22)pg/mL、(120.47±30.23)μg/L],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18、VEGF、TGF-β_1水平与相应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GG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652、0.672;0.643、0.618、0.623;0.712、0.673、0.705)。结论检测血清IL-18、VEGF、TGF-β_1含量,对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病情的合理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 丙型 人免疫缺陷病毒 合并感染 白细胞介素18 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病原体
下载PDF
机械通气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婷婷 王军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治疗的68例MV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MV治疗48 h后是否并发VAP...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治疗的68例MV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MV治疗48 h后是否并发VAP,将其分别纳入研究组(n=15)与对照组(n=53)。对2组患儿性别、出生胎龄、日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是否为早产儿、有无原发性肺疾病、Apgar评分、MV治疗时间、胃内容物反流,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白细胞介素(IL)-6与-8水平等,以及VAP新生儿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成组t检验与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对MV新生儿发生VAP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组新生儿性别构成比、日龄、出生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病例收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KY2021010)。结果①MV新生儿VAP发生率为22.1%(15/68)。采集研究组15例发生VAP新生儿支气管分泌物,共培养出16株致病菌株中,14株(87.50%)为革兰阴性菌,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占比较高,分别为50.00%(8/16)、18.75%(3/16)。②研究组患儿MV治疗时间与合并原发性肺疾病、胃内容物反流、营养不良、肠内营养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出生胎龄、Apgar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原发性肺疾病、Apgar评分低、MV治疗时间长、胃内容物反流,均为影响MV新生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66、3.096、2.735、3.347,95%CI:1.326~5.187、2.053~6.752、1.035~4.068、2.438~7.186,P=0.013、0.006、0.024、<0.001)。结论MV新生儿VAP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合并原发性肺疾病、Apgar评分低、MV治疗时间长、胃内容物反流,均为影响MV新生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针对上述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通气机 机械 病原体 病原菌分布 革兰阴性菌 危险因素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成人血流感染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续红 胡苏萍 吴小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年第10期599-602,共4页
目的了解所在医院成人血流感染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检验科记录的血培养阳性病例131例,查阅其中91例成人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从而了解本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91... 目的了解所在医院成人血流感染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检验科记录的血培养阳性病例131例,查阅其中91例成人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从而了解本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91例中革兰阴性菌53例(58.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革兰阳性菌28例(30.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8例(8.8%),多重病原菌2例(2.2%)。本组脓毒血症患者在院病死率30.8%,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在院病死率与病情严重程度(OR=1.15)、初始抗生素经验性治疗不合适(OR=6.77)有关。结论本研究所在医院成人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情严重以及初始抗生素经验性治疗不合适使血流感染病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病原体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朝珠 万爱兰 +1 位作者 徐鑫 汪雁南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0-361,共2页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状况,为促进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SDS,SAS,EPQ和LES心理测评工具对50名大学生HBV携带者进行测评。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外,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抑郁、...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状况,为促进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SDS,SAS,EPQ和LES心理测评工具对50名大学生HBV携带者进行测评。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外,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等因子得分(P值均<0.01)。SAS,SDS测评显示,大学生HBV携带者焦虑性情绪障碍和抑郁性情绪障碍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EPQ测试中,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情绪的稳定性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精神质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事件结果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校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心理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病原体 精神卫生 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