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国以来我国蝗灾防治工作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9
1
作者
高冬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建国以来,我国平均每间隔3-5年就爆发一次严重的蝗灾,危害面积广泛而严重,对于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业产值的提高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治蝗工作十分重视,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治蝗救灾体系,围绕化学...
建国以来,我国平均每间隔3-5年就爆发一次严重的蝗灾,危害面积广泛而严重,对于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业产值的提高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治蝗工作十分重视,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治蝗救灾体系,围绕化学防治和改造蝗虫发生地这两条主线开展了系统的治蝗工程。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后,由"控制阶段"到"改治并举",再到基本根除,蝗灾防治工作逐渐成熟,出现了注意生态效益的可喜变化,防治能力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以来
蝗灾
防治
治蝗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依法治蝗述论
被引量:
6
2
作者
丁建军
郭志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宋代在蝗灾认识方面向着人定胜天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宋代社会舆论开始转向了对积极灭蝗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宋代在蝗灾防治方面比前代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其依法治蝗方面。
关键词
宋代
蝗灾
防治
法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老跨国蝗灾防治的“三圈混杂”研究
3
作者
罗红霞
吴宪
《中国-东盟研究》
2021年第3期110-125,共16页
近年来,蝗灾多次从老挝入境中国云南,严重威胁边境农林及内地粮食安全,蝗灾防治逐渐演变成复杂的跨国公共治理问题。伴随着2018—2021年中老防蝗合作的波折,蝗情逐年严峻,防治成本倍增,风险不可小觑。本文从中国JC县蝗灾防治个案出发,...
近年来,蝗灾多次从老挝入境中国云南,严重威胁边境农林及内地粮食安全,蝗灾防治逐渐演变成复杂的跨国公共治理问题。伴随着2018—2021年中老防蝗合作的波折,蝗情逐年严峻,防治成本倍增,风险不可小觑。本文从中国JC县蝗灾防治个案出发,通过文献调查、追踪研究、专家访谈、对中老两国民众的采访,并与国际上重要的蝗灾防治历史案例相比较,借助三圈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三圈混杂"分析框架,从价值圈混杂、能力圈混杂和支持圈混杂三个方面呈现了中老防蝗合作的问题表征、生成逻辑,并提出了对策。问题表征在于:价值混杂导致共识不足;能力混杂产生防蝗缺口;支持混杂引发行动不一。其认识论原因在于社会发展三阶段下差异化价值的共时性交互导致价值冲突,首因效应影响冲突;国际原因在于国际组织干预失灵打断中老单向赋能链条的平衡状态但未能填补"空窗";互动原因在于中方重科技帮扶轻交流引导造成支持不一。对策在于:"三管齐下"营建价值共识;将"物资+技术+人员"的直接援助改为采取激励赋能策略;以民间交往和物质激励强化民众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蝗灾
防治
“三圈混杂”
破解路径
原文传递
农业部:农区蝗虫防控“三不可”
4
《农村工作通讯》
2014年第11期5-5,共1页
5月21日,农业部在内蒙古赤峰召开全国农区蝗虫防控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对未来蝗灾形势不可盲目乐观,对蝗灾防治的艰巨性不可低估,对境外蝗虫的威胁不可掉以轻心,要从讲政治和“三农”工作大局的高度,强化领导责任制...
5月21日,农业部在内蒙古赤峰召开全国农区蝗虫防控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对未来蝗灾形势不可盲目乐观,对蝗灾防治的艰巨性不可低估,对境外蝗虫的威胁不可掉以轻心,要从讲政治和“三农”工作大局的高度,强化领导责任制,提早制定防治方案;要做好监测预警和值班报告,全面监测、跟踪境内外蝗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预报,绝不能有任何疏漏;要落实治蝗资金,备足防控物资,提前为开展防控行动做好准备;要抓住蝗虫发生密度较低的时机,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要积极应用蝗虫防控信息系统和蝗虫野外信息采集设备开展蝗区数字化勘测,为推进蝗虫可持续治理积累科学数据;要根据蝗虫发生情况,及时开展防控行动和督查指导,千万不能因防控工作不到位而造成蝗灾暴发,同时要防止人畜中毒和其他伤亡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部门
蝗虫
防控
农区
蝗灾
防治
“三农”工作
生物
防治
技术
监测预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国以来我国蝗灾防治工作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9
1
作者
高冬梅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文摘
建国以来,我国平均每间隔3-5年就爆发一次严重的蝗灾,危害面积广泛而严重,对于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业产值的提高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治蝗工作十分重视,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治蝗救灾体系,围绕化学防治和改造蝗虫发生地这两条主线开展了系统的治蝗工程。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后,由"控制阶段"到"改治并举",再到基本根除,蝗灾防治工作逐渐成熟,出现了注意生态效益的可喜变化,防治能力大大增强。
关键词
建国以来
蝗灾
防治
治蝗工程
Keyword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prevention of locust calamities
treatment project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依法治蝗述论
被引量:
6
2
作者
丁建军
郭志安
机构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计划项目(S040501)
文摘
宋代在蝗灾认识方面向着人定胜天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宋代社会舆论开始转向了对积极灭蝗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宋代在蝗灾防治方面比前代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其依法治蝗方面。
关键词
宋代
蝗灾
防治
法律
Keywords
Song Dynasty
Prevention/Extermination of plague of locusts
Law
分类号
D929.44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老跨国蝗灾防治的“三圈混杂”研究
3
作者
罗红霞
吴宪
机构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东盟研究》
2021年第3期110-125,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西南边境居民居留稳定性及其优化机制研究”(20BZZ024)
文摘
近年来,蝗灾多次从老挝入境中国云南,严重威胁边境农林及内地粮食安全,蝗灾防治逐渐演变成复杂的跨国公共治理问题。伴随着2018—2021年中老防蝗合作的波折,蝗情逐年严峻,防治成本倍增,风险不可小觑。本文从中国JC县蝗灾防治个案出发,通过文献调查、追踪研究、专家访谈、对中老两国民众的采访,并与国际上重要的蝗灾防治历史案例相比较,借助三圈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三圈混杂"分析框架,从价值圈混杂、能力圈混杂和支持圈混杂三个方面呈现了中老防蝗合作的问题表征、生成逻辑,并提出了对策。问题表征在于:价值混杂导致共识不足;能力混杂产生防蝗缺口;支持混杂引发行动不一。其认识论原因在于社会发展三阶段下差异化价值的共时性交互导致价值冲突,首因效应影响冲突;国际原因在于国际组织干预失灵打断中老单向赋能链条的平衡状态但未能填补"空窗";互动原因在于中方重科技帮扶轻交流引导造成支持不一。对策在于:"三管齐下"营建价值共识;将"物资+技术+人员"的直接援助改为采取激励赋能策略;以民间交往和物质激励强化民众支持。
关键词
国际
蝗灾
防治
“三圈混杂”
破解路径
Keywords
International Locust Plague Control
Three Rings of Mixed
Crack Path
分类号
S43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农业部:农区蝗虫防控“三不可”
4
出处
《农村工作通讯》
2014年第11期5-5,共1页
文摘
5月21日,农业部在内蒙古赤峰召开全国农区蝗虫防控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对未来蝗灾形势不可盲目乐观,对蝗灾防治的艰巨性不可低估,对境外蝗虫的威胁不可掉以轻心,要从讲政治和“三农”工作大局的高度,强化领导责任制,提早制定防治方案;要做好监测预警和值班报告,全面监测、跟踪境内外蝗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预报,绝不能有任何疏漏;要落实治蝗资金,备足防控物资,提前为开展防控行动做好准备;要抓住蝗虫发生密度较低的时机,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要积极应用蝗虫防控信息系统和蝗虫野外信息采集设备开展蝗区数字化勘测,为推进蝗虫可持续治理积累科学数据;要根据蝗虫发生情况,及时开展防控行动和督查指导,千万不能因防控工作不到位而造成蝗灾暴发,同时要防止人畜中毒和其他伤亡事故发生。
关键词
农业部门
蝗虫
防控
农区
蝗灾
防治
“三农”工作
生物
防治
技术
监测预警
分类号
F42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国以来我国蝗灾防治工作的历史考察
高冬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宋代依法治蝗述论
丁建军
郭志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老跨国蝗灾防治的“三圈混杂”研究
罗红霞
吴宪
《中国-东盟研究》
2021
0
原文传递
4
农业部:农区蝗虫防控“三不可”
《农村工作通讯》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