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CT扫描标准薄层重建与高分辨CT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春艳 徐晶晶 陈林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47-48,共2页
自16层以上的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以来,肺部CT扫描多采用10 mm层厚扫描,10 mm重建和标准算法的1.0mm或1.25 mm薄层重建技术,其对小病灶的观察提供了便利,使阳性诊断率得以进一步提高.而同时沿用的高分辨CT(high recognize computer tomo... 自16层以上的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以来,肺部CT扫描多采用10 mm层厚扫描,10 mm重建和标准算法的1.0mm或1.25 mm薄层重建技术,其对小病灶的观察提供了便利,使阳性诊断率得以进一步提高.而同时沿用的高分辨CT(high recognize computer tomography,HRCT)是通过高空间频率算法(骨算法重建)以及靶重建等技术,能较充分地反映肺部小病变和肺间质病变及其影像特征.后者是采用2.5 mm层厚扫描,2.5 mm和1.25 mm重建图像,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拟通过60例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扫描和不同厚度重建的病例图像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便捷、经济和低辐射的肺部扫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薄层重建 高分辨CT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腹部CT及薄层MPR对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程亮 周运锋 +3 位作者 陈玲 王敏红 周峰峰 张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CT检查及薄层多平面重建(MPR)对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临床确诊的肠梗阻患者的腹部CT检查及薄层MPR资料,总结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影像学表现。结果:59例肠梗阻患者,按梗阻部位分为胃、十二指肠梗阻1例... 目的:探讨腹部CT检查及薄层多平面重建(MPR)对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临床确诊的肠梗阻患者的腹部CT检查及薄层MPR资料,总结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影像学表现。结果:59例肠梗阻患者,按梗阻部位分为胃、十二指肠梗阻1例,空回肠梗阻26例,回盲部梗阻8例,结肠梗阻17例,多梗阻部位7例;按梗阻原因分为粘连性肠梗阻21例,肿瘤性肠梗阻24例,炎症性肠梗阻6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肠扭转所致肠梗阻1例,肠套叠所致肠梗阻2例,腹内(外)疝所致肠梗阻2例。结论: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检查及薄层MPR有助于明确诊断有无肠梗阻,以及梗阻的位置、严重程度及病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螺旋CT 动态增强 薄层重建
下载PDF
对可疑颅骨骨折患者螺旋CT检查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海婷 张金玲 +3 位作者 赵成磊 凌再升 刘白鹭 洪金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比较普通CT轴位骨窗扫描、CT骨窗薄层重建、及颅骨三维成像对颅骨线性骨折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本院颅脑外伤含有线性骨折并进行普通CT轴位扫描、颅骨CT三维成像检查的病例各50例,并对颅脑普通CT轴位扫描进行... 目的比较普通CT轴位骨窗扫描、CT骨窗薄层重建、及颅骨三维成像对颅骨线性骨折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本院颅脑外伤含有线性骨折并进行普通CT轴位扫描、颅骨CT三维成像检查的病例各50例,并对颅脑普通CT轴位扫描进行骨窗薄层重建。分为层厚为10 mm、6 mm、3 mm、1.5 mm轴位骨算法、骨窗图像4组及颅骨CT三维成像,共5组,由两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生使用盲评法为其对骨折线的显示情况打分。结果 10 mm、6 mm、颅骨CT三维成像与3mm、1.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 mm、1.5 mm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层厚为10 mm、6 mm的图像可以显示部分线性骨折线,部分骨折线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层厚为3 mm、1.5 mm的图像基本可以显示所有线性骨折线,但是在波及范围的确定和三维立体观感的建立上不如颅骨CT三维重建的图像。结论层厚为3 mm CT骨窗薄层重建作为外伤怀疑颅骨骨折患者的最适合初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薄层重建
下载PDF
探究多排螺旋CT薄层重建在肺结节单发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应明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单发肺结节应用多排螺旋CT薄层重建的价值。方法:选取射阳县中医院2020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单发性肺结节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多排螺旋CT平扫检查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并通过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对比两... 目的:探究分析单发肺结节应用多排螺旋CT薄层重建的价值。方法:选取射阳县中医院2020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单发性肺结节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多排螺旋CT平扫检查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并通过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单发性肺结节征象检出率,同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多排螺旋CT平扫和多排螺旋CT薄层重建诊断单发性肺结节的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单发性肺结节恶性病变患者共49例,良性病变患者共32例;多排螺旋CT薄层重建方法的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牵拉征检出率高于多排螺旋CT平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薄层重建诊断单发性肺结节阳性率为60.49%,多排螺旋CT平扫诊断阳性率为56.79%;多排螺旋CT薄层重建诊断单发性肺结节的灵敏度(91.84%)、特异度(87.50%)、准确率(90.12%)、阳性预测值(91.84%)、阴性预测值(87.50%)高于多排螺旋CT平扫诊断(77.55%、75.00%、76.54%、82.61%、68.57%),其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重建在肺结节单发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更好地检查出单发性肺结节患者的疾病形态学特征,鉴别单发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以满足诊断要求,值得在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薄层重建 单发肺结节 诊断效能
下载PDF
CT检查薄层重建肺部FGGO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森 郑有麒 +2 位作者 李强 李军辉 邹明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CT检查薄层重建肺部FGGO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7例肺部F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FGGO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良恶性FGGO的影像学征象。结果良恶性F... 目的分析CT检查薄层重建肺部FGGO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7例肺部F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FGGO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良恶性FGGO的影像学征象。结果良恶性FGGO形态以圆形或类圆形多见、大部分大小不超过2cm,类型以mGGN多见,两组在病灶形态、类型、大小位置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在空泡征、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充气、胸膜凹陷征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良恶性FGGO在病灶边缘、界面、血管聚集增粗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FGGO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21%、68.42%、73.68%。结论CT检查可清楚显示良恶性FGGO的影像学特点,分析两者CT征象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可有效提高良恶性FGGO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结节 X线计算机 薄层重建
下载PDF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多排螺旋CT的诊断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学文 吕敏文 +1 位作者 黄伟康 唐志伟 《实用医技杂志》 2009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作平扫及多时相增强扫描,胆囊区作2.0mm薄层重建,显示囊壁情况。结果1...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作平扫及多时相增强扫描,胆囊区作2.0mm薄层重建,显示囊壁情况。结果13例中有2例在强化灶中可见小囊状低密影,即Rokitan-sky-Aschoff窦。依据病理,结合CT表现可分3型:①弥漫型5例;②节段型1例;③局限型7例。弥漫型及节段型CT表现:平扫胆囊壁呈明显增厚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出现"环样"强化灶。局限型表现为胆囊体部或底部呈局部增厚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出现"舌样"强化灶。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多时相扫描后薄层重建,能较好地显示"二环征"、"三环征"及"舌样"强化征,这是CT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腺肌增生症 Rokitansky—Aschoff窦 CT/诊断 薄层重建
下载PDF
薄层CT重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骅 张家文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6期980-981,共2页
目的探讨薄层CT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病变活检技术的价值。方法应用5 mm常规肺部扫描,1.5 mm薄层CT重建技术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内病灶活检,对采集标本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术后行CT扫描明确是否有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75例肺... 目的探讨薄层CT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病变活检技术的价值。方法应用5 mm常规肺部扫描,1.5 mm薄层CT重建技术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内病灶活检,对采集标本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术后行CT扫描明确是否有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75例肺部病变全部穿刺成功,取得足够病理组织。75例中发生气胸8例(10.67%);肺组织出血12例(16%),其中少量血胸2例;10例(13.33%)穿刺过程中或穿刺后有咯血、咳嗽。结论薄层CT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病变活检术能增加活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薄层重建 经皮肺穿刺 活检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脑脊液漏漏口定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施力 涂勇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容积漫游技术(VRT)对脑脊液漏漏口修补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脑脊液鼻漏的薄层VRT重建表现,着重观察颅底骨折情况及漏口位置。结果:多排螺旋CT薄层VRT重建可直接显示出漏口的位置和立体形态。结论:...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容积漫游技术(VRT)对脑脊液漏漏口修补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脑脊液鼻漏的薄层VRT重建表现,着重观察颅底骨折情况及漏口位置。结果:多排螺旋CT薄层VRT重建可直接显示出漏口的位置和立体形态。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VRT重建对脑脊液漏漏口修补术前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薄层重建 容积漫游技术 VRT 脑脊液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薄层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准确性评价
9
作者 陈静 孙宝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0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薄层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诊疗且最终确诊为隐匿性肋骨骨折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1周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薄层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诊疗且最终确诊为隐匿性肋骨骨折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1周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所得图像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分析二者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共出现182处骨折,其中完全线性骨折占12.09%、内缘性骨折占56.04%、外缘性骨折占32.42%。位于第1,2肋占13.74%、肋骨角占59.34%、前肋占6.04%、后肋占20.88%。VR共检出149处,检出率为81.87%,其中完全线性骨折、内缘性骨折和外缘性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86.36%、81.37%和81.03%;位于第1,2肋、肋骨角、前肋和后肋分别占76.00%、87.96%、45.45%和78.95%。MPR共检出172处,检出率为94.51%,上述骨折类型分别占90.91%、98.04%和89.66%,骨折部位占比分别为88.00%、99.07%、72.73%和92.11%。MPR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高于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0,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如VR、MPR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PR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肋骨骨折 螺旋CT 薄层重建 容积再现技术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增强螺旋CT薄层重建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传现 周冰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6期648-649,共2页
目的探讨增强螺旋CT薄层重建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皆行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薄层重建,并分为常规增强检查组与薄层重建组,手术切除患侧叶及峡部,淋巴结清扫。结果... 目的探讨增强螺旋CT薄层重建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皆行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薄层重建,并分为常规增强检查组与薄层重建组,手术切除患侧叶及峡部,淋巴结清扫。结果 68例患者经常规增强检查发现89个病灶,增强薄层重建发现95个病灶,最小直径2 mm;单发者49例,多发者19例,20个病灶伴钙化;增强薄层重建后显示64个病灶引起甲状腺包膜中断,21个病灶局限于甲状腺内;15个病灶内部结节样强化;颈部淋巴结转移12例,共30个淋巴结,其中常规增强检查未发现,经薄层重建后提示淋巴结转移4个;侵犯邻近肌肉1例。结论病灶内钙化、增强特点、病灶内部强化、甲状腺包膜中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侵犯邻近组织是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重要依据,增强螺旋CT薄层重建对以上细节的显示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甲状腺癌 微小乳头状癌 薄层重建
下载PDF
薄层MSCT扫描对食管异物检出情况及图像显示质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懋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6期21-22,28,共3页
目的分析薄层MSCT扫描对食管异物检出情况及图像显示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且经内镜或手术确诊的71例食管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异物形状、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影像学特征;比较MSCT检查与X线对食管异物的检... 目的分析薄层MSCT扫描对食管异物检出情况及图像显示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且经内镜或手术确诊的71例食管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异物形状、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影像学特征;比较MSCT检查与X线对食管异物的检出率。结果71例食管异物患者经薄层MSCT诊断,检出率为100.00%;经X线平片诊断,检出率为83.10%,明显低于薄层MSCT检查(P<0.05);CT可见高密度影,呈条状、小片样及斑片样,34例异物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叉状。71例患者中2例异物刺入主动脉,4例并发纵隔脓肿积气。结论薄层MSCT对食管异物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且图像显示质量好,临床在经X线等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或显像欠清楚的情况下进行CT扫描,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食管异物 图像质量 薄层重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躁动患者头部扫描中的优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斌 贺永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0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躁动患者头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对3152例患者头部进行扫描,扫描后分析其结果。结果在3152例患者中,因不配合扫描患者104例,对此类患者头部CT原始数据进行薄建,并与厚层图像对比,通过薄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躁动患者头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对3152例患者头部进行扫描,扫描后分析其结果。结果在3152例患者中,因不配合扫描患者104例,对此类患者头部CT原始数据进行薄建,并与厚层图像对比,通过薄层重建后,98例患者可以正确诊断。结论对不配合扫描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可以减少扫描时间,增加医生诊断效率,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X线摄入,为临床提供精准的诊断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运动伪影 薄层重建
下载PDF
超窄窗CT薄层重建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13
作者 许广有 郭峰 马新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8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CT超窄窗薄层重建技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常规扫描与CT常规扫描后超窄窗薄层重建技术对比的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结果:(1)常规扫描未见梗塞灶,超窄窗薄层重建后发现腔隙性梗塞灶;(2)常规扫描梗塞灶不... 目的:探讨CT超窄窗薄层重建技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常规扫描与CT常规扫描后超窄窗薄层重建技术对比的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结果:(1)常规扫描未见梗塞灶,超窄窗薄层重建后发现腔隙性梗塞灶;(2)常规扫描梗塞灶不明显或模糊,经超窄窗薄层重建后病灶清晰;(3)常规扫描病灶数目少于超窄窗薄层重建的病灶数目;(4)常规扫描与超窄窗薄层重建的CT值不同。结论:CT常规扫描后超窄窗薄层重建技术对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此方法不增加患者X线辐射剂量,但提高了病灶检出率和疾病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CT扫描 薄层重建 窗技术 腔隙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低剂量CT薄层重建联用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对肺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
14
作者 田庆龙 章政 +1 位作者 王全 宋长悦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CT(LDCT)薄层重建联合外周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对肺小结节良恶性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间,既往已查明肺小结节(≤1 cm)的患者11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57例(LDCT薄层重建-P16组)... 目的探究低剂量CT(LDCT)薄层重建联合外周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对肺小结节良恶性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间,既往已查明肺小结节(≤1 cm)的患者11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57例(LDCT薄层重建-P16组),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联用外周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二组558例(LDCT组),仅采用普通低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两组病例影像学特征: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小泡征和钙化,LDCT薄层重建-P16组另需观察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特异带。结果LDCT薄层重建-P16组中有182例的患者怀疑恶性可能大,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LDCT组。最终病理证实LDCT薄层重建-P16组对肺小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92.31%),明显高于LDCT组(51.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薄层重建联用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有助于判断肺小结节良恶性的,为临床早期发现肺癌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薄层重建 P16基因甲基化 肺小结节
下载PDF
泌尿结石患者低剂量CT扫描中迭代算法薄层重建方式的作用分析
15
作者 张博洋 张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71-672,F0003,共3页
目的分析泌尿结石患者低剂量CT扫描中迭代算法薄层重建方式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期间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2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 k V,电流... 目的分析泌尿结石患者低剂量CT扫描中迭代算法薄层重建方式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期间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2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 k V,电流400 m As,滤波反投影算法薄层重建;观察组100例,低剂量扫描:120 kV/200 mAs,迭代算法薄层重建。比较两组结石检出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泌尿结石检出率(97.74%vs.95.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结石直径检出情况[(8.16±1.08)mm vs.(8.24±1.12)mm]及图像质量评分[(14.96±1.05)分vs.(15.16±1.0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噪声为10.04±0.51,低于对照组(11.50±0.58),信噪比为3.35±0.48,高于对照组(2.78±0.45),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以及有效剂量为(11.15±0.61)m Gy、(574.16±25.19)m Gy×cm、(8.16±1.05)m Sv,均低于对照组[(21.08±1.13)m Gy、(1151.74±43.89)m Gy×cm、(15.78±1.34)m 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联合迭代算法薄层重建方式,对泌尿结石检出率无影响,并能降低辐射剂量,作用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结石 低剂量CT 迭代算法 薄层重建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及后期处理对肺叶间裂的诊断分析
16
作者 杨友德 朱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1期1769-1771,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后期处理显示肺叶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54例胸部CT扫描且未见异常患者和26例证实肺叶间裂附近病变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后期重建处理,分析不同层厚的斜裂、水平裂及叶间变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25m...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后期处理显示肺叶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54例胸部CT扫描且未见异常患者和26例证实肺叶间裂附近病变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后期重建处理,分析不同层厚的斜裂、水平裂及叶间变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25mm层厚斜裂显示情况,线状影占89.81%,显著优于2.50mm层厚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1,P〈0.05);在2.50mm层厚线状影占75.00%,显著优于3.75mm层厚的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5,P〈0.05);水平裂在1.25mm层厚扫描影像线状影占11.11%,17.75%显示为乏血管区影,73.14%为带状影;对1.25mm层厚影像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在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面进行重组,结果显示右侧斜裂(X2=238.65,P〈0.05)、右侧水平裂(x2=328.79,P〈0.05)和左侧水平裂(x2=377.44,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对于肺叶间裂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1.25mm层厚的重组影像,能够从不同方位进行分析,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薄层重建 肺叶间裂 后处理
下载PDF
螺旋CT薄层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诊断价值分析
17
作者 姜鹏 胡亮 杨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18-119,共2页
探讨分析螺旋CT薄层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9月期间行CT检查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分析螺旋CT薄层重建快速诊断在急性阑尾炎检查... 探讨分析螺旋CT薄层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9月期间行CT检查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分析螺旋CT薄层重建快速诊断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入组48例急腹症患者中,经螺旋CT薄层重建检出39例为急性阑尾炎,3例为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4例为阑尾脓肿,2例阴性。手术病理检查显示:4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3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例坏疽性阑尾炎,4例阑尾脓肿。CT检查显示阑尾周围和盆腔可见团片状影,中央部分为液体低密度影,阑尾管壁厚薄不均匀,但明显较正常状况更厚,其中2例患者病变部位可见液-气平面,另有2例盲升结肠旋转不良合并异位阑尾炎。结论: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对急性阑尾炎和周围病变予以多方位显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螺旋CT 薄层重建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薄层重建与MRI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闫玉昌 蒋涛 潘振宇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CT薄层重建图像与MRI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分别接受CT头颅平扫和MRI检查的患者的图像资料,共51例患者,48例患者的图像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对图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 目的对比分析CT薄层重建图像与MRI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分别接受CT头颅平扫和MRI检查的患者的图像资料,共51例患者,48例患者的图像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对图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率方面,CT薄层重建优于CT平扫,MRIT2WI优于CT平扫及CT薄层重建;陈旧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率方面,CT薄层重建与MRI-T2WI均优于CT平扫,而CT薄层重建与MRI-T2W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薄层重建较CT平扫能够提高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率,但仍低于MRI;陈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方面,CT薄层重建与MRI-T2WI之间无差异,均优于普通CT平扫。在患者不能进行急诊MRI检查时,CT薄层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急性以及陈旧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率,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薄层重建 MRI 腔隙性脑梗塞
下载PDF
等宽探测器多层螺旋CT直接薄层扫描与回顾性薄层重建的图像质量对比 被引量:6
19
作者 茹光腾 黄飚 +4 位作者 曾辉 王为岗 肖远球 成佛金 周志坚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 探讨最新的等宽探测器多层螺旋CT直接薄层扫描与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质量。方法GELightspeed Ultra QA模扫描及患者头部、胸部、腹部各50例进行CT扫描,比较直接薄层图像及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质量。结果 在扫描条件及重建算法相同情... 目的 探讨最新的等宽探测器多层螺旋CT直接薄层扫描与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质量。方法GELightspeed Ultra QA模扫描及患者头部、胸部、腹部各50例进行CT扫描,比较直接薄层图像及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质量。结果 在扫描条件及重建算法相同情况下,直接薄层扫描图像与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质量基本一致。结论等宽探测器多层螺旋CT的回顾性薄层重建基本可以取代直接薄层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 多层螺旋CT 回顾性薄层重建 薄层扫描
下载PDF
MSCT三维测量对2型糖尿病胰腺体积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袁永丰 王中秋 +1 位作者 王建华 崔灿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三维测量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体积(PV)、胰体比(PVI)的变化,以期为T2DM的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经临... 目的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三维测量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体积(PV)、胰体比(PVI)的变化,以期为T2DM的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经临床诊断为T2DM患者96例为T2DM组,收集同期相同年龄段在消化内镜科、肛肠科及泌尿外科住院排除糖尿病和胰腺疾病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6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SCT腹部平扫+增强扫描,三维PV测量方法,薄层重建图像层厚取1 mm,测量两组对象的PV、计算PV与体表面积的比值即胰体比(PVI),并进行比较,以了解T2DM患者的PV、PVI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中,男性的PV[(80. 85±15. 27) cm^3vs (64. 09±14. 43) cm^3,P=0. 000]和PVI[(42. 75±6. 90) cm^3/m^2vs (38. 23±7. 37) cm^3/m^2,P=0. 000]分别大于女性;T2DM组中,男性的PV大于女性[(65. 76±13. 50) cm^3vs (57. 61±16. 89) cm^3,P=0. 010],男性的PVI与女性相近[(34. 13±6. 50) cm^3/m^2vs(33. 34±8. 17) cm^3/m^2,P=0. 615];正常对照组男性和女性的PV、PVI均大于相同性别T2DM患者(P <0. 05,P <0. 01)。用PVI判别研究对象是否为T2DM,在男性,当阈值取39. 89 cm^3/m^2,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1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5. 2%和88. 7%;在女性,当阈值取31. 87 cm^3/m^2,其AUC为0. 677,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4. 0%和48. 8%。结论用MSCT薄层扫描进行三维PV测量能很好应用于人体的PV评估;T2DM男、女性患者的PV、PVI均较同性别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且T2DM患者男性的PVI下降幅度大于女性,提示当人体PVI下降到一定程度时,T2DM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影像学检查能否在早期发现T2DM患者胰腺的病理变化、进而为T2DM的临床研究提供更多有效信息,有待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体积 2型糖尿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测量 薄层重建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