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兰言(Marcel Granet)何故少有追随者?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铭铭 《民族学刊》 2010年第1期5-11,161,共8页
作为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葛兰言因其学术旨趣与英美主流的社会科学研究迴异,使得学界对其关注不够。尽管他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大多来源于其对古代中国文明的社会学理解,然而即便在中国社会科学界亦鲜有人追随之。分析个中原... 作为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葛兰言因其学术旨趣与英美主流的社会科学研究迴异,使得学界对其关注不够。尽管他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大多来源于其对古代中国文明的社会学理解,然而即便在中国社会科学界亦鲜有人追随之。分析个中原因,根源在于中国社会学侧重现代社会研究的趋势,以及在观念方法上忽视中国传统,追求西方英美模式,强调所谓"科学的东方学"的取向。这些问题最终影响了社会科学的中国研究在理论发展方面鲜有原创性的贡献,而重新认识葛兰言的研究对突破这一局限是极具启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葛兰言在民国学界的反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孝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3,共7页
葛兰言是20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的汉学家,他的著作较早译介到中国,并在民国学界产生相当反响。然而时过境迁,有关民国学者评论葛氏的文字,散见于海内外各种期刊杂志,不易觅见,以致今人对葛氏在中国早期影响之状况,所知甚少。其实,葛氏汉... 葛兰言是20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的汉学家,他的著作较早译介到中国,并在民国学界产生相当反响。然而时过境迁,有关民国学者评论葛氏的文字,散见于海内外各种期刊杂志,不易觅见,以致今人对葛氏在中国早期影响之状况,所知甚少。其实,葛氏汉学著作在民国学界有相当的流传及其正反评论,这些史实,也正反映了国内学人治学理念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杨垄 《中国文明》 法国汉学
下载PDF
从涂尔干到列维:亲属结构理论与葛兰言的中国研究
3
作者 胡锐 王炳坤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葛兰言在其对古代中国的研究中承续了涂尔干对亲属关系问题的关注,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结构理论则深受葛氏之结构视角的影响,本文对这条代际传承、不断扬弃的学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中国古代之婚姻范畴与亲属关系》中,葛兰言借助丰... 葛兰言在其对古代中国的研究中承续了涂尔干对亲属关系问题的关注,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结构理论则深受葛氏之结构视角的影响,本文对这条代际传承、不断扬弃的学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中国古代之婚姻范畴与亲属关系》中,葛兰言借助丰富的史料,颠覆了对乱伦禁忌的传统解读,并试图从中国古代氏族的外婚制中建构出以交换与互惠为基础的一般性流通规律。列维-斯特劳斯批判地继承了葛兰言的研究,将其关于婚姻类型与流通的结构分析化为己用,形成了《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的理论支柱,该作也成为法国人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成果。不难发现,自涂尔干将亲属关系置于社会团结视阈下重新考察伊始,葛兰言与列维-斯特劳斯都在接续前人研究的同时实现了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汉学 亲属关系 葛兰 列维-斯特劳斯 涂尔干
原文传递
社会凝聚及其演化:葛兰言的历史社会学
4
作者 张雨欣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207,共29页
葛兰言的作品有一条主线——社会凝聚及其演化,这一主线的学术背景应该首先定位于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与历史学关于方法论的论争,这是葛兰言以社会学范式来书写长时段历史的学术实践。葛兰言认为,中国社会从上古时期到封建时期经历了社... 葛兰言的作品有一条主线——社会凝聚及其演化,这一主线的学术背景应该首先定位于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与历史学关于方法论的论争,这是葛兰言以社会学范式来书写长时段历史的学术实践。葛兰言认为,中国社会从上古时期到封建时期经历了社会凝聚及其原则的演化,从乡村宗教中约婚群体的互惠原则到神话时代政治群体的声望原则,再到封建秩序中多种社会凝聚形式与原则相互交叠,声望原则被荣誉原则抑制和平衡,此时,政治群体和亲属群体也彻底难分彼此。葛兰言跨越《诗经》研究、神话研究、礼仪文本和亲属制度研究,只是为了不断追随这一基本的问题线索。对葛兰言工作的整体性理解为我们呈现了从“社会学年鉴学派”的理论预设出发所确立的历史社会学范式。这个范式借助中国文献所刻画的社会形态,既为我们利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国经典文本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也为重新理解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社会凝聚 演化 互惠 声望 荣誉
下载PDF
葛兰言对中国古代婚姻与亲属关系的社会学重释
5
作者 张雨欣 《社会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15,共28页
现有对葛兰言亲属制度理论的研究试图将葛兰言放在以列维-斯特劳斯为轴的谱系之中,着力强调葛兰言对亲属制度普遍理论的贡献。然而,对葛兰言的解读并非只有结构主义这一个角度,其对亲属制度的贡献还有其他源流、线索与对话者。首先,葛... 现有对葛兰言亲属制度理论的研究试图将葛兰言放在以列维-斯特劳斯为轴的谱系之中,着力强调葛兰言对亲属制度普遍理论的贡献。然而,对葛兰言的解读并非只有结构主义这一个角度,其对亲属制度的贡献还有其他源流、线索与对话者。首先,葛兰言继承并超越了涂尔干所确立的研究传统,继续探究外婚制的起源问题,以及婚级组织的转换问题;其次,对葛兰言亲属制度研究的探讨不该脱离其整体的理论视野与研究目标,即探寻以互惠为原则的亲属组织向以声望为原则的封建组织的转变过程;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从其社会学视野出发,葛兰言的亲属制度理论基于其对《仪礼》这一文本的重新理解与阐释,这种理解是对“正统”儒家理论中父子关系地位的解构,也伴随着对古代中国亲属关系演进的理论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亲属关系 交叉婚 《仪礼》 父权
原文传递
葛兰言之苗族研究与当代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渝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5期49-57,共9页
作为研究中国文明的人类学家,葛兰言虽然本人没有研究过苗族社会,但他通过李璜先生表达过对苗族研究的期待。他的期待源自于他在《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中比较了汉人上古的乡村节庆与苗族的庆典。他希望从这些汉人周边的民族那里找到... 作为研究中国文明的人类学家,葛兰言虽然本人没有研究过苗族社会,但他通过李璜先生表达过对苗族研究的期待。他的期待源自于他在《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中比较了汉人上古的乡村节庆与苗族的庆典。他希望从这些汉人周边的民族那里找到礼仪社会的表征。遗憾的是,这个期待一直没有得到回应。结合云南苗族村寨的田野调查,从社会形态学的角度比较葛兰言的上古汉人社会与苗族社会的相似与不同,试图说明,从社会形态上讲两者都曾经有过建立礼仪化社会的基础。但是,汉人社会经历过等级化之后,礼仪逐渐形成了礼仪技术,而苗族社会的礼仪却以平权化的方式融入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规则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礼仪 社会形态学 苗族
下载PDF
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对《诗经》的“人类学”、“异文化”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晓杨 《南方论刊》 2007年第12期88-89,共2页
本文主要结合中外《诗经》研究的简况,通过对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一书的分析、解读,指出其书所采用的社会人类学方法和"异文化"的独特视野对《诗经》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并着重指出... 本文主要结合中外《诗经》研究的简况,通过对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一书的分析、解读,指出其书所采用的社会人类学方法和"异文化"的独特视野对《诗经》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并着重指出其方法论对《诗经》研究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诗经》研究 人类学 异文化
下载PDF
对《从“国”到“家”:虞舜神话的多重文本与主题变化》的问答、评议与讨论
8
作者 石子萱 赵丙祥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2,共9页
在讲座中,赵丙祥老师介绍了以葛兰言提出的“拼贴”为主要视角的中国古典神话研究方法,展示了虞舜神话的文本流变及叙事取舍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力图探究破碎分散的神话文本背后潜在的结构问题,对经学与史学之间的互动进行了新的思考... 在讲座中,赵丙祥老师介绍了以葛兰言提出的“拼贴”为主要视角的中国古典神话研究方法,展示了虞舜神话的文本流变及叙事取舍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力图探究破碎分散的神话文本背后潜在的结构问题,对经学与史学之间的互动进行了新的思考。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文本流变的动力、民间文学体裁的区分、神话的结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舜神话 葛兰 结构主义 经史关系 社会学
原文传递
文献的民族志研究——文献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可能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邓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57-63,共7页
长期以来,民族志是建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但葛兰言以其关于诗经研究的优秀民族志写作告诉我们,文献民族志也是可能的。文献民族志之所以可能,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文献中具有对事实相对准确的记录。葛兰言诗经研究的文献民族志写作最突... 长期以来,民族志是建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但葛兰言以其关于诗经研究的优秀民族志写作告诉我们,文献民族志也是可能的。文献民族志之所以可能,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文献中具有对事实相对准确的记录。葛兰言诗经研究的文献民族志写作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用来自中国的概念和理论对相关现象的解释,而非套用西方理论。文献民族志的书写应该按照材料性质、材料背景、材料关系和材料反思等4步来进行,并且应具备人类学的学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民族志 葛兰 诗经 田野调查 人类学
下载PDF
试论葛兰言《诗经》研究方法的得失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丁 《重庆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葛兰言(Marcel Glanet,1884-1940)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汉学家。作为法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E.Durkheim,又译作涂尔干,1858-1917)和莫斯(Mauss,Marcel,1872-1950)的弟子,同时又作为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 葛兰言(Marcel Glanet,1884-1940)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汉学家。作为法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E.Durkheim,又译作涂尔干,1858-1917)和莫斯(Mauss,Marcel,1872-1950)的弟子,同时又作为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的高徒,葛兰言融合两家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 方法论 葛兰 《诗经》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葛兰言汉学研究中的中国古代婚俗与祭礼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越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2期40-45,200,201,共8页
法国汉学家葛兰言在其两篇博士论文中,分别利用古典文献分析了我国原始婚姻形式和媵嫁制度的特点及其与各种祭祀活动的关系.在他看来,原始婚姻形式发生在较早的乡村农民中,同上古特有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而媵嫁制度出现在较晚的城市贵族... 法国汉学家葛兰言在其两篇博士论文中,分别利用古典文献分析了我国原始婚姻形式和媵嫁制度的特点及其与各种祭祀活动的关系.在他看来,原始婚姻形式发生在较早的乡村农民中,同上古特有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而媵嫁制度出现在较晚的城市贵族中,服从于家族结盟和宗庙祭祀等政治活动.在原始婚姻形式中男女双方进行相对直接的沟通,而媵嫁制度婚姻中男女的交流较少且需要依赖中介者,女性也成为家族之间交易的对象.原始婚姻形式合乎天时地利,男女之间平等自由;而因生产力的发展,族内男性间出现不平等,长男获得相对其他男性的权威,一次迎娶多位女性的媵嫁制度随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汉学 社会学 婚俗 祭礼
下载PDF
试论葛兰言中国研究的比较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子逸 张亚辉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本文基于法国学者葛兰言的中国研究文本,具体介绍其研究中比较方法的应用,探讨其对于中国研究和人类文明发展研究的贡献。葛兰言从社会节奏、社会发生和婚姻联盟等角度对先秦中国人与古日耳曼人、北美印第安人、古阿拉伯人进行对比。他... 本文基于法国学者葛兰言的中国研究文本,具体介绍其研究中比较方法的应用,探讨其对于中国研究和人类文明发展研究的贡献。葛兰言从社会节奏、社会发生和婚姻联盟等角度对先秦中国人与古日耳曼人、北美印第安人、古阿拉伯人进行对比。他从广泛的比较研究当中确定早期文明社会共通的总体特征,弥补了中国早期研究资料的不足,发现先秦中国文本的社会学意涵,为人类文明发展研究提供了中国史的材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人类学方法 政治发生学 社会节奏 夸富宴 契约与联盟
原文传递
攘争与让予中的德行——葛兰言的中国封建等级制发生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原 刘永芳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57-68,共12页
在对古代中国文明进行研究时,葛兰言将古代中国的乡村与城市所代表的两种社会形态关联起来,呈现了由平等同质的共同体到等级阶序的封建王权之社会类型的演化过程,并围绕圣地的神圣性表达与声望的等级性竞争的考察,就上古中国的封建王权... 在对古代中国文明进行研究时,葛兰言将古代中国的乡村与城市所代表的两种社会形态关联起来,呈现了由平等同质的共同体到等级阶序的封建王权之社会类型的演化过程,并围绕圣地的神圣性表达与声望的等级性竞争的考察,就上古中国的封建王权和等级制度的社会发生学机制展开讨论。葛氏的这一研究无疑对莫斯的政治发生学讨论进行了极为关键的补充完善,体现了人类学基于对古典文明的研究来提炼出富有社会理论启发意义之议题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声望竞争 封建王权 等级制度
原文传递
韦伯《儒教与道教》引用有关中国文献略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水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32,159-160,共7页
本文通过对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明确出注引用的有关中国文献的较系统考察,主要说明部分学者因韦伯不通中文遂轻视其研究之价值,笼统批评有责人过苛之嫌。韦伯引用的文献并不限于少数先秦经典和《通鉴纲目》,而是尽可... 本文通过对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明确出注引用的有关中国文献的较系统考察,主要说明部分学者因韦伯不通中文遂轻视其研究之价值,笼统批评有责人过苛之嫌。韦伯引用的文献并不限于少数先秦经典和《通鉴纲目》,而是尽可能地利用了包括敦煌文书在内的最新外文成果;并且韦伯的解读有着现代社会科学的综合深刻视角。至于其著作在文献方面受到的诟病,则可以从其与葛兰言、陈寅恪等学者的对比中,归纳出一些可能的历史语境原因。韦伯在世界宗教社会学比较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宗教研究,其理论启发价值大大超过具体文献失误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儒教与道教 欧洲汉学 葛兰 陈寅恪
下载PDF
周代婚礼中礼物的流动——法国汉学家葛兰言对中国婚俗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卢峰 《国际汉学》 CSSCI 2019年第3期54-59,204,共7页
本文围绕法国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有关《诗经》的研究,考察他如何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分析周代社会古式婚姻中礼物流动的意义,厘清整个周代社会以'礼'为中心的等级交换,并最终呈现出这种基于'... 本文围绕法国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有关《诗经》的研究,考察他如何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分析周代社会古式婚姻中礼物流动的意义,厘清整个周代社会以'礼'为中心的等级交换,并最终呈现出这种基于'总体性社会事实'的周代礼制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 《诗经》 仪礼 社会学 婚姻礼物
原文传递
热尔奈的“古希腊的人类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颜荻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5,共4页
热尔奈(Louis Gernet)是葛兰言的大学同学,他们只相差两岁(热尔奈稍年长,生于1882年),他们志趣相投,在巴黎高师时成为了好友。尽管热尔奈的专业是法律,但他在大学期间(1907-1910)最常出没的场所却是位于巴黎第九区历史图书馆中的蒂耶尔... 热尔奈(Louis Gernet)是葛兰言的大学同学,他们只相差两岁(热尔奈稍年长,生于1882年),他们志趣相投,在巴黎高师时成为了好友。尽管热尔奈的专业是法律,但他在大学期间(1907-1910)最常出没的场所却是位于巴黎第九区历史图书馆中的蒂耶尔基金会(Foundation Thiers)。在那里,一群年轻的涂尔干学派的学者们时常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趣相投 巴黎高师 涂尔干 图书馆 葛兰 古希腊
原文传递
闻一多与葛兰言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秀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100,共6页
中国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和法国汉学家葛兰言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方法都涉及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但是两位学者并未依附于某种已有理论,而是以文化人类学为研究视角,反思中西话语对文明与野蛮的建构。闻一多对中国"神话与诗"... 中国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和法国汉学家葛兰言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方法都涉及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但是两位学者并未依附于某种已有理论,而是以文化人类学为研究视角,反思中西话语对文明与野蛮的建构。闻一多对中国"神话与诗"的主位阐释与作为"他者"的葛兰言的"中国文明"研究存在诸多相通之处,然而前者的民族自我表述常陷入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矛盾之中,这一特质在与西方学者的比较中更易显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葛兰 神话研究 文化人类学
原文传递
再谈“神圣”/“世俗”与中文语境——法国社会学派在非印欧语言社会
18
作者 陈嘉仁 魏明德 《基督教学术》 2022年第2期162-174,213,共14页
“神圣”和“世俗”是宗教学研究者常用的基本范畴,这组词汇沿袭印欧语系发展而来,最开始的使用可追溯到有法律意味的拉丁文“sacer”和“profanus”。然而,仅词源学的回顾不足以成为我们使用这组概念描绘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的理由。本... “神圣”和“世俗”是宗教学研究者常用的基本范畴,这组词汇沿袭印欧语系发展而来,最开始的使用可追溯到有法律意味的拉丁文“sacer”和“profanus”。然而,仅词源学的回顾不足以成为我们使用这组概念描绘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的理由。本文试图探讨这组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所包含的内容,并展开两个维度的考量:(1)从涂尔干到葛兰言的理论发展阐释法国社会学派对此概念的提出与扩展;(2)考察中文的礼仪语言及其使用的情况,评估涂尔干和葛兰言的理论限度,同时探究他们的理论与中国经典的相遇,并探讨在宗教实践中这些理论是否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 世俗 涂尔干 葛兰 礼仪
原文传递
葛兰言中国研究的比较方法
19
作者 黄子逸 张亚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7期7-8,共2页
马塞尔·葛兰盲是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的第三代领导人,是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汉学家,其多数著述与古代中国文明有关,他以不同于其同时代及过往汉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方法对《诗经》等中国古籍进行分析和解读。葛兰言研究中国文... 马塞尔·葛兰盲是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的第三代领导人,是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汉学家,其多数著述与古代中国文明有关,他以不同于其同时代及过往汉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方法对《诗经》等中国古籍进行分析和解读。葛兰言研究中国文明的时代是西方借助人类学理解古典学的高峰和尾声,葛兰言的学术旨趣不纯然是理解中国,他更要借助中国的案例使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对古典政治发生和文明的诞生产生更周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鉴学派 中国古籍 学术旨趣 《诗经》 葛兰 马塞尔 古典学 汉学家
原文传递
“兴”是象征?——从葛兰言的《诗经》研究说起 被引量:1
20
作者 萧盈盈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98,共8页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葛兰言在1919年出版的《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里对《诗经》“兴”的追溯和还原几乎没有被学界讨论过。事实上,“兴”正是葛兰言建构理论的起点:他通过还原“中国传统象征体系”将兴剥离儒家诗教传统,再...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葛兰言在1919年出版的《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里对《诗经》“兴”的追溯和还原几乎没有被学界讨论过。事实上,“兴”正是葛兰言建构理论的起点:他通过还原“中国传统象征体系”将兴剥离儒家诗教传统,再嵌入到法国社会学派的理论体系里。这种嵌入一方面开启了以人类学和民俗学解读《诗经》的全新道路,另一方面也带出了不少误读和悖论,故同时在文化的两边提出了异质文化间的可译性和可理解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象征 葛兰 法国社会学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