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比较翻译学的几点构想 被引量:17
1
作者 姜治文 文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31,共6页
建立比较翻译学的几点构想姜治文,文军Abstract:ThisthesisisageneralstudyonComparativeTranslatology,anewbranchoftranslationcritic... 建立比较翻译学的几点构想姜治文,文军Abstract:ThisthesisisageneralstudyonComparativeTranslatology,anewbranchoftranslationcriticism.Firstly,it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翻译 复译 翻译评论 译本 比较评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翻译理论 变通手段 风格翻译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用什么形式翻译英语格律诗?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德豫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共5页
多无化的格局 "五四"以后七十年来的翻译实践表明:在英语格律诗汉译的形式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各种不同的流派。据笔者所知,主要有以下五种:(一)译成散文(例如朱生豪先生所译莎士比亚诗剧);(二)译成自由诗;(三)译成... 多无化的格局 "五四"以后七十年来的翻译实践表明:在英语格律诗汉译的形式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各种不同的流派。据笔者所知,主要有以下五种:(一)译成散文(例如朱生豪先生所译莎士比亚诗剧);(二)译成自由诗;(三)译成半自由体(诗行长短比较随意,并未有意识地运用节奏单位来建行,押韵但不严格),从已经出版或发表的译作的数量来看,这一种似占多数;(四)译成中国古典格律诗体(包栝五七言体、骚体、词曲体等);(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格律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自由体 格律体 现代汉语 翻译实践 节奏 音步 韵式
原文传递
从动物意象看《李尔王》中的虚无主义思想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益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28-136,共9页
关键词 《李尔王》 动物意象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鸟的意象 考狄利娅 《红楼梦》 SHAKESPEARE 悲观主义 里根 悲剧
原文传递
中国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研究综述(1995~1996)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伟民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20,共8页
中国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研究综述(1995—1996)●李伟民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评论和研究发展很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继1986年的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之后,“纪念朱生豪诞辰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武汉国际莎学研讨... 中国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研究综述(1995—1996)●李伟民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评论和研究发展很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继1986年的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之后,“纪念朱生豪诞辰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武汉国际莎学研讨会”和“’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哈姆莱特 学研究 研究综述 莎士比亚作品 外国文学研究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下载PDF
十四行诗形式札记 被引量:10
5
作者 屠岸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0-93,89,共5页
十四行诗(或称“十四行”、“十四行体”、“十四行体诗”)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从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十四行诗作者最初受到注意的是闻一多和朱湘,以后有冯至、卞之琳。这种诗歌体裁在新中国成立直到“文革”结束,几乎绝迹... 十四行诗(或称“十四行”、“十四行体”、“十四行体诗”)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从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十四行诗作者最初受到注意的是闻一多和朱湘,以后有冯至、卞之琳。这种诗歌体裁在新中国成立直到“文革”结束,几乎绝迹于中国诗坛。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行诗又在中国诗坛上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形式 韵式 意大利式 札记 英国式 中世纪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英国 抑扬格
下载PDF
神形兼备格自高──梁宗岱文学翻译述评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36,共4页
梁宗岱,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文学翻译家,一九○三年七月十四日出生在广东省新会县。在二十至四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坛上,梁宗岱可谓才华横溢,声名显赫。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此后却沉寂了三十多年,并逐渐为人们淡忘,... 梁宗岱,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文学翻译家,一九○三年七月十四日出生在广东省新会县。在二十至四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坛上,梁宗岱可谓才华横溢,声名显赫。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此后却沉寂了三十多年,并逐渐为人们淡忘,直到十年浩劫结束以后,随着他的旧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罗曼·罗兰 歌翻译 象征主义 瓦雷里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备格 《浮士德》 象征派 人文主义
原文传递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拓扑学爱情观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益民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80,共8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表达的爱情观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善、美。这三个方面充分体现出莎士比亚审美方面的柏拉图观念。诗人综合运用彼特拉克、伊拉斯谟等人的传统,对其进行了辩证的继承和扬弃。在具体的操作手法上,莎士比亚通过拓扑学空间...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表达的爱情观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善、美。这三个方面充分体现出莎士比亚审美方面的柏拉图观念。诗人综合运用彼特拉克、伊拉斯谟等人的传统,对其进行了辩证的继承和扬弃。在具体的操作手法上,莎士比亚通过拓扑学空间展拓的手段加以实施,形成了莎士比亚艺术审美世界独具风采的大花园,为人类精神宝库留下了可贵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拓扑学 爱情观
原文传递
诗歌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传递——评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翻译 被引量:9
8
作者 薛文思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11期81-83,共3页
情感意义是关于讲话人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的意义,是语义学中极为微妙复杂的一种意义,在诗歌描写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情感意义移译的角度,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两译本中第116首进行比较和评析,探讨两译文中情感意义传递的程度,试图寻找... 情感意义是关于讲话人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的意义,是语义学中极为微妙复杂的一种意义,在诗歌描写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情感意义移译的角度,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两译本中第116首进行比较和评析,探讨两译文中情感意义传递的程度,试图寻找诗歌翻译中情感意义传递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意义移译 歌翻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下载PDF
性别伦理美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批评的新方向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益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0-165,共6页
性是伦理审美的一大障碍,二者难以调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关于性的种种沸沸扬扬的纠纷,往往由伦理学而起。把伦理学纳入审美的视界,便给性别审美某种让步。这不仅拓展了审美的范畴,也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批评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性别 伦理 美学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新方向
下载PDF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改娣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36-40,共5页
从外部韵式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般分为四部分:三个四行和一组对句。然而,在内在逻辑关系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内部结构却并非整齐划一。除了与外部结构相吻合的四段经典模式外,很多诗的内部结构为两段式,与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相仿,但... 从外部韵式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般分为四部分:三个四行和一组对句。然而,在内在逻辑关系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内部结构却并非整齐划一。除了与外部结构相吻合的四段经典模式外,很多诗的内部结构为两段式,与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相仿,但有些诗的内部结构则为三段式。另外,即使是四段式或两段式结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常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十四行诗结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结构 两段式 三段式 四段式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出版与传播: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楚童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91,共13页
通过分析大语言模型ChatGPT对莎士比亚两首十四行诗的翻译和理解,引申出有关语言、诗歌本质的讨论,试图诠释“或然率”背景下的知识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的本质及其为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和传播能做出哪些贡献,又有哪些局限。人工... 通过分析大语言模型ChatGPT对莎士比亚两首十四行诗的翻译和理解,引申出有关语言、诗歌本质的讨论,试图诠释“或然率”背景下的知识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的本质及其为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和传播能做出哪些贡献,又有哪些局限。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深入到文学、艺术和创造力的本质,但是却足以取代简单场景中以信息为主导的人类活动。我们需要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物和人类著作权之间的界限,在捍卫人类精神文明主体性的同时,让人工智能的“模型思维”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翻译和出版行业提供了新的“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语言 翻译 出版 传播
下载PDF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3-74,共2页
意象是开启诗歌主题的金钥匙。玫瑰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这个意象成为诗中说话人爱慕和赞美的美少年的化身和别名,具有强烈的性别和性暗示。诗中说话人饱含激情赞美玫瑰,就是表达对美少年的爱。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玫瑰 意象
下载PDF
保罗·策兰:从黑暗中递过来的灯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家新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1-174,共4页
近十多年来,继里尔克之后,另一位德语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愈来愈受到一些中国诗人和读者的关注。而在西方,自诗人1970年去世后,他的声名稳步上升——虽然生前他已被视为战后最重要的德语诗人。现在,策兰已被公认为本世纪最... 近十多年来,继里尔克之后,另一位德语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愈来愈受到一些中国诗人和读者的关注。而在西方,自诗人1970年去世后,他的声名稳步上升——虽然生前他已被视为战后最重要的德语诗人。现在,策兰已被公认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几位德语诗人之一。无论把他放在自荷尔德林以来德语诗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发展 德语文学 现代 荷尔德林 “不可译” 里尔克 保罗 犹太民族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历史背景
原文传递
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基于其诗论和译论的再创之作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汉泉 洪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61-65,87,共6页
梁宗岱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采用"十二字五拍"的建行格式,这一建行格式与"以顿代步"基本相同,但"拍"与"顿"的具体划分方法略有差异。以每行"十二字五拍"构成的十四行译诗,格式... 梁宗岱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采用"十二字五拍"的建行格式,这一建行格式与"以顿代步"基本相同,但"拍"与"顿"的具体划分方法略有差异。以每行"十二字五拍"构成的十四行译诗,格式整齐划一,格律较为严谨,韵式也与原诗接近,但仍存在一些失误或缺陷。总的来说,译诗忠于原作,形式与内容统一,生动传达原诗的神韵风采。梁译莎翁十四行诗堪称为基于其诗论和译论的再创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格式 格律 韵式 神韵风采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阈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
15
作者 刘烨轩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6期39-42,共4页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因其在文学史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本·琼森称赞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他也曾因为后世留下了经...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因其在文学史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本·琼森称赞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他也曾因为后世留下了经久不衰的37部文学戏剧作品而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戏剧作品 奥林匹斯山 本·琼森 两个汉译本
下载PDF
中华莎学十年(1978—1988)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宪强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威谦·莎士比亚(1564——1616)的作品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环宝。几个世纪以来,他的戏剧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盛演不衰,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形成了一个以演出与研究莎剧为中心的国际莎...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威谦·莎士比亚(1564——1616)的作品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环宝。几个世纪以来,他的戏剧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盛演不衰,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形成了一个以演出与研究莎剧为中心的国际莎学。从1950年起,由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院、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莎翁出生地财产信托委员会及英国文化协会联合举行的国际莎学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到1988年已经开过了第23届。从1976年起,由国际莎士比亚协会(International Shakespeare Associ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出版社 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研究 上海 文字 兴趣 研究中心 吉林
下载PDF
济慈六大颂诗诗体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钰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67-71,共5页
《心灵颂》等六大颂诗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有着深刻的内容和精美的诗歌形式。本文主要研究其颂诗独特的诗歌形式及其形成过程,认为济慈在继承传统颂诗诗体和十四行诗诗体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了再创造,从而创作出了... 《心灵颂》等六大颂诗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有着深刻的内容和精美的诗歌形式。本文主要研究其颂诗独特的诗歌形式及其形成过程,认为济慈在继承传统颂诗诗体和十四行诗诗体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了再创造,从而创作出了优美动人、灵活多样的颂诗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济慈 《夜莺颂》 彼得拉克 英语 《秋颂》 浪漫主义 歌形式
下载PDF
诗歌的阐释与翻译的多元——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为例
18
作者 王雪梅 《科教文汇》 202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该文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141首的不同中译本为案例,从结构、主题和意境方面来分析译者视域对翻译和阐释的影响.译者视域不同,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也会不同.因此译者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域,只有使它与原文的历史视域相融合,才能更好... 该文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141首的不同中译本为案例,从结构、主题和意境方面来分析译者视域对翻译和阐释的影响.译者视域不同,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也会不同.因此译者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域,只有使它与原文的历史视域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视域 阐释 翻译
下载PDF
莎翁十四行诗拓扑学隐喻空间下的时间观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霞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95-100,共6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继承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多种时间隐喻。这些形态各异的时间隐喻图形在一定范围内都是等值的,它们共同指向时间这个原型理念。不同描绘时间概念的物理图形通过隐喻的方式赋形、镶嵌在诗歌的载体上,进入人的心...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继承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多种时间隐喻。这些形态各异的时间隐喻图形在一定范围内都是等值的,它们共同指向时间这个原型理念。不同描绘时间概念的物理图形通过隐喻的方式赋形、镶嵌在诗歌的载体上,进入人的心理认知视域,形成了一个多维的、动态的、开放的、复数的函数空间,在这个隐喻空间里,莎士比亚对时间的认识呈现出心理的和文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拓扑心理学 认知 隐喻
下载PDF
永恒的主题 永远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他的戏剧作品一样璀璨夺目。对它的研究,学者专家云集,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文章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发展历史作了简介,并侧重将国内学者1990-2011年对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的爱情、伦理主题和时间主题进行研究的文...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他的戏剧作品一样璀璨夺目。对它的研究,学者专家云集,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文章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发展历史作了简介,并侧重将国内学者1990-2011年对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的爱情、伦理主题和时间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主题研究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