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0
1
作者 李梓盟 张佳彦 +3 位作者 李菲 付丽娜 朱志敏 王刚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2期74-79,共6页
白花蛇舌草是抗肿瘤常用中草药,化学成分多样,总结近些年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其合理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系统查阅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成分、临床应用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 白花蛇舌草是抗肿瘤常用中草药,化学成分多样,总结近些年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其合理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系统查阅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成分、临床应用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白花蛇舌草中已经发现的抗癌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蒽醌类、甾醇类等,抗肿瘤治疗效果与机制的实验研究多采用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或醇提物,在消化系统肿瘤、肺癌、前列腺癌及宫颈癌等体外实验研究中,均表现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抗肿瘤化学成分 药效机制
下载PDF
丹参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2
作者 刘慧颖 姜长涛 +1 位作者 冯娟 王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3-1647,共5页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茎,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成分,每一种丹参酮都有其特定的药理活性。针对各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抗炎和免疫、抗肿瘤、肝保护、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该文总结了各种...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茎,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成分,每一种丹参酮都有其特定的药理活性。针对各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抗炎和免疫、抗肿瘤、肝保护、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该文总结了各种丹参酮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综述了其药代动力学规律和制剂评价,为全面了解丹参酮类化合物,并根据其特点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临床应用 理作用 药效机制 代动力学 制剂评价
下载PDF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3
作者 张维博 王家国 +4 位作者 李正阔 杨丽群 秦俭 向仲怀 崔红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838-2845,共8页
桑黄(phellinus)作为寄生在桑树上的真菌,在2 000多年前就有用作珍贵中药材的记载,在调节机体免疫、延缓衰老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该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桑黄的分类学问题、活性成分、药效及其作用机制、提取工艺等方面的... 桑黄(phellinus)作为寄生在桑树上的真菌,在2 000多年前就有用作珍贵中药材的记载,在调节机体免疫、延缓衰老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该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桑黄的分类学问题、活性成分、药效及其作用机制、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分类学 活性成分 抗肿瘤 药效机制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4
作者 谢雅革 沈克平 卢艳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46-2851,共6页
肺癌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中居首位,中医药在改善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抗肿瘤生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和特色。肺癌的主要病理基础... 肺癌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中居首位,中医药在改善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抗肿瘤生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和特色。肺癌的主要病理基础大致可以归于"正虚"及"邪实",因此目前中医药临床中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当益气养阴、温阳扶正以治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以祛邪,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中医药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机制研究方面目前多认为与免疫功能调节、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阻滞细胞周期等有关。现根据近年文献对中医药防治非小细胞肺癌的治法与药物选择,以及药效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 药效机制 综述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丹参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路帅 韩雪 +3 位作者 张睦清 段晨阳 郭建利 张一昕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丹参高、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服相应药物。造模及用药8周后,检...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丹参高、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服相应药物。造模及用药8周后,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TC、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或活性,并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丹参可显著降低NAFLD模型大鼠血清TC,TG,ALT,AST和肝组织中TC,TG,MDA的含量或活性,升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减轻肝功能的损伤程度;病理结果也显示丹参能够改善肝组织脂变程度。结论丹参具有较好的降脂护肝功能,其防治NAFLD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大鼠 药效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乳香-没药药对药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周宜 邓蓝冰 +1 位作者 周游宇 孟祥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38-2347,共10页
目的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乳香-没药药对在抗溃疡、抗炎、抗肿瘤和炎症性肠病和镇痛的治疗过程中的共性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乳香-没药药对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 目的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乳香-没药药对在抗溃疡、抗炎、抗肿瘤和炎症性肠病和镇痛的治疗过程中的共性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乳香-没药药对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等多个数据库筛选上述5种疾病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疾病"交互网络图。运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筛选核心靶点;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做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乳香-没药药对共包含403个化合物,247个活性靶点,与五种疾病基因交集获得79个高频基因,通过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及对网络进行分析,共获得20个关键靶标;在对GO富集分析时,获得8个高频共性相关条目,主要病毒感染和肿瘤信号通路等;在对靶标进行KEGG通路分析时,共获得6条高频相关的通路,其中病毒感染和肿瘤信号通路为主要通路。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乳香-没药药对在抗溃疡、抗炎、抗肿瘤、炎症性肠病和镇痛这五种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以及高频共性靶点、基因、信号通路等,为进一步阐述乳香-没药药对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理学 乳香-没 抗溃疡 抗炎 抗肿瘤 炎症性肠病 镇痛 药效机制
下载PDF
贯叶连翘治疗抑郁症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和市场调研 被引量:16
7
作者 安泳潼 刘力 赵亚红 《上海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35-37,41,共4页
抑郁症为常见精神疾病,近年来其诊断和治疗取得长足进步。天然抗抑郁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成为新热点,贯叶连翘制剂为其中代表药物。本文对贯叶连翘治疗抑郁症的药效机制、上市品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市场销售以及在研品种的进展情况作... 抑郁症为常见精神疾病,近年来其诊断和治疗取得长足进步。天然抗抑郁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成为新热点,贯叶连翘制剂为其中代表药物。本文对贯叶连翘治疗抑郁症的药效机制、上市品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市场销售以及在研品种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贯叶连翘 药效机制 临床研究 市场销售
下载PDF
狗肝菜多糖干预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大鼠肝纤维化进程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杰 钟明利 +4 位作者 王跃峰 李波 韩佳佳 高雅 张可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1-537,共7页
目的探究狗肝菜多糖(diclipter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DCP)对2,4-二甲基亚硝胺(2,4-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大鼠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MN以... 目的探究狗肝菜多糖(diclipter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DCP)对2,4-二甲基亚硝胺(2,4-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大鼠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MN以建立HF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模型组、秋水仙碱组、DCP低、中、高剂量组,另设对照组,连续给药6周。6周后取大鼠血清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取肝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RT-PCR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观察DCP对HF的预防作用,并探索其对MAPK通路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大鼠肝功能严重受损,出现明显的肝细胞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增多,提示HF模型制备成功;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可明显降低HF的病变程度、减少胶原沉积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下调MAPK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DCP可干预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大鼠HF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肝菜多糖 2 4-二甲基亚硝胺 肝纤维化 炎症因子 MAPK通路 药效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肿节风的活性成分及药效机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彤 彭立生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中药肿节风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潜在机制。方法:选用TCMSP等数据库搜集肿节风的化学成分,并筛选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潜在的靶点;应用CTD匹配靶点对应的疾病;采用Cytoscape构建和分析网络;采用STRING进行靶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中药肿节风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潜在机制。方法:选用TCMSP等数据库搜集肿节风的化学成分,并筛选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潜在的靶点;应用CTD匹配靶点对应的疾病;采用Cytoscape构建和分析网络;采用STRING进行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应用GlueGO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iGEM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22个肿节风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16个靶点治疗18类疾病。淫羊藿素、苯二甲酸等8种活性成分为肿节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ALB、EGFR、CASP3及MAPK8等为其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了大部分关键活性成分能与关键靶点紧密结合;肿瘤、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是其主要针对的疾病。靶点富集到92个GO条目和43个KEGG通路上,功能涉及激素相关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血小板功能等。结论: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了肿节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多维药理作用机制,为推广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网络理学 活性成分 药效机制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中药脑溢安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元有氧代谢的药效机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唐涛 罗团连 +1 位作者 黎杏群 张花先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6期2288-2289,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脑出血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中药脑溢安的影响,探讨脑出血的机制和中药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00只动物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5只)、手术组(75只)。其... 目的通过观察脑出血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中药脑溢安的影响,探讨脑出血的机制和中药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00只动物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5只)、手术组(75只)。其中手术组造模后又随机分入模型组、脑溢安治疗组、AG治疗组,每组25只。采用胶原酶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以免疫荧光双标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观察脑出血后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后,模型组大鼠表达iNOS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主要是分布在基底核血肿上部周边;蛋白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基底核区iNOS从12h,1d阳性信号逐渐增强(t=15.3,P<0.01),4d达峰值(t=36.4,P<0.01),7d信号稍弱(t=27.73,P<0.01);脑溢安组和氨基胍组的阳性信号较前者弱。结论脑出血后,患侧基底核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iNOS表达增强;脑溢安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中的iNOS表达,实现其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溢安 脑出血 大鼠 神经元 有氧化谢 药效机制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人参中活性组分与肠道菌群的互动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康安 郑啸 王广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6-502,共7页
人参为传统补益中药,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参中活性组分与肠道菌群存在互动调控,可能是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的新途径。回顾了肠道菌群介导的人参皂苷及多糖组分的代谢,并从人参活性组分调节肠道微生... 人参为传统补益中药,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参中活性组分与肠道菌群存在互动调控,可能是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的新途径。回顾了肠道菌群介导的人参皂苷及多糖组分的代谢,并从人参活性组分调节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探讨了其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肥胖、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中风等疾病中的机制。肠道菌群与中药组分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将会推动对人参药效机制的研究,为相关中药的创新研究及开发提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肠道菌群 相互作用 药效机制
下载PDF
经典祛湿名方平胃散的古今文献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黎颖婷 秦书敏 +4 位作者 吴皓萌 郑欢 占凯 吴荣焕 黄绍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目的:探索平胃散的古今临床应用情况及其现代药效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及研究该方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通过对《中华医典》及现代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古今文献中平胃散治疗病证的频数和构成比,并采用聚类的方法对平胃散的作用机制进... 目的目的:探索平胃散的古今临床应用情况及其现代药效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及研究该方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通过对《中华医典》及现代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古今文献中平胃散治疗病证的频数和构成比,并采用聚类的方法对平胃散的作用机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平胃散的古今临床应用情况及其现代药效机制。结果对于平胃散的古籍与现代文献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古今临床应用仍然具有一定的差异。平胃散当前的药理学机制研究多围绕其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功效开展。结论现代对平胃散的研究结果印证着古代中医对平胃散的应用,但根据古籍的相关论述,可进一步拓展平胃散临床应用的同时开展其药理机制的多靶点、多维度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胃散 文献研究 临床应用 药效机制
原文传递
柴胡皂苷类药效分子机制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程玉鹏 马爱萍 +3 位作者 陈琦 林进华 李天聪 李弘琨 《化学工程师》 CAS 2016年第4期31-34,共4页
柴胡皂苷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是传统中药柴胡的主要化学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解热、镇静、止痛、镇咳等作用。近期,柴胡皂苷药效分子机制的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所以总结了现代药理药效学关于柴胡皂苷在逆转多药耐药、防治肝病和保护肝... 柴胡皂苷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是传统中药柴胡的主要化学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解热、镇静、止痛、镇咳等作用。近期,柴胡皂苷药效分子机制的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所以总结了现代药理药效学关于柴胡皂苷在逆转多药耐药、防治肝病和保护肝脏、抗炎、抗肿瘤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最新进展情况,为其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 活性成分 药效机制
下载PDF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建博 谢雨 +1 位作者 杨浩然 范源 《药学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344-348,352,共6页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广泛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是具有多重药效活性的多酚化合物之一。近期研究表明: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11β羟关固醇脱氢酶型、减少胰岛淀粉样多肽、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沉积,模拟...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广泛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是具有多重药效活性的多酚化合物之一。近期研究表明: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11β羟关固醇脱氢酶型、减少胰岛淀粉样多肽、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沉积,模拟胰岛素、刺激葡萄糖转运,减缓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等作用。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的候选化合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 2型糖尿病 药效机制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药理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文彬 王宇红 +2 位作者 谭琥 李峰 蔡光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3-96,共4页
本文主要对补阳还五汤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结果发现该方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理论与实验基础,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该方的生物碱、总苷、多糖、苷元和挥发油类等成分有效物质成分的药效机制、药代动力学及其方中... 本文主要对补阳还五汤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结果发现该方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理论与实验基础,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该方的生物碱、总苷、多糖、苷元和挥发油类等成分有效物质成分的药效机制、药代动力学及其方中药物剂量变化,有利于建立补阳还五汤的时-效-量模型、新药的开发和临床用药剂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有效成分 药效机制 代动力学 剂量 综述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中药功能及其增效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屈青松 周晴 +4 位作者 石艳双 吕丽静 杨翠婷 李智勋 史新元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707-1715,共9页
发酵是历史悠久的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可在获得发酵代谢产物的同时,提高中药药效,降低毒性。乳酸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发挥多种药效机制,具有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的特点。以乳酸菌为发酵菌种发酵制得的乳酸菌发酵中药逐渐成为了现代发酵类... 发酵是历史悠久的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可在获得发酵代谢产物的同时,提高中药药效,降低毒性。乳酸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发挥多种药效机制,具有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的特点。以乳酸菌为发酵菌种发酵制得的乳酸菌发酵中药逐渐成为了现代发酵类中药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丰富中药类型,探究中药新功能,促进中药的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乳酸菌发酵中药的研究潜力,并对近年来乳酸菌发酵中药的药理功能和乳酸菌的中药药效提升机制进行综述,初步探讨了乳酸菌发酵中药的免疫调节、抗氧化、肠道炎症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干预、肥胖干预等方面的相关药理作用,并从中药成分释放、中药成分转化、中药增菌作用、乳酸菌与中药的体内相互作用方面探讨了乳酸菌发酵中药的药效提升机制。未来可利用多组学联用技术对乳酸菌发酵中药进行深入研究,以加强对于乳酸菌发酵中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 乳酸菌 发酵 药效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江美芳 高崎 王丹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5期133-136,共4页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在中药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中的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整体、客观等特性,在多组分、...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在中药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中的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整体、客观等特性,在多组分、多靶点的中药研究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LC-MS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及特点、分析流程与方法,以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在中药真伪鉴别、基源鉴别、道地性研究、质量控制及药效机制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本文主要为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为中药鉴别、质量评价、药效机制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真伪鉴别 基源鉴别 道地性 质量控制 药效机制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XLIX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晓安 胡萌萌 +2 位作者 吴晗 马鹏飞 张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6期24-28,41,共6页
绞股蓝皂苷XLIX是绞股蓝中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研究证明具有抗炎,抗癌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笔者对近十年来有关绞股蓝皂苷XLIX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并从提取与纯化、结构鉴定和确证,药理及药效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进... 绞股蓝皂苷XLIX是绞股蓝中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研究证明具有抗炎,抗癌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笔者对近十年来有关绞股蓝皂苷XLIX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并从提取与纯化、结构鉴定和确证,药理及药效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绞股蓝皂苷XLIX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XLIX 制备 结构确定 理作用 药效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人参白虎汤治疗糖尿病药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任婧 孟祥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3期434-441,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人参白虎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药效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得到人参白虎汤中知母、甘草和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BATMAN-TCM中得到粳米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HTDockin...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人参白虎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药效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得到人参白虎汤中知母、甘草和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BATMAN-TCM中得到粳米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HTDocking中得到石膏的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筛选糖尿病的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运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核心蛋白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结论本实验利用网络药理学对人参白虎汤和其治疗的糖尿病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共性作用机制及高频共性靶点,高频共性基因,高频共性GO功能和高频共性KEGG通路等,为人参白虎汤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理学 人参白虎汤 糖尿病 药效机制
下载PDF
多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红叶 鲁春丽 +4 位作者 黄晓强 黄淑霞 赵墨 刘婧 吕文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5-781,共7页
由于中医临床干预的复杂性和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单一组学往往无法全面解析中医药的科学内涵。系统生物学驱动的多组学技术可从基因及其表达、蛋白、代谢物等不同层面解析中医药理论内涵和应... 由于中医临床干预的复杂性和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单一组学往往无法全面解析中医药的科学内涵。系统生物学驱动的多组学技术可从基因及其表达、蛋白、代谢物等不同层面解析中医药理论内涵和应用机制,与中医整体观相契合,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通过回顾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文献,发现多组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病证结合、中药质量评价、药效机制和药物毒理等领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突破了单一组学的局限,已取得显著成就。同时,多组学技术也面临成本投入高、数据量巨大带来的分析困难、研究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未来有望通过加强多学科合作,开展长期、动态的临床研究,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分析流程,采用恰当合理的多组学搭配模式,建立中医药多组学数据库,揭示中医药的个体化特征、治疗机制和疾病调节网络,以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学技术 系统生物学 病证结合 生物信息学 药效机制 物毒理 中医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