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唐代药师佛造像图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白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5,共8页
在中国佛教史上,随着药师佛经典的传译,药师佛信仰在中土日渐兴盛。特别是在关中唐代佛教石窟以及长安佛教寺院里,都有许多药师佛造像,这是印度佛教不断中国化、世俗化的结果。关中唐代药师佛造像表明,药师佛不仅具有拯救幽冥众生职能,... 在中国佛教史上,随着药师佛经典的传译,药师佛信仰在中土日渐兴盛。特别是在关中唐代佛教石窟以及长安佛教寺院里,都有许多药师佛造像,这是印度佛教不断中国化、世俗化的结果。关中唐代药师佛造像表明,药师佛不仅具有拯救幽冥众生职能,还是横化三世佛之一,这一角色的转换,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药师佛造像 药师佛信仰
下载PDF
《药师经》翻译新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维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5,共6页
《药师经》关乎药师信仰的研究。疑经的风气兴起以来,它受到了颇多怀疑,于今益盛。《药师经》的翻译,记载本来是清楚的,但由于现存对十二卷《大灌顶经》解释的分歧,一些学者以为《药师经》是中土伪造的。《大灌顶经》前九卷甚至整个十... 《药师经》关乎药师信仰的研究。疑经的风气兴起以来,它受到了颇多怀疑,于今益盛。《药师经》的翻译,记载本来是清楚的,但由于现存对十二卷《大灌顶经》解释的分歧,一些学者以为《药师经》是中土伪造的。《大灌顶经》前九卷甚至整个十二卷具有很明显的道教特性,费长房将其著录为帛尸梨蜜多罗翻译,有怀疑空间;将作为依据的《杂录》称之为子虚乌有,甚至说是费长房的伪造,都是过度怀疑的结果,需要重新审视。20世纪初,斯坦因在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地区发现的一批梵文佛经中就有药师经典。假定吉尔吉特地区发现的《药师经》真的是慧简所造本的"回译",时间的衔接太过紧密,不合当时印度文化传入中土有相当长的时滞的现实,而且这个时候正是中土僧人"西行取经"的热情迸发期,"回译"说更令人难于置信。澄清《药师经》的翻译问题,对中国佛教史、文化研究殊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经》 经翻译 疑伪经 药师佛信仰 教中国化 中印文化 显密
原文传递
近代药师佛信仰的复兴风潮(1933-1934) 被引量:1
3
作者 能仁 《佛学研究》 2014年第1期340-352,共13页
民国年间,以药师佛法会、药师经典传习和药师法门修持为中心的药师佛信仰骤然勃兴,俨然刮起一股复兴的风潮。1933年初,九世班禅大师主持宝华山药师佛七法会,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政治述求和社会现实关怀,体现出药师佛信仰的现时性、人间性... 民国年间,以药师佛法会、药师经典传习和药师法门修持为中心的药师佛信仰骤然勃兴,俨然刮起一股复兴的风潮。1933年初,九世班禅大师主持宝华山药师佛七法会,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政治述求和社会现实关怀,体现出药师佛信仰的现时性、人间性和社会性特征。太虚大师随之对药师佛信仰予以学理阐释,将其内化于佛教革新思想实践中,强调注重个体"现生受用",主张"依药师琉璃世界建立新中国及人间净土",把药师佛信仰的现实关怀落实于个体身心与家国社会,为近现代药师法门的实践与弘扬开辟了新方向。1934年,《佛学半月刊》杂志刊载"药师如来专号",把近代药师佛信仰进一步推向多元化。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东亚佛教涌现出人间化、社会化的新思潮、新趋向。以资生救患的现实关怀为重要特色的药师佛信仰被重新发掘推广,佛教刊物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近代药师佛信仰表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人间性、社会性、多元性特征,是近代佛教转型时期整体发展趋势下的一个重要个案和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佛信仰 宝华山 太虚大师 学半月刊》
下载PDF
药师信仰与生命质量
4
作者 海波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6,共5页
药师佛信仰具有"现世性"与"现实性"特点,其本具的救世济生思想将当下的生活质量与佛教了生脱死、超脱三界的终极追求紧密相连。从传统"药师法门"的信仰特质、现代人对生命质量的重视和追求,初步探讨了佛... 药师佛信仰具有"现世性"与"现实性"特点,其本具的救世济生思想将当下的生活质量与佛教了生脱死、超脱三界的终极追求紧密相连。从传统"药师法门"的信仰特质、现代人对生命质量的重视和追求,初步探讨了佛教在这一领域的现代价值转换,即中国传统信仰与现代化社会的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佛信仰 生命质量 横死 药师净土
下载PDF
义净译《药师经》真伪考辨——以汉藏对勘为基础
5
作者 范慕尤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58,共6页
义净翻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中,密教内容是否为义净的个人撰述?运用藏汉对勘方法,将义净译本与其平行藏文本中涉及密教的内容进行对勘,并结合其他文本进行分析,可证实义净译本与藏文本属于同本异译。虽然义净译本的密教内... 义净翻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中,密教内容是否为义净的个人撰述?运用藏汉对勘方法,将义净译本与其平行藏文本中涉及密教的内容进行对勘,并结合其他文本进行分析,可证实义净译本与藏文本属于同本异译。虽然义净译本的密教内容有受到前代译本的影响及出于个人原因所做的添加和改动,但只是较少的部分,总体来看这些内容的主体部分是依据原典所做的翻译,间接证明了这一密教化的《药师经》梵文文本的存在,此译本非义净个人改造的密教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经》 义净 汉藏对勘 翻译 药师佛信仰 经典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