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草莽岂止是英雄?——从《青木川》到《一代枭雄》 |
张祖群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4 |
2
|
|
2
|
草莽英雄登上抗日舞台:抗战影片新趋向 |
曾振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朱湘与赵景深的终身友谊 |
李谷鸣
|
《安徽统一战线》
|
2003 |
0 |
|
4
|
军事题材的民间狂欢——电视连续剧《历史的天空》、《亮剑》的创作特点分析 |
秦海英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4
|
|
5
|
英雄模式的新变——近年军旅题材电视剧英雄形象的审美文化研究 |
戴清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6
|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草莽英雄形象探析 |
庆振轩
车安宁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7
|
谍战剧《潜伏》的日常生活美学分析 |
贺晓琴
|
《新闻世界》
|
2009 |
5
|
|
8
|
西部武侠片的空间生产与传统文化意蕴 |
付筱茵
包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诗教论 |
吴天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0
|
阮攸与中国文学艺术 |
刘荫柏
|
《海内与海外》
|
1995 |
1
|
|
11
|
南明时期冯梦龙的身份意识转换探究——以“义”为中心 |
苏谦
徐大军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2
|
生命的挽歌——朱湘《草莽集》论 |
罗成琰
刘长华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3
|
旧重庆的影剧场 |
欧阳平
|
《红岩春秋》
|
1997 |
0 |
|
14
|
谈刘备的仁义思想 |
廖双初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1993 |
1
|
|
15
|
明清讲史小说中的“架子花脸”英雄形象浅析 |
樊庆彦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6
|
浅析草莽英雄抗战题材小说思想意义的独特性 |
巩璠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明清小说中草莽英雄形象形成原因及文学成就探析 |
唐安婷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8 |
1
|
|
18
|
从《草莽集》看朱湘新格律诗的特点 |
陈卓
邵代会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9
|
论“水浒”人物的文化依存与命运走向 |
罗浩波
张海燕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20
|
高阳《草莽英雄》中王翠翘史料的来源与应用 |
陈益源
|
《保定师专学报》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