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8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算法的歧视本质 被引量:140
1
作者 张玉宏 秦志光 肖乐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6,共6页
作为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知识的重要手段,大数据算法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但大数据算法的负面效应——歧视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先从文化、技术哲学和心理学等角度阐述了大数据算法的歧视内涵,并从三个不同层面讨论了大数据算法存在歧视性... 作为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知识的重要手段,大数据算法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但大数据算法的负面效应——歧视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先从文化、技术哲学和心理学等角度阐述了大数据算法的歧视内涵,并从三个不同层面讨论了大数据算法存在歧视性的内在必然性,最后给出缓解歧视性的三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算法 歧视性 范畴
原文传递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97
2
作者 胡壮麟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文主要讨论语法化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如对语法化的定义决定于研究目的的广和窄;语法化常见模式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中表现的共同性和特异性;语法化的单向性与脱语法化的关系;范畴化与脱范畴化的辨证关系;有关自动化的最新研究;历时研... 本文主要讨论语法化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如对语法化的定义决定于研究目的的广和窄;语法化常见模式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中表现的共同性和特异性;语法化的单向性与脱语法化的关系;范畴化与脱范畴化的辨证关系;有关自动化的最新研究;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的两个视角;以及导致语法化的认知过程。文中也提供了汉语例证及其语法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单向性 范畴 自动
下载PDF
范畴化:语言中的认知 被引量:88
3
作者 文旭 江晓红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
语言学中的认知革命带来了语言研究方法的更新 ,人们一方面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现象 ,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认为语义结构是人们在经验世界中形成的认知范... 语言学中的认知革命带来了语言研究方法的更新 ,人们一方面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现象 ,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认为语义结构是人们在经验世界中形成的认知范畴的映射。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有关研究成果 ,试图从范畴的典型性、范畴的认知工具——隐喻、以及范畴化的象似动因来揭示语言现象中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典型理论 隐喻 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 被引量:54
4
作者 张德禄 刘世铸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3-427,共5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具有不同目标和研究范围的四种语言研究的基本思路,然后简单比较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Martin的评价理论,以表明两者在研究目标和范围上的区别。通过比较研究发现,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全面的和多层次的... 本文首先探讨了具有不同目标和研究范围的四种语言研究的基本思路,然后简单比较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Martin的评价理论,以表明两者在研究目标和范围上的区别。通过比较研究发现,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全面的和多层次的,但它仍然受形式范畴化的影响,特别是相对于社会符号范畴化和意义范畴化而言。Martin的评价理论对社会符号系统有比较全面的描述,但需要完善与体现评价系统相关的形式范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评价系统 形式 意义
原文传递
汉英“一量多物”现象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58
5
作者 王文斌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7-261,共5页
汉、英语中均存在许多"一量多物"的量词使用现象。本文以意象图式理论为视角,探解汉英量词"一量多物"的认知缘由。本文认为,汉英量词的"一量多物"现象,是意象图式性范畴化、视角化和类比思维所致,其中,... 汉、英语中均存在许多"一量多物"的量词使用现象。本文以意象图式理论为视角,探解汉英量词"一量多物"的认知缘由。本文认为,汉英量词的"一量多物"现象,是意象图式性范畴化、视角化和类比思维所致,其中,意象图式是核心,范畴化是根本,视角化是基础,类比思维是手段。四者彼此交互作用,导致"一量多物"的大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量多物” 意象图式 范畴 视角 类比思维
原文传递
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及其对句法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石毓智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6,共14页
本文全面探讨形容词的数量特征与其句法行为之关系.分析表明,数量特征是人类范畴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词语的句法行为.同时也揭示自然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形容词可以根据其数量语义特征,分为以下四种... 本文全面探讨形容词的数量特征与其句法行为之关系.分析表明,数量特征是人类范畴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词语的句法行为.同时也揭示自然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形容词可以根据其数量语义特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量级序列型、极限型、百分比型、正负值型,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句法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以英语为例比较说明,不同的民族由于认知视点不一样,相同范畴的数量特征也不一样,因而它们的句法表现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数量特征 句法行为 范畴 量级序列型 极限型 百分比型 正负值型 认知视点
原文传递
汉语基本颜色的范畴化及隐喻化认知 被引量:44
7
作者 陈家旭 秦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7,共3页
汉语基本颜色从范畴化到隐喻化认知,可以说经历了四个阶段:以物代色——以物比色——抽象化或符号化——隐喻化。由于基本颜色词语在汉语语言文化中形成的"双重语义"特征,便导致了基本颜色隐喻认知的两极性,这说明隐喻认知与... 汉语基本颜色从范畴化到隐喻化认知,可以说经历了四个阶段:以物代色——以物比色——抽象化或符号化——隐喻化。由于基本颜色词语在汉语语言文化中形成的"双重语义"特征,便导致了基本颜色隐喻认知的两极性,这说明隐喻认知与汉语语言文化模型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颜色 范畴 隐喻认知
下载PDF
有理据的范畴化过程——语言理论研究中的原创性 被引量:44
8
作者 钱冠连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10,62,共5页
本文以语言全息论为例,说明作为认知规律的范畴化(与概念化)过程,何以用来产生理论研究中的原创性.是否提出一个有理据的新范畴(与一些新概念),是语言理论研究有无原创性的标志.用语言有理据地使一个原来不被人认识到的存在(对象)呈现出... 本文以语言全息论为例,说明作为认知规律的范畴化(与概念化)过程,何以用来产生理论研究中的原创性.是否提出一个有理据的新范畴(与一些新概念),是语言理论研究有无原创性的标志.用语言有理据地使一个原来不被人认识到的存在(对象)呈现出来,而这个对象又刚好是一个新分类,这便是提出了一个新范畴.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新范畴是否有理据的5个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理论研究 原创性
下载PDF
中国学生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马书红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为基础,考察目标语的语内认知因素、语际认知因素和学习者语言水平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习得的影响。语内认知因素指的是英语内部各空间范畴之间在语义特征上的区别与联系,而语际认知因素则指英、汉语在空... 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为基础,考察目标语的语内认知因素、语际认知因素和学习者语言水平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习得的影响。语内认知因素指的是英语内部各空间范畴之间在语义特征上的区别与联系,而语际认知因素则指英、汉语在空间范畴化上的异同。共174名中国学生和58名英语本族语人参加了本实验。结果表明,目标语内部各空间范畴之间的语义共享以及目标语和母语在空间范畴化上的差异这两个因素都会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当这两个因素交互作用时,会大大增加习得难度;而且,当范畴A的核心成员与范畴B的非核心成员共享某些语义特征时,中国受试往往把范畴B的非核心成员错误地归入范畴A,但却很少会把范畴A的核心成员错划入范畴B,这体现了语义成员的典型性因素的作用。本研究还发现,二语学习者的空间语义知识的发展与他们的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并不完全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系 范畴 空间语义 核心成员 非核心成员 英语 空间介词
下载PDF
试论词汇层面翻译的认知取向 被引量:44
10
作者 肖坤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认知语言学对词的理解则完全不同,认为语言中的词是基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认知范畴的体现,认知范畴作为认知概念储存于大脑中,其外部表现为语言中的词.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词不是简单的音义任意结合的语言符号,而是具有认... 认知语言学对词的理解则完全不同,认为语言中的词是基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认知范畴的体现,认知范畴作为认知概念储存于大脑中,其外部表现为语言中的词.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词不是简单的音义任意结合的语言符号,而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个语码转换的过程,词汇层面的翻译就是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看,传统翻译理论把词的翻译视为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就形式而言虽无不妥,但由于它是一种完全建立在对语言形式理解基础上的翻译观,所以从根本上忽视了语言的认知特点.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认知范畴的视角探讨了词语的翻译问题,认为词语的翻译在形式上表现为语码的转换,但本质上则是一个认知范畴的移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范畴 范畴 翻译 语码转换 移植
下载PDF
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仁强 章宜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跟结构主义语言学一样,是建立在经典范畴观之上的,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不少翻译研究者开始把原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们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表明:翻译是一个原型范畴... 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跟结构主义语言学一样,是建立在经典范畴观之上的,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不少翻译研究者开始把原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们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表明:翻译是一个原型范畴,对源语语篇及译语语篇采取原型分析更为有效,翻译评价标准决不能理解为必要充分条件,而最好理解为原型范畴的各个属性特征。此外,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杂合理论也从一定程度上为翻译研究的原型观提供了佐证。把翻译看成是原型范畴的原型翻译观有助于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深化我们对翻译本体的认识,从而打破一些人为设定的藩篱,指导我们的翻译研究,尤其是描写—解释性翻译研究,并最终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原型理论 认知语言学 翻译研究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中的若干相关概念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杜桂枝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7,共8页
近年来 ,许多与认知语言学相关的术语、概念越来越多地见诸各类报刊和学术刊物。这些术语和概念涉及到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和许多紧迫问题。
关键词 认知模式 类典型意义 范畴 概念
原文传递
“心”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齐振海 覃修贵 《外语研究》 2004年第6期24-28,共5页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 ,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 ,结合英、汉语语料 ,对“心”隐喻的范畴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 ,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 ,结合英、汉语语料 ,对“心”隐喻的范畴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心”词语意义产生和拓展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意象图式 “心”隐喻 范畴
下载PDF
翻译的范畴转换及其认知阐释 被引量:49
14
作者 文旭 余平 司卫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3,188,共12页
认知翻译学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认知翻译学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也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以往范畴化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视角上仍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和转换过程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以期回归翻译作为认知活动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认知翻译学 范畴转换 认知基础 认知机制
原文传递
时间副词作状语位置的全方位考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德峰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5,共7页
本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62个时间副词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结果发现有些时间副词既可以出现在主语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但有的只能出现在主语后,也有极少数只能出现在主语前。文章认为影响时间副... 本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62个时间副词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结果发现有些时间副词既可以出现在主语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但有的只能出现在主语后,也有极少数只能出现在主语前。文章认为影响时间副词位置的因素主要是句子的主语,时间副词的句法分布也存在着范畴化现象,并指出时间副词位于主语前、后不仅功能不同,而且辖域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副词 汉语语料库 范畴 有标记 无标记 状语位置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与意识形态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洪艳青 张辉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探讨认知语言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认知语言学所研究的人的认知结构和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应包括人的社会认知,即意识形态和这一意识形态在语言中的表现.通过分析范畴化,隐喻和图解参照框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笔者认为范畴化和隐喻等认... 本文探讨认知语言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认知语言学所研究的人的认知结构和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应包括人的社会认知,即意识形态和这一意识形态在语言中的表现.通过分析范畴化,隐喻和图解参照框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笔者认为范畴化和隐喻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成为我们甄别和描写语言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为意识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意识形态 范畴 隐喻 图解参照框架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概述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辉 祝良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22,共6页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诞生于80年代初,80年代末趋于成熟。1989年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在德国召开,参加人数75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分别在美国,比利时和荷兰举行,参...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诞生于80年代初,80年代末趋于成熟。1989年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在德国召开,参加人数75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分别在美国,比利时和荷兰举行,参加人数成倍地增加。1990年,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事件框架 认知单位 语言编码 认知过程 语言体现 类层次 基本类概念 类典型论 范畴
下载PDF
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文旭 《外国语言文学》 1999年第2期14-18,共5页
一、引言语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它“既属于心理学,因为它是一种心理现象,也属于语言学,因为它与词分不开”(Gordon,1982:58)。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我认为,目前语言学在许多情况下应该到心理学中去寻找解释... 一、引言语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它“既属于心理学,因为它是一种心理现象,也属于语言学,因为它与词分不开”(Gordon,1982:58)。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我认为,目前语言学在许多情况下应该到心理学中去寻找解释”(转引自伍铁平,199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属度 典型理论 语义模糊 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 范畴 模糊性 等级评定 附加问句 心理现象
原文传递
多义词Over及其语义链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家荣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6-70,共5页
多义词Over及其语义链刘家荣《现代外语》1995年3期载文讨论了介、副词over的多义性及其内部关系(见该期程琪龙同志的文章《介、副词over相关意义的指号分析》),阅后很受启发。本文拟从另一角度,即语言范畴化的角... 多义词Over及其语义链刘家荣《现代外语》1995年3期载文讨论了介、副词over的多义性及其内部关系(见该期程琪龙同志的文章《介、副词over相关意义的指号分析》),阅后很受启发。本文拟从另一角度,即语言范畴化的角度探讨over一词多义性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词 相似性 参照物 典型理论 范畴 认知语言学 经典理论 语义 多义范畴 范畴
下载PDF
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被引量:33
20
作者 成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0,共6页
范畴化是分类的心理过程。作为人类思维、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必然依赖于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模型的一般规律。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可归结为: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以及转喻模型。这... 范畴化是分类的心理过程。作为人类思维、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必然依赖于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模型的一般规律。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可归结为: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以及转喻模型。这四类模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产生出原型效应,达到对认知客体系统而合理的类属划分即范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认知模型 命题模型 意象图式模型 隐喻模型 转喻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