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语言(非)现实与时—体—情态的范畴关联及显赫性格局 被引量:3
1
作者 于秀金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2,共14页
语言类型学界在跨语言现实/非现实的语义内容和范畴地位上尚有争论,无论将现实/非现实只看作情态范畴还是认为现实/非现实不是跨语言有效范畴的观点均有偏颇。本文主张现实/非现实是类型学中的有效范畴。从认知范畴化的角度讲,跨语言现... 语言类型学界在跨语言现实/非现实的语义内容和范畴地位上尚有争论,无论将现实/非现实只看作情态范畴还是认为现实/非现实不是跨语言有效范畴的观点均有偏颇。本文主张现实/非现实是类型学中的有效范畴。从认知范畴化的角度讲,跨语言现实/非现实是时—体—情态三个范畴的上位范畴,不同语言中显赫现实/非现实的原型义倾向与时—体—情态中的一个或多个范畴关联,即个别语言显赫现实/非现实的个性原型义都分布在时—体—情态这个共性概念空间中。本文建立了跨语言现实/非现实与时—体—情态的逻辑关联模式和标记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跨语言现实/非现实与时—体—情态的显赫性逻辑格局,逻辑格局的26种显赫性组配中有16种得到验证,涉及到31种语言,另外10种尚待验证。英语是现实/非现实和体—情态均不显赫而时显赫的语言,汉语是现实/非现实显赫而时—体—情态均不显赫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非现实 时-体-情态 范畴关联 显赫性格局
原文传递
“理”与“理窟”——中日古代文论中的“理”范畴关联考论
2
作者 王向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81,共8页
日语及日本文学中有固有词汇"ことわり"(kotowari),一直以来用汉字"理"加以训释,但作为哲学思想史之概念的"理"以及相关概念"道理""义理"等,都是从汉语中引进的。先是引进汉语的&qu... 日语及日本文学中有固有词汇"ことわり"(kotowari),一直以来用汉字"理"加以训释,但作为哲学思想史之概念的"理"以及相关概念"道理""义理"等,都是从汉语中引进的。先是引进汉语的"理"并套用"理",然后或以"气"冲理,或以"事"排"理",都是用日本固有的感性主义来排斥抽象的"理"、否定普遍的"理",或以此批判"佛理"与儒学"理学"来宣扬日本国学。江户时代的文论家在和歌、汉诗、俳谐等各个领域都全面否定说理,更把"理"称为"理窟",即道理的陷阱,主张对"理窟"加以规避。日本传统思想文化与文学中不讲"理"的唯情主义、事实主义、个别主义倾向,与日本人的"非合理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关。从中日范畴关联的角度对日本古代文论的"理"及"理窟"论做出考辨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传统文化与文学"不讲理"这一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日本古代文论 范畴关联 理窟
下载PDF
反事实的意义层次与语用实现
3
作者 李宇凤 《当代语言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86,共16页
反事实研究中,存在着依赖过去/当下/未来确定的客观事实状态判断反事实表达的意义和功能的倾向,引起“反事实表达是否/如何表达反事实”的广泛争议。本文尝试从反事实的意义层次区分角度解决争议,在此基础上探讨反事实形式、语义、语用... 反事实研究中,存在着依赖过去/当下/未来确定的客观事实状态判断反事实表达的意义和功能的倾向,引起“反事实表达是否/如何表达反事实”的广泛争议。本文尝试从反事实的意义层次区分角度解决争议,在此基础上探讨反事实形式、语义、语用的交互作用规律。反事实义分抽象范畴义和具体语用义两个层次,两者构成实现关系。反事实义是范畴内涵语义,具有衍推性质。具体体现为反事实范畴义是反事实标记来源(情理、认知、表象、虚拟评价)范畴义的衍推,具有衍推的不可取消、不可强化、不可推导、可以分离的典型特征。反事实范畴义实现为反事实语用义,在知识背景层以缺省方式存在,在对比联想层发挥思辨作用,在表达前景层进行事实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事实义 意义范畴关联 知识背景层 对比联想层 表达前景层
原文传递
范畴关联度假说和名名组合的对称与不对称
4
作者 税昌锡 练友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范畴项之间的关联度跟它们的范畴特征有关。范畴关联度存在强弱差别,从强关联度的"相同范畴项"到无关联的"无关范畴项"形成一个连续体。名名组合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跟名词表示的概念所属的范畴层次和范畴与范畴... 范畴项之间的关联度跟它们的范畴特征有关。范畴关联度存在强弱差别,从强关联度的"相同范畴项"到无关联的"无关范畴项"形成一个连续体。名名组合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跟名词表示的概念所属的范畴层次和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联度有关,其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对称与不对称性体现了其跟现实世界的对称象似和不对称象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关联 名名组合 对称与不对称
下载PDF
范畴关联度假说和名名组合的对称与不对称
5
作者 刘励之 税昌锡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6-111,共6页
范畴项之间的关联度跟它们的范畴特征有关。范畴关联度存在强弱差别,从强关联度的"相同范畴项"到无关联的"无关范畴项"形成一个连续体。名名组合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跟名词表示的概念所属的范畴层次和范畴与范畴... 范畴项之间的关联度跟它们的范畴特征有关。范畴关联度存在强弱差别,从强关联度的"相同范畴项"到无关联的"无关范畴项"形成一个连续体。名名组合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跟名词表示的概念所属的范畴层次和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联度有关,其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对称与不对称性体现了其跟现实世界的对称象似和不对称象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关联 名名组合 对称与不对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