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对色谱法分离氨基醇类对映体 被引量:20
1
作者 徐秀珠 邹莉 +1 位作者 胡明华 邵保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95-1298,共4页
运用离子对色谱法 ,以 (+) 10 樟脑磺酸为手性离子对试剂 ,在二醇柱 (Lichrospher 10 0 DIOL)上 ,分离了苯丙醇胺、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和沙丁胺醇 5种氨基醇类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和化合物结构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 运用离子对色谱法 ,以 (+) 10 樟脑磺酸为手性离子对试剂 ,在二醇柱 (Lichrospher 10 0 DIOL)上 ,分离了苯丙醇胺、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和沙丁胺醇 5种氨基醇类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和化合物结构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选用的流动相为二氯甲烷 正戊醇 (97 3、V V、内含 2 .2× 10 - 3mol L的樟脑磺酸 ) ,流速为 0 .3mL min。苯丙醇胺、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和沙丁胺醇对映体的分离因子分别为 1.2 9、1.2 5、1.2 5、1.33和 1.2 9;它们的分离度分别为 1.5 5、1.78、1.83、1.89和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色谱法 苯丙醇 美托洛尔 普萘洛尔 肾上腺素 沙丁 阿替洛尔 对映体 分离 氨基醇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苯丙醇胺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军辉 陈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研究苯丙醇胺在肠道中的吸收特点。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对苯丙醇胺的吸收特性从其主要影响因素pH值、吸收部位、药物浓度3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回流液的pH值对吸收有显著影响,pH值在7.4~6.5之间呈特定吸收;在十二指... 目的:研究苯丙醇胺在肠道中的吸收特点。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对苯丙醇胺的吸收特性从其主要影响因素pH值、吸收部位、药物浓度3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回流液的pH值对吸收有显著影响,pH值在7.4~6.5之间呈特定吸收;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中段的吸收明显大于下段和回肠;药物浓度在50~400μg·ml-1范围内无高浓度饱和现象,吸收系数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醇 肠吸收特性 被动转运
下载PDF
从暂停使用苯丙醇胺类制剂,看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立刚 彭敦仁 《继续医学教育》 2001年第2期45-47,共3页
介绍了苯丙醇胺及其制剂、以及有关国家政府主管当局对含有苯丙醇胺制剂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详细阐述了我国开展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苯丙醇 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苯丙醇胺控释混悬剂在健康志愿者的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秋潮 陈伟力 +2 位作者 戴幼琴 葛国庆 林德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研究建立了HPLC测定苯丙醇胺(PPA)体内血药浓度的方法,比较了10名正常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苯丙醇胺控释混悬剂(含PPA 150mg)与等剂量的普通PPA片的生物利用度,结果两者AU_(0~∞)无显著性差异P>0.4,相对生物利用度F=102.6%。
关键词 苯丙醇 控释混悬剂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血清中低浓度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魏敏吉 张朴 +1 位作者 王珊 张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体血清中低浓度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取人体血清0.5mL,加入内标苯丙醇胺后,加入混合碱溶液(1000mL 水中含有10g 氢氧化钠和40g 碳酸钠)0.5mL 碱化,乙醚-正己烷(1∶1)振荡萃取,离心,有机相盐酸酸...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体血清中低浓度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取人体血清0.5mL,加入内标苯丙醇胺后,加入混合碱溶液(1000mL 水中含有10g 氢氧化钠和40g 碳酸钠)0.5mL 碱化,乙醚-正己烷(1∶1)振荡萃取,离心,有机相盐酸酸化,水浴中氮气挥干。残渣用100μL流动相溶解,进样。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钾(含0.005mol·L^(-1)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2.6)-乙腈(85∶15)。流速: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195nm。结果:盐酸伪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400-12.5ng·mL^(-1),加权回归r=0.998,最低检测限为8ng·mL^(-1),方法的回收率为60%-80%,日内 RSD 为3.3%-17.5%,日间 RSD 为8.2%-17.8%。结论:本方法灵敏度较文献报道的灵敏度高近10倍,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现性均符合要求,可用于口服低剂量盐酸伪麻黄碱的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伪麻黄碱 人体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中低浓度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研究 紫外检测波长 血药浓度测定 磷酸二氢钾 苯丙醇 氢氧化钠 线性范围 加权回归 文献报道 流动相 RSD 灵敏度 碳酸钠 碱溶液 正己烷
下载PDF
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复方感冒药帕尔克中的4种组分 被引量:5
6
作者 纪松岗 柴逸峰 +3 位作者 吴玉田 梁东升 许自明 李晓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0-173,共4页
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复方感冒药帕尔克中的扑热息痛、扑尔敏、苯丙醇胺和右美沙芬4种组分。通过对缓冲液pH和SDC浓度的优化选择,确定分离用缓冲液为20mmol/L硼酸—20mmol/L氢氧化钠溶液(pH10,含... 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复方感冒药帕尔克中的扑热息痛、扑尔敏、苯丙醇胺和右美沙芬4种组分。通过对缓冲液pH和SDC浓度的优化选择,确定分离用缓冲液为20mmol/L硼酸—20mmol/L氢氧化钠溶液(pH10,含50mmol/LSDC),在9min内将上述4种组分完全分离且其迁移时间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动电 毛细管色谱 扑热息痛 扑尔敏 苯丙醇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三种麻黄碱类药物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小茵 欧阳津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88-92,共5页
用离子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三种麻黄碱类药物 .在Metrohmcation 1- 2阳离子交换上 ,用2 .0mmol LHNO3和 1%乙腈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 ,在 2 0分钟内同时分离测定了麻黄碱、伪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三种药物 .去甲麻黄碱在 0 .0 8μg ml- 4 0 ... 用离子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三种麻黄碱类药物 .在Metrohmcation 1- 2阳离子交换上 ,用2 .0mmol LHNO3和 1%乙腈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 ,在 2 0分钟内同时分离测定了麻黄碱、伪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三种药物 .去甲麻黄碱在 0 .0 8μg ml- 4 0 μg ml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成正比 :麻黄碱、伪麻黄碱在 0 .2 μg ml- 4 0 μg 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 ,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6,0 .9999,0 .9999.去甲麻黄碱的检出限为 0 .0 4 μg ml.麻黄碱及伪麻黄碱的检出限均为 0 .0 8μg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麻黄碱 伪麻黄碱 苯丙醇
下载PDF
N-苄基苯丙醇胺的合成及量化计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伟刚 《天津化工》 CAS 2007年第4期25-27,共3页
以苯丙醇胺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席夫碱,经硼氢化钠还原得N-苄基苯丙醇胺;使用Hyperchem7.0程序,用半经验方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量化计算研究。
关键词 苯丙醇 N-苄基苯丙醇 苯甲醛 合成 量化计算
下载PDF
肥胖症的治疗药物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发明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1998年第5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肥胖症 药物疗法 苯丙醇 安非拉酮
下载PDF
苯丙醇胺暂停使用的原因与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树进 袁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27-628,共2页
目的:介绍了苯丙醇胺(PPA)暂停使用的原因和对此次事件发生后的反思。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综述及浏览相关网站了解PPA暂停使用原因。结果:使用含PPA的药品与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有相关性,说明加强对上市药品监察的重要性。结论:应确... 目的:介绍了苯丙醇胺(PPA)暂停使用的原因和对此次事件发生后的反思。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综述及浏览相关网站了解PPA暂停使用原因。结果:使用含PPA的药品与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有相关性,说明加强对上市药品监察的重要性。结论:应确保人民用药安全,避免“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 出血性脑中风 相对危险度 药害 拟交感神经兴奋药 苯丙醇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苯丙醇胺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和定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伟 傅小芸 陈耀祖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采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苯丙醇胺对映体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环糊精种类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6-O-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可以使苯丙醇胺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在选定的条件下,考察了苯丙醇胺的定... 采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苯丙醇胺对映体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环糊精种类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6-O-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可以使苯丙醇胺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在选定的条件下,考察了苯丙醇胺的定量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测得苯丙醇胺的线性范围为20~200mg/L,检测限为1mg/L,迁移时间重现性的RSD为1.0%,峰面积重视性的RSD小于3.5%,并对康泰克实样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苯丙醇 环糊精
下载PDF
复方右美沙芬制剂的HPLC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蕴晟 姜骏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以程序变换控制记录积分衰减因子的方法,达到一次实验同时对复方右美沙芬制剂中3个组分进行检测。方法快速、准确。
关键词 右美沙芬 苯丙醇 愈创木酚甘油醚 HPLC法
下载PDF
安全用药呼唤执业药师 被引量:1
13
作者 覃旭 《中国药店》 2000年第3期18-19,共2页
11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通知:立即停止服用所有含苯丙醇胺(PPA)成分的药品。 一石入水,风波骤起:百姓议论纷纷,药厂出招切蛋糕,药店临阵刹车保安全。 厂家、商家喜喜忧忧已成事实,PPA事件留给我们更深远的思考。 东西方同此凉热... 11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通知:立即停止服用所有含苯丙醇胺(PPA)成分的药品。 一石入水,风波骤起:百姓议论纷纷,药厂出招切蛋糕,药店临阵刹车保安全。 厂家、商家喜喜忧忧已成事实,PPA事件留给我们更深远的思考。 东西方同此凉热 前人讲天涯若比邻,时下谓地球是一村。PPA风暴再次证明东西方同此凉热。 PPA风暴起源于大洋彼岸的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业药师 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用药安全 监测中心 消费者 药品分类管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经营企业 苯丙醇
下载PDF
PPA与出血性中风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毅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PPA 苯丙醇
下载PDF
PPA造成的空缺由什么药物来填补 被引量:1
15
作者 干荣富 《上海医药》 CAS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2000年10月19日美国FDA的一个顾问委员会发出紧急建议,要求把PPA(苯丙醇胺)列为不安全类药物,主要原因是研究发现服用PPA会增加出血性中风或脑出血的危险,并有发生出血性中风或脑出血病例的报道.FDA于2000年11月6日发布了停用含有PPA成... 2000年10月19日美国FDA的一个顾问委员会发出紧急建议,要求把PPA(苯丙醇胺)列为不安全类药物,主要原因是研究发现服用PPA会增加出血性中风或脑出血的危险,并有发生出血性中风或脑出血病例的报道.FDA于2000年11月6日发布了停用含有PPA成分的各种OTC制剂包括感冒、咳嗽及减肥药的通知.这一决定使全世界医药界受到了冲击.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0年11月14日宣布自该日起暂停使用和销售所有含PPA的药品制剂,并公布了康泰克、康得、复方美沙芬等15个品种名单.日本媒体也迅速向社会公布了该国市场上销售的感冒药、鼻炎药和止咳药中含PPA的65个药物的名单.英国下令紧急调查后发现大多数感冒药中含有PPA.新加坡卫生部宣布停止批发并回收所有含PPA成分的药品.上海长城电子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推出制药行业版ideal ERP 最近,上海市医药局科技情报所与上海长城电子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在申通信息广场共同召开了介绍长城deal ERP产品制药行业版的发布会,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制药企业有关GMP、企业管理专业人员及信息技术专家近100人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醇 感冒药 禁药 使用情况
下载PDF
苯丙醇胺在大鼠肠内的吸收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军辉 陈俊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9年第S1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苯丙醇胺在肠道中的吸收特点.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对苯丙醇胺的吸收特性从其主要影响因素pH值、吸收部位、药浓进行研究;含量测定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波长420nm,线性范围0~100μg/ml,r=0.9998.结果:回流液的p... 目的:研究苯丙醇胺在肠道中的吸收特点.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对苯丙醇胺的吸收特性从其主要影响因素pH值、吸收部位、药浓进行研究;含量测定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波长420nm,线性范围0~100μg/ml,r=0.9998.结果:回流液的pH值对吸收有显著影响,pH值在7.4~6.5之间呈特定吸收,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中段的吸收明显大于下段和回肠;药浓在50~400μg/ml范围内无高浓度饱和现象,吸收系数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苯丙醇胺在肠道中主要通过被动转运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醇 在体实验 肠吸收特性 被动转运
下载PDF
苯丙醇胺与出血性中风风险相关性研究的终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Horwitz RI Brass ML +3 位作者 Kernan WN Viscoli CM 李真 杨晓燕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 :调查苯丙醇胺 (PPA)和出血性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或颅内出血(ICH)的 18~ 4 9岁男性和女性住院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合格的病例是既往无中风史 ,并能在发病 3 0d内接受面谈的患者。这些病例均从美国的... 目的 :调查苯丙醇胺 (PPA)和出血性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或颅内出血(ICH)的 18~ 4 9岁男性和女性住院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合格的病例是既往无中风史 ,并能在发病 3 0d内接受面谈的患者。这些病例均从美国的四个不同地区的医院中选出。对于每个病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确定两例对照 ,并在年龄、性别、种族以及telephoneexchange方面进行匹配。病例和对照者均须接受访谈以确定他们的病史、健康行为以及用药情况。所谓暴露于PPA ,对于病例组是指在中风的前 3d内使用过PPA ,对于对照则是指在相应的时间内用过PPA。结果 :研究对象包括 70 2名病例和 13 76名对照。在性别和telephoneexchange方面所有对照均与病例匹配 ;年龄配对成功者 13 67例 ( 99% ) ,种族配对成功者 13 2 1例 ( 96% )。中风前 3d内使用PPA与出血性中风的校正比值比为 1.4 9[单侧 95 %可信区间的下限 (LCL) =0 .93 ,P =0 .0 84 ];PPA用作感冒治疗药与出血性中风的校正比值比为 1.2 3 (LCL =0 .75 ,P =0 .2 4 5 ) ;PPA用作食欲抑制剂与出血性中风的校正比值比为 15 .92(LCL =2 .0 4 ,P =0 .0 13 ) ;PPA作为食欲抑制剂和女性出血性中风的校正比值比为 16.5 8(LCL =2 .2 2 ,P =0 .0 11) ;在首剂使用PPA的女性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醇 出血性中风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认识PPA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建刚 毛海荣 《化学教育》 CAS 2001年第9期7-8,15,共3页
介绍了简称PPA的 5种物质 ,重点介绍了苯丙醇胺和吡哌酸。
关键词 PPA 苯丙醇 吡哌酸 已二酸聚丙烯酯 聚苯二酰 多聚磷酸 合成 抗感冒药
下载PDF
120例含苯丙醇胺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成丽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96-297,共2页
目的 :探讨含苯丙醇胺 (PPA)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含PPA药物致不良反应120例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含PPA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中 ,心血管系统反应66例 (占55 6 % ) ,神经系统反应13例 (占10... 目的 :探讨含苯丙醇胺 (PPA)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含PPA药物致不良反应120例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含PPA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中 ,心血管系统反应66例 (占55 6 % ) ,神经系统反应13例 (占10 8 % ) ,过敏反应29例 (占24 2 % ) ,其中4例 (占3 3 % )致过敏性休克 ,1例 (占0 8 % )严重过敏致死 ;A型反应89例 ,B型反应31例。结论 :含PPA药物的安全性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醇 药物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霞 陈晓波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623-625,共3页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护理人员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ADR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 反应停事件 法制化管理 20世纪 苯丙醇 用药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