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6例经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的HIV阳性孕妇产后的临床体征和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帅凤 邓小娥 +2 位作者 于丽 唐志荣 刘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5-387,391,共4页
目的分析经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PMTCT)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产妇,产后的临床体征、血色素、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指导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提供科学治疗依据。方法对广西2004-2010年76例经PMTCT的HIV阳性孕产妇,在产后2年... 目的分析经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PMTCT)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产妇,产后的临床体征、血色素、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指导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提供科学治疗依据。方法对广西2004-2010年76例经PMTCT的HIV阳性孕产妇,在产后2年定期随访,其中31例产后继续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45例产后停止HAART,对比分析她们的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的血色素(HGB)、中性粒细胞(NC)、肝功能(ALT)和免疫功能[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变化。结果在31例产后服药的孕产妇中,4例在产后平均2年后出现司坦夫定(D4T)药物关联的体型改变,2例自产后1年内出现严重的齐多夫定(AZT)贫血;45例产后停药者未出现相关临床体征。31例产后服药的孕产妇,在产后2年内CD4细胞计数比PMTCT前有显著性提高。45例产后停药的孕产妇,其CD4细胞计数在产后1年以后有显著性下降。31例产后服药和45例产后停止服药的孕产妇,产后2年定期随访HGB,NC,ALT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广西孕产妇在服用AZT药后,对部分孕产妇血色素影响明显,部分孕产妇服用D4T治疗2年后有脂肪转移严重不良反应。艾滋病母婴阻断后停药的孕产妇CD4细胞水平下降较快。在艾滋病母婴阻断后停药或继续服药的孕产妇,其产后2年内的HGB、NC、ALT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孕产妇 艾滋病母婴阻断 高效抗反转录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 血色素 丙氨酸转氨酶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莲 陈世新 +2 位作者 廖志贤 黄秀兰 张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在来宾地区婚检、产检人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免费婚检、免费产检平台对婚检、产检人群进行艾滋病(HIV)咨询检测筛查,找岀艾滋病(HIV)感染者,对艾滋病(HIV)感染孕妇建议终止妊娠。坚持生育者...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在来宾地区婚检、产检人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免费婚检、免费产检平台对婚检、产检人群进行艾滋病(HIV)咨询检测筛查,找岀艾滋病(HIV)感染者,对艾滋病(HIV)感染孕妇建议终止妊娠。坚持生育者对其及其所生婴儿进行母婴阻断干预,以避免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结果全市2011~2012年平均婚检率95.872(90 555/94 454)、平均产检率98.992(73 591/74 341);婚检、产检人群二年内检出艾滋病(HIV)阳性291例,检出阳性率0.182。其中检出艾滋病(HIV)阳性孕产妇103例,检出阳性率0.142。103例孕产妇中,巳终止妊娠18例、分娩活产79例、死胎1例、仍在孕5例。分娩活产孕产妇服用抗病毒药物76例,服药率96.20%,婴儿服用抗病毒药物77例,婴儿系统管理服药率97.47%,死亡婴幼儿1例,失访2例,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幼儿产时未检岀(HIV)感染者。结论利用婚检、产检平台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筛查,可以尽早发现艾滋病(HIV)感染者;对艾滋病(HIV)感染者建立档案并进行跟踪、开展婚育卫生指导、怀孕者建议终止妊娠,可避免艾滋病儿出生;坚持生育者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系统管理,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检 产检 艾滋病咨询检测 艾滋病母婴阻断
原文传递
婚检服务平台在预防艾滋病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江春美 陈世新 +5 位作者 陈莲 张捷 黄秀兰 卓卫民 林隆 张金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9期3121-3123,共3页
目的:利用免费婚检服务平台,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艾滋病(HIV)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从而减少艾滋病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方法:对免费婚检对象同时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艾滋病咨询检测,查出艾滋病(HIV)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 目的:利用免费婚检服务平台,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艾滋病(HIV)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从而减少艾滋病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方法:对免费婚检对象同时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艾滋病咨询检测,查出艾滋病(HIV)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单方阳性者告知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方式,预防措施等知情选择,坚持结婚的建议同房戴安全套,双方均为阳性者建议采取避孕措施,坚持生育者将其纳入艾滋病系统管理,对HIV阳性母亲、婴儿在孕期、围生期综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选择性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措施,避免艾滋病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结果:2012~2013年全区免费婚检对象19932对39864人,全部参加艾滋病咨询检测,平均婚检率95.28%,艾滋病咨询检测率同样是95.28%,检出艾滋病(HIV)阳性者92人,其中单方阳性74人(男方阳性52人,女方阳性22人),男女双方阳性10对20人,通过婚育指导后3—6个月对其配偶进行追踪回访检测,所有男女单方艾滋病(HIV)阳性者的配偶均未发现艾滋病(HIV)阳性者;艾滋病(HIV)阳性妇女怀孕者16人,经婚育指导后终止妊娠2人,其余14人均纳入艾滋病系统管理体系,按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方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预防。在婴儿出生时及出生后1、3、6、9、12和18个月对其进行艾滋病(HIV)抗体检测,均未检出艾滋病(HIV)阳性者。结论:利用免费婚检服务平台,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艾滋病(HIV)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并将其纳入艾滋病系统管理,对预防艾滋病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婚检 艾滋病咨询检测 艾滋病平行传播 艾滋病母婴阻断
原文传递
2003~2010年凭祥市孕产妇艾滋病感染及母婴阻断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妹英 《北方药学》 2011年第12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2003~2010年凭祥市孕产妇艾滋病感染及母婴阻断情况,寻找艾滋病母婴阻断突破点,以便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方法:对2003~2010年全市14385名孕产妇抽取静脉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快速试纸条),筛查阳性进一步做确诊试验。... 目的:分析2003~2010年凭祥市孕产妇艾滋病感染及母婴阻断情况,寻找艾滋病母婴阻断突破点,以便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方法:对2003~2010年全市14385名孕产妇抽取静脉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快速试纸条),筛查阳性进一步做确诊试验。对确诊阳性且继续妊娠的孕产妇,按照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进行用药,有NVP单剂量药物、AZT+NVP二联药物和AZT+NVP(EFV)+3TC三联药物等阻断方案进行母婴阻断。结果:统计期间,全市艾滋病抗体检测孕产妇14385例,艾滋病抗体阳性45例,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3.12‰;目前感染艾滋病孕产妇已分娩31例,满18个月婴儿22例,母婴阻断成功21例,阻断成功率为95.45%。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可以通过综合的干预措施阻断的,联合高效的抗病毒治疗,选择安全的分娩方式及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是母婴阻断成功的保障,其中抗病毒治疗在母婴阻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艾滋病感染率 艾滋病母婴阻断 阻断成功率
下载PDF
新模式下艾滋病母婴阻断随访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0期140-140,142,共2页
目的:分析新模式下艾滋病母婴阻断随访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艾滋病患者40例,根据新模式实施前、后将其分为两组,评定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新模式实施后的孕期服药率(60.0%)、产时服药率(90.0%)、婴儿服药率(95.0%)高于实施前(P<0.05... 目的:分析新模式下艾滋病母婴阻断随访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艾滋病患者40例,根据新模式实施前、后将其分为两组,评定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新模式实施后的孕期服药率(60.0%)、产时服药率(90.0%)、婴儿服药率(95.0%)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新模式的应用可有效阻断艾滋病母婴的传播,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模式 艾滋病母婴阻断 干预效果
下载PDF
罗平县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成效分析
6
作者 阮琼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3期350-351,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罗平县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方法 对2005年以来阻断过的101例HIV感染母亲及其所生儿童的阻断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并以2005年以来未接受阻断的HIV感染儿童作对比分析。结果 ①受阻断的孕产妇均在孕期后产时接... 目的 总结分析罗平县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方法 对2005年以来阻断过的101例HIV感染母亲及其所生儿童的阻断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并以2005年以来未接受阻断的HIV感染儿童作对比分析。结果 ①受阻断的孕产妇均在孕期后产时接受药物阻断;②接受阻断的所有儿童均在出生后6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均人工喂养;③未接受阻断的所有儿童均未服用抗病毒药、均母乳喂养;④经阻断的新生儿均未感染HIV,未接受阻断的新生儿均感染HIV。结论 孕产妇在孕期、产时采取阻断措施;新生儿出生后及早服用抗病毒药物阻断;母乳喂养是保证艾滋病母婴传播成功的关键措施,必须坚持不懈,方能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HIV母婴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母婴阻断 阻断措施 效果 分析
下载PDF
中国在实现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零感染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挑战
7
作者 陶承静 胡健女 +3 位作者 郑金香 陈蓉 张素英 坑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273-274,共2页
PMTCT是通过各种手段阻断疾病通过母体传给胎儿和婴幼儿,包括AIDS检测咨询服务、阳性孕产妇服用抗艾滋病药物、安全分娩、产后母亲及新生儿护理和人工喂养.研究认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HIV母婴传播的风险,孕期使用HAART治疗是防... PMTCT是通过各种手段阻断疾病通过母体传给胎儿和婴幼儿,包括AIDS检测咨询服务、阳性孕产妇服用抗艾滋病药物、安全分娩、产后母亲及新生儿护理和人工喂养.研究认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HIV母婴传播的风险,孕期使用HAART治疗是防治艾滋病母婴传播重要措施,近几年来,HAART治疗在遏制儿童新发艾滋病感染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在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然而距离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传播的世界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章综述了目前艾滋病母婴阻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针对国内的现象,如何规范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和提高阻断率,最终实现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母婴阻断 高效抗逆转录毒疗法 零感染
原文传递
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对艾滋病孕妇产前检查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秀珍 黄平 陈勇毅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对艾滋病孕妇产前检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6月阳江地区检测发现的110例艾滋病孕妇为研究对象,给予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干预,分析技术干预效果。结果:在110例艾滋病孕妇中,34例孕妇终止妊娠...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对艾滋病孕妇产前检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6月阳江地区检测发现的110例艾滋病孕妇为研究对象,给予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干预,分析技术干预效果。结果:在110例艾滋病孕妇中,34例孕妇终止妊娠,占比30.91%;76例继续妊娠,占比69.09%。妊娠结局:死胎2例,活胎74例,死胎与活胎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阻断干预结果比较,继续妊娠并活胎的74例孕妇服用抗病毒药物,占比100%;72例婴儿,系统管理服用抗病毒药物,占比97.30%;72例活胎婴幼儿进行艾滋病毒检测,检出率为0。对72例婴儿随访18个月,艾滋病抗体阳性者为0。结论:对于艾滋病孕妇,落实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有助于控制艾滋病在母婴间的传播,降低婴儿艾滋病毒感染率,提高新生儿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 产前检查 母婴传播
下载PDF
HIV阳性孕妇20例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科珍 雷谨 沈翠花 《云南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88-289,共2页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收集2006年4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例HIV阳性孕妇,其中5例患者由各州县确诊转人我院住院(引产1例),其余15例患者均为产前检查时通过自愿咨询检查HIV抗体初筛阳性(孕妇免费检查),对HIV初筛阳性的孕...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收集2006年4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例HIV阳性孕妇,其中5例患者由各州县确诊转人我院住院(引产1例),其余15例患者均为产前检查时通过自愿咨询检查HIV抗体初筛阳性(孕妇免费检查),对HIV初筛阳性的孕妇由医院抽血送至省疾控中心进行确诊,确诊为HIV阳性的孕妇由我院进行HIV母婴阻断干预。孕周34^+3-39^+6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2例,年龄17-33岁,平均年龄26.4岁,合并其他疾病梅毒、丙肝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问题与危害 被引量:25
10
作者 史宣玲 张林琦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期12-15,共4页
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临床试验,试图通过基因编辑胚胎的方法,针对病毒进入细胞所需要的受体CCR5基因定点修饰,使婴儿达到抵抗艾滋病病毒的功效。目前母婴阻断艾滋病感染的技术已非常成熟,可有效使新生儿免于病毒感染。而CCR5在人体... 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临床试验,试图通过基因编辑胚胎的方法,针对病毒进入细胞所需要的受体CCR5基因定点修饰,使婴儿达到抵抗艾滋病病毒的功效。目前母婴阻断艾滋病感染的技术已非常成熟,可有效使新生儿免于病毒感染。而CCR5在人体免疫细胞行使功能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对健康胚胎实施CCR5基因编辑,会直接导致不可逆的突变和后代遗传的严重后果,长期安全性和危害无法预测。因此,必须严格禁止以生殖为目的的针对人类健康受精卵和胚胎基因修饰编辑的研究,科研人员需要严格把握科学研究与伦理法规的基本底线,确保创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基因编辑 CCR5 艾滋病毒的母婴阻断
下载PDF
艾滋病阳性孕妇47例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玉忠 代炳梅 +3 位作者 隗伏冰 张咏梅 陈爱娟 林领章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探索适合东莞市市情的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模式。方法 收集和整理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工作后全市孕妇自愿接受艾滋病检测的资料,并对确诊患者47例的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年来自愿接受艾滋... 目的探索适合东莞市市情的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模式。方法 收集和整理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工作后全市孕妇自愿接受艾滋病检测的资料,并对确诊患者47例的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年来自愿接受艾滋病检测率达90%以上,确诊HIV孕妇47例中34例选择终止妊娠,13例选择继续妊娠,这13例全部规范应用抗病毒干预并择期行剖宫产加人工喂养,4例新生儿死亡,9例新生儿中12个月艾滋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8例新生儿18个月艾滋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1例未满18个月未检测,3年来母婴垂直传播率<2%。47例中在镇区级医院28例均终止妊娠,在市级医院处理的19例中,仅6例终止妊娠,13例继续妊娠,比较镇区级和市级医院终止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产科干预+抗病毒药物干预+人工喂养可以有效阻断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根据孕妇不同意愿选择不同级别医院诊治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孕妇做母亲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模式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