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产流及氮磷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焦平金 许迪 +2 位作者 王少丽 王友贞 汤广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40,共7页
基于淮北平原自然降雨条件下2个连续汛期观测的降雨-径流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试验处理下农田地表产流规律和氮磷浓度及其构成,探讨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量的时间变化过程及其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构成分别以颗... 基于淮北平原自然降雨条件下2个连续汛期观测的降雨-径流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试验处理下农田地表产流规律和氮磷浓度及其构成,探讨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量的时间变化过程及其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构成分别以颗粒态氮和可溶性磷为主,而可溶性氮中又以溶解性有机氮为主,且硝态氮是农田地表径流无机氮流失的主要成分。汛初7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地表径流量及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氮磷和颗粒态氮磷的浓度及流失量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但8月期间的差异却明显增加,低秆高密度作物种植模式下的相应流失量最低。在淮北平原夏季种植黄豆、棉花等矮秆高密度作物,可起到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的作用,减缓因农业非点源污染对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农田 作物 径流 氮磷流失
下载PDF
降水原因造成的舟曲县地质灾害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魏新功 王振国 包红霞 《甘肃科技》 2008年第21期84-88,共5页
舟曲县山高坡陡,水流湍急,在夏秋汛期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中,雨水是一个关键性的诱因。充分认识降水诱发的地质灾害原因及其特点,对舟曲县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滑坡、泥石流为重点进行... 舟曲县山高坡陡,水流湍急,在夏秋汛期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中,雨水是一个关键性的诱因。充分认识降水诱发的地质灾害原因及其特点,对舟曲县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滑坡、泥石流为重点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地质灾害 形成原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自然降雨事件下红壤坡地壤中流产流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谢颂华 涂安国 +1 位作者 莫明浩 刘苑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34,共9页
为研究红壤坡地的壤中流输出特征,采用野外大型土壤入渗装置,对红壤坡面草地和裸地不同深度(30 cm和60 cm)壤中流输出开展自然降雨-产流过程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1壤中流产流过程随着土层的加深,滞后时间和拖尾时间均延长,与降雨过... 为研究红壤坡地的壤中流输出特征,采用野外大型土壤入渗装置,对红壤坡面草地和裸地不同深度(30 cm和60 cm)壤中流输出开展自然降雨-产流过程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1壤中流产流过程随着土层的加深,滞后时间和拖尾时间均延长,与降雨过程相适性减弱。草地壤中流产流量、峰值、产流历时均大于裸地,其差异在突发型降雨下表现更为明显;2壤中流产流量和降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2为0.6942~0.8770),但与雨强关系不明显。突发型和峰值型降雨壤中流产流过程洪峰升涨迅速,而均匀型壤中流产流过程平缓。突发型、峰值型和均匀型降雨裸地壤中流产流量与地表径流量相比分别为13.82%、91.73%和159.04%,草地则为118.95%、312.11%和368.33%;3土壤前期含水量增加,壤中流产流滞后时间缩短,峰值和流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红壤坡面 壤中流 产流特征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及施肥对黑土地表磷素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郄瑞卿 孙彦君 +1 位作者 王继红 窦森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1-705,共5页
本文针对黑土利用现状,在吉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黑土区选择不同利用方式的玉米地、休闲地、果园、草地,并在玉米区进行了不同数量的施肥。通过野外试验,采集2002年度5~10月历次自然降雨(共7次)产流及泥沙样品,同时采集降雨前后... 本文针对黑土利用现状,在吉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黑土区选择不同利用方式的玉米地、休闲地、果园、草地,并在玉米区进行了不同数量的施肥。通过野外试验,采集2002年度5~10月历次自然降雨(共7次)产流及泥沙样品,同时采集降雨前后的耕层土壤样品,研究了黑土区地表径流对磷素养分特征及肥力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TP流失比和DP流失比随覆盖度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不同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的TP和DP相差很大,就全磷富积表现为果园〉草地〉玉米地〉休闲地,可溶性磷的富积却表现为:休闲地〉玉米〉果园〉草地;随P肥用量的增加而径流磷素(TP、DP)浓度及径流磷素流失量也增加;流失泥沙TP浓度随着磷素施入的增加而增加;泥沙磷素浓度、泥沙磷素流失量均比CK大,但泥沙流失量均比CK小;增施氮磷虽能增加作物的产量,但N、P施用量必须适度,从试验期间径流、泥沙的TP、DP流失量观测,可以初步得出黑土氮磷配合施肥的宜于选配的方案是B5区N98P44N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自然降雨 地表径流 磷素养分特征 养分流失
原文传递
自然降雨对黑土地表氮素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郄瑞卿 孙彦君 王继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2,116,共5页
针对黑土利用现状,在吉林农业大学黑土区选择不同利用方式的玉米地、休闲地、果园、草地,并在玉米区进行了不同数量的施肥. 通过野外试验,采集2002年度5~10月历次自然降雨(共7次)产流及泥沙样品,同时采集降雨前后的耕层土壤样品,研究... 针对黑土利用现状,在吉林农业大学黑土区选择不同利用方式的玉米地、休闲地、果园、草地,并在玉米区进行了不同数量的施肥. 通过野外试验,采集2002年度5~10月历次自然降雨(共7次)产流及泥沙样品,同时采集降雨前后的耕层土壤样品,研究了黑土区地表径流对氮素养分特征及肥力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泥沙的粒级分布特征表现为(1~0.05 mm与0.05~0.01 mm)2个粒级接近80%.土壤TN流失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减少;径流矿质氮流失随植被覆盖度增大并无减少,即植被覆盖度并不能减少土壤矿质氮流失;不同的植被类型,NH+4-N流失相差较大,NO-3-N相差较小.在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明显时,施肥量对黑土径流氮素养分流失的影响表现为泥沙TN、径流TN浓度均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为N2(98 kg/hm2),磷肥(44 kg/hm2)施用量为P2时,泥沙和径流氮素流失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自然降雨 地表磕流 氮素养分特征 养分流失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区磷素的非点源输出规律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庆召 王定勇 朱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50-1052,共3页
2003年8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研究站采集动态降雨径流样并进行分析,研究了紫色土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磷素的非点源输出规律。结果表明,在该区各形态的磷随地表径流的输出不一定随时间递减。旱地径流输出主要以颗粒吸附态磷素为... 2003年8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研究站采集动态降雨径流样并进行分析,研究了紫色土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磷素的非点源输出规律。结果表明,在该区各形态的磷随地表径流的输出不一定随时间递减。旱地径流输出主要以颗粒吸附态磷素为主。水田在该区中因降雨引起的磷素迁移而造成的非点源污染不可忽视,其磷酸盐随径流的排放浓度在0.06mg·L-1左右波动,远超过富营养化的警戒线浓度0.02mg·L-1,溶解性磷与磷酸盐随径流迁移的浓度均达水体富营养化的警戒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自然降雨 径流 磷酸盐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地磷素随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左继超 郑海金 +3 位作者 奚同行 王凌云 聂小飞 刘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178-4186,共9页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地磷素径流输出特征,采用野外大型土壤水分渗漏装置对活地被物覆盖、死地被物敷盖和裸露对照这3种处理的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磷素输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1)3种处理下径流总磷和可...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地磷素径流输出特征,采用野外大型土壤水分渗漏装置对活地被物覆盖、死地被物敷盖和裸露对照这3种处理的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磷素输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1)3种处理下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浓度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地表径流略高于壤中流,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降低趋势;总磷累积输出量大小排序为裸露(1.61 kg·hm^(-2))>敷盖(1.33 kg·hm^(-2))>覆盖(0.82 kg·hm^(-2));(2)裸露对照坡地磷素输出以地表径流为主要途径,占总磷径流输出总量的57%,壤中流和地下径流输出量分别占6%和37%;有覆盖和敷盖措施的坡地磷素输出以地下径流为主,占总磷径流输出总量的71%以上,而地表径流输出量则不足14%;(3)各处理中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磷素输出均以颗粒态为主,占磷输出总量的64%~97%.地下径流是红壤坡地磷素流失不可忽视的重要通道,覆盖和敷盖措施可控制磷素径流流失总量,但未能显著降低磷素径流流失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红壤坡地 地表径流 壤中流 地下径流 磷素流失
原文传递
坡面人工植物群落修复对水土流失及控磷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伍红琳 张辉 孙庆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0,共5页
研究地位于巢湖市夏阁镇大庙村,巢湖流域富磷地区小柘皋河上游,该区域开采严重,形成大量的裸露区域,控制该区的水土流失、减少磷流失对巢湖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在坡度为30°的坡地建立15个径流小区,以裸地为... 研究地位于巢湖市夏阁镇大庙村,巢湖流域富磷地区小柘皋河上游,该区域开采严重,形成大量的裸露区域,控制该区的水土流失、减少磷流失对巢湖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在坡度为30°的坡地建立15个径流小区,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了5种不同的建植模式:D1(裸地)、D2(狗牙根群落覆盖区)、D3(胡枝子+马棘群落覆盖区)、D4(胡枝子+马棘+狗牙根群落覆盖区)、D5(陡坡网+胡枝子+马棘+狗牙根群落覆盖区),对坡地水土流失和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植被的覆盖度均在9月达到最大值,其中狗牙根群落覆盖度最大达89%。随降雨量增加,径流小区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大体呈增加趋势,径流水中磷流失的大小受降雨强度的影响大于受降雨量的影响。植被建植对水土流失及磷流失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灌木胡枝子、马棘的控磷效果较狗牙根好。比较几种不同建植模式,狗牙根+马棘+胡枝子群落的水土流失的控制效果最好,2010年地表径流量为5 377.3m3/km2,保水效率为66%,土壤侵蚀模数为25.4t/(km2.a),固土效率为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水土流失 径流小区 人工植被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减肥和资源再利用对东北黑土玉米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焉莉 高强 +6 位作者 张志丹 冯国忠 卢文喜 李明堂 王呈玉 邓超 李雨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103,共7页
通过土槽模拟径流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不施肥、常规施肥(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减肥)、秸秆还田施肥和有机肥与化肥混施(资源再利用)对东北地区黑土玉米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沙所携带的养分是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 通过土槽模拟径流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不施肥、常规施肥(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减肥)、秸秆还田施肥和有机肥与化肥混施(资源再利用)对东北地区黑土玉米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沙所携带的养分是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有机肥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间,常规施肥径流氮磷流失负荷为2.0kg/hm2和0.2kg/hm2;测土配方为1.7kg/hm2和0.18kg/hm2;秸秆还田为1.5kg/hm2和0.17kg/hm2;有机肥为1.7kg/hm2和0.23kg/hm2。常规施肥肥料氮、磷流失率为3.02%和0.58%。减肥和资源再利用对黑土玉米地养分流失具有减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测土配方 秸秆还田 有机肥 氮、磷流失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英俊 王克勤 +3 位作者 宋维峰 郭圣浩 李太兴 李云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探讨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及氮素的流失特征,以澄江尖山河流域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径流小区和微型试验小区的研究方法,对农田地表径流及径流中氮素流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产生地表径流的主... 为探讨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及氮素的流失特征,以澄江尖山河流域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径流小区和微型试验小区的研究方法,对农田地表径流及径流中氮素流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产生地表径流的主要原因,雨季应做好坡地的保护工作;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的最高浓度可达到30.72mg/L;农田地表径流中可溶态氮素的流失形态主要为硝态氮和铵态氮,硝态氮流失浓度约占全氮的4%~28%,而氨态氮流失浓度约占全氮的1%~8%;地表径流中氮素累积流失负荷在0.45~1.18kg/hm2,而流失系数仅为0.10%~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地表径流 氮素流失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夏玉米冠层截留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1
作者 韩雪 王力 王艳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41-1549,共9页
【目的】冠层截留特征和机理研究一直是生态水文的前沿和热点,针对作物冠层截留这一不可忽视的水分通量,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冠层降雨截留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作物冠层截留量的影响因素,以期更加合理的评价夏... 【目的】冠层截留特征和机理研究一直是生态水文的前沿和热点,针对作物冠层截留这一不可忽视的水分通量,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冠层降雨截留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作物冠层截留量的影响因素,以期更加合理的评价夏玉米对自然降水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科学密植、提高旱作农业区作物产量以及防止农耕地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对夏玉米冠层截留量、穿透雨量、茎秆流量及降雨量的田间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采用玉米行间随机放置承雨槽收集穿透雨,以测量穿透雨量;采用在茎秆基部包裹喇叭口状聚乙烯集水装置收集茎秆流,并在装置底部引出一导管,将收集到的茎秆流转移到另外塑料桶中,以测量茎秆流量;降雨量采用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并采用人工观测进行校正。【结果】夏玉米在不同降雨量级(0.1—4.9,5.0—14.9和15.0—29.9 mm)下,冠层截留量分别为1.1、2.6和13.0 mm,平均值为1.7 mm;冠层截留率分别为12.3%、12.1%、15.3%,平均值为13.3%。通过监测数据,建立了夏玉米冠层截留率与玉米叶面积指数和植株株高的回归方程,相关性显著;分别建立了各气象因子与夏玉米冠层截留量的回归方程,其中降雨历时和水汽压差分别与冠层截留量呈极显著幂函数相关关系;降雨量与冠层截留量呈极显著指数函数相关关系。同时,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综合效应,建立了冠层截留量与影响因素的复合关系模型,相关系数R2=0.946。【结论】本研究中,自然降雨条件下,夏玉米的冠层截留量不可忽略,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单一因素不能完全解释。夏玉米种植密度、形态指标(株高、叶面积)和气象因子(降雨量、风速、水汽压差、降雨历时)均对夏玉米冠层截留量有影响。建立冠层截留量与多种影响因素的复合关系模型,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夏玉米 冠层截留 茎秆流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人工植被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川 孙铁军 +1 位作者 金洪 武菊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3,共5页
自然降雨条件下,以裸露坡地为对照,研究两种人工植被玉米与草地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雀麦地建植1 a以后,越年7月份覆盖度可达75.6%,是同期玉米地的1.7倍,8月份高度、密度、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且1个生长季内的地上生... 自然降雨条件下,以裸露坡地为对照,研究两种人工植被玉米与草地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雀麦地建植1 a以后,越年7月份覆盖度可达75.6%,是同期玉米地的1.7倍,8月份高度、密度、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且1个生长季内的地上生物量可达4 238.0 kg/hm2,0-30 cm地下生物量为4 991.4 kg/hm2,是玉米地的5.5倍。人工植被建植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入渗率,降低坡地水土流失,2007年草地雀麦地表年径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为14 528.9 m3/km2和77.9 t/(km2.a),保水、固土能力达到87.5%和98.9%,是玉米地的1.7倍和1.1倍,与玉米地相比,水土保持效果更好。同时,不同植被次地表径流流失防治效果受降雨影响较大,降雨量与降雨强度越大,草地防治效果越明显,且草地建植与玉米种植相比,次土壤侵蚀防治效果更加稳定,有利于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人工植被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四川黄壤区玉米季坡耕地自然降雨及其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帅 尹忠 +1 位作者 郑子成 李廷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2,共6页
为明确玉米全生育期自然降雨特征以及坡耕地产流产沙规律,以研究区自然降雨为基础,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横坡垄作、平作和顺坡垄作坡面玉米全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自然降雨、径流及侵蚀产... 为明确玉米全生育期自然降雨特征以及坡耕地产流产沙规律,以研究区自然降雨为基础,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横坡垄作、平作和顺坡垄作坡面玉米全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自然降雨、径流及侵蚀产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2015年玉米全生育期内雨量为676.71mm,其中成熟期侵蚀性雨量达411.71mm,占累计侵蚀性雨量的69.85%。玉米全生育期内,产流受雨量、玉米生育期显著影响,横坡垄作产沙受雨量、雨强的影响显著,而平作和顺坡垄作则受雨量、株高的影响显著;产流产沙均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且产沙受产流影响显著,横坡垄作和平作含沙量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而顺坡垄作则先减小后增加;抽雄期横坡垄作产流显著小于顺坡垄作而产沙显著小于平作和顺坡垄作,成熟期横坡垄作产流产沙显著小于平作和顺坡垄作。研究区自然降雨条件下,雨量是影响黄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的最主要因子,产沙滞后于产流;玉米成熟期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横坡垄作是防治研究区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为山地黄壤水土流失有效防控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玉米 黄壤 径流量 产沙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下金沙江下游紫色土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露 张丹 +2 位作者 向宇国 陈凡 黄田钫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1-860,共10页
金沙江下游紫色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对紫色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凉山州会东县紫色土区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法,基于21次自然降雨事件下的降雨和径流... 金沙江下游紫色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对紫色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凉山州会东县紫色土区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法,基于21次自然降雨事件下的降雨和径流输沙数据,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紫色土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顺坡垄作相比,平作、横坡垄作、顺坡垄作+秸秆和横坡垄作+秸秆的径流深分别减少12.24%、18.32%、36.42%和49.75%,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57.34%、40.79%、69.89%和88.30%;(2)5种耕作措施下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均随降雨等级增加呈增加趋势,顺坡垄作径流深为对应横坡垄作+秸秆小区的1.79~3.41倍,且倍数随降雨等级的增大而减小。横坡垄作土壤流失量在中雨和大雨条件下均显著低于顺坡垄作(P<0.05),而在暴雨条件下二者无显著差异;(3)5种耕作措施下的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Pm)、最大30min雨强(I30)和降雨侵蚀力(EI30)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径流深与Pm相关系数最大,为0.89~0.93,土壤流失量与I30相关系数最大,为0.91~0.95;(4)5种耕作措施的径流深与土壤流失量之间均呈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82。综上,横坡垄作结合秸秆覆盖能有效抑制水土流失,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及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紫色土 土壤侵蚀 产流产沙 耕作措施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香根草生物篱对菜地土壤地表径流和氮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聂军 廖育林 +2 位作者 谢坚 鲁艳红 郑圣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6,67,共6页
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开展了自然降雨条件下香根草生物篱对种植辣椒土壤地表径流的发生及其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氮素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菜地土壤种植香根草生物篱能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以及减少因地表径流引起的土壤氮素流失。在... 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开展了自然降雨条件下香根草生物篱对种植辣椒土壤地表径流的发生及其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氮素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菜地土壤种植香根草生物篱能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以及减少因地表径流引起的土壤氮素流失。在辣椒种植期间,香根草生物篱种植小区的总产流量比传统辣椒种植小区的降低了41.9%。与传统辣椒种植小区相比,香根草生物篱种植小区的地表径流中NH4+-N和NO3--N流失量平均分别降低57.9%和59.7%,土壤侵蚀量平均降低64.5%,侵蚀土壤的氮流失量平均降低64.8%。试验结果还显示,降雨强度与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NH4+-N、地表径流NO3--N、地表径流全N流失量、土壤侵蚀量和侵蚀土壤N流失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说明降雨强度影响水土流失和土壤氮素流失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土壤 地表径流 氮流失 香根草生物篱 自然降雨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 被引量:14
16
作者 肖胜生 汤崇军 +2 位作者 王凌云 段剑 杨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4-884,共11页
依托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15年3月―8月期间,对裸地、草地、果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四种类型径流小区自然降雨条件下侵蚀过程中径流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24场降雨下,径流系数和侵蚀模数基本上... 依托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15年3月―8月期间,对裸地、草地、果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四种类型径流小区自然降雨条件下侵蚀过程中径流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24场降雨下,径流系数和侵蚀模数基本上均随雨型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由裸地向果园、草地和林地的转换,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依次增大。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降雨量和径流量。裸地、草地、果园和林地四种类型坡面上,自然降雨下土壤有机碳随泥沙迁移的比例分别为64.67%、47.38%、53.94%和36.03%,碳流失强度分别达到560.3、1.98、122.5和2.66 mg m-2。径流有机碳含量与径流量之间、泥沙含碳量与泥沙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裸地、果园、草地和林地四种径流小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分别为1.27、1.10、0.80和0.58,即随着土壤侵蚀模数的降低,有机碳富集比也减小。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均随雨强的增大而减小,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在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水力侵蚀 土壤有机碳 红壤坡面 富集比
下载PDF
坡地自然降雨入渗产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国华 张展羽 +1 位作者 左长清 皮晓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8-673,共6页
从动量定理和水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出自然降雨条件(即同时考虑变雨强、降雨动量和风影响下的坡地径流过程)下的坡地径流基本方程。在考虑一般问题定解条件的基础上,采用Preissmann隐式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 从动量定理和水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出自然降雨条件(即同时考虑变雨强、降雨动量和风影响下的坡地径流过程)下的坡地径流基本方程。在考虑一般问题定解条件的基础上,采用Preissmann隐式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内的10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1%;说明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提出的自然降雨条件下坡地径流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径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雨水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学峰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6-37,共2页
在夏秋季汛期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中,雨水是一个关键性的诱因。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后,从力学平衡上降低了不良地质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灾害的发生。加强信息收集,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 在夏秋季汛期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中,雨水是一个关键性的诱因。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后,从力学平衡上降低了不良地质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灾害的发生。加强信息收集,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做好监测与群测群防,深入宣传与普及防灾知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地质灾害 形成原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汉江水源区自然降雨过程下坡地壤中流对硝态氮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泉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鹏 宋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0,共6页
壤中流是土石山区降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分流失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陕西省石泉县后沟小流域2011年汛期3场自然降雨过程条件下玉米和辣椒径流小区壤中流过程对硝态氮(NO3--N)迁移流失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场典型自然降雨过程中,... 壤中流是土石山区降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分流失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陕西省石泉县后沟小流域2011年汛期3场自然降雨过程条件下玉米和辣椒径流小区壤中流过程对硝态氮(NO3--N)迁移流失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场典型自然降雨过程中,2个径流小区内产生的壤中流量占总径流量的比例均大于74.3%;而且大雨强短历时降雨过程下壤中流的流量较小,小雨强长历时的降雨过程容易形成壤中流流量较大;作物的前期和中后期生长阶段的壤中流占总径流量比例是作物收获和土地空置阶段壤中流比例的1.14~1.35倍。在3场自然降雨过程中,由壤中流携带的硝态氮流失量占径流小区硝态氮流失量的87.81%~98.99%,表明壤中流是坡耕地NO3--N的流失的最重要载体。因此,加强壤中流管理对于汉江水源区坡耕地面源污染控制管理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水质安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壤中流 NO3--N流失 汉江水源区
下载PDF
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应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邵奕铭 高光耀 +1 位作者 刘见波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2-331,共10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恢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植物垂直覆盖结构包括地上冠层、地表枯落物和地下根系,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水土保持作用,是研究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基本单元。目前,关于植...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恢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植物垂直覆盖结构包括地上冠层、地表枯落物和地下根系,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水土保持作用,是研究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基本单元。目前,关于植物垂直覆盖结构不同组分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缺少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植物的垂直覆盖结构对产流、产沙和入渗等多过程影响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典型的草本(须芒草)、半灌木(铁杆蒿)和灌木(绣线菊)为研究对象,每种植物进行三种处理(自然状态、去除枯落物和仅留根系)以及裸地对照,观测2015—2016年降雨事件的产流产沙量和入渗量,分析植物不同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益及其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均具有较好的减流(45.9%—73.2%)、减沙效益(87.5%—94.6%)和增加入渗作用(4.7%—10.8%),灌木的减流效果(73.2%)显著高于草本(45.9%)和半灌木(63.5%),但三种植物间的减沙效益没有显著性差异。冠层的减流作用最大,贡献率接近一半(48%—50%),草本枯落物的减流贡献率与根系基本一致,而半灌木和灌木枯落物的减流贡献率略高于根系。冠层、枯落物和根系的减沙贡献率基本一致(36%、30%和34%),相对而言,草本的根系对控制侵蚀具有更大作用,减沙贡献率达到39%,而半灌木和灌木的冠层减沙贡献率要略高于枯落物和根系。本研究表明,冠层是减流的重要因子,而冠层、枯落物和根系在减沙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植物垂直覆盖结构各组分在不同植物间减流减沙能力的差异主要与植物功能性状有关。上述结果将为黄土丘陵区坡面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垂直覆盖结构 产流产沙 入渗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