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科学保护方案的探讨
1
作者
李宏松
张立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5-322,共8页
对于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仅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质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
对于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仅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质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工程前期研究中的科学分析手段及文物保存现状。根据前期普查、勘测工作成果,依据国际、国内的文物保护法规及有关规定,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针对地上、地下文物自身特点,本着又对文计算所的保护序列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地上文物采取以收取资料、原地保护、异地搬迁复制、环境整治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地下文物采取以勘测、统计取样、发掘、整理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虽然三峡淹没区的现存文物实体将应工程建设之需要很大程度上失去起原有的保存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对于其文物文化内涵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淹没
区
文物古迹保护
自然
区
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科学保护方案的探讨
1
作者
李宏松
张立敏
机构
中国文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5-322,共8页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课题
文摘
对于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仅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质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工程前期研究中的科学分析手段及文物保存现状。根据前期普查、勘测工作成果,依据国际、国内的文物保护法规及有关规定,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针对地上、地下文物自身特点,本着又对文计算所的保护序列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地上文物采取以收取资料、原地保护、异地搬迁复制、环境整治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地下文物采取以勘测、统计取样、发掘、整理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虽然三峡淹没区的现存文物实体将应工程建设之需要很大程度上失去起原有的保存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对于其文物文化内涵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淹没
区
文物古迹保护
自然
区
管理
Keywords
conservation strategy,present conditions,archaeological survey
分类号
X3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科学保护方案的探讨
李宏松
张立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