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化与所待:《齐物论》末章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立华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是对《齐物论》最后一章的哲学阐发。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发明庄子的哲学旨趣。一般以为,梦蝶章讨论的是生死问题。本文通过对文本内在脉络的梳理,指出此章的关切所在在于自、他之别以及自境与他境之间的转化。由此揭示出庄子对... 本文是对《齐物论》最后一章的哲学阐发。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发明庄子的哲学旨趣。一般以为,梦蝶章讨论的是生死问题。本文通过对文本内在脉络的梳理,指出此章的关切所在在于自、他之别以及自境与他境之间的转化。由此揭示出庄子对外境之实在的理解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知 物化
原文传递
现代日语汉字动词的自他性与使役表达——以二字词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越琦 《高等日语教育》 2018年第1期122-136,196,共16页
日语中许多自他两用的二字汉字动词在表示他动意义时,既可以直接用他动词句「~をVする」(实质性他动词句)表示,也可用使役形式「~をVさせる」(使役表他动用法)表示。然而,既然都是表他动义,为什么会同时有两种形式存在?两者在语法、语... 日语中许多自他两用的二字汉字动词在表示他动意义时,既可以直接用他动词句「~をVする」(实质性他动词句)表示,也可用使役形式「~をVさせる」(使役表他动用法)表示。然而,既然都是表他动义,为什么会同时有两种形式存在?两者在语法、语义层面有什么差别?本文运用语料库,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语义、语法条件、语用条件等多角度以及共时和历时的多层面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自他两用动词中的部分词,其'他动用法'可能是明治大正时期用法的残留。第二,当句子容易与自动词句混淆时,更倾向于使用'使役表他动的用法'。第三,'使役表他动的用法'有凸显、强调动作'意志性'的作用,其他动性甚至比'实质性他动词句'的他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字汉字动词 动词句 使役表动用法 语料库
原文传递
日语他动性研究史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欣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2014年第2期48-57,共10页
日语中他动性的研究最初是围绕着自他动词的区分而展开的.自他动词在很长时期内都被称为'自他',而这个术语最初并不是用来表示动词的,而是用于表示佛教术语中的'自者和他者'.最早形成体系来论述动词的'自他'的... 日语中他动性的研究最初是围绕着自他动词的区分而展开的.自他动词在很长时期内都被称为'自他',而这个术语最初并不是用来表示动词的,而是用于表示佛教术语中的'自者和他者'.最早形成体系来论述动词的'自他'的是本居春庭,其论述内容的实质是现代日语中的'态'.现在学校语法所讲的自动词和他动词则是沿用了大槻文彦的观点.本文将以动词的自他定义和分类为中心,对自他研究的发展过程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性 研究史 实质意义 语法形式
原文传递
基于配价结构描写的二字汉语サ变动词自他研究——兼议词典的自他标注
4
作者 王志军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0年第3期47-55,共9页
依据词典的标注来确定动词的自他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然而实际上词典之间的自他标注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单纯ヲ格共现标准”为理论依据,通过语料库调查和母语者调查,在描写主动态动词配价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三部词典标注不一致的81个... 依据词典的标注来确定动词的自他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然而实际上词典之间的自他标注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单纯ヲ格共现标准”为理论依据,通过语料库调查和母语者调查,在描写主动态动词配价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三部词典标注不一致的81个二字汉语ヲ变动词的自他属性,并分析了本文同三部词典的自他认定的差异及原因。本文和三部词典的主要差异在于自他两用动词的认定,主要原因是配价观察是否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字汉语サ变动词 配价 差异 原因
下载PDF
论天台智者“一念三千”思想下的实相慈悲观——以《摩诃止观》为中心
5
作者 于洋洋 《中国佛学》 2019年第2期233-248,共16页
慈悲是一个非常能够代表佛教精神特质的词语,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当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隋唐时期天台宗的创立者智者大师在其《摩诃止观》中,从“一念三千”的思想立场出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他所理解... 慈悲是一个非常能够代表佛教精神特质的词语,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当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隋唐时期天台宗的创立者智者大师在其《摩诃止观》中,从“一念三千”的思想立场出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他所理解的慈悲心的境界,这种慈悲建立在对“我执”的消解之上。在智者大师的慈悲观中,慈悲之“一念心”以“三千”为所缘,同时又以智慧的超越为前提,通过对缘起性空的理解,达到对无明的破除,从而开显出与诸法实相相应的广大慈悲境界。因此,若能深刻体悟智者大师所展现的实相慈悲之境界,无论是对于践行大乘菩萨行,还是对于现实世间及个体生命而言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明 一念三千 实相慈悲 价值
下载PDF
日语自他动词的指导法——从意义及格助词的搭配入手
6
作者 吴一钰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05-406,共2页
本稿在自动词和他动词已有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发现学习论","组织策略"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从两个个方面探讨日语动词与格助词接续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动词学习的整体知识结构。
关键词 动词 组织策略 意义
下载PDF
自闭症幼儿的视觉性自我认知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念丽 方俊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4-1417,共4页
通过对平均心理年龄为 2 3个月的 6名自闭症幼儿的实验研究 ,甄别他们是否能从视觉上进行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 ,并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幼儿对镜像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上的差异。以秒为单位 ,对实验结果和过程进行了编码分析。结果表明 ... 通过对平均心理年龄为 2 3个月的 6名自闭症幼儿的实验研究 ,甄别他们是否能从视觉上进行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 ,并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幼儿对镜像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上的差异。以秒为单位 ,对实验结果和过程进行了编码分析。结果表明 :这 6名幼儿在看自己的录像时 ,比看同伴的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喜悦 ;对录像的自我进行认知时表现出更大的关注和积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症 幼儿 视觉性我认知 分化认知 镜像我认知 录像我认知
下载PDF
自他区别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8
8
作者 赵福堂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5,共5页
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分类,是从动词意义特点 上的一种分类,在动词用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探讨了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区别与对应的特点和 规律,以及自他类别与体和态的关联等问题。包 括自动词、他动词、词根或词干相同的自动词和他 动词、... 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分类,是从动词意义特点 上的一种分类,在动词用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探讨了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区别与对应的特点和 规律,以及自他类别与体和态的关联等问题。包 括自动词、他动词、词根或词干相同的自动词和他 动词、具有双重特征的自他两用动词;以及与自他 类别相关联的进行体、存续体、备放体、完结体、近 向体、远向体;与自他类别相关联的被动态、使役 态、可能态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动词 动词 体动词 语法特点 语法范畴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朱立霞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介绍日本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隐 喻研究、自他动词研究和省略研究为例较为详细 地介绍了该领域内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国 内日语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做了概括介绍。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日语研究 隐喻 动词 省略研究 句法 语法
原文传递
日语动词自他性质再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忻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22,17,共6页
关于自动词他动词的定义,在《日本语教育辞典》等文献中的记述大都一致,即以该动词前可否带宾格助词为判定标志。这也是目前日语语法中普遍的处置方法。以此方法分类的自他动词本文称其为“语法性自他动词”。但事实上除了以有无宾格助... 关于自动词他动词的定义,在《日本语教育辞典》等文献中的记述大都一致,即以该动词前可否带宾格助词为判定标志。这也是目前日语语法中普遍的处置方法。以此方法分类的自他动词本文称其为“语法性自他动词”。但事实上除了以有无宾格助词进行判定以外,还可从语义内涵上以是否对他人他物施加作用、从构句功能上以能否构成直接被动句及“~”句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后者的考察得知,在日语动词的自他性质方面,除“语法性自他”外,还应存在“逻辑性自他”和“功能性自他”的概念。而且,后者与前者既有重合又有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动词 语法 性质 语义
原文传递
试论日语文脉指示词的使用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盘明 《外语研究》 2001年第2期51-55,共5页
日语文脉指示词“こ、そ、あ”三系的使用 ,颇受说话者的自他意识、主客观意识以及对指示对象的关心程度等心理因素制约。本文从两个方面 ,通过具体用例的分析 。
关键词 意识 强指和弱指 共同体验
下载PDF
中日文化在自他动词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伟 田谧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60-64,共5页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汉语的两用动词和日语的对应自他动词的使用方法上。在表示"动作—结果"这一意义时,汉语通过两用动词与其宾语的顺序来表示;而日语却要使用两个具有对立概念的对应自他动词来...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汉语的两用动词和日语的对应自他动词的使用方法上。在表示"动作—结果"这一意义时,汉语通过两用动词与其宾语的顺序来表示;而日语却要使用两个具有对立概念的对应自他动词来表示。两者既有对应关系,又极为相似,因此使用时常常出现误用现象。通过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语言习惯及文化心理方面对其进行探析,发现两者不同的使用倾向及日语对应自他动词使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化 日语教学 两用动词 对应动词
下载PDF
日语他动词分类的可行性与他动词的意志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康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年第5期19-26,共8页
本文通过对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分类研究的思考研究其划分与他动词的意志性问题。力求从新的客观角度重新认识动词的关联,以暗示动词与共现论元相关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日语的动词 意志性和意志动词 施事 ゎざと ぅっかり
原文传递
日语自他动词的差异及其与语态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玉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89-94,共6页
日语中的自他动词数量众多,形态变化各异,难以区别,而且还与其他种种语法的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起来还有相当的难度。通过多种方法对自他动词的差异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阐述其与日语语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日本语 动词 动词 动词
下载PDF
基于原型理论的日语动词自他性认知探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冬梅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7年第7期17-20,共4页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语动词的自他性与词语具体运用情况有关,受到句中多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出发,确立了他动性的认知基础,然后对ヲ格动词句的他动性进行了探讨,看到了其中的对立、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语动词的自他性与词语具体运用情况有关,受到句中多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出发,确立了他动性的认知基础,然后对ヲ格动词句的他动性进行了探讨,看到了其中的对立、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理论 动词 ヲ格 动性
下载PDF
后项动词具有自他对应形式的日语复合动词的格支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吉红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9,共8页
本文从前后项动词是否相同、是否具有自他对应形式、是否产生自他交替现象的角度出发,考察了现代日语中V2具有自他对应形式的复合动词的格支配,得出如下结论:1)当V1相同且复合动词在同一句式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V1对复合动词整体的格支... 本文从前后项动词是否相同、是否具有自他对应形式、是否产生自他交替现象的角度出发,考察了现代日语中V2具有自他对应形式的复合动词的格支配,得出如下结论:1)当V1相同且复合动词在同一句式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V1对复合动词整体的格支配发挥作用;2)当V1相同且复合动词产生自他交替时,V2具有格支配的能力,他动词句的ヲ格与自动词句的ガ格对应;3)当V1和V2分别具有自他对应形式时,V1必定会参与到复合动词的格支配中;4)当V1不同且不具有自他对应形式时,主题关系复合动词一般由V2决定复合动词的格支配,体复合动词及语法性复合动词的格支配一般由V1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词 后项动词 对应 格支配
原文传递
中国日语学习者有对自动词习得状况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冠华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5期86-94,共9页
本文以国内中级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学习者有对自动词的习得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明确了中级日语学习者有对自动词习得困难的场合,即①表示由外力引起的非人为事态的场合;②表示行为结果状态的场合;③表... 本文以国内中级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学习者有对自动词的习得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明确了中级日语学习者有对自动词习得困难的场合,即①表示由外力引起的非人为事态的场合;②表示行为结果状态的场合;③表示事态实现的可能性的场合。同时分析了习得困难的原因,指出母语的干扰和缺乏对异文化的认知等固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更直接的原因就是教材和教师的说明不足以及针对性的用例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有对动词 习得状况 中级日语学习者
原文传递
自我观与自他观——“中国哲学”言说方式之反思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曦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23,共9页
"A是B"这种语言结构呈现出来的是宾词B,据此,本文指出"中国哲学"的"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潜藏着严峻问题,它是自他观我(以西解中)。如果没有自我观我(自我解释)作为基础,自他观我不但不能理解古典义理学... "A是B"这种语言结构呈现出来的是宾词B,据此,本文指出"中国哲学"的"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潜藏着严峻问题,它是自他观我(以西解中)。如果没有自我观我(自我解释)作为基础,自他观我不但不能理解古典义理学,不能维护本有文化自性,而且不能帮助引进西方文化。回顾佛学东渐初期与其在中国确立后所采取的言说方式,本文认为,对本有文化与外来文化都应该首先分别进行自我解释,然后才可以用一者解释另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观 生存语言 言说方式 “中国哲学”
下载PDF
第三者被动句中动词的词汇特征和句法语义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苗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45-52,共8页
本文以日语第三者被动句为研究对象,以第三者被动句受害性意义特征为切入口,借助语料库等,对该表达中动词的词汇特征和句法语义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考察结果显示,第三者被动句成立与否,不仅与该类被动句中动词的词汇特征相关,还和句法... 本文以日语第三者被动句为研究对象,以第三者被动句受害性意义特征为切入口,借助语料库等,对该表达中动词的词汇特征和句法语义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考察结果显示,第三者被动句成立与否,不仅与该类被动句中动词的词汇特征相关,还和句法语义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者被动句 词汇特征 句法语义特征 动词
原文传递
后项动词自他对应的日语复合动词的古今对比及历史性变迁类型
20
作者 吉红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7-131,154,共6页
明确了后项动词自他对应的现代日语复合动词和古代日语复合动词的数量,围绕数量、使用频率、自他性和高频词的重叠等基本特征进行了古今对比,并以使用频率的历史性变化为线索,将自他对应的后项动词分为六个类型:(1)在古典日语中更为频... 明确了后项动词自他对应的现代日语复合动词和古代日语复合动词的数量,围绕数量、使用频率、自他性和高频词的重叠等基本特征进行了古今对比,并以使用频率的历史性变化为线索,将自他对应的后项动词分为六个类型:(1)在古典日语中更为频繁使用的V2;(2)在现代日语中更为频繁使用的V2;(3)在现代日语中,一方得到频繁使用,而另一方衰退的V2;(4)从古至今使用频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V2;(5)新出现的V2;(6)完全消失的V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的后项动词 古今对比 使用频率 历史性变迁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