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细胞裂孔膜蛋白及相关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卢宏柱 周建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膜蛋白表达 足细胞 裂孔 肾小球滤过屏障 肾病 白及 肾小球滤过 通透性改变
原文传递
膜攻击复合物C5b-9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丛璐 蒲传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C5b-9也称膜攻击复合物,是补体系统经经典、旁路和凝集素三条途径激活后形成的共同末端效应产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沉积于细胞表面的C5b-9能刺激多种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活性改变,包括产生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并诱导膜蛋白表... C5b-9也称膜攻击复合物,是补体系统经经典、旁路和凝集素三条途径激活后形成的共同末端效应产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沉积于细胞表面的C5b-9能刺激多种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活性改变,包括产生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并诱导膜蛋白表达等,C5b-9的这种细胞刺激效应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进展中发挥作用,尤其是亚溶解型C5b-9,在炎症、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具有致病等多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B-9 攻击复合物 神经系统疾病 细胞刺激效应 动脉粥样硬化 膜蛋白表达 补体系统 末端效应
原文传递
重组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学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敬东 张振书 +1 位作者 张以洋 周高速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6-417,共2页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是SEREX方法筛选大肠癌组织cDNA文库时获得的结肠癌相关抗原基因^[1]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IFITM1编码蛋白并研究该蛋白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的抗...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是SEREX方法筛选大肠癌组织cDNA文库时获得的结肠癌相关抗原基因^[1]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IFITM1编码蛋白并研究该蛋白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的抗血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干扰素 血清学反应 直肠癌患者 膜蛋白表达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protein SEREX方法 相关抗原基因
原文传递
登革病毒重组包膜蛋白表达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勇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50-1352,共3页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播病毒,无特效的疫苗和药物。目前在DV的诊断、疫苗的研发以及对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ADE效应)机制的研究上,DV包膜蛋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载体表达...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播病毒,无特效的疫苗和药物。目前在DV的诊断、疫苗的研发以及对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ADE效应)机制的研究上,DV包膜蛋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载体表达不同形式的DV包膜蛋白,对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结果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就DV包膜蛋白在不同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蛋白表达 病毒重组 应用 膜蛋白 抗体依赖性 登革病毒 传播病毒 人类健康
下载PDF
鼻咽癌EB病毒DNA检测和潜在膜蛋白表达的意义
5
作者 郭琳琅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1997年第2期88-90,共3页
应用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6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DNA、EB病毒潜在膜蛋白(LMP-1)的表达。结果发现EB病毒DNA检出率和LMP-1的表达率分别为80.4%和53.3%,EB病毒DNA检出率和LMP... 应用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6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DNA、EB病毒潜在膜蛋白(LMP-1)的表达。结果发现EB病毒DNA检出率和LMP-1的表达率分别为80.4%和53.3%,EB病毒DNA检出率和LMP-1表达与鼻咽癌组织学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膜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红系细胞膜蛋白表达的研究
6
作者 李晴 邹庆 +7 位作者 毛斌 黄淑 赖默温 潘旭 孙文翠 陈谊金 刘嘉馨 马峰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h ESCs)来源红系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其膜蛋白,包括膜表型分子、膜骨架蛋白和跨膜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h ESCs与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m AGM-S3)基质细胞共培养产生造血干祖细胞(CD34+CD45+)和GPA+细胞,挑取共培养1...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h ESCs)来源红系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其膜蛋白,包括膜表型分子、膜骨架蛋白和跨膜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h ESCs与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m AGM-S3)基质细胞共培养产生造血干祖细胞(CD34+CD45+)和GPA+细胞,挑取共培养12 d的细胞,同时磁珠分选人脐血中的CD34^+细胞,在多种特定细胞因子SCF、IL-6、IL-3、FLT3-L、TPO、EPO等诱导下,分别进行集落培养12-14 d产生红系爆发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运用流式细胞术(FACs)、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并比较hESCs和人脐血CD34^+细胞2种来源的红系细胞膜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后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hESCs来源BFU-E的膜蛋白的表达趋势与对照组相近:其膜骨架蛋白和跨膜蛋白的基因,如SPTA、SPTB、ANK1、EPB41等基因转录水平都在逐渐增强,而一些膜蛋白如黏附分子CD49d、CD29、CD71等的表达逐渐降低,CD47基本不表达;带3蛋白(Band 3)表达量较高且与成体型血红蛋白β-globin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hESCs向红系诱导生成过程中,一些膜表型分子表达在逐渐降低,而膜蛋白表达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红系细胞 膜蛋白表达 红系爆发式集落形成单位 带3蛋白
下载PDF
毕赤酵母GT1的原核表达与体外功能鉴定
7
作者 潘颖越 董贵彬 +5 位作者 王荣斌 刘国强 刘春立 刘秀霞 白仲虎 杨艳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了开展体外互作实验,以pXMJ19质粒为载体构建pXMJ19-gt1-His重组质粒,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毕赤酵母甘油转运体GT 1的最优表达宿主为C41(DE3);最优表达条件为OD 600达到0.7时加入终浓度为0.1 mmol/L的异丙基β-D-1-硫代吡喃半乳糖苷... 为了开展体外互作实验,以pXMJ19质粒为载体构建pXMJ19-gt1-His重组质粒,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毕赤酵母甘油转运体GT 1的最优表达宿主为C41(DE3);最优表达条件为OD 600达到0.7时加入终浓度为0.1 mmol/L的异丙基β-D-1-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于30℃、110 r/min诱导10 h。通过超速离心验证了部分GT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位于细胞质膜上,并筛选得到针对GT1重溶解率最高的去垢剂NP-40。在去垢剂环境下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得到GT1蛋白,然后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体外检测其与甘油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GT1与甘油在体外相互作用产生放热反应,且测得其与甘油的平衡解离常数K D值为6.58μmol/L。实验说明原核表达的GT1蛋白具有活性,且与甘油的体外相互作用明显,为GT1以甘油为配体进行结晶以及解析其三维结构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甘油转运体 膜蛋白表达 MFS蛋白超家族 蛋白-分子相互作用
下载PDF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表达与青中年初诊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速度的相关性及潜在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魏艳胜 张永春 +3 位作者 黄陆力 王学惠 张俊彪 刘辉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11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针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表达与青中年初诊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速度的相关性及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实验对象均在入院1 ... 目的针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表达与青中年初诊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速度的相关性及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实验对象均在入院1 d后空腹12 h经肘正中静脉取血2 ml置于抗凝管中,4度离心10 min取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表达含量。研究中收集受试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相关超声检查重要指标。同时测定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并评定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之间LVEF,LVEDD,LVESD和6MWD水平无显着差异,治疗后所有患者的6MWD明显增高,LVEDD、LVESD明显降低。其中LVEF和6MWD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更高,LVEDD、LVESD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更低(P<0.05)。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也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提升更多。结论高水平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表达与青中年初诊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速度的加快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表达 青中年初诊冠心病患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联合诱导法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及其相关基因和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黄前川 李津婴 +3 位作者 周虹 许燕群 黄正霞 陈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优化K562细胞体外红系诱导分化条件,分析红系相关基因和膜蛋白的表达,探讨K562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采用红系诱导联合培养法,优化丁酸钠、促红细胞生成素、氯化高铁血红素、枸橼酸铁等成分组合和剂量组合。鉴定指标选用红系血红素... 目的优化K562细胞体外红系诱导分化条件,分析红系相关基因和膜蛋白的表达,探讨K562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采用红系诱导联合培养法,优化丁酸钠、促红细胞生成素、氯化高铁血红素、枸橼酸铁等成分组合和剂量组合。鉴定指标选用红系血红素合成酶(eALAS)mRNA和粒系bcr/ablmRNA表达丰度分析、细胞形态学观察、联苯胺染色阳性率计数。红系分化进一步鉴定指标选用Real-timePCR检测10种红系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系细胞膜标志物。结果K562细胞诱导120h后,联苯胺染色阳性率达100%;α、β收缩蛋白(spectrinα、β)、带3蛋白(band3)、eALAS、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RhD血型抗原(RhD)、锚蛋白(ankyrin)、红细胞膜带4.2蛋白(EPB4.2)的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8.05、14.58、22.87、14.52、26.53、3.48、2.71、1.94倍,而bcr/abl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39%;红系膜蛋白CD47、band3、RhD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型糖蛋白A(GPA)无明显差异。结论优化组合体外红系诱导分化法可使K562细胞稳定向红系分化,并且细胞状态良好,易于进行红系统疾病研究;CD47、band3、RhD这3种膜蛋白可以作为早期红系分化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红系诱导分化 基因和膜蛋白表达
下载PDF
联合培养法优化K562细胞红系诱导分化及红系相关基因和膜蛋白表达分析
10
作者 黄前川 李津婴 +3 位作者 周虹 许燕群 黄正霞 陈莉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优化K562细胞体外红系诱导分化条件,分析红系相关基因和膜蛋白的表达,探讨K562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采用红系诱导联合培养法,优化诱导试剂丁酸钠、红细胞生成素、氯化高铁血红素等成分组合和剂量组合。诱导效率鉴定指标选用红系A... 目的优化K562细胞体外红系诱导分化条件,分析红系相关基因和膜蛋白的表达,探讨K562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采用红系诱导联合培养法,优化诱导试剂丁酸钠、红细胞生成素、氯化高铁血红素等成分组合和剂量组合。诱导效率鉴定指标选用红系ALAS mRNA和粒系bcr/ablmRNA表达丰度分析、细胞形态学观察、联苯胺染色阳性率计数。红系分化进一步鉴定指标选用Realtime-PCR检测10种红系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系细胞膜标志物。结果优化红系诱导组合联合培养K562细胞120h后,联苯胺染色计数阳性细胞可达1。0%。Realtime-PCR检测Spectrinα、Spectrinβ、band3、eALAS、CD47、RhD、EPB4.2的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8.05、14.58、22.87、14.52、26.53、3.48、1.94倍,而bcr/abl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0.39倍。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系膜蛋白CD47,band3、RhD水平明显增高(P〈0.01),GPA无明显差异。结论优化组合体外红系诱导分化法可使K562细胞稳定向红系分化,良好细胞状态利于转外源基因操作,进行红系统疾病研究。RhD比GPA更早在红系细胞表达,可作为早期红系特异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红系诱导分化 基因和膜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草珊瑚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江泽波 陈泽玲 +4 位作者 黎雄 赵晋 李思明 胡金萍 曾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8-182,共5页
目的:观察草珊瑚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体外释放一氧化氮,膜表面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影响和细胞因子mRNA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模型组,草珊瑚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25,50,100 mg·L-1... 目的:观察草珊瑚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体外释放一氧化氮,膜表面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影响和细胞因子mRNA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模型组,草珊瑚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25,50,100 mg·L-1。药物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株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膜分子CD16/32,CD40,CD14,Toll样受体4(TIR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量;巨噬细胞诱导为M1后给予草珊瑚多糖干预,检测膜蛋白表达量和mRNA表达的差异,Griess方法检测一氧化氮释放的影响。结果:草珊瑚多糖可以有效的增加巨噬细胞RAW264.7膜蛋白CD16/32的表达,由空白的31.0±1.2上升到81.5±3,CD40由空白的5.2±0.9上升到81.5±2.6,CD14 28.5±1.6上升到86.7±5.4,TLR4的表达。对极化为M1亚型的巨噬细胞膜蛋白没有影响;草珊瑚多糖可以提高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表达,而且存在剂量依赖性(P<0.01),能提高M1亚型的因子mRNA的表达。能提高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的分泌。结论:草珊瑚多糖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相关免疫分子的表达,提高相关免疫因子RNA的表达,调节巨噬细胞促炎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对免疫平衡功能的调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多糖 膜蛋白表达 细胞因子MRNA表达 免疫调节作用
原文传递
甲型伽马氨基丁酸受体的结构功能研究
12
作者 薛红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3期4-4,共1页
研究表明,甲型伽马氨基丁酸受体蛋白是人类主要的抑制性神经受体。该受体结构对于阐述抑制性神经传导的饥理以及神经药物开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本研究组进行了十多年深入细致的研究,先后克服了受体膜蛋白表达、纯化的技术难点... 研究表明,甲型伽马氨基丁酸受体蛋白是人类主要的抑制性神经受体。该受体结构对于阐述抑制性神经传导的饥理以及神经药物开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本研究组进行了十多年深入细致的研究,先后克服了受体膜蛋白表达、纯化的技术难点,为相关研究课题和协作实验室提供了大量高纯度、高浓度的重组人甲型伽马氨基丁酸受体蛋白。在此基础上,利用蛋白杂交技术生产和制备了多种甲型伽马氨基丁酸受体蛋白及蛋白突变体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从而提供了该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蛋白检测手段。经我组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氨基丁酸 神经受体 受体结构 甲型 功能研究 受体蛋白 膜蛋白表达 多克隆抗体 蛋白突变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