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海涌 谭荣 +4 位作者 邵水霖 陈晓明 马华松 邹德威 高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 :比较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手术中是否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以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本组病人都采用Cloward技术植入了自体髂骨 ,其中 13例进行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另 2 1例未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两组病人的临床和影... 目的 :比较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手术中是否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以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本组病人都采用Cloward技术植入了自体髂骨 ,其中 13例进行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另 2 1例未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两组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固定组 77%的病人获得优良疗效 ,非固定组为 81%。固定组的融合率为 76.9% ,非固定组 80 .9%。两组中均未发现有植骨块的塌陷。固定组椎间隙高度平均减少了 15 .3 %。非固定组椎间隙高度平均减少了 18.4%。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没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结论 :正确的手术 ,同时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髂骨骨块 ,可以承受正常生理载负荷 ,也可以达到很高的融合率。椎弓根系统螺丝钉内固定不必作为PLIF手术的常规以减少植骨块的下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弓根螺钉内固定 PLIF 生物力学 影像学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与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席学义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与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27例确诊腰椎滑脱症行不同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42例行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与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27例确诊腰椎滑脱症行不同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42例行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术),对比2种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结果:TLIF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椎间高度大、植骨融合良好率高,明显优于PLIF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术优良率90.48%明显优于PLIF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术和PLIF术均能够明显改善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椎间高度和恢复生理曲度,但TLIF术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在促进植骨早期融合和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更适合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腰椎后路融合术 腰椎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两种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献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8期73-74,共2页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与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两组,均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行植骨融合术,PLIF组61例行腰椎后...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与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两组,均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行植骨融合术,PLIF组61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组62例行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PLIF组,且融合率(90.32%)高于PLIF组(7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优良率(91.94%)明显优于PLIF组(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行TLI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效果确切.具有减压充分、复位理想、植骨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腰椎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原文传递
改良的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
4
作者 高松 马勇 +1 位作者 张斌 刘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1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改良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法对76例患者术前、术后随... 目的探讨改良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改良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法对76例患者术前、术后随访3个月时进行VAS、JOA评分。术后随访1年,行X线检查,同时观察植骨融合率的情况。结果 76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VAS得分明显低于术前、JOA得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随访1年,X线检查示76例患者植骨块无明显移位,无断钉、断棒和松动;植骨融合率为97.4%(74/76)。结论改良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腰椎后路融合术 疗效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护理
5
作者 史露玉 《全科护理》 2014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病人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护理.[方法]对40例腰椎管狭窄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前给予病情评估、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给予病情观察、体位护理、脊髓神经系统症状观察及功能锻...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病人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护理.[方法]对40例腰椎管狭窄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前给予病情评估、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给予病情观察、体位护理、脊髓神经系统症状观察及功能锻炼指导,同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4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脊髓神经根损伤.随访时间为6个月~18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人恢复优30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是病人安全、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并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腰椎后路融合术 护理
下载PDF
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成伟益 曾茜茜 +1 位作者 肖宝钧 胡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比较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与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2诊治的12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4例采用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 目的比较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与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2诊治的12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4例采用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6个月ODI指数。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轻度硬脊膜撕裂伴脑脊液漏,1例伤口感染;对照组出现3例硬脊膜撕裂伴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行对症治疗均治愈,无神经根损伤、融合失败、内固定物断裂、截瘫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术后6个月ODI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功能恢复方面较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老年 导航显微镜 腰椎后路管减压融合术
原文传递
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乔 金才益 +2 位作者 曾忠友 宋永兴 唐宏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7-248,共2页
目的总结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8年1月,采用改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8~61岁,平均48.7岁。病程6~26个月... 目的总结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8年1月,采用改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8~61岁,平均48.7岁。病程6~26个月。病变位于L3、42例,L4、516例,L5、S113例,L4~5、S15例。术后定期随访评估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结果1例术后1周出现切口急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余35例切口Ⅰ期愈合。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年薄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可见完全的骨小梁连接,达骨性融合。术前椎间隙高度为(9.5±1.2)mm,术后7d为(11.2±1.1)mm,末次随访时为(11.0±1.1)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获优29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94.4%。结论改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最大限度保留了后柱结构,创伤小,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腰椎后路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失稳 融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中药贴敷择时脐疗对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五妹 曹鲁梅 卞恒杰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7年第11期4283-428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择时脐疗对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择时脐疗组、传统脐疗组,对照组予脐部施行预防按摩及健康指导,择时脐疗组、传统脐疗组单取神阙穴...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择时脐疗对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择时脐疗组、传统脐疗组,对照组予脐部施行预防按摩及健康指导,择时脐疗组、传统脐疗组单取神阙穴贴敷药物,传统脐疗组于术后1h贴敷,择时脐疗组于术后第1天05:00贴敷,每次6h,5d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择时脐疗组首次排便时间(30.66h±4.97h)、便秘总评分(36.08分±14.56分)低于传统脐疗组(34.41h±5.51h,48.26分±13.24分)、对照组(40.45h±6.48h,58.74分±9.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时脐疗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的便秘改善效果优于传统脐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择时脐疗 传统脐疗 便秘 中药贴敷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感染预测模型
9
作者 裴宏磊 张昶 +4 位作者 郭亚峰 陈美云 董宇飞 周孝聪 高宏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目的: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中卫云医疗数据分析... 目的: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中卫云医疗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经过数据处理分析提供的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等河北省及北京市共15家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接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患者的脱敏数据资料。统计分析比较感染组(SSI)和非感染组(non-SSI)的分类数据,得到对术后感染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使用SPSS Modeler 20数据建模系统作为工具,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进行分析,得到术后感染的患者特征,即感染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764例患者数据,其中373例患者被诊断为SSI,发病率为4.4%(95%CI,2.2%~6.5%)。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确定六个变量[包括肥胖、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级及以上、手术时间延长、慢性心脏病、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与SSI独立相关。以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分类可获得较高的精度,为90.6%,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易发生感染的患者特征,即两种感染模式:[(BMI=1)and(SD=1)and(ASA=1)and(RI=1)]or[(BMI=0)and(SD=1)and(DM=1)and(RI=1)]。结论: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应用于本研究可获得90.6%的平均精度,并得到两种感染模型,(1)患者肥胖,肾功能不全,ASA分级Ⅲ级及以上,且手术时间≥3h;(2)患者无肥胖,但同时患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且手术时间≥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单采自体储血在多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宇 张艳红 +2 位作者 陈会欣 郑山根 刘磊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753-756,共4页
目的 观察单采自体储血技术在骨科多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中的应用效果,为节约血液资源及血液保护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19-06/2022-09月行多节段PLIF 40例患者资料... 目的 观察单采自体储血技术在骨科多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中的应用效果,为节约血液资源及血液保护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19-06/2022-09月行多节段PLIF 40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行单采自体储血分为单采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出血量、术中异体血浆用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血小板(platelet, PLT)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术中异体血浆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患者术中异体RBC用量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单采组患者单采后、术后1天,术后3天RBC、Hb、Hct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1天、术后3天PLT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3天Hb较术后1天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1天、术后3天RBC、Hb、Hct、PLT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均<0.05),且术后3天RBC、Hb、Hct较术后1天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间RBC、Hb、Hc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单采自体储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自体储血方式,其在减少异体RBC输注、节约血液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自体储血 红细胞输注 多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 围手期血液保护 自体输血
下载PDF
氨甲环酸术前足量单剂给药对多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建茹 杨玉芬 +4 位作者 张红颖 刘沫轩 闫辉 魏鹤新 王建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术前足量单剂给药对多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受多节段PLIF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5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n分别=30、39、36...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术前足量单剂给药对多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受多节段PLIF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5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n分别=30、39、36)。对照组不使用TXA;A组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含2g TXA的生理盐水混合液100 mL;B组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含1g TXA的生理盐水混合液100 mL,手术时以10 mg/(kg·h)速率静脉泵注TXA。对3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P)、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进行比较。追踪术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1)A组、B组总失血量(mL)(892.6±193.5、887.7±320.8)、显性失血量(mL)(409.1±109.2、408.6±98.3)、术中失血量(mL)(193.7±69.3、189.6±65.6)、术后24h内引流量(mL)(130.5±53.4、128.3±53.5)、术后24h后引流量(mL)(63.1±17.6、60.9±13.5)及输血率(%)[7.7(3/39)、8.3(3/36)]明显低于C组(mL)(1 296.8±329.2、807.6±231.5、270.9±65.5、365.4±127.8、172.3±66.4、36.7(11/30)(P<0.05),A组、B组间以上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隐性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2)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d Hb、HCT、Plt水平降低[Hb(g/L):91.5±14.0、107.6±16.4、105.9±17.1;HCT(%):25.6±3.1、31.2±3.9、30.5±4.4;Plt(×109/L):146.6±31.8、172.8±40.1、169.7±39.5](P<0.05),D-D、CRP、NP升高[D-D(mmol/L):365.6±67.1、280.9±50.5、286.1±53.1;CRP(mg/L):65.4±22.0、53.4±19.6、56.8±17.7;NP(%):87.3±15.6、73.1±13.7、71.9±11.8](P<0.05),PT-INR、ALT、BUN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3d A组、B组Hb、HCT、Plt、D-D、CRP、NP的变化程度小于C组[Hb(g/L):107.6±16.4、105.9±17.1、91.5±14.0;HCT(%):31.2±3.9、30.5±4.4、25.6±3.1;Pl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腰椎后路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失血量 引流量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炎性指标 肝肾指标 血栓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病人康复知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燕花 莫文娟 郭丽敏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4期2961-2964,共4页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病人对康复知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相关知识问卷(LDH-PLIF)及一般情况问卷,对衡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10...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病人对康复知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相关知识问卷(LDH-PLIF)及一般情况问卷,对衡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10例病人实施调查,了解此类病人的LDH-PLIF相关知识和一般行为习惯状况。[结果]病人LDH-PLIF相关知识总均分为(18.80±7.10)分。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t=16.988,P=0.000)、年龄(t=-3.276,P=0.000)、行为生活习惯(t=-2.115,P=0.036)影响病人LDH-PLIF相关知识。[结论]病人的LDH-PLIF相关知识水平较低,而文化程度、行为生活习惯、年龄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腰椎后路融合术 康复
下载PDF
中药择时脐疗干预PLIF术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鲁梅 李五妹 段培蓓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4期94-96,104,共4页
目的:观察择时脐疗法干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术后便秘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预防便秘提供依据。方法:将116例PLIF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脐疗组和择时脐疗组,分别为39例、39例、38例,3组均予便秘的基础预防方案。传统脐疗组在术后... 目的:观察择时脐疗法干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术后便秘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预防便秘提供依据。方法:将116例PLIF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脐疗组和择时脐疗组,分别为39例、39例、38例,3组均予便秘的基础预防方案。传统脐疗组在术后1 h内贴敷,择时脐疗组于卯时贴敷,1次/d,连续5 d后评价效果。结果:择时脐疗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便秘总分均低于传统脐疗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时脐疗组、传统脐疗组患者便秘、兼症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时脐疗组患者兼症评分与传统脐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0.77%、79.49%、97.74%,择时脐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传统脐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择时脐疗可改善PLIF术后患者便秘症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脐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术 便秘 中药 择时脐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双节段PLIF手术前后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围术期失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阳 王勇 +2 位作者 刘阳 杨枭雄 吴坤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2079-2083,共5页
目的探讨双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前静脉给药、术中伤口喷洒联合术后静脉输入氨甲环酸(TXA)对于减少围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21年1-6月收治的100例行双节段PLIF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双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前静脉给药、术中伤口喷洒联合术后静脉输入氨甲环酸(TXA)对于减少围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21年1-6月收治的100例行双节段PLIF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分别术前使用TXA 1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术中用TXA 1 g对切口局部进行浸润喷洒,术后第2天继续静脉滴注TXA 1 g,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对照组术中及术后不使用TXA,而使用生理盐水代替。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术中失血量、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出院前完善双下肢静脉血管超声,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32.93±29.59)mL vs.(261.84±48.62)mL,(365.62±42.13)mL vs.(587.38±31.93)mL,P<0.05];术后拔管时间及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65±0.52)d vs.(4.37±0.41)d,(4.50±0.43)d vs.(6.62±0.37)d,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Hb减少量低于对照组[(8.31±2.84)g/L vs.(15.33±5.10)g/L,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DVT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脉使用、术中伤口喷洒联合术后继续静脉使用TXA可明显减少PLIF围术期出血量,缩短拔管及出院时间,且未增加DV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双节段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围手 失血量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小民 原文琦 +3 位作者 常龙 詹学华 丁惠强 卢荣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2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中应用超声骨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应用超声骨刀行腰椎PLIF手术的35例患者(超声骨刀组)和同... 目的探讨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中应用超声骨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应用超声骨刀行腰椎PLIF手术的35例患者(超声骨刀组)和同期使用传统器械手术的40例患者(传统器械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JOA改善率等指标。结果相比于传统器械组,超声骨刀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JOA改善率以及JOA改善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骨刀进行PLIF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并能避免硬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超声 日本科学会评分 脑脊液漏
下载PDF
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雪鹏 李茂强 +3 位作者 边振宇 侯长举 周少波 朱六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18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评分、ODI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 目的 探讨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18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评分、ODI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与术前腰部和腿部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术后1d、1个月、6个月和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优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术后1年优良率为83.3%.结论 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腰椎孔镜 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后路融合术
下载PDF
腰部固定支架在胸腰椎骨折PLIF术后的康复效果研究
17
作者 康志敏 胡燕 俞兰芳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3期507-508,共2页
目的探讨腰部固定支架在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胸腰椎骨折PLIF术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佩戴腰围康... 目的探讨腰部固定支架在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胸腰椎骨折PLIF术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佩戴腰围康复治疗,研究组术后采用腰部固定支架康复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舒适度评分,并评估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舒适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舒适度评分中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治疗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结论腰部固定支架在胸腰椎骨折PLIF术后的康复治疗中,治疗效果好,舒适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部固定支架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康复
下载PDF
围术期排尿功能锻炼与应对处理对腰椎PLIF术后病人排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霞 《全科护理》 2015年第25期2507-2508,共2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排尿功能锻炼与应对处理对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后病人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PLIF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观察组术前3... [目的]观察围术期排尿功能锻炼与应对处理对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术后病人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PLIF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观察组术前3d开始指导病人进行床上排尿练习。比较两组病人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围术期排尿功能锻炼与应对处理有利于腰椎PLIF术后病人排尿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功能锻炼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排尿困难 尿潴留
下载PDF
单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围术期静脉滴注联合局部灌洗氨甲环酸的止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秋健 武亚飞 +2 位作者 郭冲 袁峰 李洪伟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3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单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患者围术期静脉滴注联合局部灌洗氨甲环酸(TXA)的止血效果。方法接受单节段PLIF手术治疗的患者105例,根据TXA应用方式不同分为静脉组、静脉联合局部用药组、对照组,每组35例。静脉联合局部组患... 目的观察单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患者围术期静脉滴注联合局部灌洗氨甲环酸(TXA)的止血效果。方法接受单节段PLIF手术治疗的患者105例,根据TXA应用方式不同分为静脉组、静脉联合局部用药组、对照组,每组35例。静脉联合局部组患者在切皮前30 min首次静脉滴注TXA,手术结束缝合切口前使用TXA+0.9%氯化钠溶液进行创口灌洗,手术结束后6 h再次静脉滴注TXA。静脉组患者在缝合切口前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创口灌洗,其余处理与静脉联合局部组相同。对照组患者在切皮前30 min和术后6 h静脉滴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缝合切口前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创口灌洗。观察三组患者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术后红细胞压积(Hct)等围术期失血指标。术后1周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观察患者术后1周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静脉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降低(P均<0.05),术后Hb升高(P均<0.05);静脉联合局部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降低(P均<0.05),术后Hb、术后Hct均升高(P均<0.05)。与静脉组相比,静脉联合局部组术后引流量降低(P<0.05),术后Hct升高(P<0.05)。静脉联合局部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静脉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0例,三组相比,P>0.05。结论与单纯静脉应用和不应用TXA相比,在单节段PLIF术中静脉滴注联合局部灌洗TXA止血效果更好,且不增加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腰椎后路融合术 出血
下载PDF
三种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桂 张晨阳 +2 位作者 王国平 张广峰 杨宏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49-1753,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不同后路椎间融合术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如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后路椎间融合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3年采用三种不同的后路融合术治疗的1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三组:单... [目的]比较分析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不同后路椎间融合术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如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后路椎间融合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3年采用三种不同的后路融合术治疗的1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三组:单纯植骨融合组45例,双枚Cage融合组50例,单枚Cage结合足量椎间植骨组95例,对住院资料及术后2年以上临床与影像学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2年随访。三组间的年龄、性别、术前JOA评分、术后随访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Cage组手术时间较长、失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随访时3组间JOA评分改善优良率、JOA评分及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单纯植骨组椎间隙高度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率高于双Cage组和单Cage组(P〈0.05)。[结论]三种椎间融合手术方法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应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后路融合术 腰椎融合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