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健脾化浊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龚光明 李洁 +2 位作者 亓鲁光 袁海波 郎宁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根据益气健脾化浊法拟定的消脂汤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MS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中药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消脂汤治疗;西药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二甲双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 目的:观察根据益气健脾化浊法拟定的消脂汤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MS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中药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消脂汤治疗;西药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二甲双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后BMI、WHR、SBP、FPG、2hPG、TG、LDL-C、ISI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WHR、SBP、TG、ISI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消脂汤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二甲双胍出现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结论:益气健脾化浊法组成的消脂汤对MS患者具有较好的降糖减重、降压调脂的功效,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在改善全身症状方面疗效优于二甲双胍,且不良反应较小,是干预M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脾虚湿 益气健脾化浊法 消脂汤 胰岛素敏感性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秀荣 甘爱芳 陈晓枫 《光明中医》 2015年第5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门诊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予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门诊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予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脾虚夹湿型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参苓白术散 脾虚湿 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江西特色饮片炒薏苡仁和茶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脾虚夹湿证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茂泓 皮持衡 +3 位作者 杨明 熊鸣峰 余璋 杨焕林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评价江西特色中药饮片的预防方对新冠肺炎脾虚夹湿证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对新冠肺炎进行中医辩证,结合江西环境特点,选用特色饮片炒薏苡仁(法意仁®)和茶芎组方(分别为“预防方A”和“预防方B”)。通... 目的:评价江西特色中药饮片的预防方对新冠肺炎脾虚夹湿证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对新冠肺炎进行中医辩证,结合江西环境特点,选用特色饮片炒薏苡仁(法意仁®)和茶芎组方(分别为“预防方A”和“预防方B”)。通过大规模的询证医学临床试验研究,对比新冠肺炎预防方使用前后使用者脾虚夹湿症状的变化,采用SPSS 22.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方A和B对新冠肺炎脾虚夹湿证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且随着服用时间的增加效果更好。结论:以江西特色中药饮片炒薏苡仁(法意仁®)和茶芎进行组方配伍,对新冠肺炎脾虚夹湿证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脾虚湿 炒薏苡仁 茶芎 预防
下载PDF
藿砂口服液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脾虚夹湿证大鼠的作用
4
作者 李玉龙 何星灵 +1 位作者 林宇琛 叶诚乾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藿砂口服液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脾虚夹湿证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45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病证组25只,实验第1天模型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1次建立PI-IBS模型,病... 目的 探讨藿砂口服液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脾虚夹湿证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45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病证组25只,实验第1天模型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1次建立PI-IBS模型,病证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置于高湿环境以建立脾虚夹湿证PI-IBS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3组均采用12 h昼夜交替照明,水料自由饮用,持续28 d。实验第29天进行模型评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3组中各抽选5只大鼠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体质量下降,24 h进食量减少,粪便含水率、内脏疼痛评分升高,糖水偏好率下降,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提示PI-IBS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病证组大鼠出现神态萎靡、毛发枯槁、蜷缩聚堆,进食量减少,体质量下降,提示脾虚夹湿证PI-IBS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将病证组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阴性组及藿砂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各5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体质量予1.35、2.7、5.4 mL/kg藿砂口服液2.0 mL灌胃,对照组、模型组和阴性组均予生理盐水2.0 mL灌胃,6组均为1次/d,干预14 d。实验第42天给药后比较6组大鼠一般状态、24 h进食量、体质量、粪便含水率、内脏疼痛评分和糖水偏好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1(IL-21)与白介素-22(IL-2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闭合蛋白(OCLN)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4 h进食量、体质量、糖水偏好率均降低(P<0.05),粪便含水率、内脏疼痛评分均升高(P<0.05);结肠组织HE染色可见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结肠组织中IL-17、IL-21含量均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E-cadherin、OCLN、Claudin-1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湿 藿砂口服液
下载PDF
健脾清肠汤对急性胃肠炎脾虚夹湿证患者疗效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刘娓玉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健脾清肠汤对急性胃肠炎脾虚夹湿证患者疗效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集的72例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患者(2021年6月—2023年6月),按照1:1原则随机分为两组。B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A组于B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清肠汤治疗。... 目的:研究健脾清肠汤对急性胃肠炎脾虚夹湿证患者疗效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集的72例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患者(2021年6月—2023年6月),按照1:1原则随机分为两组。B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A组于B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清肠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B组75.00%(25/36,P<0.05);A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B组低(P<0.05);A组治疗后血清hs-CRP、PCT水平较B组低(P<0.05)。结论:实施健脾清肠汤治疗脾虚夹湿证急性肠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肠汤 急性胃肠炎 脾虚湿 疗效
下载PDF
基于有机阴离子转运肽2a1基因表达的湿浊转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璋斌 陈肖霖 +4 位作者 师晶丽 张诗军 陈泽雄 项婷 徐伟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讨湿浊转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各脏腑间相互协调和制约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入空白组、空白+马兜铃酸Ⅰ(AA-Ⅰ)组、脾虚夹湿组和脾虚夹湿+AA-Ⅰ组,采用相应处理后取肺、胃、肝、脾、肾、大肠和小肠组织,以RT-PCR定... 目的:探讨湿浊转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各脏腑间相互协调和制约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入空白组、空白+马兜铃酸Ⅰ(AA-Ⅰ)组、脾虚夹湿组和脾虚夹湿+AA-Ⅰ组,采用相应处理后取肺、胃、肝、脾、肾、大肠和小肠组织,以RT-PCR定量检测各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atp)2a1基因表达量。结果:空白+AA-Ⅰ60min组与空白组、空白+AA-Ⅰ5min组比较,脾、肾、大肠和小肠oatp2a1基因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脾虚夹湿+AA-Ⅰ5min组小肠和脾虚夹湿+AA-Ⅰ60min组大肠oatp2a1基因表达量均降低(P<0.05)。脾虚夹湿+AA-Ⅰ5min组与空白+AA-Ⅰ5min组比较,大肠和小肠oatp2a1基因表达量均降低(P<0.05)。脾虚夹湿+AA-Ⅰ60min组与空白+AA-Ⅰ60min组比较,脾oatp2a1基因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机体可能通过调控各脏腑oatp2a1基因表达水平及调节脾、肾、大肠和小肠的相互关系来实现体内的湿浊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浊转运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2a1 脾虚湿 马兜铃酸Ⅰ
原文传递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0例
7
作者 张金平 孙士俊 《河南中医》 2012年第11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2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120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100例,治愈率83%;显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2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120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100例,治愈率83%;显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随访0.5a治愈者未复发。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下注 寒热错杂 脾虚湿 气滞血瘀 肝郁脾虚 脾肾阳虚
下载PDF
健脾清肠汤治疗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王鸿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24-27,共4页
研究分析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使用健脾清肠汤进行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 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患者80例在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就诊,奇偶数划分,常规组以西药治疗,实验组给药健脾清肠汤治疗,比对功效。结果 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病症反... 研究分析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使用健脾清肠汤进行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 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患者80例在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就诊,奇偶数划分,常规组以西药治疗,实验组给药健脾清肠汤治疗,比对功效。结果 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病症反应,于治疗开展后以实验组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常规组治疗后更为良好(P<0.05),实验组、常规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汇总,发生率前者较低(P<0.05),急性胃肠炎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实验组发病率低,对比常规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P<0.05),实验组预后,急性胃肠炎复发率与常规组相比得到有效管控(P<0.05)。结论 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行疾病治疗中,健脾清肠汤的使用可使患者疾病康复率到显著提高,有良好用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肠汤 脾虚湿 急性胃肠炎 疗效
下载PDF
健脾化湿方结合俞募配穴埋线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脾虚夹湿证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姚诗清 徐磊 +2 位作者 何斌 周兰 孙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8-30,共3页
研究健脾化湿方联合“俞募配穴”埋线辨治慢性放射性肠炎脾虚夹湿证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妇瘤科、中医科的门诊或住院CRE脾虚夹湿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西医对... 研究健脾化湿方联合“俞募配穴”埋线辨治慢性放射性肠炎脾虚夹湿证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妇瘤科、中医科的门诊或住院CRE脾虚夹湿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西医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口服及对症消炎、止血、补液等处理,中医治疗组应用健脾化湿方辨治内服中药+“俞募配穴”埋线,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2周复测中医症状评分、KPS评分及大便次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最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各观察指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治疗组患者的CRE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大便次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均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化湿方联合“俞募配穴”埋线辨治慢性放射性肠炎脾虚夹湿证的疗效较西医治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放射性肠炎 脾虚湿 蒙脱石散 健脾化湿 俞募配穴埋线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的实验研究进展
10
作者 税嘉诚 胡财愿 +8 位作者 刘奕均 金幸 王诗白 孙建鑫 付航 廖国澳 梁荫基 闫海震 杨钦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0期335-336,共2页
本文通过综述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免疫功能的调节、中医脾虚证的干预、肠胃动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表明参苓白术散能调节相关mRNA及功能性蛋白的表达,从而防治NAFLD的发生与发展;调节相关免疫细胞功能,改善机体免疫机能;增... 本文通过综述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免疫功能的调节、中医脾虚证的干预、肠胃动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表明参苓白术散能调节相关mRNA及功能性蛋白的表达,从而防治NAFLD的发生与发展;调节相关免疫细胞功能,改善机体免疫机能;增加或减少相应肠道细菌的数量,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保护肠道粘膜组织;双向改善胃肠动力,治疗胃动力不足或腹泻,为相关中医药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实验研究 综述 脾虚湿
下载PDF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证候及病理机制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书敏 杨元明 +2 位作者 吴皓萌 郑欢 黄绍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即以前无IBS症状的人群在感染性胃肠炎发作后随即发生的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免疫活化、持续低度炎症和内脏高敏感是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的病理特征;而在肝郁脾虚的基础上存在邪气未尽、...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即以前无IBS症状的人群在感染性胃肠炎发作后随即发生的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免疫活化、持续低度炎症和内脏高敏感是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的病理特征;而在肝郁脾虚的基础上存在邪气未尽、伏藏于内的正邪交争状态是其中医病机特点,其中湿邪是导致其反复发作,难以速去的关键。该文从肠道免疫活化介导内脏高敏感的角度探讨其核心病机肝郁脾虚夹湿证病理机制的研究思路,以期为后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肠道免疫 肝郁脾虚湿
原文传递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夹湿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
12
作者 秦书敏 李玉龙 +4 位作者 杨元明 陈慰欢 吴皓萌 郑欢 黄绍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1,共13页
目的建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肝郁脾虚夹湿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200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区组分为正常组、感染组、感染+应激组、感染+应激+外湿组、醋酸+应激组,每组40只,共8周。采用旋毛虫感染、慢... 目的建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肝郁脾虚夹湿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200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区组分为正常组、感染组、感染+应激组、感染+应激+外湿组、醋酸+应激组,每组40只,共8周。采用旋毛虫感染、慢性束缚应激、人工高湿环境及醋酸灌肠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相应干预。分别于第1、2、4、6、8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24 h进食量与饮水量、粪便含水率,采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行为特点,采用腹壁撤退反射(AWR)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内脏敏感性,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的炎症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及水通道蛋白4(AQP4)含量。结果造模第1~8周,感染+应激+外湿组和醋酸+应激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均较正常组降低,感染+应激+外湿组和感染+应激组大鼠在造模第2~8周末24 h进食量均低于正常组,造模第2周末感染+应激+外湿组、醋酸+应激组和感染+应激组大鼠24 h饮水量较正常组降低;感染+应激+外湿组大鼠粪便含水率在造模第1、6、8周末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造模第4周末感染+应激+外湿组和醋酸+应激组大鼠活动总距离均低于正常组;感染+应激+外湿组大鼠在造模第1、4、8周末糖水偏好率均较正常组下降,且在第4、8周末较醋酸+应激组也降低(均P<0.05)。感染+应激+外湿组大鼠在第1周末60和80 mmHg(1 mmHg≈0.133 kPa)压力下、第4周末40、60、80 mmHg压力下和第6、8周末20、40、80 mmHg压力下AWR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造模第2、4周末各干预组大鼠结肠黏膜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程度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第6、8周末各干预组肠黏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结肠黏膜恢复正常。造模的第6、8周末,感染+应激组、感染+应激+外湿组及醋酸+应激组大鼠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湿 结合 模型 大鼠
原文传递
加味柴平汤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肝郁脾虚夹湿证失眠临床研究
13
作者 周家敏 王成银 刘青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0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柴平汤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肝郁脾虚夹湿证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肝郁脾虚夹湿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 目的:观察加味柴平汤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肝郁脾虚夹湿证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肝郁脾虚夹湿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加味柴平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变化。结果:有4例患者因未能完成疗程服用而脱落,最终纳入统计: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7.9%,对照组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情志抑郁、脘腹胀满、倦怠乏力、恶心呕吐、便溏不爽、食少纳呆、善太息、胸胁胀满、口中黏腻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SQI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SQ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平汤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有利于改善肝郁脾虚夹湿证失眠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睡眠质量,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肝郁脾虚湿 加味柴平汤 酒石酸唑吡坦片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
原文传递
探究健脾清肠汤治疗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的效果
14
作者 罗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33-036,共4页
分析健脾清肠汤治疗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 在2023年4月至9月期间,选择了门诊的一批急性胃肠炎患者,他们被诊断为脾虚夹湿证,共计10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健脾清肠汤治疗,对比治疗... 分析健脾清肠汤治疗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 在2023年4月至9月期间,选择了门诊的一批急性胃肠炎患者,他们被诊断为脾虚夹湿证,共计10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健脾清肠汤治疗,对比治疗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与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脾虚夹湿证急性胃肠炎采取健脾清肠汤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肠汤 脾虚湿急性胃肠炎 效果
下载PDF
经行眩晕辨证论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伟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61-61,共1页
经行眩晕是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的症状,其特点为随月经周期性反复发作。宋代《陈素庵妇科补记》称之为"经行头重目暗",并认为"阳气下陷故头重,精血少故目暗也"。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月经前或经血欲行... 经行眩晕是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的症状,其特点为随月经周期性反复发作。宋代《陈素庵妇科补记》称之为"经行头重目暗",并认为"阳气下陷故头重,精血少故目暗也"。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月经前或经血欲行而未行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行眩晕 气血亏虚 阴虚阳亢 脾虚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