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3 位作者 杨海宽 章挺 赵玲华 肖复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各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脑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1.86%,0.41%,0.36%,0.45%,2.23%和2.11%,从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精油中分别鉴定出46,43,44,29,25和25种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分别占相应总组分的90.48%,89.44%,89.70%,95.27%,89.91%和88.21%。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分别有9,11,11,9,4和3种,占相应总组分的82.85%,81.45%,79.35%,87.35%,84.11%和82.40%;相对含量大于5%的典型性成分有樟脑、1,8-桉叶油素和黄樟油素3种,这3种典型性成分相对含量在空间的分布呈两端(叶、根)少、中间(树干)多的变化趋势;此外,3种典型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在6个部位中的分布格局也不同;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樟脑相对含量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黄樟油素相对含量与樟脑完全相反;1,8-桉叶油素则呈两头(叶和根)低、中间高的变化规律。【结论】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有成分有17种,特有成分叶3种,老枝2种,树干3种,而新枝、主根及侧根中均未发现特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成分 油素 1 8-桉叶油素
下载PDF
3种化学类型樟树的生长与精油含量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邱凤英 余林 +2 位作者 胡文杰 肖复明 江香梅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樟树基因库中油樟、脑樟、异樟3种化学类型的5年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3种化学类型樟树的精油含量与其生长性状、各部位生物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化学类型各部位精油含量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比较复杂:油... 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樟树基因库中油樟、脑樟、异樟3种化学类型的5年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3种化学类型樟树的精油含量与其生长性状、各部位生物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化学类型各部位精油含量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比较复杂:油樟叶片、树干和侧根的精油含量与地径呈显著正相关,脑樟各部位精油含量与生长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异樟新枝、老枝和侧根的精油含量与树高、地径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种化学类型各部位精油含量与生物量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油樟6个部位精油含量与叶片、新枝、老枝的生物量显著相关,脑樟6个部位精油含量与生物量相关均不显著,而异樟新枝、老枝、主根和侧根4个部位的精油含量与生物量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为3种化学类型樟树资源的高效栽培利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类型 生长性状 精油含量 相关关系
下载PDF
脑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彭东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7,共5页
利用选出的脑樟优树为母树,从外植体选择到成苗的整个过程,研究了影响脑樟组培的整个环节,研究表明外植体的选择以3~4月和9~10月2个抽梢时段为最佳;最适的启动培养基为MS+6-BA2.0 mg · L-1+NAA0.1 mg · L-1或IBA0.1 mg ... 利用选出的脑樟优树为母树,从外植体选择到成苗的整个过程,研究了影响脑樟组培的整个环节,研究表明外植体的选择以3~4月和9~10月2个抽梢时段为最佳;最适的启动培养基为MS+6-BA2.0 mg · L-1+NAA0.1 mg · L-1或IBA0.1 mg · 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3.0 mg · L-1+IBA0.2 mg · L-1,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45 d,平均增殖系数达到6.1;较好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 mg · L-1处理5 d后转入1/2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