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脉损”学说辨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雨涵
刘福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典型的病变之一,其特征为早期受累血管自内膜开始,先后堆积丰富的黄色粥样脂质,逐渐形成病灶。针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辨治特点,提出“脉损”学说,即以病位论治为起始,“浊逆则损脉,营卫不调则脉道自损”...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典型的病变之一,其特征为早期受累血管自内膜开始,先后堆积丰富的黄色粥样脂质,逐渐形成病灶。针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辨治特点,提出“脉损”学说,即以病位论治为起始,“浊逆则损脉,营卫不调则脉道自损”二者互为因果的核心观点。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制延伸出内皮细胞机械调节血流剪切应力通量与“脉损”学说的相关性。依据“浊逆则损脉,营卫不调则脉道自损”的核心观点,提出了以“复脉扶正”为大法,“从其气则愈”为原则的防治措施。强调脉道自损,治疗仍需疗脉为本。旨在修复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临床症状难以察觉的缺陷,提高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
损
动
脉
粥样硬化
血流剪切应力
复
脉
从气
原文传递
仝小林院士“脾瘅-脉损”防治经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方心怡
王涵
+1 位作者
田佳星
仝小林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仝小林院士提出脾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代谢综合征基本一致,均以肥胖为始动因素,最终进展导致严重的大血管(脉损)和微血管(络损)并发症。在脾瘅-脉损的发展过程中,膏脂充溢,浊邪内生是其发病基础,痰瘀积脉是其核心环节,脾肾亏虚是其发...
仝小林院士提出脾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代谢综合征基本一致,均以肥胖为始动因素,最终进展导致严重的大血管(脉损)和微血管(络损)并发症。在脾瘅-脉损的发展过程中,膏脂充溢,浊邪内生是其发病基础,痰瘀积脉是其核心环节,脾肾亏虚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临证时一方面需要消膏降浊、化痰祛脂,消除病理因素;另一方面需要活血化瘀通脉,兼顾全程通络,使脉络畅通;还需注重补虚,健脾益肾。中医在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其“治未病”的优势,攻补兼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瘅
脉
损
代谢综合征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郁损六经血脉”的中风病机探讨
被引量:
16
3
作者
丁元庆
张安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基于六经统营卫而通于脑的生理功能,结合六郁相因的病机观,阐述营卫失常,六经病损,诸郁互结,郁损血脉的中风发病机制。首先,提出六经通脑,脑统六经,共成一体的观点。其次,阐述各种病因损伤营卫,营卫失常累及六经,六经病变产生气、湿、...
基于六经统营卫而通于脑的生理功能,结合六郁相因的病机观,阐述营卫失常,六经病损,诸郁互结,郁损血脉的中风发病机制。首先,提出六经通脑,脑统六经,共成一体的观点。其次,阐述各种病因损伤营卫,营卫失常累及六经,六经病变产生气、湿、食、痰、瘀、火(热)诸郁,郁久损伤血脉,形成病理因素不同且路径不一的中风病机过程,其中以营卫失常与六郁结滞六经为共同病机。营卫损伤、六经失和、六郁内生、郁久损脉、脉损及脑是中风病机链的不同节点,合称“郁损六经血脉”。百病皆由气生,诸郁气病在先,故以调畅气机、通调营卫、疏调六经、开郁散滞、护血护脉为预防中风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因病机
营卫失常
六经病变
六郁相因
久郁
损
脉
脉
损
及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脉郁毒损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
15
4
作者
苏文全
杜雅薇
吴圣贤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960-963,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病机是脉郁毒损,其中脉郁是毒邪产生的内在和前提条件,毒损是推动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毒结于内,而机体症状不显,难以觉察,谓之伏毒;其初始伏藏,渐积转盛,延至后期,积久生变,毒性...
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病机是脉郁毒损,其中脉郁是毒邪产生的内在和前提条件,毒损是推动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毒结于内,而机体症状不显,难以觉察,谓之伏毒;其初始伏藏,渐积转盛,延至后期,积久生变,毒性猛烈,谓之苛毒。同时在机体长期的邪正交争中,必然伴随着气、血、津、液的虚损以及湿、痰、瘀、热等实邪产生,使动脉粥样硬化病机虚实夹杂。"调脉以扶正,解毒以祛邪"应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大法。扶正法即通过调脉扶正、顺气活血,恢复脉之舒缩、充盈脉之气血、补益脉之正气、抵抗脉之毒邪;解毒法即解毒配合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清除病邪、解毒护脉,从而避免毒邪腐败脉道及痰瘀热邪阻滞脉络,使气机通调、脉道通畅,遏制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
郁毒
损
动
脉
粥样硬化
调
脉
扶正
解毒祛邪
伏毒
苛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脉损”学说辨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雨涵
刘福明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BE2020683)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项目(No.TD-SWYY-069)
+1 种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No.ZD201906)
江苏省中医院创新发展基金项目(No.Y2019CX20)。
文摘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典型的病变之一,其特征为早期受累血管自内膜开始,先后堆积丰富的黄色粥样脂质,逐渐形成病灶。针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辨治特点,提出“脉损”学说,即以病位论治为起始,“浊逆则损脉,营卫不调则脉道自损”二者互为因果的核心观点。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制延伸出内皮细胞机械调节血流剪切应力通量与“脉损”学说的相关性。依据“浊逆则损脉,营卫不调则脉道自损”的核心观点,提出了以“复脉扶正”为大法,“从其气则愈”为原则的防治措施。强调脉道自损,治疗仍需疗脉为本。旨在修复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临床症状难以察觉的缺陷,提高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准确性。
关键词
脉
损
动
脉
粥样硬化
血流剪切应力
复
脉
从气
Keywords
Channel Injury
atherosclerosis
hemodynamic shear stress
recovering the channel and healing qi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仝小林院士“脾瘅-脉损”防治经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方心怡
王涵
田佳星
仝小林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项目(ZYYCXTD-D-202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1601)。
文摘
仝小林院士提出脾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代谢综合征基本一致,均以肥胖为始动因素,最终进展导致严重的大血管(脉损)和微血管(络损)并发症。在脾瘅-脉损的发展过程中,膏脂充溢,浊邪内生是其发病基础,痰瘀积脉是其核心环节,脾肾亏虚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临证时一方面需要消膏降浊、化痰祛脂,消除病理因素;另一方面需要活血化瘀通脉,兼顾全程通络,使脉络畅通;还需注重补虚,健脾益肾。中医在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其“治未病”的优势,攻补兼施,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脾瘅
脉
损
代谢综合征
心脑血管疾病
Keywords
spleen heat
injured venation
metabolic syndrom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郁损六经血脉”的中风病机探讨
被引量:
16
3
作者
丁元庆
张安玲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基金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批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62号)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批文号:鲁卫中发展字〔2018〕1号)
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建设项目齐鲁丁氏脑科六经心法中医药特色技术(批文号:鲁卫函〔2020〕132号)。
文摘
基于六经统营卫而通于脑的生理功能,结合六郁相因的病机观,阐述营卫失常,六经病损,诸郁互结,郁损血脉的中风发病机制。首先,提出六经通脑,脑统六经,共成一体的观点。其次,阐述各种病因损伤营卫,营卫失常累及六经,六经病变产生气、湿、食、痰、瘀、火(热)诸郁,郁久损伤血脉,形成病理因素不同且路径不一的中风病机过程,其中以营卫失常与六郁结滞六经为共同病机。营卫损伤、六经失和、六郁内生、郁久损脉、脉损及脑是中风病机链的不同节点,合称“郁损六经血脉”。百病皆由气生,诸郁气病在先,故以调畅气机、通调营卫、疏调六经、开郁散滞、护血护脉为预防中风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中风
病因病机
营卫失常
六经病变
六郁相因
久郁
损
脉
脉
损
及脑
Keywords
strok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dysfunction of nutrient-defens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six meridians
six interdependent depressions
chronic depression or stagnation damaging the blood vessels
impairment of blood vessels involving the brain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脉郁毒损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
15
4
作者
苏文全
杜雅薇
吴圣贤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960-963,共4页
基金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课题项目(2017043)。
文摘
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病机是脉郁毒损,其中脉郁是毒邪产生的内在和前提条件,毒损是推动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毒结于内,而机体症状不显,难以觉察,谓之伏毒;其初始伏藏,渐积转盛,延至后期,积久生变,毒性猛烈,谓之苛毒。同时在机体长期的邪正交争中,必然伴随着气、血、津、液的虚损以及湿、痰、瘀、热等实邪产生,使动脉粥样硬化病机虚实夹杂。"调脉以扶正,解毒以祛邪"应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大法。扶正法即通过调脉扶正、顺气活血,恢复脉之舒缩、充盈脉之气血、补益脉之正气、抵抗脉之毒邪;解毒法即解毒配合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清除病邪、解毒护脉,从而避免毒邪腐败脉道及痰瘀热邪阻滞脉络,使气机通调、脉道通畅,遏制疾病发展。
关键词
脉
郁毒
损
动
脉
粥样硬化
调
脉
扶正
解毒祛邪
伏毒
苛毒
Keywords
depression and toxin damage
Atherosclerosis(As)
regulating the pulse and strengthening the body
detoxication and eliminating evils
Fu Du
Ke Du
分类号
R259.433.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脉损”学说辨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王雨涵
刘福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原文传递
2
仝小林院士“脾瘅-脉损”防治经验
方心怡
王涵
田佳星
仝小林
《吉林中医药》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郁损六经血脉”的中风病机探讨
丁元庆
张安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脉郁毒损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苏文全
杜雅薇
吴圣贤
《中医学报》
CAS
2021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