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对胸科术后肿瘤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季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863-1864,共2页
目前,胸外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以食管癌、肺癌为主。胸科食管和肺恶性肿瘤患者常首选手术治疗,胸科手术创伤大,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系统有重大的影响,手术和麻醉时间长等因素,导致胸科术后回重症监护室(ICU)的概率大大高于其他... 目前,胸外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以食管癌、肺癌为主。胸科食管和肺恶性肿瘤患者常首选手术治疗,胸科手术创伤大,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系统有重大的影响,手术和麻醉时间长等因素,导致胸科术后回重症监护室(ICU)的概率大大高于其他科的患者;同时胸科手术患者在ICU恢复的时间也较其他患者高出许多,患者会在心理及生理上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重症监护室 术后 人文关怀 质量 手术治疗 血流动力学 手术创伤
下载PDF
焦虑病人围术期口服文拉法辛对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吴亚楠 王红 张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4-636,共3页
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一般指术后持续2个月以上间断性或不间断性的疼痛[1],表现为一种不良的组织和(或)神经损伤,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术后回访时常发现,焦虑病人择期全麻下开胸手术CPSP发生率高、疼痛程度大... 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一般指术后持续2个月以上间断性或不间断性的疼痛[1],表现为一种不良的组织和(或)神经损伤,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术后回访时常发现,焦虑病人择期全麻下开胸手术CPSP发生率高、疼痛程度大,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增加经济成本,占用紧张的医疗资源。有研究显示开胸手术CPSP发生率多为30%~50%[2,3]。引发CPSP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病人心理状态、神经损伤、术前疼痛、麻醉方式、手术方法、术后急性疼痛、引流时间、身体素质、受教育程度、年龄和性别等[2~5]。焦虑是导致CPS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病人面临的严重临床问题,焦虑管理可降低CPSP[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焦虑病人 术后 文拉法辛 围术期 口服 病人心理状态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芬太尼静脉多模式镇痛用于胸科术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嵇晓阳 鲁刚 +1 位作者 袁燕 姜文强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11期95-96,共2页
胸科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传统应用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多。超前镇痛和多模式平衡镇痛已成为术后镇痛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旨在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芬太尼静脉应用在胸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复合芬太尼 多模式镇痛 术后 静脉 术后镇痛 手术创伤 术后疼痛
下载PDF
胸科术后区域镇痛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倩 尹毅青 +1 位作者 陈雪娇 张真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99-301,共3页
近年来开胸手术越来越广泛,胸科术后的急性疼痛容易导致如肺炎、肺不张或呼吸衰竭等术后并发症[1],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甚至发展为严重的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可使50%的患者日常活动受限、25%的患者发生睡眠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开胸手术越来越广泛,胸科术后的急性疼痛容易导致如肺炎、肺不张或呼吸衰竭等术后并发症[1],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甚至发展为严重的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可使50%的患者日常活动受限、25%的患者发生睡眠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胸科术后有效的镇痛治疗可以预防并发症,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2]。目前,处理急性开胸术后疼痛大多采用多模式的镇痛方法,包括静脉或口服的全身性用药和区域性镇痛,本文就胸科术后几种区域镇痛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 手术 术后 慢性疼痛 镇痛治疗 区域镇痛 呼吸衰竭 睡眠障碍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治疗胸科术后男性患者尿道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玉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3-1024,共2页
胸科手术患者术前常规经尿道留置导尿管,术后患者因导尿管疼痛难忍,常常出现烦躁。本文使用吲哚美辛栓减轻胸科术后患者的导尿管疼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吲哚美辛栓 男性患者 术后 临床观察 尿道 留置导尿管 治疗 术后患者
下载PDF
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潘雪 姚丹萍 钟风铃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5期153-154,共2页
目的总结胸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项护理对策。方法对417例胸科术后患者开胸手术PTE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及护理质量控制。结果本组患者有5例发生DVT,发病率1.2%。结论对高危险因素通过给予早期干预,加强护理... 目的总结胸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项护理对策。方法对417例胸科术后患者开胸手术PTE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及护理质量控制。结果本组患者有5例发生DVT,发病率1.2%。结论对高危险因素通过给予早期干预,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可大大减少PTE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肺泡灌洗治疗胸科术后肺不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杰章 刑巧睿 邓淑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6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吸入型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对胸科术后肺不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科术后肺不张需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应用吸入型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对胸科术后肺不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科术后肺不张需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灭菌注射用水雾化+灭菌注射用水灌洗;治疗组患者予NAC雾化+NAC稀释液灌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3、7 d后的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OI)、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1、3、7 d,两组患者的OI、PaO2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7 d后的OI、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7 d的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3、7 d后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7 d后的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7 d后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NAC行肺泡灌洗术能使胸科术后肺不张患者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控制肺部感染症状,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肺不张 肺泡灌洗术 乙酰半胱氨酸
下载PDF
胸科术后胸内出血再剖胸止血23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特木热 康世荣 +1 位作者 那顺 黄少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1256-1257,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自1987年6月~2006年6月间因胸科术后胸内大出血再次剖胸止血26例的诊断、再剖胸手术时机的掌握,以及对胸科术后胸内大出血的预防。方法:23例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17~65岁。食管癌术后8例,纵隔肿瘤术后2例,肺切除...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自1987年6月~2006年6月间因胸科术后胸内大出血再次剖胸止血26例的诊断、再剖胸手术时机的掌握,以及对胸科术后胸内大出血的预防。方法:23例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17~65岁。食管癌术后8例,纵隔肿瘤术后2例,肺切除术后9例,心脏术后4例。肋间血管出血6例,膈肌出血3例,食管床出血4例,胸壁创面渗血3例,胸骨断面后渗血2例,心包剥离面出血1例,肺动脉结扎线脱落出血1例,部位不明出血3例。其中明显活动性出血16例,占69.5%。两次手术间隔期出血总量800~1 000 ml者8例,1 000~1 500 ml者7例,1 500 ml以上者8例。出血速度达200~250 ml/h。结果:22例二次手术止血后痊愈。1例肺动脉结扎线脱落,失血速度过快,抢救不及死亡。结论:手术中检查不仔细,止血不彻底,满足于加压止血,过分依靠电灼止血是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术中认真操作,彻底止血,才是避免术后再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内大出血 再剖止血
下载PDF
胸科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罗太君 高广阔 刘伟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胸科手术创伤大,术后产生的剧烈疼痛与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有密切联系。研究发现,31%的胸科术后患者受重度和极重度疼痛的折磨,47%经受中度疼痛[1].良好的术后镇痛不仅是患者加速康复的基石,也是围术期舒适医疗的体现。完善的术后镇痛可减... 胸科手术创伤大,术后产生的剧烈疼痛与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有密切联系。研究发现,31%的胸科术后患者受重度和极重度疼痛的折磨,47%经受中度疼痛[1].良好的术后镇痛不仅是患者加速康复的基石,也是围术期舒适医疗的体现。完善的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的发生。另外,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早期急性疼痛有明显相关性,急性疼痛越重的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几率越大,且时间也越长[2].本文对胸科手术后镇痛技术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术后镇痛 术后早期并发症 术后患者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术后并发症 手术创伤
下载PDF
益气补肺治疗胸科术后肺功能减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礼文 申友魁 +4 位作者 傅晓青 杨勇 王军 程根苗 谢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8期565-566,575,共3页
胸科手术患者由于机械牵张、外科操作、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因素可导致手术后肺功能减低。为改善胸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2006年6月—2010年11月,笔者应用益气补肺方辅助治疗胸科手术后肺功能减低患者60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术后 肺功能 益气补肺
下载PDF
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伟 苏跃 耿万明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胸科手术被认为是最疼痛的外科手术之一。术后的急性疼痛已被临床医生广泛重视,临床常通过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或椎旁阻滞等各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疼痛。然而胸科手术后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依然较高,国外就发生率、治疗和预防等方... 胸科手术被认为是最疼痛的外科手术之一。术后的急性疼痛已被临床医生广泛重视,临床常通过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或椎旁阻滞等各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疼痛。然而胸科手术后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依然较高,国外就发生率、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报导,但是目前国内医务人员未足够重视此问题,并且未见相关文献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术后 临床医生 硬膜外镇痛 手术 手术 急性疼痛 静脉镇痛
下载PDF
有创后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救治胸科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唐小君 余江 程琳 《哈尔滨医药》 2014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有创后序贯无创通气治疗胸科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胸科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有创后拔除气管插管序... 目的探讨有创后序贯无创通气治疗胸科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胸科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有创后拔除气管插管序贯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科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采用有创后序贯无创通气治疗疗效可靠,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 无创机械通气 术后 呼吸功能不全
下载PDF
胸科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呼吸机的护理学研究
13
作者 何麒 张静 佟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6期209-21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胸科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变胸科术后患者应用呼吸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58例患者应用呼吸机支持后,患者完全清醒,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稳定,血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胸科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变胸科术后患者应用呼吸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58例患者应用呼吸机支持后,患者完全清醒,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稳定,血气分析PaO2均在正常范围,痊愈50例,占86%,死亡8例,占12.8%。结论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变发作胸科术后保留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行预防性通气,取得满意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机 护理
下载PDF
吗啡联合地佐辛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14
作者 武林鑫 孙海涛 +3 位作者 董彦鹏 孙亮 周亮 孙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983,共3页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地佐辛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吗啡组(M组)、地佐辛组(D组)和吗啡+地佐辛组(MD组)。术中1.5%~2.0%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地佐辛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吗啡组(M组)、地佐辛组(D组)和吗啡+地佐辛组(MD组)。术中1.5%~2.0%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术后连接静脉镇痛泵,M组:吗啡0.5mg·kg-1·d-1;D组:地佐辛0.5mg·kg-1·d-1;MD组:吗啡0.25mg·kg-1·d-1+地佐辛0.25mg·kg-1·d-1。如VAS评分〉3分或口头疼痛(VRS)评分〉2分,则给予吗啡3mg,每次补救用药时间最少间隔10分钟,直至VAS评分〈4分或VRS评分〈3分。观察术后48h内的VAS评分、VRS评分、术后24、48h补救吗啡用量,及恶心、呕吐、头晕、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4、48hD组补救吗啡用量明显多于M组(P〈0.05)。术后48hMD组补救吗啡用量明显少于D组(P〈0.05);M组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MD组和D组(P〈0.05);D组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MD组(P〈0.05)。三组VAS评分、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吗啡联合地佐辛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术后的康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地佐辛 术后镇痛 联合用药
下载PDF
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扶超 胡渤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25-3730,共6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术后容易出现慢性疼痛,经历胸科手术的患者中约25%~60%会发展成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CPSP已经成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胸科手术术后CPSP产生原因十分复杂,炎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术后容易出现慢性疼痛,经历胸科手术的患者中约25%~60%会发展成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CPSP已经成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胸科手术术后CPSP产生原因十分复杂,炎症反应和神经继发性的炎症或损伤所引起的外周或者中枢敏化是导致疼痛慢性化的主要病理机制。术前、术中、术后多种因素均可以导致痛觉敏化。术后CPSP一旦出现,治疗起来十分困难。目前胸科手术术后CPSP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当中,多数专家认为早期的预防性干预能大大降低术后CPSP的发生率。本文就胸科手术术后CPSP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预防和治疗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慢性疼痛 发病机制 高危因素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羟考酮、布托啡诺、舒芬太尼分别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科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阳惠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9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胸科术后分别采用羟考酮、布托啡诺、舒芬太尼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科手术患者70例,根据患者术后镇痛方案不同分为羟考酮组25... 目的比较胸科术后分别采用羟考酮、布托啡诺、舒芬太尼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科手术患者70例,根据患者术后镇痛方案不同分为羟考酮组25例、布托啡诺组25例、舒芬太尼组20例。羟考酮组行羟考酮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布托啡诺组行布托啡诺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舒芬太尼组行舒芬太尼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术毕、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观察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不良反应及镇痛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高于术毕(P<0.05);羟考酮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优于布托啡诺组、舒芬太尼组(P<0.05),且布托啡诺组优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羟考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低于布托菲诺组的36.00%(χ^(2)=3.947,P=0.047),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的55.00%(χ^(2)=9.586,P=0.002)。3组患者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应用镇痛效果切确,不良反应少,是胸科术后患者理想的镇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肋间神经阻滞 羟考酮 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并发症
下载PDF
吗啡联合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武林鑫 孙海涛 +3 位作者 董彦鹏 孙亮 周亮 孙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10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不同剂量的地佐辛应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胸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吗啡组(M组)、吗啡+地佐辛组(MD1组和MD2组),每组20例。...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不同剂量的地佐辛应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胸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吗啡组(M组)、吗啡+地佐辛组(MD1组和MD2组),每组20例。术后镇痛采用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泵,M组为吗啡0.5 mg·kg^-1·d^-1;MD1组为吗啡0.5 mg·kg^-1·d^-1+地佐辛0.1 mg·kg^-1·d^-1,MD2组为吗啡0.5 mg·kg^-1·d^-1+地佐辛0.3mg·kg^-1·d^-1。如镇痛不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或口头评分〉1,则给予补救吗啡3 mg,每次补救用药时间最少间隔10 min,直至VAS〈4或口头评分〈3。观察术后48 h内的VAS评分、口头评分、补救吗啡用量、恶心、呕吐、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8 h内,M组的补救吗啡用量大于MD1组、MD2组(P〈0.05);M组瘙痒的发生率高于MD1、MD2组(P〈0.05);MD2组头晕发生率高于M组和MD1组;3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小剂量的地佐辛与吗啡联合应用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瘙痒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地佐辛 术后镇痛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金小健 孟馥芬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9期15168-15172,共5页
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并使手术患者备受折磨的一项难题。胸科手术的患者中约有25%~65%术后发展为慢性疼痛。CPSP一旦出现,很难加以治疗。目前,大部分专家认为,预防和治疗CPSP,可通过早期... 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并使手术患者备受折磨的一项难题。胸科手术的患者中约有25%~65%术后发展为慢性疼痛。CPSP一旦出现,很难加以治疗。目前,大部分专家认为,预防和治疗CPSP,可通过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和对高危病人进行干预而达到。本文对CPSP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慢性疼痛 发生机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科手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伟巍 戴双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估局麻药物局部浸润麻醉(LA)与前锯肌平面(SAP)阻滞对胸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9月我院80例胸科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配为接受SAP阻滞(SAP组)和接受局麻药物LA (LA组)各40例,对术后2、6、12、24、48h的VAS疼痛评分、Ra... 目的评估局麻药物局部浸润麻醉(LA)与前锯肌平面(SAP)阻滞对胸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9月我院80例胸科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配为接受SAP阻滞(SAP组)和接受局麻药物LA (LA组)各40例,对术后2、6、12、24、48h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术后2、6、12、24、48h,SAP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LA组(P<0.05);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优于LA组(P<0.05)。结论与切口LA相比,超声引导下的SAP阻滞可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具有临床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阻滞 浸润麻醉 术后镇痛 腔镜手术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晓艳 颜瑞龙 胡小云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5期29-32,52,共5页
目的 探讨胸科手术患者术后以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9月—2021年3月于该院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均实施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根据所选择麻醉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对... 目的 探讨胸科手术患者术后以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9月—2021年3月于该院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均实施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根据所选择麻醉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0)单纯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及术后镇痛,观察组(n=40)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及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镇痛效果及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 h疼痛评分(2.12±0.25)分、12 h疼痛评分(2.68±0.17)分、24 h疼痛评分(2.86±0.19)分、48 h疼痛评分(3.13±0.4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70、34.230、30.206、14.941,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科手术患者采取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具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镇静质量,减轻患者痛感,同时安全性高,提倡运用且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