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生于左腰部的胶样粟丘疹1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铁男 刘岩 +1 位作者 李映菊 顾苏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3-44,共2页
发生于左腰部的胶样粟丘疹1例李铁男,刘岩,李映菊,顾苏宁胶样粟疹较少见,发生于非暴露部位者更少见。我科遇见1例发生于左腰部的成人型胶样粟疹,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2岁,工人。因左腰部皮疹2年于1992年7月来诊。2年... 发生于左腰部的胶样粟丘疹1例李铁男,刘岩,李映菊,顾苏宁胶样粟疹较少见,发生于非暴露部位者更少见。我科遇见1例发生于左腰部的成人型胶样粟疹,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2岁,工人。因左腰部皮疹2年于1992年7月来诊。2年前于左腰部起一绿豆粒大小淡黄色圆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丘疹 腰部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颅内梅毒树胶样肿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操 王世界 唐光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799,共2页
颅内梅毒树胶样肿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罕见的晚期神经系统表现,多以颅内占位初诊。由于对其影像表现缺乏认识,往往导致术前误诊。通过青霉素G治疗可使大部分梅毒树胶样肿痊愈,仅少数有颅内高压危象或对青... 颅内梅毒树胶样肿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罕见的晚期神经系统表现,多以颅内占位初诊。由于对其影像表现缺乏认识,往往导致术前误诊。通过青霉素G治疗可使大部分梅毒树胶样肿痊愈,仅少数有颅内高压危象或对青霉素耐药的患者需通过手术切除病变。因此,对本病的准确诊断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目前有关脑梅毒树胶样肿影像表现的文献报道较少,多为个案报道[1-2]。笔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梅毒树胶样肿5例,分析其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影像表现 颅内占位 神经系统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 手术切除 青霉素耐药
原文传递
脊髓梅毒性树胶样肿合并脊髓半切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武华 刘旭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3-1054,共2页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苍白密螺旋体侵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为梅毒Ⅲ期表现。约10%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发展为神经梅毒。根据病理改变,神经梅毒可分为主质型(神经细胞的脱失、脱髓鞘等为主)和间质型(脑...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苍白密螺旋体侵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为梅毒Ⅲ期表现。约10%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发展为神经梅毒。根据病理改变,神经梅毒可分为主质型(神经细胞的脱失、脱髓鞘等为主)和间质型(脑脊髓膜炎、血管炎、梅毒性树胶样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半切综合征 梅毒性 神经梅毒 中枢神经系统 苍白密螺旋体 感染性疾病 脑脊髓膜炎
下载PDF
胶样粟丘疹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欢 廖文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78,共2页
报告1例胶样粟丘疹。患者女,60岁,务农。双眼周粟粒大小、淡黄色半透明扁平丘疹,逐渐增多,无自觉症状2年。组织病理显示真皮上部可见均质化并有裂隙的团块,类似淀粉样物质。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弹力纤维断裂。诊断为胶样粟丘疹。
关键词 粟丘疹
下载PDF
胶样粟丘疹 被引量:2
5
作者 姜祎群 孙建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68,共2页
患者女,66岁。 主诉:面部、双手丘疹近20年。
关键词 粟丘疹
下载PDF
胶样粟丘疹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素娟 王玉凤 崔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胶样粟丘疹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本院诊治的1例胶样粟丘疹,并回顾复习国内报道的35例类似病例。结果本例为51岁女性患者,农民,双侧手背淡黄色丘疹5年,累及面部3年,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大片均质性有裂隙、... 目的分析胶样粟丘疹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本院诊治的1例胶样粟丘疹,并回顾复习国内报道的35例类似病例。结果本例为51岁女性患者,农民,双侧手背淡黄色丘疹5年,累及面部3年,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大片均质性有裂隙、无定形的淡嗜酸性胶样物质沉积。诊断:胶样粟丘疹。36例胶样粟丘疹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44.09±9.72)岁,其中男14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7∶11。仅有2例(5.56%)有皮损发生在非曝光部位,余均发生于曝光部位,且有25例(69.44%)与过度日晒有关。结论胶样粟丘疹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本病与过度日光曝晒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丘疹
下载PDF
结节性胶样粟丘疹2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萌 陈柳青 +1 位作者 姜一化 段逸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4-515,共2页
例1女,39岁,右额角可见蚕豆大的淡黄色结节,周边散在分布绿豆大丘疹4年;例2女,41岁,左颊部可见一1.5cm×2.5cm大淡红色斑块,表面覆少许鳞屑。该2例均日晒后皮损加重,但无疼痛和瘙痒。皮损组织病理:例1示真皮上层胶原组织增生,可见... 例1女,39岁,右额角可见蚕豆大的淡黄色结节,周边散在分布绿豆大丘疹4年;例2女,41岁,左颊部可见一1.5cm×2.5cm大淡红色斑块,表面覆少许鳞屑。该2例均日晒后皮损加重,但无疼痛和瘙痒。皮损组织病理:例1示真皮上层胶原组织增生,可见嗜伊红色无结构均质性胶样物质,其间有裂隙;例2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大量粉红色均质性物质胶样团块,轻度嗜伊红改变,其间可见裂隙。2例结晶紫染色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丘疹
下载PDF
皮肤镜观察成人胶样粟丘疹 被引量:1
8
作者 冀英 马彦 +3 位作者 张谨宇 贾晓强 王佳佳 冯文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报告1例成人胶样粟丘疹,并描述皮肤镜特点。患者女,51岁。双侧颧部淡黄色丘疹4年余,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胶样粟丘疹。皮肤镜下可见棕黄色无结构团块被白色条纹分隔,呈橘瓣横截面样改变;团块间隔及周围有分枝样血管。进一步对皮肤... 报告1例成人胶样粟丘疹,并描述皮肤镜特点。患者女,51岁。双侧颧部淡黄色丘疹4年余,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胶样粟丘疹。皮肤镜下可见棕黄色无结构团块被白色条纹分隔,呈橘瓣横截面样改变;团块间隔及周围有分枝样血管。进一步对皮肤镜下呈无结构团块的三种疾病(胶样粟丘疹、汗管瘤及皮脂腺腺瘤)的皮肤镜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其团块形状及血管分布等有所不同。皮肤镜检查在胶样粟丘疹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丘疹 皮肤镜
下载PDF
成人型胶样粟丘疹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彩梅 严红霞 +1 位作者 徐秀莲 贾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68-468,470,共2页
患者,男,42岁,电工。主因鼻背部丘疹5年余,于2014年3月11日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鼻部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近年来,皮损逐渐增多、增大、融合,最大约黄豆大小。患者既往体健,有长期暴露于电焊光的... 患者,男,42岁,电工。主因鼻背部丘疹5年余,于2014年3月11日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鼻部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近年来,皮损逐渐增多、增大、融合,最大约黄豆大小。患者既往体健,有长期暴露于电焊光的工作接触史以及室外日光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鼻背、鼻翼部可见粟米至黄豆大小的淡黄色半透明丘疹,部分融合,质地坚韧,有蜡样光泽(图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萎缩,真皮浅层可见团块状均质性嗜伊红物质,有裂隙形成,其周围可见较多的日光弹性纤维变性(图2a)。结晶紫染色阳性(图2b)。诊断:胶样粟丘疹。告知患者本病对健康无影响,如出于美容方面要求,可考虑给予皮肤磨削术或长脉冲Er:YAG激光治疗。患者拒绝治疗,嘱其避免长期光暴露、涂防晒霜保护皮肤,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皮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丘疹
下载PDF
面部胶样粟丘疹一例
10
作者 欧祖镇 翟志芳 +3 位作者 宋志强 张恋 邓向芬 黄慧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82-183,186,共3页
47岁女性患者,面部黄色斑丘疹、斑块3年余,加重2年。查体可见面部及鼻尖多发蜡黄色斑丘疹、丘疹及斑块,相互融合,表面光滑,无破溃、糜烂。皮肤镜检查可见橙黄色背景下毛细血管扩张及粟粒样囊肿。皮损组织病理见真皮中上层大量团块状均... 47岁女性患者,面部黄色斑丘疹、斑块3年余,加重2年。查体可见面部及鼻尖多发蜡黄色斑丘疹、丘疹及斑块,相互融合,表面光滑,无破溃、糜烂。皮肤镜检查可见橙黄色背景下毛细血管扩张及粟粒样囊肿。皮损组织病理见真皮中上层大量团块状均质红染物质;PAS、甲紫及刚果红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示κ蛋白阳性,λ蛋白部分阳性,CD79α散在阳性。诊断:胶样粟丘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丘疹
下载PDF
1例梅毒树胶样肿合并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
11
作者 谢芳 俞玲玲 陈洁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7-38,共2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慢性传染病[1],树胶样肿又称梅毒瘤,其表面则呈现1个或数个特有的火山口状肾形溃疡[2],该肉芽肿质韧而有弹性,如树胶,故而得名树胶样肿.其后期可被吸收、纤维化,最后使器官变性,...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慢性传染病[1],树胶样肿又称梅毒瘤,其表面则呈现1个或数个特有的火山口状肾形溃疡[2],该肉芽肿质韧而有弹性,如树胶,故而得名树胶样肿.其后期可被吸收、纤维化,最后使器官变性,但绝少钙化.树胶样肿的溃疡有时可深达骨膜或造成骨质破坏,可单发或多发,愈合后留有明显的萎缩性瘢痕,常见于三期梅毒.本文总结1例梅毒树胶样肿合并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皮肤溃疡 护理 患者 传播途径 慢性传染病 萎缩性瘢痕
原文传递
胶样粟丘疹1例
12
作者 吴绍芳 周城 +1 位作者 杜娟 张建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6-237,共2页
患者女,47岁,农民。双颧部可见对称分布的淡黄色半透明扁平丘疹4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内可见无结构的嗜伊红均质性物质,内有裂隙,甲紫蓝染色、PAS染色均(+)。诊断:胶样粟丘疹。
关键词 粟丘疹
下载PDF
梅毒树胶样肿合并肝癌及血管瘤的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
13
作者 阚彤 杨甲梅 +1 位作者 耿利 陆炯炯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3-74,共2页
患者男,55岁。2009年7月16日,患者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肝脏外形欠规则,肝包膜不平整,肝内回声增粗,于肝左叶见大小约4.5cm×3.4cm的高回声区,肝右叶见大小约2.1cm×1.7cm、1.5cm×1.2cm的高回声区,提示肝... 患者男,55岁。2009年7月16日,患者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肝脏外形欠规则,肝包膜不平整,肝内回声增粗,于肝左叶见大小约4.5cm×3.4cm的高回声区,肝右叶见大小约2.1cm×1.7cm、1.5cm×1.2cm的高回声区,提示肝硬化,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CT检查见肝脏外形缩小,表面凹凸不平,肝裂增宽,肝叶比例失调,肝左、右叶分别见3个低密度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位性病变 肝脏 多发 血管瘤 肝癌 梅毒 2009年
原文传递
梅毒树胶样肿型神经梅毒影像学表现一例
14
作者 吴晶 吴杰 单春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患者男性,55岁,主因间断头痛、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无发烧、肢体活动障碍及癫痫发作,既往无结核、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否认不安全性生活史。 查体:T37.2℃P 28次/分,R18次/分,BP 130/9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 患者男性,55岁,主因间断头痛、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无发烧、肢体活动障碍及癫痫发作,既往无结核、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否认不安全性生活史。 查体:T37.2℃P 28次/分,R18次/分,BP 130/9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定位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影像学表现 肢体活动障碍 神经系统检查 浅表淋巴结 恶心呕吐 癫痫发作
下载PDF
肺黏液腺癌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迪 于红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肺黏液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肿瘤细胞能分泌黏液,使其影像与病理上具有一定特异性。病理表现为高柱状上皮细胞沿肺泡壁生长,肺泡腔内充满黏液,典型者形成黏液湖;影像学主要检查方法为多层螺旋CT及MRI。肺黏液腺癌一旦发生气... 肺黏液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肿瘤细胞能分泌黏液,使其影像与病理上具有一定特异性。病理表现为高柱状上皮细胞沿肺泡壁生长,肺泡腔内充满黏液,典型者形成黏液湖;影像学主要检查方法为多层螺旋CT及MRI。肺黏液腺癌一旦发生气道转移则预后不佳。就肺黏液腺癌的影像与病理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腺癌 白肺征 细支气管肺泡癌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水中一株产海藻糖菌种的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慧敏 张红缨 郑玉娟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7-80,共4页
从长白山天池水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海藻糖的菌株 C B39, 并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该菌株为胶样菌属(
关键词 海藻糖 菌种鉴定 发酵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的胰腺胶样癌生存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7
作者 李晨晨 陈重发 +2 位作者 尹凌帝 彭云鹏 苗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914,940,共7页
目的:明确影响胰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后模型,对患者生存预后进行评估。方法:选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510... 目的:明确影响胰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后模型,对患者生存预后进行评估。方法:选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510例患者,将其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根据训练集的临床变量构建预后模型,以预测CC患者在1、3、5年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的概率值,而后用验证集验证训练集筛选出的变量及校准预测模型。结果:利用SEER数据库筛选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分级、检出淋巴结数量、是否手术、T分期、是否转移,并根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了临床预后模型。受试者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值表明本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相近。结论:本研究构建出CC患者的临床预后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了有效评估,填补了这种罕见肿瘤预后研究的空白,为临床医生评估CC患者预后提供了一项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SEER数据库 预后模型
下载PDF
侧脑室旁胶样囊肿1例
18
作者 巫恒平 仲建全 +2 位作者 黄燕涛 徐巧梅 吕敏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3-174,共2页
患者女,62岁。因“易饥多食10年,头晕1周”入院。10年前无诱因出现易饥多食伴头晕,诊断为“2型糖尿病”。2周前无诱因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及耳鸣就诊。影像学检查:CT平扫显示右侧额部直径约5.6 cm不规则混杂密度团块影,以稍低密度为主,... 患者女,62岁。因“易饥多食10年,头晕1周”入院。10年前无诱因出现易饥多食伴头晕,诊断为“2型糖尿病”。2周前无诱因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及耳鸣就诊。影像学检查:CT平扫显示右侧额部直径约5.6 cm不规则混杂密度团块影,以稍低密度为主,边缘见不规则结节及斑点状钙化影,病灶深达右侧脑室旁并与侧脑室额角分界不清,右侧脑室额角受压(图1)。MRI平扫显示右侧额叶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信号影,大小约4.3 cm×3.7 cm×4.0 cm,呈T1WI低T2WI稍高及FLAIR稍高信号为主,其间见结节状T1WI低T2WI低FLAIR低信号,病灶向内凸向脑组织,深达右侧脑室旁(图2~4);增强扫描病灶中心无强化,部分壁轻度强化(图5~7);考虑右侧额叶囊性肿瘤性病变并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旁囊肿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胶样癌恶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导管腺癌恶变鉴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旭 边云 +5 位作者 蒋慧 李晶 刘芳 邵成伟 王莉 陆建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8-763,共6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胶样癌恶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导管腺癌恶变鉴别,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PMN恶变成分为胶样癌的患者临床、影...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胶样癌恶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导管腺癌恶变鉴别,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PMN恶变成分为胶样癌的患者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同时收集同时期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PMN恶变成分为导管腺癌患者30例。分析患者术前CT和MRI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的部位、IPMN形态类型、最长径、成分、密度及信号、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内径、胰腺实质萎缩、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等。两组影像学表现特征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IPMN胶样癌发生于胰头部16例、胰体尾部7例、全胰腺1例。22例有肿块形成,最长径54.5(29)mm。囊实性19例、囊性4例、实性1例,囊壁和内部分隔增厚,增强后轻度强化。5例T_(1)WI有高信号。肿块内有钙化13例、气体2例。胰管扩张内径(13±5)mm。胰腺实质萎缩21例。8例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IPMN胶样癌肿块最长径大于IPMN导管腺癌[31(16),Z=-3.758,P<0.001]。IPMN胶样癌以囊实性为主,IPMN导管腺癌以实性为主(P<0.001)。IPMN胶样癌钙化、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T_(1)WI点状高信号多于IPMN导管腺癌(P=0.001、0.031、0.034)。结论与IPMN导管腺癌相比,IPMN胶样癌更倾向于囊实性肿块、伴有钙化、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T_(1)WI呈点状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原文传递
胶样囊肿的MRI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路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胶样囊肿的M R I表现。方法:收集M R I资料完整、手术病理证实的胶样囊肿6例,分析其M R I表现。结果:6例均位于第三脑室前部,T 1W I肿瘤呈高信号或等信号,T 2W 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增强呈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胶样囊肿的M R ... 目的:探讨胶样囊肿的M R I表现。方法:收集M R I资料完整、手术病理证实的胶样囊肿6例,分析其M R I表现。结果:6例均位于第三脑室前部,T 1W I肿瘤呈高信号或等信号,T 2W 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增强呈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胶样囊肿的M R 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应与第三脑室前部的其他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