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樟树5种化学型精油组成及其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研究
1
作者 杨海宽 邱凤英 温世钫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2期46-50,共5页
采用GC和GC-MS方法分析确定了樟树5种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一步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精油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主成分分别为:芳樟醇(91.98%)、樟脑(81.25%)、龙脑(91.88%)、反式-橙花叔醇(52.63%)和桉叶油素(57.73%)。精油... 采用GC和GC-MS方法分析确定了樟树5种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一步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精油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主成分分别为:芳樟醇(91.98%)、樟脑(81.25%)、龙脑(91.88%)、反式-橙花叔醇(52.63%)和桉叶油素(57.73%)。精油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顺序为:反式-橙花叔醇型>桉叶油素型>芳樟醇型>樟脑型>龙脑型。其中反式-橙花叔醇型精油IC50为(20.02±3.27)mg/mL,当其精油浓度为100 mg/mL时,胰脂肪酶抑制率达90.17%±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精油 组成 胰脂肪酶抑制
下载PDF
驼血蛋白胰脂肪酶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2
作者 孙茹欣 吉日木图 伊丽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136,共9页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诱因,预防及治疗该病十分重要。食源性生物活性肽作为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天然无毒且副作用小,逐渐成为合成类药物的替代品。文章利用风味蛋白酶对驼血蛋白进行酶解,基于前期单因素试验所得的结果,对驼...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诱因,预防及治疗该病十分重要。食源性生物活性肽作为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天然无毒且副作用小,逐渐成为合成类药物的替代品。文章利用风味蛋白酶对驼血蛋白进行酶解,基于前期单因素试验所得的结果,对驼血蛋白胰脂肪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所得多肽进行分离纯化,对其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分子质量分布、肽段序列及结合位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风味蛋白酶的用量为3%、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65 ℃、酶解pH7.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酶解驼血蛋白获得的多肽具有良好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多肽序列分析显示共鉴定出801种肽段,其中PFF和FPHF为具有显著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肽段。可以得出:驼血蛋白可以成为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中控制高血脂有效成分的潜在来源,研究结果为后期驼血蛋白胰脂肪酶抑制肽类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血蛋白 风味蛋白 胰脂肪酶抑制 多肽鉴定
原文传递
葡萄籽浸提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子健 王吰 +4 位作者 郑俊清 鲁晓翔 陶琳 付合蕾 张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86,共4页
葡萄籽经正己烷脱脂、70%乙醇浸提以及AB-8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得到葡萄籽浸提物(GSE);研究分析抑制物不同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pH下,GSE对胰脂肪酶酶活力的影响,并分析GSE的抑制类型和K(i抑制常数)。结果表明:GSE抑制胰脂肪酶活力的IC5... 葡萄籽经正己烷脱脂、70%乙醇浸提以及AB-8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得到葡萄籽浸提物(GSE);研究分析抑制物不同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pH下,GSE对胰脂肪酶酶活力的影响,并分析GSE的抑制类型和K(i抑制常数)。结果表明:GSE抑制胰脂肪酶活力的IC50值为0.1284g/L;抑制率在反应达到12min后基本趋于稳定,pH为7.5时抑制效果最佳;Dixon图和Lineweaver-Burk图表明GSE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抑制,Ki=0.109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浸提物 胰脂肪酶抑制 抑制类型 抑制常数
下载PDF
植物来源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姜运耀 吕国英 +1 位作者 李燕飞 王普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胰脂肪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人体对饮食中脂肪的水解和吸收,对治疗肥胖症及预防其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植物来源的天然化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毒性低、来源广泛等特点,因而从植物中筛选安全、有效的减肥用胰脂肪酶抑... 胰脂肪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人体对饮食中脂肪的水解和吸收,对治疗肥胖症及预防其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植物来源的天然化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毒性低、来源广泛等特点,因而从植物中筛选安全、有效的减肥用胰脂肪酶抑制剂备受关注。如今已经从植物中分离得到一些多酚、黄酮、皂苷、萜类以及生物碱类化合物对胰脂肪酶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来源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脂肪酶抑制 减肥 植物源化合物
下载PDF
黄精地上部位化学成分及其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亚凤 张祖湘 +3 位作者 何瑞杰 阳丙媛 王磊 黄永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11-1817,共7页
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叶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主要运用Sephadex LH-20、Diaion HP20ss、Toyopearl HW-40F和ODS C18等柱色谱和中低压半制备液相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胰脂肪酶抑制剂活性... 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叶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主要运用Sephadex LH-20、Diaion HP20ss、Toyopearl HW-40F和ODS C18等柱色谱和中低压半制备液相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胰脂肪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共分离纯化、鉴定14个化合物,经NMR、高分辨率质谱等波谱学数据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比,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咖啡酸甲酯(1)、绿原酸(2)、异牡荆素(3)、异荭草素(4)、荭草素(5)、荭草素2″-O-木糖甙(6)、木犀草素6-C-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7)、芹菜素6-C-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6-C-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9)、荭草素-6-C-β-D-葡萄糖苷(10)、异牡荆素8-C-β-D-葡萄糖苷(11)、金圣草黄素(12)、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3)、正二十一烷酸(14)。其中,化合物6~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共筛选了化合物2、3、6、7、8、10、11、13的胰脂肪酶活性,结果显示该8个化合物对胰脂肪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碳苷黄酮 胰脂肪酶抑制
下载PDF
米胚芽中胰脂肪酶抑制剂的抑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燕飞 张晖 郭贯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96,103,共4页
由米胚芽中提取的胰脂肪酶抑制剂主要为蛋白质,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抑酶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从米胚芽中提取的脂肪酶抑制剂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机理抑制剂不直接与酶分子作用,而是间接改变底物乳化来阻碍底物-酶结合达到抑制作用。通过试... 由米胚芽中提取的胰脂肪酶抑制剂主要为蛋白质,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抑酶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从米胚芽中提取的脂肪酶抑制剂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机理抑制剂不直接与酶分子作用,而是间接改变底物乳化来阻碍底物-酶结合达到抑制作用。通过试验测定了抑制常数Ki=9.8×10-2mg/mL。从Dixon图和Lineweaver-Burk图的特征,表明该抑制剂对胰脂肪酶的抑制呈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脂肪酶抑制 米胚芽 非竞争性抑制
原文传递
葡萄籽中胰脂肪酶抑制物提取工艺 被引量:9
7
作者 田强 吴子健 +3 位作者 黄道荣 王吰 张静 付何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4,共4页
以胰脂肪酶抑制率为响应值,采用L2(556)正交设计和Box-Behnken试验法相结合的手段,研究自葡萄籽中提取可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8(g/mL)、乙醇浓度54%、浸提温度67.6℃、浸提时间1.3h时,葡萄籽... 以胰脂肪酶抑制率为响应值,采用L2(556)正交设计和Box-Behnken试验法相结合的手段,研究自葡萄籽中提取可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8(g/mL)、乙醇浓度54%、浸提温度67.6℃、浸提时间1.3h时,葡萄籽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达61.5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浸提物 胰脂肪酶抑制 最佳的浸提条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藻蓝蛋白制备抗肥胖肽 被引量:8
8
作者 周丽丽 吴跃梅 王素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7,共9页
为了寻找具有减肥功效的天然产物,挖掘螺旋藻藻蓝蛋白的生物活性,以钝顶螺旋藻超声波诱变藻株40s Y为材料,水解度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为指标,评价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藻蓝蛋白的效果。选用效果最好的中性... 为了寻找具有减肥功效的天然产物,挖掘螺旋藻藻蓝蛋白的生物活性,以钝顶螺旋藻超声波诱变藻株40s Y为材料,水解度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为指标,评价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藻蓝蛋白的效果。选用效果最好的中性蛋白酶为试验用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藻蓝蛋白酶解条件的二次项数学模型,探讨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pH值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时间、加酶量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极显著,初始pH值及加酶量与酶解温度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在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4.5 h,加酶量118 U/m L,pH值7.0时,胰脂肪酶抑制率为53.88%,与响应面预测值54.96%基本吻合。此结果比单因素试验最大抑制率40.23%提高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解产物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成熟度对诺丽果酵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文珂 肖春琴 +1 位作者 张贤 崔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酪氨酸酶抑制率、胰脂肪酶抑制率、总糖和总多酚含量等为指标,研究未成熟诺丽果(青果)和成熟诺丽果(黄果)在自然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青果酵素的pH值、菌落总数、酵母菌、霉菌数量高于成熟的黄果酵素...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酪氨酸酶抑制率、胰脂肪酶抑制率、总糖和总多酚含量等为指标,研究未成熟诺丽果(青果)和成熟诺丽果(黄果)在自然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青果酵素的pH值、菌落总数、酵母菌、霉菌数量高于成熟的黄果酵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总多酚含量低于黄果酵素,青果酵素发酵后期的酪氨酸酶抑制率优于黄果酵素。青果在发酵过程中胰脂肪酶抑制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达到85%以上,黄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胰脂肪酶抑制率不断增高,说明诺丽果酵素具有潜在的美白和预防肥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果 成熟期 酵素 酪氨酸抑制 胰脂肪酶抑制
下载PDF
赶黄草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及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佳 向卓亚 +4 位作者 朱柏雨 夏陈 朱永清 杨星 陈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3-231,共9页
赶黄草叶活性成分丰富,本文对赶黄草叶不同溶剂提取(80%丙酮、80%乙醇、80%甲醇、水)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胰脂肪酶抑制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80%丙酮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最高(250.04 mg/g),而80%甲醇和80%乙醇提... 赶黄草叶活性成分丰富,本文对赶黄草叶不同溶剂提取(80%丙酮、80%乙醇、80%甲醇、水)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胰脂肪酶抑制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80%丙酮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最高(250.04 mg/g),而80%甲醇和8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176.96 mg/g和174.89 mg/g)和总原花青素含量(43.05 mg/g和42.87 mg/g)最高。除芦丁、异槲皮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乔松素-7-O-葡萄糖苷、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6''-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β-葡萄糖苷和赶黄草苷A外,三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中9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高于水提物(P<0.05)。80%甲醇提取物和80%乙醇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IC_(50)=42.17μg/mL和42.21μg/mL,P>0.05)清除能力最强,80%丙酮提取物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_(50)=48.92μg/mL),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为80%乙醇提取物。此外,80%丙酮对体外胰脂肪酶抑制能力最强(IC_(50)=0.46 mg/mL)。相关性分析表明,赶黄草叶体外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胰脂肪酶抑制能力与11种多酚类化合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综上,结合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体外活性以及溶剂毒性影响,本研究建议将80%乙醇作为赶黄草叶提取溶剂,为赶黄草叶进一步开发提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叶 溶剂提取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奥利司他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小波 陈再新 张奕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2-912,共11页
综述了减肥药物奥利司他的全合成的研究进展.根据合成策略上的不同,将全合成研究分三部分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奥利司他 全合成 减肥药物 胰脂肪酶抑制
下载PDF
磁珠固定化酶和LC-MS/MS筛选鉴定虎杖中的胰脂肪酶抑制剂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廷贵 魏煜如 张立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205,216,共9页
肥胖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各种减肥药物和替代疗法正在不断研发之中。本文首先结合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羧基磁珠固定化胰脂肪酶合成条件,对其结构、稳定性、专一性及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然后通过该固定化酶筛选出了天然... 肥胖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各种减肥药物和替代疗法正在不断研发之中。本文首先结合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羧基磁珠固定化胰脂肪酶合成条件,对其结构、稳定性、专一性及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然后通过该固定化酶筛选出了天然植物虎杖中的胰脂肪酶抑制剂,最后通过分子模拟对不同抑制类型抑制剂结合位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缓冲液p H值7.48、PL浓度20.32 mg/m L、温度35.40℃为最佳合成条件,胰脂肪酶成功固定于羧基磁珠之上,且储存2周后酶活仍保持80%以上,可特异性筛选出阳性抑制剂,重复利用五次后酶活仍保持50%以上。从虎杖醇提水沉物中共筛选出6个胰脂肪酶抑制剂,经LC-MS/MS鉴定和混合标准品确认,共鉴定出4个胰脂肪酶抑制剂,其IC50值和抑制类型分别为大黄素(72.3±2.4μg/m L,非竞争性抑制)、白藜芦醇(195.5±3.6μg/m L,混合型抑制)、大黄素甲醚(168.8±3.4μg/m L,反竞争性抑制)和大黄素-8-O-β-D-葡萄糖(234.3±5.2μg/m L,非竞争性抑制),其中白藜芦醇、大黄素-8-O-β-D-葡萄糖是新发现的胰脂肪酶抑制剂。分子模拟预测出不同抑制类型抑制剂分别结合于胰脂肪酶的两个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肥胖 胰脂肪酶抑制 磁珠固定化
下载PDF
沙棘籽粕蛋白肽的稳定性及分离纯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相欢 崔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9-57,共9页
以沙棘籽粕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多肽,通过超滤、大孔树脂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子对接对沙棘籽粕蛋白肽(seabuckthorn seed peptides from alcalase hydrolysates,SSPA)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筛... 以沙棘籽粕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多肽,通过超滤、大孔树脂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子对接对沙棘籽粕蛋白肽(seabuckthorn seed peptides from alcalase hydrolysates,SSPA)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筛选。以猪胰脂肪酶(porcine pancreatic lipase,PPL)抑制率为指标,稳定性分析表明,SSPA具有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适量Na^(+)和Mg^(2+)可显著提高SSPA的PPL抑制活性,SSPA在短期贮藏过程中不会因暴露于空气而影响PPL抑制活性。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得到31种多肽,结合分子对接筛选得到6个肽段,小于3 kDa组分中上述寡肽含量分别为VR(2.90%)、FR(7.40%)、RDR(1.10%)、APYR(1.50%)、NLLHR(1.40%)和EEAASLR(1.10%)。固相合成测定其IC_(50)值分别为VR(371.07μg/mL)、FR(243.07μg/mL)、RDR(250.50μg/mL)、APYR(350.41μg/mL)、NLLHR(220.70μg/mL)、EEAASLR(510.55μg/mL)。分子对接表明以上多肽通过氢键、π-π堆积与PPL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分子对接结合能与SSPA的PPL抑制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2)=0.86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粕蛋白肽 胰脂肪酶抑制 稳定性 分离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鲫鱼肽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丽媛 彭晨 +2 位作者 赵楠 王金菊 王艳萍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5-248,共4页
以鲫鱼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短肽,研究不同条件对该肽稳定性的影响。当温度低于60℃、中性条件下,鲫鱼胰脂肪酶抑制肽的活性稳定。冷冻干燥工艺优于喷雾干燥。Na+、Mg2+促进了鲫鱼胰脂肪酶抑制肽的活性,而Zn2+和M... 以鲫鱼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短肽,研究不同条件对该肽稳定性的影响。当温度低于60℃、中性条件下,鲫鱼胰脂肪酶抑制肽的活性稳定。冷冻干燥工艺优于喷雾干燥。Na+、Mg2+促进了鲫鱼胰脂肪酶抑制肽的活性,而Zn2+和Mn2+抑制了该肽的活性。在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中,鲫鱼肽经胃蛋白酶的降解作用,其胰脂肪酶抑制活性显著降低;后经胰蛋白酶作用,其活性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沙棘叶茶成分及活性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雪涛 蒋秀梅 +2 位作者 赵三虎 曹叶霞 周妍英 《中国果菜》 2022年第5期26-33,37,共9页
本文通过测定可溶性多酚、总黄酮和异鼠李素等含量,以及DPPH·、OH·、NO_(2)·清除活性和还原力,α-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强弱,比较了8种不同产地的沙棘叶茶。通过聚类分析将沙棘叶茶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忻州沙棘叶绿... 本文通过测定可溶性多酚、总黄酮和异鼠李素等含量,以及DPPH·、OH·、NO_(2)·清除活性和还原力,α-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强弱,比较了8种不同产地的沙棘叶茶。通过聚类分析将沙棘叶茶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忻州沙棘叶绿茶、忻州沙棘叶红茶、新疆沙棘嫩叶绿茶、新疆沙棘叶绿茶、沈阳沙棘叶绿茶,第二类为延安沙棘叶红茶(秋)、延安沙棘叶红茶(夏)、沈阳沙棘叶红茶;第一类沙棘叶茶可溶性多酚(76.95~106.57 mg GAE/g)、总黄酮(43.74~54.54mg RT/g)及异鼠李素(1.25~1.86 mg/g)含量,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71.80%~88.65%)均较高,α-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1.0860~2.2330 mg/mL)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茶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α-糖苷抑制活性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植物中抑制脂肪酶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浩 吴克刚 +1 位作者 柴向华 段雪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共3页
综述了不同来源不同结构类型的脂肪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对深入研究天然脂肪酶抑制剂作用机制、通过多种减肥机制协同作用开发减肥产品及利用芳香植物开发减肥香料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胰脂肪酶抑制 肥胖症 减肥香料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_3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蕊 郑毅男 刘文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22-525,共4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JTY树脂分离制备人参皂苷Rb3,薄层板(TLC)跟踪,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目的是研究西洋参叶中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b3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影响,从而表明人参皂苷Rb3在抗肥胖中的作用。用制得的人参皂苷Rb3,在卵磷脂... 采用硅胶柱层析、JTY树脂分离制备人参皂苷Rb3,薄层板(TLC)跟踪,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目的是研究西洋参叶中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b3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影响,从而表明人参皂苷Rb3在抗肥胖中的作用。用制得的人参皂苷Rb3,在卵磷脂所乳化的甘油三酯的检测系统中进行体外胰脂肪酶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人参皂苷Rb3经过三种不同展开剂,薄层板展开,均为一个点,进一步经HPLC检测其纯度为93.2%。胰脂肪酶抑制试验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3在浓度为0~1 mg/mL时,其抑制率达到85.11±0.409%,而且远远高于西洋参叶提取物。本文通过胰脂肪酶抑制试验表明Rb3具有抗肥胖作用,其抑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3 HPLC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甘油三酯
下载PDF
植物来源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子雨 姚雨含 +1 位作者 刘涛 赵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217,共6页
可食植物来源的活性成分具有毒性低、生物特性多样的特点,从中寻找具有显著功效的有效部位和成分一直是功能性食品等健康产品研发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从植物中发现了多种对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PL)有显著抑制活性的有效成分。这... 可食植物来源的活性成分具有毒性低、生物特性多样的特点,从中寻找具有显著功效的有效部位和成分一直是功能性食品等健康产品研发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从植物中发现了多种对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PL)有显著抑制活性的有效成分。这些成分通过抑制PL的活性可减少人体消化系统对摄入食品中脂肪成分的吸收程度,在肥胖、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上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该文综述近年来植物来源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脂肪酶抑制 肥胖症治疗 天然产物 中药活性成分 高血脂
下载PDF
蛋白核小球藻胰脂肪酶抑制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降脂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娈 柳雯郡 +4 位作者 黄俊媛 贾瑷菁 汪登谜 刘斌 赵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55-163,共9页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料制备小球藻蛋白酶解物,采用超滤和葡聚糖凝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具有降脂活性的肽组分,获得蛋白核小球藻胰脂肪酶抑制肽(记为PES)。通过测定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脂肪沉积、甘...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料制备小球藻蛋白酶解物,采用超滤和葡聚糖凝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具有降脂活性的肽组分,获得蛋白核小球藻胰脂肪酶抑制肽(记为PES)。通过测定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脂肪沉积、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评价纯化肽PES的降脂活性。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PES肽序列,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潜在的胰脂肪酶抑制肽段,进一步验证合成多肽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PES具有较好的降脂活性,质量浓度为1 mg/mL时能够抑制高糖饮食线虫体内22.5%的脂肪沉积,降低27.4%甘油三酯和29.4%总胆固醇水平;经鉴定得到999条肽段,进一步筛选得到4条潜在的胰脂肪酶抑制肽段,其中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最高的肽段是FLGPF,在8 mg/mL时抑制率达50.12%,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为5.23 mg/mL;分子对接表明FLGPF可与人胰脂肪酶以π-氢键、π-阳离子和氢键作用更好地结合。该研究可为蛋白核小球藻降脂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 胰脂肪酶抑制 秀丽隐杆线虫 降脂 分子对接 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食品及其化学成分降脂减肥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蕊 徐宝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37-345,共9页
肥胖目前在全球流行,预防和治疗肥胖刻不容缓。市场上的减肥药多为化学合成药物,副作用大。相对于合成的减肥药,从天然食品中寻找有抗肥胖效果的食品及其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从体外胰脂肪酶实验,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等... 肥胖目前在全球流行,预防和治疗肥胖刻不容缓。市场上的减肥药多为化学合成药物,副作用大。相对于合成的减肥药,从天然食品中寻找有抗肥胖效果的食品及其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从体外胰脂肪酶实验,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等方面较系统的综述了谷物、豆类、茶叶、果蔬、香辛料药食同源物等在降脂减肥方面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肥胖机理和研发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化学成分 胰脂肪酶抑制 降脂 减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