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溶性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38
1
作者 曹永梅 许时婴 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4,77,共5页
介绍了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和应用现状,探讨了肠溶性微胶囊化双歧杆菌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的检测。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微胶囊 溶性 保健食品
下载PDF
双歧杆菌微胶囊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燕滨 杨汝德 陈惠音 《四川食品与发酵》 CAS 1998年第4期24-26,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国内微生态制剂现有难题的工艺方法—微胶囊化工艺,并对双歧杆菌微胶囊进行了特性研究,包括:粒径分布、完整率、包囊率、耐酸性、肠溶性及储存性等。为微生态制剂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微胶囊 溶性 耐酸性 双歧杆菌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肠溶性益生菌微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阳晖 蒋爱民 +2 位作者 刘思聪 陈伟 曹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9,共4页
研究了以嗜酸乳杆菌为心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复乳法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和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益生菌微胶囊化的较佳工艺:海藻酸钠浓度2%,乳化时间10min,搅拌速度400rpm,菌胶比例1:6。以该工艺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酸... 研究了以嗜酸乳杆菌为心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复乳法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和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益生菌微胶囊化的较佳工艺:海藻酸钠浓度2%,乳化时间10min,搅拌速度400rpm,菌胶比例1:6。以该工艺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包封率在59.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溶性 微胶囊 冷冻干燥
下载PDF
肠溶性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爱民 阳晖 曹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53-257,共5页
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海藻酸钠为壁材,利用冷冻干燥与包埋结合的方法,将嗜酸乳杆菌包埋在保护微胶囊中,可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菌体冻干和胃环境的伤害而在肠环境中溶解释放,从而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嗜酸乳杆菌发挥益生作用。通过检测活菌数... 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海藻酸钠为壁材,利用冷冻干燥与包埋结合的方法,将嗜酸乳杆菌包埋在保护微胶囊中,可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菌体冻干和胃环境的伤害而在肠环境中溶解释放,从而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嗜酸乳杆菌发挥益生作用。通过检测活菌数、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在模拟胃环境中的耐酸性和模拟肠环境中的肠溶性,确定出嗜酸乳杆菌微囊制备的最佳制备工艺。试验表明:在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乳化时间10min、搅拌速度400r/min、菌胶体积比为1∶6的工艺参数下,依据包封率为试验指标,参考粒径大小以及呈球效果,得到最高包封率为59.20%,且制成的嗜酸菌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溶性 微胶囊 冷冻干燥
原文传递
内源乳化法制备肠溶性嗜酸乳杆菌微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阳晖 蒋爱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1,共5页
研究了以嗜酸乳杆菌为心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内源乳化法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和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化的较佳工艺:搅拌速度600 r/min,乳化时间15 min,碳酸钙加入量2.5%,冰醋酸加入量600μL。在此工艺条件下... 研究了以嗜酸乳杆菌为心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内源乳化法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和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化的较佳工艺:搅拌速度600 r/min,乳化时间15 min,碳酸钙加入量2.5%,冰醋酸加入量600μL。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品的包封率为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溶性 微胶囊 内源乳化法
下载PDF
双歧联菌株微胶囊制剂的改进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丽君 吴彩云 +1 位作者 杨汝德 陈惠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提高微胶囊制剂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 ESM2为囊材 ,代替原用的 ESM1,同时以 95 %乙醇代替丙酮作为囊材溶剂。结果 :经实验确定了 ESM2微囊化的最佳浓度为 8% ,并进一步确定了复合囊材中各种辅料的添加量以及微囊化操作条件。结论
关键词 双歧联菌 微胶囊化技术 溶性 微胶囊制剂 改进
下载PDF
肠溶性药用辅料HPMCP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宪康 沈建平 +1 位作者 李育 姜传渔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研究了肠溶性药用辅料 HPMCP 的合成工艺,投料比以50 cps HPMC:醋酸:醋酸钠:邻苯二甲酸酐为100:400:80:120为宜,于85℃反应3.5h,反应后应选择适当的沉淀剂(包括用量)、沉淀方式和搅拌速率。所得产物符合美国药典要求,主要理化性能与国... 研究了肠溶性药用辅料 HPMCP 的合成工艺,投料比以50 cps HPMC:醋酸:醋酸钠:邻苯二甲酸酐为100:400:80:120为宜,于85℃反应3.5h,反应后应选择适当的沉淀剂(包括用量)、沉淀方式和搅拌速率。所得产物符合美国药典要求,主要理化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CP 溶性 药用辅料 合成
下载PDF
新型高效微生态制品的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彩云 杨汝德 夏枫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34,50,共4页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 ,4%淀粉水解液 ,10 %酵母提取液 ,2 0 %豆水解液 ,9%肝汤为双歧联菌株混合培养的最佳促生因子配方。经此优化培养基混合培养所得的双歧联菌株 ,制成冻干粉后 ,采用微囊化技术包裹成双歧杆菌微胶囊 ,其耐酸性强 ,肠溶性...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 ,4%淀粉水解液 ,10 %酵母提取液 ,2 0 %豆水解液 ,9%肝汤为双歧联菌株混合培养的最佳促生因子配方。经此优化培养基混合培养所得的双歧联菌株 ,制成冻干粉后 ,采用微囊化技术包裹成双歧杆菌微胶囊 ,其耐酸性强 ,肠溶性好 ,保存期长 ,由此可制得一系列新型高效微生态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微囊化技术 溶性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肠溶性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月静 闫杨 +3 位作者 王帅珂 丁壮 韩军 陈芳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4-40,共7页
益生菌在储存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加之胃肠液的破坏作用,导致益生菌到达肠道后活菌数大大降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益生效果.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LactobacillusrhamnosusL427)是由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益生菌菌株,为... 益生菌在储存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加之胃肠液的破坏作用,导致益生菌到达肠道后活菌数大大降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益生效果.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LactobacillusrhamnosusL427)是由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益生菌菌株,为提高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到达肠道后的存活率,采用微胶囊技术对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进行微囊化.以海藻酸钠和刺云实胶为壁材,采用挤压法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胶囊,以活菌数和包埋产率为评价指标,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0%,刺云实胶浓度0.5%,氯化钙浓度0.3mol/L,菌液-壁材体积比1:6;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胶囊的活菌数达4×108 CFU/g,包埋产率为94.51%.经模拟胃液处理1.0h后存活率为54%,在模拟肠液中处理1.5h后释放菌体完全,为7.64log(CFU/g),表明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胃酸环境耐受性和肠溶性.为该菌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 微胶囊 包埋产率 溶性 胃酸耐受性
下载PDF
免疫牛初乳与双歧杆菌复合微胶囊的研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柳 尤丽新 +2 位作者 张英楠 刘艳 徐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4-197,共4页
以双歧杆菌发酵免疫牛初乳,然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制成冻干粉,并以冻干粉为芯材、以肠溶材料欧巴代为壁材、以保护剂为润湿剂,采用空气悬浮微胶囊化的方法制成免疫与微生态双活性肠溶制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空气悬浮造粒机的最佳... 以双歧杆菌发酵免疫牛初乳,然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制成冻干粉,并以冻干粉为芯材、以肠溶材料欧巴代为壁材、以保护剂为润湿剂,采用空气悬浮微胶囊化的方法制成免疫与微生态双活性肠溶制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空气悬浮造粒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量200m3/h、进气温度45℃、排气温度36℃、物料温度37℃、喷浆速率6r/min。得到的微胶囊产品为浅绿色圆形颗粒状、不粘连、流动性好、粒径大小基本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IGG 悬浮造粒 微胶囊 溶性
下载PDF
沙棘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莉 朱海华 +3 位作者 谭静 平洋 张亚勋 王法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171-5177,共7页
目的 制备沙棘益生菌微胶囊,并进行耐酸性和肠溶性研究。方法 以海藻酸钠、乳清分离蛋白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为壁材,采用微胶囊技术将沙棘益生菌发酵液进行包埋,制备得到沙棘益生菌微胶囊。结果 选取半乳糖增殖培养基作为益生菌的活化培养... 目的 制备沙棘益生菌微胶囊,并进行耐酸性和肠溶性研究。方法 以海藻酸钠、乳清分离蛋白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为壁材,采用微胶囊技术将沙棘益生菌发酵液进行包埋,制备得到沙棘益生菌微胶囊。结果 选取半乳糖增殖培养基作为益生菌的活化培养基,半乳糖浓度为2.000%时,对益生菌的增殖效果最佳,不仅缩短了益生菌的延滞期,而且提高益生菌的生长速率;经过150min的模拟胃液处理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为61%;在模拟肠液处理中处理60min之后,益生菌就会被连续的释放出来。结论 沙棘益生菌微胶囊在胃液中具有良好耐酸性,在肠液中具有良好的肠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益生菌 微胶囊 耐酸性 溶性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要经纬 朱含芳 +3 位作者 黄学成 郜鑫 郭蛇 陈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4-59,共6页
益生菌发挥益生功效的前提之一是需在肠道内达到足够定植数量,部分菌株由于难以忍受胃酸、消化酶、胆汁酸等作用,限制了其益生功效的发挥。该实验利用B-390微胶囊造粒仪,以植物乳杆菌IMAU10120-1为研究对象,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通过优化... 益生菌发挥益生功效的前提之一是需在肠道内达到足够定植数量,部分菌株由于难以忍受胃酸、消化酶、胆汁酸等作用,限制了其益生功效的发挥。该实验利用B-390微胶囊造粒仪,以植物乳杆菌IMAU10120-1为研究对象,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通过优化海藻酸钠浓度、CaCl_(2)浓度、固化时间等,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IMAU10120-1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添加量1.8%(质量分数),CaCl_(2)添加量3.0%(质量分数),固化时间40 min。由此工艺制备的微胶囊颗粒大小均匀,粒径在300μm左右,包埋率可达到85.1%。在不加牛胆盐的人工肠液中处理60 min后活菌释放能够稳定在1.55×10^(10) CFU/mL,具有较好的肠溶性。微胶囊包埋技术可有效提高该植物乳杆菌对人工胃液的耐受能力。连续胃肠液中,经人工胃液处理3 h后,其存活率为85.68%;转入人工肠液继续消化8 h后,其存活率为79.36%。该研究可为乳杆菌微胶囊技术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微胶囊 海藻酸钠 包埋率 溶性
下载PDF
Effects of huoxiangzhengqi liquid on enteric mucosal immune responses in mice with Bacillus dysenteriae an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duced diarrhea 被引量:4
13
作者 Yin-Hui He Hong-Yan Zhao +6 位作者 Zhen-Li Liu Cheng Lu Xiao-Jian Luo Se-Qi Lin Xing-Wen Qian Shi-Lin Chen Ai-Ping L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5期7346-7349,共4页
AIM: To explore effects of huoxiangzhengqi liquid (HXZQ) on enteric mucosal immune responses in mice with Bacillus dysenteriae an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duced diarrhea (BSD). METHODS: BSD was induced in Balb/... AIM: To explore effects of huoxiangzhengqi liquid (HXZQ) on enteric mucosal immune responses in mice with Bacillus dysenteriae an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duced diarrhea (BSD). METHODS: BSD was induced in Balb/c mice by oral administration with Bacillus dysenteriae an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HXZQ was administrated from the day of diarrhea induction at dosages of 5.21 g/kg and 0.52 g/kg, respectively. The onset of diarrhea and lasting time were recorded. Peyer's patches and peripheral lymphocytes were prepared for flow cytometry, and levels of TNF-α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enteric tissue homogenates were determined with ELISA. Student's t test was employed for statistics. RESULTS: Mice in BSD group started showing continuous diarrhea on the day of induction until the fourth day when they were sacrificed. Diarrhea in the mice of HXZQ high and low dose groups lasted for 36 and 54 h,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more CD4^+ and CD8^+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fewer CD4^+ cells in Peyer's patches in BSD mice compared to normal mice. Fewer CD4^+ and CD8^+ cells was shown in the mice in HXZQ high group compared to BSD mice. In Peyer's patch, there were more CD8^+ cells in mice in HXZQ high and low dose groups and more CD4^+ in mice in HXZQ high group. Higher levels of TNF-α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intestinal tissue homogenates in BSD group were observed. Mice in HXZQ high group showed decreased levels of TNF-α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enteric tissue homogenates. CONCLUSION: The immune regulation of CD4^+ and CD8^+ cells in Peyer's patch and suppression of TNF-α levels in enteric homogenates may partially explain the effect of HXZQ on improvement of B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RRHEA Peyer's patches TNF-α Huoxiangzhengqi liquid
下载PDF
基于黄原胶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胶囊壁材的性能研究
14
作者 贺小惠 张慧君 +5 位作者 赵红 徐雪晗 王屈园 郭佳欣 陈春霞 邹德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7,共9页
目的 通过黄原胶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Zein)提升胶囊壁材的抗拉强度、阻隔性能及肠溶性。方法 以Zein为原料,黄原胶作为羰基供体,进行干法糖基化反应,得到玉米醇溶蛋白-黄原胶改性产物(zein xanthan gum conjugates,Zein-xg),将其制... 目的 通过黄原胶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Zein)提升胶囊壁材的抗拉强度、阻隔性能及肠溶性。方法 以Zein为原料,黄原胶作为羰基供体,进行干法糖基化反应,得到玉米醇溶蛋白-黄原胶改性产物(zein xanthan gum conjugates,Zein-xg),将其制备成膜,并通过机械性能、阻隔性能等指标研究糖基化改性对膜的性能的影响,考察胶囊壳外观性状、干燥失重、松紧度、炽灼残渣、脆碎度指标,并进行模拟体外释放研究。结果 与玉米醇溶蛋白相比,玉米醇溶蛋白-黄原胶膜的抗拉强度提高至21.59 MPa,提高了3.6倍,水蒸气透过系数提高了34.79%,过氧化值降低19.51%,吸水率由45.70%升高至47.03%,透油系数为0 g·mm/(cm^(2)·d)。在模拟胃液中胶囊壳装载的小分子罗丹明B和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3 h累积释放率为0,转至肠液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了98.03%和77.14%。结论 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黄原胶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改性后的胶囊壳外观性状、干燥失重、松紧度、炽灼残渣、脆碎度等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2015版)规定,且属于肠溶性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黄原胶 干法糖基化 阻隔性能 溶性
下载PDF
肠溶性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环境耐受性和贮藏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占英 李金梅 +2 位作者 李新瑞 魏华 张志鸿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9,共10页
植物乳杆菌ZDY2013是一株能代谢复杂碳水化合物并维持胃肠道稳态的乳酸菌,为提高菌株到达肠道的存活率,制备了肠道靶向释放植物乳杆菌的微胶囊。以植物乳杆菌ZDY2013及低聚木糖为芯材,海藻酸钠及乳清蛋白为壁材制备微胶囊;采用响应面分... 植物乳杆菌ZDY2013是一株能代谢复杂碳水化合物并维持胃肠道稳态的乳酸菌,为提高菌株到达肠道的存活率,制备了肠道靶向释放植物乳杆菌的微胶囊。以植物乳杆菌ZDY2013及低聚木糖为芯材,海藻酸钠及乳清蛋白为壁材制备微胶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微胶囊耐受极端环境的能力及在胃肠道释放的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考察肠溶性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海藻酸钠、乳清蛋白、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4.0%、2.0%,微胶囊包埋率为96.67%,存活率达到95.82%;微胶囊化后,植物乳杆菌在pH值1.50和0.45%胆盐条件下孵育5 h的存活率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58%和7.11%,且65℃条件下热水浴10 min后仍有67.63%的存活率;微胶囊在胃液中释放率只有0.90%,但在结肠液中释放率达81.90%,能靶向肠道释放;此外,该微胶囊在-20℃条件下贮藏60 d后,活菌数维持在10^(10) CFU/g以上。综上,肠溶性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环境耐受性及肠道靶向释放特点,为植物乳杆菌ZDY2013协同低聚木糖在特定环境中的功能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微胶囊 溶性 低聚木糖 贮藏稳定性
下载PDF
双歧联菌株微胶囊的制备条件(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汝德 张丽君 +1 位作者 陈惠音 郭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9,共4页
研究了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条件 ,以ESMⅡ为囊材 ,以 95 %的乙醇为囊材溶剂 ,提高了微胶囊的安全性 .确定了ESMⅡ的最佳浓度为 8% ,并进一步确定了复合囊材中所添加辅料的浓度和操作条件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双歧联菌株微胶囊具有良好的... 研究了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条件 ,以ESMⅡ为囊材 ,以 95 %的乙醇为囊材溶剂 ,提高了微胶囊的安全性 .确定了ESMⅡ的最佳浓度为 8% ,并进一步确定了复合囊材中所添加辅料的浓度和操作条件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双歧联菌株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微胶囊化技术 溶性
下载PDF
配糖蛋白B肠溶微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瑞宜 Norb.,HM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04-407,共4页
采用双乳液法研制配糖蛋白B的肠溶微胶囊,考察了微胶囊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在摸拟肠液的缓冲液中进行溶解释放试验。配制了两种口服微胶囊混悬制剂,并考察了它的稳定性。
关键词 配糖蛋白B 溶性 微胶囊 双乳液法 混悬制剂
下载PDF
肠溶性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永梅 许时婴 张灏 《适用技术市场》 2000年第3期19-20,共2页
介绍了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和应用现状,探讨了肠溶性微胶囊化双歧杆菌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的检测。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微胶囊 溶性 制备
下载PDF
双歧联菌耐酸肠溶性微囊混饮口服液的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惠音 杨汝德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4期48-50,共3页
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角度,以天然原料为主要发酵基质,研究适合于双歧杆菌联合菌株混合发酵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发酵后将离心上清液调配成口服液。该口服液富含丰富的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双歧因子(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双... 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角度,以天然原料为主要发酵基质,研究适合于双歧杆菌联合菌株混合发酵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发酵后将离心上清液调配成口服液。该口服液富含丰富的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双歧因子(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双歧杆菌多糖和各种生理活牲物质。经高速离心后所得湿活菌体,经微型包囊后,可得含活性双歧联菌株的耐酸肠溶性微囊。微囊与口服液配合,组合成一种新型的活性益生菌微囊混饮口服液。解决了液态益生菌产品货架期短的问题,同时使发酵液得以充分利用,避免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联菌株 混合发酵 微型包囊 混饮口服液 口服液 溶性 微囊 耐酸 活性益生菌 发酵基质 高速离心 工业化生产 培养基配方
下载PDF
肠溶性微生物微胶囊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红波 王文志 +2 位作者 盛清凯 王星凌 张延良 《饲料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1-2,13,共3页
试验研究有益微生物微胶囊的肠溶性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将有益微生物包被成微胶囊后分别置于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肠溶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胶囊在人工胃液中1h基本不崩解,在人工肠液中15min能释放活菌数超过90%。将该微胶囊... 试验研究有益微生物微胶囊的肠溶性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将有益微生物包被成微胶囊后分别置于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肠溶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胶囊在人工胃液中1h基本不崩解,在人工肠液中15min能释放活菌数超过90%。将该微胶囊、未包被的微生物和土霉素分别添加于饲料中,进行108头35日龄断奶仔猪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包被的微生物组和土霉素组相比,微胶囊组日增质量显著提高,料肉比显著降低,且添加微胶囊组仔猪腹泻率为0。结论为该微胶囊可耐受胃液破坏,肠溶性好并可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减少腹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溶性 腹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