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放工作面粉尘场与雾滴场耦合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周刚 程卫民 +1 位作者 王刚 崔向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60-1664,共5页
为了得到综放工作面雾滴场与其捕获的粉尘场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模拟综放工作面通风风速的封闭式实验箱,设计了由供水系统、供风系统、测粒系统、测压系统、测尘系统、发尘系统等组成的综放工作面粉尘场与雾滴场耦合关系测试实验平台。... 为了得到综放工作面雾滴场与其捕获的粉尘场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模拟综放工作面通风风速的封闭式实验箱,设计了由供水系统、供风系统、测粒系统、测压系统、测尘系统、发尘系统等组成的综放工作面粉尘场与雾滴场耦合关系测试实验平台。采用三维激光多普勒粒子动态分析仪对包括直射喷嘴、单式离心喷嘴、混合式离心喷嘴等目前煤矿普遍使用的六大类压力喷嘴进行了尘雾场耦合实验,即在风机开启时,分别测定释放尘源前后的雾滴粒径,利用Matlab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雾滴粒径在[40,65]、[65,100]、[100,160]μm等3个区间内无尘液滴平均粒径与其捕获尘粒平均粒径之间的拟和函数表达式。提出针对呼吸性粉尘的雾滴最佳捕尘粒径应为[15,70]μm,实现了对喷雾降尘理论的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粉尘场 雾滴场 耦合实验 释放尘源 捕尘粒径
下载PDF
耦合间距对绝缘体上硅微环谐振腔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明慧 马可贞 +5 位作者 骆亮 郭泽彬 张安富 薛晨阳 张文栋 闫树斌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1-225,共5页
运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了不同耦合间距的微环谐振腔,针对耦合间距对耦合系数、谐振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并对结构进行耦合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微环耦合间距的增加,耦合系数减小,谐振深度变浅,这与理论仿真... 运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了不同耦合间距的微环谐振腔,针对耦合间距对耦合系数、谐振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并对结构进行耦合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微环耦合间距的增加,耦合系数减小,谐振深度变浅,这与理论仿真一致。实际计算了相应的耦合效率、3dB带宽及品质因数,随着耦合间距增大,耦合效率降低,3dB带宽也随之变窄,微环谐振腔的品质因数逐渐提高。研究结果为微环谐振腔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及其在相关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微环谐振腔 耦合实验 耦合间距
原文传递
耦合间距对SOI微环谐振腔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伟雄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3-1487,共5页
运用MEMS工艺制备了不同耦合间距的微环谐振腔,针对耦合间距与耦合系数、谐振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并对结构进行耦合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微环耦合间距的增加,耦合系数减小,谐振深度变浅,这与理论仿真一致。实际计... 运用MEMS工艺制备了不同耦合间距的微环谐振腔,针对耦合间距与耦合系数、谐振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并对结构进行耦合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微环耦合间距的增加,耦合系数减小,谐振深度变浅,这与理论仿真一致。实际计算了相应的耦合效率、3 d B带宽及品质因数,随着耦合间距增大,耦合效率降低,3 d B带宽也随之变窄,微环谐振腔的品质因数逐渐提高。研究结果为微环谐振腔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及其在相关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微环谐振腔 耦合实验 耦合间距
下载PDF
圆柱型碟式太阳能接收器聚光集热耦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亚辉 赵明智 +1 位作者 王胜捷 田瑞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7-223,共7页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聚光、集热协同进行,聚光太阳能能流极不均匀,对能量转换效果有较大影响。为避免太阳直射辐照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碟式聚光器和圆柱型接收器,搭建了两套结构一致的实验系统,同时开展聚光和集热实验,提高了...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聚光、集热协同进行,聚光太阳能能流极不均匀,对能量转换效果有较大影响。为避免太阳直射辐照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碟式聚光器和圆柱型接收器,搭建了两套结构一致的实验系统,同时开展聚光和集热实验,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接收器采光口能流分布是聚光和集热效率研究的基础,利用水冷式能流密度传感器,在接收器集热实验时同步测量了接收器采光口能流密度分布,通过面积剖分,得到接收器入射能流。开展集热实验,分析了太阳能直射辐照度和工质流量变化对系统集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直射辐照度增加,系统入射功率、输出功率和接收器采光口截获功率不断增加,但上升趋势逐渐变缓;聚光器聚光效率、接收器热效率、系统总热效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斜率逐渐变缓;随着传热工质流量增加,接收器腔内壁面温度下降且温度场梯度变小,减少了接收器热损失,系统输出功率不断加大,总热效率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发电 聚光集热性能 耦合实验
原文传递
PS/PET/GF三元复合材料SLS工艺参数耦合实验研究
5
作者 杨来侠 杨繁荣 陈梦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8,共7页
为了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参数对聚苯乙烯(PS)/聚酯纤维(PET)/玻璃纤维(GF)三元复合材料烧结件质量的影响,选取分层厚度、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3个工艺参数进行耦合实验,分析总结了尺寸精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原因。其中,x和y方向对... 为了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参数对聚苯乙烯(PS)/聚酯纤维(PET)/玻璃纤维(GF)三元复合材料烧结件质量的影响,选取分层厚度、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3个工艺参数进行耦合实验,分析总结了尺寸精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原因。其中,x和y方向对PS/PET/GF复合粉末烧结件尺寸精度的工艺参数变化影响较小,而z向对其影响较大,弯曲强度主要受成型过程中激光能量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件的弯曲强度和精度呈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这对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来提高烧结件的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聚苯乙烯 聚酯纤维 玻璃纤维 弯曲强度 尺寸精度 耦合实验
下载PDF
锥形透镜光纤与平面光波光路芯片的耦合实验
6
作者 曲舒霆 刘旭 孙小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0,共4页
对锥形透镜光纤(TLF)与半导体多量子阱(MQW)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的耦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了TLF、普通单模光纤(SMF)分别和PLC芯片脊波导的耦合情形,发现TLF-PLC耦合损耗比SMF-PLC耦合损耗小3.01 dB.测得了TLF的出射光场光斑... 对锥形透镜光纤(TLF)与半导体多量子阱(MQW)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的耦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了TLF、普通单模光纤(SMF)分别和PLC芯片脊波导的耦合情形,发现TLF-PLC耦合损耗比SMF-PLC耦合损耗小3.01 dB.测得了TLF的出射光场光斑,分析了出射光场发散范围.建立光纤-PLC芯片耦合实验系统,用放大自发辐射(ASE)宽带光源在1550 nm波长处对比分析了PLC芯片与不同光纤的耦合连接损耗,从而确证最佳方案为TLF-PLC-SMF:即TLF作为入纤,SMF作为出纤时,耦合对准容易实现,损耗为10.798 dB,比TLF-PLC-TLF耦合损耗小4.45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透镜光纤 平面光波光路芯片 耦合实验
下载PDF
热氧化法改善光学谐振腔的传输特性(英文)
7
作者 李明慧 骆亮 +4 位作者 马可贞 仇海涛 薛晨阳 张文栋 闫树斌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0-225,共6页
为了改善光学波导较大的侧壁粗糙度,探究分次氧化工艺相比于单次氧化工艺的优势,运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了绝缘体上硅环型谐振腔和跑道型谐振腔,并通过单次氧化工艺和二次氧化工艺对其进行优化处理。理论分析并仿真了粗糙度、散... 为了改善光学波导较大的侧壁粗糙度,探究分次氧化工艺相比于单次氧化工艺的优势,运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了绝缘体上硅环型谐振腔和跑道型谐振腔,并通过单次氧化工艺和二次氧化工艺对其进行优化处理。理论分析并仿真了粗糙度、散射损耗和光学谐振腔传输特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相同的氧化深度下,相比单次氧化工艺,二次氧化工艺获得了较窄的半峰全宽(FWHM)、较高的品质因数(Q)和较低的传输损耗。研究结果为波导表面光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对于高Q值、低损耗谐振腔的制备及其在滤波器、生物传感和光学陀螺等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光学谐振腔 耦合实验 氧化 品质因数
原文传递
陕北矿区开采潜水保护固液两相耦合实验及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侯忠杰 张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矿山开采中涌水突水涌沙淹井实验研究都需进行固液耦合相似材料实验,但长期来由于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相似材料,井工采矿固液耦合实验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得到石蜡适合作固液耦合实验的胶凝剂,并作出试件物理力学参数... 矿山开采中涌水突水涌沙淹井实验研究都需进行固液耦合相似材料实验,但长期来由于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相似材料,井工采矿固液耦合实验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得到石蜡适合作固液耦合实验的胶凝剂,并作出试件物理力学参数随不同相似材料配比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榆神府矿区各岩层相似实验配比.针对榆神府矿区沙基型覆岩及富水特点,进行了固液耦合水资源保护实验,采用间歇式开采.得出了从不同基岩厚度工作面实现保水开采的合理推进距.图4,表2,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开采 潜水保护 固液耦合实验 胶凝剂 间歇式采煤 陕北榆神府矿区
原文传递
高压实缓冲材料热-湿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伟 杨仲田 +3 位作者 李公平 柳兆峰 梁栋 杨卫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7-282,共6页
以不同含水率的高压实钠基膨润土为对象,在自行研制的装置上开展了热-湿耦合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缓冲材料内的温度梯度随加热功率的加大而增大,随湿度和密度的加大而减小;缓冲材料中心温度即加热棒表面温度与某一径向点的温差与加热功... 以不同含水率的高压实钠基膨润土为对象,在自行研制的装置上开展了热-湿耦合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缓冲材料内的温度梯度随加热功率的加大而增大,随湿度和密度的加大而减小;缓冲材料中心温度即加热棒表面温度与某一径向点的温差与加热功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各点处的斜率与其径向距离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实缓冲材料 钠基膨润土 热-湿耦合实验装置 温度场
下载PDF
遗址博物馆特殊环境温度场调控系统的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宇昂 路昭 +3 位作者 罗昔联 孟祥兆 孙艳军 金立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139,共9页
为保护遗址博物馆中的文物,确定适宜遗址文物长久安全保存的空气温度参数,根据遗址博物馆的特殊复杂环境("大气-文物-土壤"多参数耦合),研制了遗址文物适宜的封闭式多场耦合实验舱本体及空气温度调控系统。该多场耦合实验舱... 为保护遗址博物馆中的文物,确定适宜遗址文物长久安全保存的空气温度参数,根据遗址博物馆的特殊复杂环境("大气-文物-土壤"多参数耦合),研制了遗址文物适宜的封闭式多场耦合实验舱本体及空气温度调控系统。该多场耦合实验舱既包括上部空气环境,也包括底部土壤环境,采用了对下部遗址文物影响最小的低风速上进上回送风方式以满足遗址文物的坑道陈列模式。在舱内换气次数固定的情况下,空气温度调控系统通过铰链机构调节送风角度以优化实验舱内部的气流组织。通过实验并借助CFD软件FLUENT,研究了送风角度对实验舱内部温度场及流场的影响,获得了优化方案。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对于所设计的多场耦合实验舱,小角度送风有利于实验舱内部温度场及流场的均匀分布,同时可降低系统能耗。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汉阳陵或兵马俑这类坑式陈列,并可为送风式舱体结构的温度场分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特殊环境 多场耦合实验 温度控制系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几何非线性空间梁的动力学建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圣 刘锦阳 余征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08-113,共6页
建立了大变形细长空间梁的几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动力学实验验证建模理论的正确性。首先用曲梁中线上任意一点的3个绝对位置坐标和横截面的3个姿态角描述横截面的位置和姿态,建立了应变和曲率与位置坐标、姿态角的关系,在此基础... 建立了大变形细长空间梁的几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动力学实验验证建模理论的正确性。首先用曲梁中线上任意一点的3个绝对位置坐标和横截面的3个姿态角描述横截面的位置和姿态,建立了应变和曲率与位置坐标、姿态角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中线切线与横截面法线重合的假设,对节点广义坐标进行缩减,简化了动力学模型。用虚功原理建立了大变形细长空间梁的动力学方程,将该方法的计算时间与现有大型工程软件(LS-DYNA)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引入运动学约束方程,建立了气浮台和柔性空间梁系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在大变形情况下,开展了气浮台和柔性空间梁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实验,验证了几何非线性空间梁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非线性 空间梁 动力学 刚-柔耦合实验
下载PDF
球形端面光纤与黑体光源耦合效率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超鑫 雷小华 +2 位作者 谢磊 刘显明 陈伟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92,共7页
为提高黑体光源的入纤强度,采用球形端面光纤为接收光纤,建立球形端面光纤与黑体辐射腔光能耦合模型,分析球形端面光纤参数、黑体腔参数等对光能耦合效率的影响.搭建黑体腔与球形端面光纤的光能耦合实验系统,在800~1000℃条件下开展了... 为提高黑体光源的入纤强度,采用球形端面光纤为接收光纤,建立球形端面光纤与黑体辐射腔光能耦合模型,分析球形端面光纤参数、黑体腔参数等对光能耦合效率的影响.搭建黑体腔与球形端面光纤的光能耦合实验系统,在800~1000℃条件下开展了光能耦合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球形端头直径的增加,耦合光能先增大后减小;当曲率半径约为85μm时,光能耦合强度最高.相对于平端面光纤而言,耦合效率提高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端面光纤 黑体光源 理论耦合模型 耦合效率 光能耦合实验
下载PDF
混响室漫射场下PCB板多导体传输线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庆国 谢鑫 贾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69-1973,共5页
为研究印制电路板(PCB)多导体微带线在复杂腔室电磁环境下端点响应特性,基于Monte Carlo方法,构建混响室漫射场电磁环境来模拟腔室电磁环境;并结合Agrawal场线耦合理论,对PCB板上多导体传输线节点响应进行分析;利用混响室、频谱仪等设... 为研究印制电路板(PCB)多导体微带线在复杂腔室电磁环境下端点响应特性,基于Monte Carlo方法,构建混响室漫射场电磁环境来模拟腔室电磁环境;并结合Agrawal场线耦合理论,对PCB板上多导体传输线节点响应进行分析;利用混响室、频谱仪等设备搭建实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Monte Carlo统计方法仿真得到的全向辐照环境与混响室电磁环境有较好的一致性;多导体微带线始端感应电流峰值出现的频点不满足f=nc/2L(n=1,2,3,…;c为传输速率,一般取光速;L为传输线长度),电流感应信号会随频率的增加出现衰减趋势;微带线端接负载阻值的变化不会影响到耦合曲线的变化规律,但电流感应信号幅值会随负载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印制电路板 非均匀介质 MONTE Carlo BLT方程 场线耦合实验
下载PDF
遗址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舱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路昭 孟祥兆 +2 位作者 罗昔联 金立文 顾兆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28-234,共7页
为研究遗址博物馆中文物病害(干裂、返碱等)与环境参数(空气温湿度、光照、污染物浓度、土壤含水量、可溶盐含量等)的定性、定量关系,确定遗址文物保存适宜的环境参数,设计研制了适宜遗址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多场耦合实验舱。实验舱主要... 为研究遗址博物馆中文物病害(干裂、返碱等)与环境参数(空气温湿度、光照、污染物浓度、土壤含水量、可溶盐含量等)的定性、定量关系,确定遗址文物保存适宜的环境参数,设计研制了适宜遗址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多场耦合实验舱。实验舱主要包括本体、空气净化和气幕隔离调控系统、污染气体控制系统、太阳辐射模拟系统及土环境调控系统5个子系统,可实现"土壤-文物-大气"多场耦合的复杂环境模拟。本文主要介绍实验舱设计指标、系统组成以及各子系统的实现方式和功能,并选取9组具有代表性的温湿度值作为测试对象研究实验舱中空气温湿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多种工况下,多场耦合实验舱中空气温湿度的均匀性、稳定性均分别为≤1℃和≤3%,满足实验舱中空气温湿度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多场耦合实验 文物病害 环境参数
下载PDF
尾纤型激光器与光纤的普通透镜耦合实验
15
作者 龙青云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12,23,共4页
为了研究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器件光纤拉曼放大器,在普通实验条件下,采用普通透镜,进行了尾纤型激光器与光纤跳线的透镜耦合实验。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了单透镜、组合透镜、单模光纤跳线、多模光纤跳线、掺镱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 为了研究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器件光纤拉曼放大器,在普通实验条件下,采用普通透镜,进行了尾纤型激光器与光纤跳线的透镜耦合实验。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了单透镜、组合透镜、单模光纤跳线、多模光纤跳线、掺镱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获得了采用参考光、五维光学调节架进行光轴调节的好方法,得到了一些提高耦合效率的有益结论,为下一步实验以及相关实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透镜耦合实验 拉曼散射 光纤跳线 光纤激光器
下载PDF
TiNi单晶形状记忆合金力热耦合实验分析
16
作者 林茵 晏艳 +2 位作者 李重河 朱明 霍永忠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7-374,共8页
本文通过对改进技术研制的Ti-50.0at%Ni单晶形状记忆合金进行力热耦合实验,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探讨了温度对马氏体相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此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超弹性能等一系列力学性能,从而对它的力学特性有了更深... 本文通过对改进技术研制的Ti-50.0at%Ni单晶形状记忆合金进行力热耦合实验,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探讨了温度对马氏体相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此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超弹性能等一系列力学性能,从而对它的力学特性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由此发现,此TiNi单晶具有非常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其最大可恢复应变高达10.83%,达到理论计算值。而由于强化机制的减弱,其塑性变形屈服强度较低,只呈现部分超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TINI 单晶 马氏体相变 力热耦合实验
下载PDF
海上高产气井防砂管柱冲蚀-腐蚀耦合作用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敏灵 董钊 +2 位作者 孟文波 崔书姮 张群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冲蚀腐蚀耦合作用对海上高产气井防砂管柱的损害机理比单一腐蚀或冲蚀作用更为复杂,实验显示,耦合作用下的管材损失速率比单一作用高16.27%~251.79%。结合冲蚀腐蚀实验和已有的冲蚀腐蚀理论模型,考虑CO_(2)分压、温度、流速、粒径和含... 冲蚀腐蚀耦合作用对海上高产气井防砂管柱的损害机理比单一腐蚀或冲蚀作用更为复杂,实验显示,耦合作用下的管材损失速率比单一作用高16.27%~251.79%。结合冲蚀腐蚀实验和已有的冲蚀腐蚀理论模型,考虑CO_(2)分压、温度、流速、粒径和含砂量等因素影响,建立了适用于筛管冲蚀腐蚀耦合作用的经验模型;以南海L-1气田为目标区,分析11口井防砂筛管冲蚀腐蚀情况并预测管柱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腐蚀耦合 耦合作用实验 预测模型 管柱寿命
下载PDF
ADS二回路铅铋合金-氦气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席文宣 蔡军 淮秀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94-2101,共8页
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液态铅铋合金(LBE)和氦气之间的耦合换热特性对ADS二回路冷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液态LBE-氦气耦合换热实验平台,开展了液态LBE变流量、变温等换热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Re数和入口温度等因素... 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液态铅铋合金(LBE)和氦气之间的耦合换热特性对ADS二回路冷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液态LBE-氦气耦合换热实验平台,开展了液态LBE变流量、变温等换热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Re数和入口温度等因素对耦合换热的影响规律。同时构建了实验台主换热器的三维全尺寸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根据场协同原理对主换热器内液态LBE和氦气的速度场及温度场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主换热器内液态LBE和氦气之间的耦合换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铅铋合金 氦气 耦合换热实验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阻垢剂耦合吸附/沉淀的室内实验及数学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曾利 屈永侠 纪常杰 《国外油田工程》 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阻垢剂在多孔介质中滞留的机理。关于阻垢剂的滞留机理,普遍有两个观点,即"吸附"和"沉淀",并且前人用不同但相关的模拟方法证实了这些观点。这些模拟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油田挤注处理的模拟。为...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阻垢剂在多孔介质中滞留的机理。关于阻垢剂的滞留机理,普遍有两个观点,即"吸附"和"沉淀",并且前人用不同但相关的模拟方法证实了这些观点。这些模拟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油田挤注处理的模拟。为了详细分析特定滞留机理(如纯吸附),需要在油田"相关条件"下进行认真的室内实验研究。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来对比研究纯吸附与耦合的吸附/沉淀,且耦合吸附/沉淀数学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挤注处理 吸附 沉淀耦合数学模拟实验
原文传递
侵蚀性流体作用下石灰岩渗透性变化规律
20
作者 杜昀宸 张肖肖 +3 位作者 盛金昌 吴彦青 周庆 刘星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212-218,共7页
为研究侵蚀性流体渗透过程中完整石灰岩石渗透性的变化规律,设计3组不同的渗透溶液化学侵蚀条件和应力条件下的石灰岩芯渗透实验,通过测量每种工况下不同时刻渗出液流量、渗出液中含有的离子浓度等数据,分析完整石灰岩渗透特性的主要影... 为研究侵蚀性流体渗透过程中完整石灰岩石渗透性的变化规律,设计3组不同的渗透溶液化学侵蚀条件和应力条件下的石灰岩芯渗透实验,通过测量每种工况下不同时刻渗出液流量、渗出液中含有的离子浓度等数据,分析完整石灰岩渗透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演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渗透液体侵蚀和应力施加对岩石渗透性演变存在不同作用。由于加压(围压、轴压、渗透压)对岩芯渗透性具有时效性,在实验初期(0~50 h)3种工况下岩芯渗透率都急剧下降,应力作用是引起岩石渗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实验过程的进展,岩芯内部孔隙喉道逐渐闭合,大约50 h之后,渗透流体的化学侵蚀作用开始显现,在之后的330 h中,渗透液为蒸馏水时岩芯渗透率基本趋于稳定,渗透溶液为p H=6的硫酸钠溶液或硫酸溶液时岩芯渗透率则持续下降,表明实验后期渗透液的化学侵蚀作用对岩芯渗透率演变起主要作用。3种工况实验过程中岩芯渗出液中始终有离子溶出,但是不同的渗透液体对岩芯矿物质的溶解效果有差异,显著改变渗出液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浓度比值。当渗透溶液中存在促进矿物质溶解的成分并且渗透压力较小时,渗透液中离子逐渐积累变多但不能及时被运移到岩芯外,从而可能产生沉淀堵塞岩芯渗透通道。实验过程中,完整石灰岩石渗透性的演变特性是渗透溶液的侵蚀作用、应力作用和溶质运移沉淀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石灰岩石 渗透特性 侵蚀性渗透溶液 耦合渗透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