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民众老乡心理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钟 姜永志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4-138,共5页
以甘肃人为被试,通过问卷的方式考察被试的老乡观念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职业、籍贯、年龄、现工作学习地是影响老乡观念的主要因素,老乡观念的形成与性别关系很小。通过讨论,对影响老乡观念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老乡效应及老... 以甘肃人为被试,通过问卷的方式考察被试的老乡观念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职业、籍贯、年龄、现工作学习地是影响老乡观念的主要因素,老乡观念的形成与性别关系很小。通过讨论,对影响老乡观念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老乡效应及老乡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乡效应 老乡观念 影响因素 研究
下载PDF
中国老乡心理效应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姜永志 张海钟 张鹏英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7-1242,共6页
老乡心理的本质是祖籍族群认同。中国人的老乡心理表现在离开家乡到外地后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人的依恋、对家乡方言的认同、老乡之间的相互帮助行为乃至老乡之间的组织行为。研究发现,老乡心理效应由语言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 老乡心理的本质是祖籍族群认同。中国人的老乡心理表现在离开家乡到外地后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人的依恋、对家乡方言的认同、老乡之间的相互帮助行为乃至老乡之间的组织行为。研究发现,老乡心理效应由语言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习俗认同、地域认同等成分组成,必备条件由中心因素和外围因素构成,中心因素包括离家在外、地缘切近、文化趋同和相互扶持。采用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范式,考察在本地和外地上学的大学生对老乡的参照效应,发现被试在外地时,参照本省(市)人加工的回忆成绩显著优于其他参照条件,对本省(市)人表现出参照效应;被试在本地时,各参照条件下回忆成绩没有差异。老乡心理是形成区域心理性格的基础,也是区域文化差异与人格差异相互作用的重要标志。老乡心理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老乡认同的核心是社会文化认同,社会文化认同以语言认同为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乡心理效应 理论探索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老乡心理情结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海钟 姜永志 张鹏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82-188,共7页
老乡心理情结与效应研究通过相关理论的梳理和老乡情结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提出了老乡心理效应的概念和老乡心理效应的社会心理机制问题,并获得比较充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作为支撑,试图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老乡心理效应 老乡情结 心理研究
下载PDF
种族民族家族与老乡心理效应的族群与区域层次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海钟 《河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8-112,75,共6页
现代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过程中,研究民族心理比较多,很少按照社会生物学的层次顺序把种族、民族、氏族、家族、放在一个序列来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族者群也,种族、民族、氏族... 现代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过程中,研究民族心理比较多,很少按照社会生物学的层次顺序把种族、民族、氏族、家族、放在一个序列来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族者群也,种族、民族、氏族、家族心理研究都应该是群体心理研究的组成部分。老乡观念、老乡情结、老乡心理效应都是老乡群体心理规律的表征。老乡群体可以是当前生活在某一个区域的实在群体,也可以是当前跨区域生活的虚拟群体,但都与种族、民族、氏族、家族紧密关联。因为相异民族居住区域的交叉重叠化,虽然同一区域的相异民族个体也会认同为老乡,但老乡认同和心理效应首先会表现在同一家族,随后是同一氏族,再后是同一民族,再后是同一种族。同时,中国人民的行政区域认同度非常高,老乡心理效应按照区域认同度排序,依次为村域、乡域、县域、省域、国域,其中最核心的认同基础是地方语言,最核心的认同纽带是风俗习惯,最核心的认同心理是情感依赖,最核心的认同观念是相互支持。这就形成了一个二维的认同效应表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 民族 氏族 家族 老乡心理效应
下载PDF
同乡会馆与老乡心理效应及社会管理策略辨析
5
作者 张海钟 于倩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11,共4页
中国历史中的会馆不仅为中国民族团结、文化融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许多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会馆文化是一种科举文化,也是商业文化,但更多则是同乡文化、地域文化、区域文化,其中内隐着强烈的老乡心理效应。就... 中国历史中的会馆不仅为中国民族团结、文化融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许多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会馆文化是一种科举文化,也是商业文化,但更多则是同乡文化、地域文化、区域文化,其中内隐着强烈的老乡心理效应。就社会管理的视角而言,首先应该允许其适度发展,满足全国各省市县区域同乡异地生活工作中情感诉求和相互支持的需要,其次应该规范登记、制定章程,防止畸形发展,形成对抗政策和主流文化的非正式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会馆 老乡心理效应 老乡群体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