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被引量:697
1
作者 仲伟合 钟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8-50,共3页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功能派翻译理论 目的法则 翻译行为 译文 功能主义 跨文化交际 发起者 目的论 交际目的
原文传递
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 被引量:305
2
作者 李明 仲伟合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6,共5页
本文结合笔者从事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经验,从翻译工作坊的定义入手,就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目的、目标、模式、步骤以及翻译工作坊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和对培养专业翻译人才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该课程真正让翻译实践走进了课堂,有... 本文结合笔者从事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经验,从翻译工作坊的定义入手,就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目的、目标、模式、步骤以及翻译工作坊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和对培养专业翻译人才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该课程真正让翻译实践走进了课堂,有效实施了翻译技能的培训优先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以翻译过程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强调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注重所选翻译材料的真实性,注重译者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翻译能力、译者能力、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责任意识等的培养,为他们日后成功地踏上职业翻译之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工作坊教学 翻译过程 翻译能力 译者能力 专业翻译人才
原文传递
归化—翻译的岐路 被引量:232
3
作者 刘英凯 《现代外语》 1987年第2期58-64,57,共8页
所谓“归化”,按《辞海》的解释,“即‘入籍’的旧称”。翻译的“归化”则喻指翻译过程中,把客“籍”的出发语言极力纳入归宿语言之“籍”:英译汉就不遗余力地汉化;汉译英则千方百计地英化……余则类推。译坛上素有“宁顺而不信”论者,... 所谓“归化”,按《辞海》的解释,“即‘入籍’的旧称”。翻译的“归化”则喻指翻译过程中,把客“籍”的出发语言极力纳入归宿语言之“籍”:英译汉就不遗余力地汉化;汉译英则千方百计地英化……余则类推。译坛上素有“宁顺而不信”论者,而“归化”的译文让人听了耳熟,看了眼熟,毫无不顺感、阻拒感,所以历来不乏提倡者、实践者和拥护者。例如长篇小说《飘》的译者主张译文的归化,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如人名、地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了,……对话方面也力求译得象中国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异国情调 语言形式 替代法 英译汉 翻译过程 成语 汉译英 汉语 翻译问题
下载PDF
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 被引量:159
4
作者 胡庚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5,共6页
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借用"生命体"接受"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 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借用"生命体"接受"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适应"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译者选择的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和对译本的最终行文。这种描述可以表达为:翻译过程=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译者对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程度的"选择"+译者对译本最终行文的"选择")。简化地说,翻译=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适应 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
下载PDF
认知翻译研究 被引量:148
5
作者 王寅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3,127,共7页
翻译学借助语言学建构了很多理论,随着21世纪认知语言学(CL)逐步成为主流学派,也对该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认知翻译研究"。本文简述该学科两大理论来源(认知科学和CL),且重点论述其基本观点与应用:CL... 翻译学借助语言学建构了很多理论,随着21世纪认知语言学(CL)逐步成为主流学派,也对该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认知翻译研究"。本文简述该学科两大理论来源(认知科学和CL),且重点论述其基本观点与应用:CL核心原则、范畴化、突显原则和原型理论、隐喻转喻、参照点、翻译的构式单位、识解、基于用法模型、数法并用等,有望为从认知角度研究翻译理论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认知翻译研究 翻译过程
原文传递
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 被引量:77
6
作者 袁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10,共5页
写这个题目是受了一部法国文学翻译研讨会论文集的启发。这次研讨会于1984年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举行,三天的议程分别是:1.开幕式及有关译者双重功效的讨论;2.文学翻译家的社会地位探讨;3.作家与翻译家论坛:娜塔莉·萨罗特及其欧... 写这个题目是受了一部法国文学翻译研讨会论文集的启发。这次研讨会于1984年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举行,三天的议程分别是:1.开幕式及有关译者双重功效的讨论;2.文学翻译家的社会地位探讨;3.作家与翻译家论坛:娜塔莉·萨罗特及其欧洲译者群。显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创作个性 翻译过程 翻译研究 翻译 翻译的标准 法国翻译理论 翻译活动 翻译实践 再创造
原文传递
零翻译漫谈 被引量:113
7
作者 刘明东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和全球化的加速 ,翻译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克服各种障碍变不可译为可译是译者所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了邱懋如教授提出的“零翻译”概念 ,分析了...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和全球化的加速 ,翻译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克服各种障碍变不可译为可译是译者所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了邱懋如教授提出的“零翻译”概念 ,分析了“零翻译”的语言表达差异、文化差异以及源语词汇创新三个方面的理据 ,同时将零翻译分为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并探讨了八种具体的实现零翻译的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工作者 理据 翻译过程 源语 译者 语词 词汇 实务 科技 扩大
下载PDF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89
8
作者 吕俊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54,共6页
本文讨论了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几点启示指出这一转向实质上是人类认知方式的一次变革它必然改变翻译研究的传统观念即从独白话语走向对话话语而翻译过程也将是一个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翻译批评将成为批评家对上... 本文讨论了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几点启示指出这一转向实质上是人类认知方式的一次变革它必然改变翻译研究的传统观念即从独白话语走向对话话语而翻译过程也将是一个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翻译批评将成为批评家对上述对话的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过程 翻译批评 译者 对话 白话 话语 语言论转向 批评家 独白
全文增补中
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 被引量:96
9
作者 郑海凌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共5页
近二十年来,我国翻译理论界对翻译标准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原因是忽视传统译学理论的研究,忽视对翻译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正确的把握。八十年代的“方法论热”曾给翻译界带来一股新风,西方译论的介入为我... 近二十年来,我国翻译理论界对翻译标准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原因是忽视传统译学理论的研究,忽视对翻译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正确的把握。八十年代的“方法论热”曾给翻译界带来一股新风,西方译论的介入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开阔了我们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文学翻译 “和谐” 翻译过程 翻译实践 “中和” 艺术传达 “信达雅” 得意忘言 我国翻译理论
原文传递
文化交流与翻译 被引量:85
10
作者 许崇信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1-36,共6页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文化背景 文化交流 历史文化 文化翻译 翻译过程 民族特点 不同文化 外来文化 不同民族
原文传递
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77
11
作者 张柏然 姜秋霞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9,16,共4页
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张柏然姜秋霞我国自有文字翻译以来的一千多年间,已基本形成了特有的译学思想与理论。本世纪80年代以前,在翻译理论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翻译标准的探讨,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钱钟书的“化境... 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张柏然姜秋霞我国自有文字翻译以来的一千多年间,已基本形成了特有的译学思想与理论。本世纪80年代以前,在翻译理论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翻译标准的探讨,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钱钟书的“化境”说,都局限于对翻译导向的总体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 翻译研究 译学理论 人文性 语言特点 《中国翻译 翻译理论体系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翻译过程
原文传递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 被引量:63
12
作者 刘军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2-55,共4页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刘军平[Abstract]Thepresentpaperdiscussesarecentphilosophicalpointofview—deconstructionasitisappliedintr...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刘军平[Abstract]Thepresentpaperdiscussesarecentphilosophicalpointofview—deconstructionasitisappliedintranslationper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德里达 翻译理论研究 语言学 翻译 翻译过程 翻译文本 “延异” 翻译研究 现代阐释学
原文传递
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兼谈《魔戒》译者主体性发挥 被引量:52
13
作者 唐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72,共5页
译者主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译者———这一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本文试图借助阐释学,关注和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并在分析《魔戒》译本的基础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从译本的选择、翻译目的及翻... 译者主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译者———这一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本文试图借助阐释学,关注和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并在分析《魔戒》译本的基础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从译本的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确定到对作品的阐释、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译者 主体性 翻译过程 《魔戒》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 被引量:76
14
作者 王寅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0,17,共7页
基于认知语言学(CL)建立起来的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据此可弥补将翻译仅视为"语言转换"这一传统观之缺陷。CL所分析出的认知过程同样适用于解释翻译过程。本文基于认知过程的感觉、知觉、意象、意象图式、范畴... 基于认知语言学(CL)建立起来的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据此可弥补将翻译仅视为"语言转换"这一传统观之缺陷。CL所分析出的认知过程同样适用于解释翻译过程。本文基于认知过程的感觉、知觉、意象、意象图式、范畴、概念、意义、(理想化)认知模型、ECM、隐转喻等环节来细述翻译过程,以期能在认知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中深入探索翻译过程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尝试为该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 认知过程 翻译过程 意象图式 隐转喻
原文传递
认知翻译学与识解机制 被引量:76
15
作者 王寅 《英语知识》 2013年第1期52-57,共6页
认知翻译学是一门将"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紧密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充分体现出后现代哲学中的体验人本精神。本文拟将认知翻译学描写为"如何在译八语中识解原作者在原作品中的原意图",且运用认知语言学所提出的用以解... 认知翻译学是一门将"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紧密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充分体现出后现代哲学中的体验人本精神。本文拟将认知翻译学描写为"如何在译八语中识解原作者在原作品中的原意图",且运用认知语言学所提出的用以解释语言表达主观性的"识解机制(包括5个要素: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突显)",从认知角度来简析翻译中的常见方法,以期能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具体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认知翻译 翻译过程 识解
下载PDF
《围城》英译本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48
16
作者 孙艺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3-38,共6页
珍妮·凯利(Jeanne Kelly)和茅国权(Nathan K.Mao)合译的《围城》英译本,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时反应甚为热烈。但也有人对译文不满,并将其中的毛病缺陷列为若干类,对译作大张挞伐。公平地说,译文虽不算上乘之作。
关键词 《围城》 英译本 译文 钱钟书 英语表达习惯 孙柔嘉 对等词 小姐 翻译过程 习惯用法
原文传递
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被引量:70
17
作者 张美平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5,共4页
为了解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学校举行了一次竞赛。从一道题(英译汉)的成绩来看,翻译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本文通过详实的例证分析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技能培养 翻译教学 解决对策 翻译过程 英译汉 并提 例证
下载PDF
试论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与启示 被引量:63
18
作者 袁卓喜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89,共7页
本文以语块理论为依托,通过分析预制语块的特点并结合翻译单位及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特点来探讨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文章认为语块储备及语块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译者进行无标记翻译,实现翻译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本文以语块理论为依托,通过分析预制语块的特点并结合翻译单位及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特点来探讨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文章认为语块储备及语块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译者进行无标记翻译,实现翻译的流利性和准确性,而且可以为译者提供更大的处理有标记翻译所需的大脑信息处理空间。语块对翻译过程中语言信息的处理和目标语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这对翻译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块理论 翻译单位 翻译过程 翻译教学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的认知取向 被引量:47
19
作者 吴义诚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61,共7页
受语言学研究的启示本文将翻译研究分为外在性的翻译研究和内在性的翻译研究外在性的翻译研究即传统的翻译研究重点放在与翻译结果相关的方法标准及功能上内在性的翻译研究可称之为认知取向的翻译研究它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 受语言学研究的启示本文将翻译研究分为外在性的翻译研究和内在性的翻译研究外在性的翻译研究即传统的翻译研究重点放在与翻译结果相关的方法标准及功能上内在性的翻译研究可称之为认知取向的翻译研究它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试图建立具有心理现实性的翻译模式并以此揭示翻译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规律文章还对英国学者B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过程 语言学研究 翻译模式 心理现实性 认知 文章 内在性 揭示 国学
全文增补中
依存语法和机器翻译 被引量:43
20
作者 刘海涛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95,共5页
回顾了依存语法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依存语法的基本原则和构建方法,比较了短语结构语法与依存语法的异同以及它们在机器翻译中的作用,说明了依存语法与配价语法的关系。认为依存语法在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依存语法 计算语言学 机器翻 依存关系 自然语言 句法关系 格语法 目标语 同现关系 翻译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