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维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爱艾 邓淑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2,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是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治理的软实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相伴而生,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存并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有着以下三条基本路径:其一,以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是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治理的软实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相伴而生,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存并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有着以下三条基本路径:其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指导;其二,以革命、建设、改革、治理中的根本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三,以人民群众为话语体系建构的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话语体系 原理指导 问题意识 群众本位
下载PDF
坚持以群众为本位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被引量:2
2
作者 龙秀雄 《桂海论丛》 2013年第6期8-11,共4页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党员干部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活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坚持以群众为本位。要正确定位好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积极争取群众支持,热情欢迎群众监督,自觉接受群众检验,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党员干部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活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坚持以群众为本位。要正确定位好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积极争取群众支持,热情欢迎群众监督,自觉接受群众检验,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本位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下载PDF
群众创造教育的新发现——“群众本位”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管见 被引量:1
3
作者 戴佩玉 《徐特立研究》 2002年第4期38-40,共3页
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认为:任何一种教育学说都是时代思潮的反映或社会需求的产物。他的"群众本位"教育论,也是当时中国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需求的产物。因而他发现了人民群众在自己教育需求上的创造性。
关键词 群众创造教育 群众本位 教育思想 徐特立 社会生活教育 素质教育
下载PDF
论徐特立的“群众本位”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厚道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徐特立创办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其要点是:教育原本属于人民群众,教育是群众"自己的权利",普及与平等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办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是为了群众;教... "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徐特立创办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其要点是:教育原本属于人民群众,教育是群众"自己的权利",普及与平等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办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是为了群众;教育对象不只是学生,应该是所有人民群众,要根据社会条件,开辟多种途径,兴办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满足群众的不同教育需求;要尽力扩充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依靠群众办教育,使人民群众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使其中尽可能多的人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力求群众满意教育。"群众本位"教育观,对于解决教育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如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学有所教"等,都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群众本位 教育观 普及 平等 价值
下载PDF
浅议怎样学习吸收中、外教育思想
5
作者 戴永增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是怎样吸收、使用、批判、发展中外文化教育思想,并在实践中发展创立“群众本位”教育思想的探讨,论证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三个理念和注意防止一个问题。
关键词 徐特立 教育思想 群众本位 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 文化教育 教育理念
下载PDF
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观对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传承与超越
6
作者 温莹盈 《特立学刊》 2016年第6期4-8,共5页
"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精华。基于教育对国家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一脉相承,其超越之处在于打破了古代因政治造成的教育不平等,追求政治思想教育与人文修养教育并重,批判性地... "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精华。基于教育对国家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一脉相承,其超越之处在于打破了古代因政治造成的教育不平等,追求政治思想教育与人文修养教育并重,批判性地包容并蓄政治立场以外符合人发展需要的文化知识与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徐特立教育思想在"批判"中生成与发展,对教师队伍教育思维批判性的培养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群众本位 教育传承 核心素养 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徐特立“群众本位”的教育思想研究
7
作者 孟雪萍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6,共2页
徐特立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群众本位"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教育的基础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教育活动应该围绕生产劳动和经济活动开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是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徐特立 群众本位 教育
下载PDF
对扩招后高校教学管理的反思——学习徐特立教育思想,指导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8
作者 罗琴 《湖南儿童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徐特立研究)》 2004年第2期37-40,共4页
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于1940年在重庆就教育问题与戴伯韬的谈话中率先提出“群众本位”新理念。10年后,即1950年1月,他又在《教育讲座》里,肯定了“群众本位”。“群众本位”的教育,实质上就是“大众化”教育。徐特立“群众... 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于1940年在重庆就教育问题与戴伯韬的谈话中率先提出“群众本位”新理念。10年后,即1950年1月,他又在《教育讲座》里,肯定了“群众本位”。“群众本位”的教育,实质上就是“大众化”教育。徐特立“群众本位”的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教育工作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教育思想 高校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 群众本位 学习 反思 扩招 1940年 革命教育家 1950年 “大众化” 教育问题 重要意义 教育工作 新理念
下载PDF
论“群众本位”教育观的当代价值
9
作者 张晓璐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第4期65-67,共3页
"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徐特立创办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其要点是:教育源本属于人民群众,教育是群众"自己的权利",普及与平等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办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是为了群众;教... "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徐特立创办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其要点是:教育源本属于人民群众,教育是群众"自己的权利",普及与平等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办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是为了群众;教育对象不只是学生,应该是所有人民群众,要根据社会条件,开辟多种途径,兴办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满足群众的不同教育需求;要扩充和科学组织教育资源,依靠群众办教育,使人民群众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使其中尽可能多的人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力求群众满意教育。深刻领会"群众本位"教育观,对于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学有所教"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群众本位 教育观 普及 平等 价值
下载PDF
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军靠 刘建德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9-113,共5页
"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贯穿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红线。徐特立分析指出,"群众本位"教育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使命,教育属于人民群众。同时他认为"群众本位"教育的实施要从... "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贯穿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红线。徐特立分析指出,"群众本位"教育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使命,教育属于人民群众。同时他认为"群众本位"教育的实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其发展有赖于优秀的人民教师队伍。"群众本位"教育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要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必须重视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坚持把教育公平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必须依据社会现实条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科学调整教育结构,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同教育需求;必须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以保证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群众本位”教育 意义
下载PDF
劳动群众本位: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根本向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莉 孙熙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2,共5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立足劳动群众本位,有助于党在真理内涵、行为主体和传播媒介三大基本维度上更加准确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大众传播与发展。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内在要求,也符合我党历史上...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立足劳动群众本位,有助于党在真理内涵、行为主体和传播媒介三大基本维度上更加准确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大众传播与发展。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内在要求,也符合我党历史上的工作实际和基本经验,更是未来推进理论研究、宣传与运用的指导原则和根本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群众本位 真理内涵 行为主体 传播中介
下载PDF
辩证司教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的显著特色之一
12
作者 黄官文 《徐特立研究》 2000年第3期23-26,共4页
徐老在《再论我们怎样学习》一文中有一句让人读来深感振奋的话:"我们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书,可是有一句最主要的没有读,即《费尔巴哈论》上说的‘一切东西在辩证法面前没有神圣’。"(见《徐特立文集》267页)《费尔巴哈论》... 徐老在《再论我们怎样学习》一文中有一句让人读来深感振奋的话:"我们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书,可是有一句最主要的没有读,即《费尔巴哈论》上说的‘一切东西在辩证法面前没有神圣’。"(见《徐特立文集》267页)《费尔巴哈论》是指恩格斯所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倡导人们应如何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切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教育思想 特色 辩证司教 教育继承性 开放式教育 群众本位观念
下载PDF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浅说
13
作者 戴佩玉 《徐特立研究》 2002年第3期22-25,共4页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必将进入人类社会文明的新时期——知识经济文明阶段。而作为这一新的社会文明基础的知识生产,将更加依赖教育,教育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心。“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正是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革命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必将进入人类社会文明的新时期——知识经济文明阶段。而作为这一新的社会文明基础的知识生产,将更加依赖教育,教育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心。“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正是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论的核心思想。纵观近十余年来,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无不反映并持续不断地证明着: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教育改革 发展 徐特立 教育思想 现代价值 群众本位”思想
下载PDF
论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思想——学习徐特立教育思想体会之三
14
作者 李雄飞 《徐特立研究》 2002年第3期26-29,共4页
内涵丰富、论析深刻的徐特立教育思想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精神财富。徐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终生学习、贵在实践、行知结合、学用一致、面向实际、服务人民等一系列教育学说至今焕发着夺目的光彩,常研常新。但如果从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来探讨... 内涵丰富、论析深刻的徐特立教育思想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精神财富。徐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终生学习、贵在实践、行知结合、学用一致、面向实际、服务人民等一系列教育学说至今焕发着夺目的光彩,常研常新。但如果从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来探讨,就能发现,群众本位教育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核心,这是一种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教师主体论迥异,又与资产阶级的学生本位论大相径庭的无产阶级革命新教育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群众本位”思想 教育思想 “三个代表” 教育改革 教师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教育思想体系——再论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论
15
作者 戴永增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 2000年第4期8-12,共5页
关键词 徐特立 教育思想 中国 群众本位”教育论
下载PDF
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观对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传承与超越
16
作者 温莹盈 《师道(教研)》 2017年第3期113-113,共1页
一、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观的内涵 徐特立是民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在从事教育研究与工作实践的70多年中,他提炼出不少极具价值的教育思想及理论,其中“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其教育思想成熟期的核心理念,是其教育价值取向的最好体现。
关键词 传统教育观念 群众本位 徐特立 教育价值取向 传承 中国 教育思想 民国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