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
被引量:
65
1
作者
陆洋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5,共7页
作者从诗学的视角研究了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美译”思想、“美译”形式、以及“美译”价值与诗学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论“美”的翻译家,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从翻译审美...
作者从诗学的视角研究了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美译”思想、“美译”形式、以及“美译”价值与诗学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论“美”的翻译家,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从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心理和审美效应等方面出发,林语堂提出了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观。本文认为,林语堂的翻译论,实际上是“美译”论。他借助不同层面的形式“越位”策略,来实现他的“美译”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译文的新的形式美:浑整美、闲淡美与和谐美,从而建构起翻译的感性诗学。这种感性诗学与语言想象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对人类诗意的生存方式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诗学
美
译
林语堂
原文传递
“易”带“译”路——变译理论回顾与断想
被引量:
4
2
作者
邹付容
冯阳光
《民族翻译》
2018年第2期13-19,共7页
本文基于历时视角梳理了变译现象起源、变译观发轫、变译理论体系构建及完善历程,并对其学术贡献进行分析。针对变译变通手段中"改译"存在的"是否改""为何改""如何改"等问题,笔者尝试将"...
本文基于历时视角梳理了变译现象起源、变译观发轫、变译理论体系构建及完善历程,并对其学术贡献进行分析。针对变译变通手段中"改译"存在的"是否改""为何改""如何改"等问题,笔者尝试将"美译"与"创译"作为"改译"的策略与方法。此外,本文还将预测未来变译理论将由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倾斜,结合跨学科研究方法,以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强变译理论传播研究、促进中国译学理论话语权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
译
理论
综述
美
译
创
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语堂英译《道德经》赏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宝莲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10期5-7,共3页
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提出"美译"理论,将"忠实"、"通顺"和"美"作为三条翻译审美标准,并在他的翻译实践中进行了"美译"的探索。本文通过赏析林语堂的《道德经》译文,体...
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提出"美译"理论,将"忠实"、"通顺"和"美"作为三条翻译审美标准,并在他的翻译实践中进行了"美译"的探索。本文通过赏析林语堂的《道德经》译文,体悟译者展示的美译之美,并将之归纳为"达意传神美"、"整体和谐美"和"文化风格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美
译
达意传神
美
整体和谐
美
文化风格
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翻译呼唤美译——以成都市旅游景点之英译为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0-93,共4页
文章根据美学基本原理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指出景点旅游文本是包含美学功能的复合型文本,并结合该原理对成都市旅游景点标识的英译现状进行分析点评,提出旅游翻译应当更加注意美译。
关键词
旅游翻
译
美
学功能
纽马克
美
译
成都旅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译者的责任:矛盾、无奈与信念——简评林语堂对《浮生六记》中比喻的翻译
被引量:
1
5
作者
孟祥德
甘平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4-26,共3页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且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息息相关,在翻译中应予以保留。成功的比喻翻译不仅能够传递或再现原文比喻的美感,还能够使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相映成趣,产生双重的美学价值。因此,忠实原...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且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息息相关,在翻译中应予以保留。成功的比喻翻译不仅能够传递或再现原文比喻的美感,还能够使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相映成趣,产生双重的美学价值。因此,忠实原作、追求"美译"、传播文化是译者的责任所在。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译者的责任与文化接受的现实之间产生矛盾时,应该坚定传播文化的信念。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林语堂对《浮生六记》中比喻的翻译可谓代表性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
美
译
译
者责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翻译中的“美译”标准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敏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本文尝试从追溯中西方翻译理论中的美学思想出发,将原文和译文作为审美客体,而译者和读者作为审美主体,阐述文学翻译是译者将原文中的美转化、移植到译文中的一种审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高标准就是"美译"标准,即作...
本文尝试从追溯中西方翻译理论中的美学思想出发,将原文和译文作为审美客体,而译者和读者作为审美主体,阐述文学翻译是译者将原文中的美转化、移植到译文中的一种审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高标准就是"美译"标准,即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能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来对审美客体进行美学特征分析,使译文再现原文的美,令译文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一样得到美的享受,达到审美效应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
译
美
译
翻
译
标准
原文传递
鲁迅与林语堂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王福湘
陶丽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5-110,共6页
鲁迅与林语堂作为中国译学史和翻译史上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翻译活动的同与异可以梳理为三个层面:拿来与送去,异化与归化,直译与美译。他们的差异表明:译者的主体性是文学翻译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译者的文化态度在他们的翻译策略的...
鲁迅与林语堂作为中国译学史和翻译史上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翻译活动的同与异可以梳理为三个层面:拿来与送去,异化与归化,直译与美译。他们的差异表明:译者的主体性是文学翻译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译者的文化态度在他们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林语堂
翻
译
理论
拿来主义
异化
归化
直
译
美
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语堂翻译理论简述及评论
8
作者
洪长宇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介绍林语堂,分别是林语堂的生平介绍、作品介绍、翻译理论以及翻译实践的赏析与评价和个人对其理论所进行的理解与评论。在这四部分中,后两个部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特别是翻译中的见形舍意、见意舍形以及美译的内核以...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介绍林语堂,分别是林语堂的生平介绍、作品介绍、翻译理论以及翻译实践的赏析与评价和个人对其理论所进行的理解与评论。在这四部分中,后两个部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特别是翻译中的见形舍意、见意舍形以及美译的内核以及美译的形式,同时在翻译中越位也是经常会用到的一种翻译手段。在本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基于林语堂的翻译理论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以及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美
译
翻
译
理论
越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章翻译学的名与实
被引量:
36
9
作者
潘文国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4,94,共7页
文章翻译学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章学,以做文章的态度对待翻译,强调为人先于为译,不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翻译,主张一切翻译都要在完整传达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加工。这一理论首先可用于中国典籍的外译,也可施之于美文中译和一般翻译。
关键词
文章翻
译
学
文章学
典籍外
译
美
文
美
译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
被引量:
65
1
作者
陆洋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5,共7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 (04ZD05)
文摘
作者从诗学的视角研究了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美译”思想、“美译”形式、以及“美译”价值与诗学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论“美”的翻译家,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从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心理和审美效应等方面出发,林语堂提出了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观。本文认为,林语堂的翻译论,实际上是“美译”论。他借助不同层面的形式“越位”策略,来实现他的“美译”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译文的新的形式美:浑整美、闲淡美与和谐美,从而建构起翻译的感性诗学。这种感性诗学与语言想象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对人类诗意的生存方式的关注。
关键词
形式
诗学
美
译
林语堂
Keywords
forms
poetics
aesthetic translation
Lin Yutang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易”带“译”路——变译理论回顾与断想
被引量:
4
2
作者
邹付容
冯阳光
机构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民族翻译》
2018年第2期13-19,共7页
文摘
本文基于历时视角梳理了变译现象起源、变译观发轫、变译理论体系构建及完善历程,并对其学术贡献进行分析。针对变译变通手段中"改译"存在的"是否改""为何改""如何改"等问题,笔者尝试将"美译"与"创译"作为"改译"的策略与方法。此外,本文还将预测未来变译理论将由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倾斜,结合跨学科研究方法,以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强变译理论传播研究、促进中国译学理论话语权构建。
关键词
变
译
理论
综述
美
译
创
译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语堂英译《道德经》赏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宝莲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10期5-7,共3页
文摘
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提出"美译"理论,将"忠实"、"通顺"和"美"作为三条翻译审美标准,并在他的翻译实践中进行了"美译"的探索。本文通过赏析林语堂的《道德经》译文,体悟译者展示的美译之美,并将之归纳为"达意传神美"、"整体和谐美"和"文化风格美"。
关键词
《道德经》
美
译
达意传神
美
整体和谐
美
文化风格
美
Keywords
Translation of Tao Te Ching
aesthetictranslation
beauty of expression
beauty of harmony
beautyof style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翻译呼唤美译——以成都市旅游景点之英译为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勇
机构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0-93,共4页
文摘
文章根据美学基本原理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指出景点旅游文本是包含美学功能的复合型文本,并结合该原理对成都市旅游景点标识的英译现状进行分析点评,提出旅游翻译应当更加注意美译。
关键词
旅游翻
译
美
学功能
纽马克
美
译
成都旅游
Keywords
Tourism translation
Aesthetic function
Newmark
beautified translation
Chengdu tour
分类号
F592.6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译者的责任:矛盾、无奈与信念——简评林语堂对《浮生六记》中比喻的翻译
被引量:
1
5
作者
孟祥德
甘平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与国际交流系
苏州市行政学院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4-26,共3页
文摘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且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息息相关,在翻译中应予以保留。成功的比喻翻译不仅能够传递或再现原文比喻的美感,还能够使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相映成趣,产生双重的美学价值。因此,忠实原作、追求"美译"、传播文化是译者的责任所在。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译者的责任与文化接受的现实之间产生矛盾时,应该坚定传播文化的信念。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林语堂对《浮生六记》中比喻的翻译可谓代表性文本。
关键词
比喻
美
译
译
者责任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翻译中的“美译”标准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敏
机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文摘
本文尝试从追溯中西方翻译理论中的美学思想出发,将原文和译文作为审美客体,而译者和读者作为审美主体,阐述文学翻译是译者将原文中的美转化、移植到译文中的一种审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高标准就是"美译"标准,即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能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来对审美客体进行美学特征分析,使译文再现原文的美,令译文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一样得到美的享受,达到审美效应的对等。
关键词
文学翻
译
美
译
翻
译
标准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鲁迅与林语堂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王福湘
陶丽霞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文摘
鲁迅与林语堂作为中国译学史和翻译史上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翻译活动的同与异可以梳理为三个层面:拿来与送去,异化与归化,直译与美译。他们的差异表明:译者的主体性是文学翻译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译者的文化态度在他们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鲁迅
林语堂
翻
译
理论
拿来主义
异化
归化
直
译
美
译
Keywords
Lun Xun
Lin Yu-tang
translation theory
fetchism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liberal translation
aesthetic translation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语堂翻译理论简述及评论
8
作者
洪长宇
机构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文摘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介绍林语堂,分别是林语堂的生平介绍、作品介绍、翻译理论以及翻译实践的赏析与评价和个人对其理论所进行的理解与评论。在这四部分中,后两个部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特别是翻译中的见形舍意、见意舍形以及美译的内核以及美译的形式,同时在翻译中越位也是经常会用到的一种翻译手段。在本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基于林语堂的翻译理论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以及评论。
关键词
林语堂
美
译
翻
译
理论
越位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章翻译学的名与实
被引量:
36
9
作者
潘文国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4,94,共7页
文摘
文章翻译学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章学,以做文章的态度对待翻译,强调为人先于为译,不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翻译,主张一切翻译都要在完整传达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加工。这一理论首先可用于中国典籍的外译,也可施之于美文中译和一般翻译。
关键词
文章翻
译
学
文章学
典籍外
译
美
文
美
译
Keywords
compositology
compositional translatology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into other languages
belle translation for belle lettre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
陆洋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65
原文传递
2
“易”带“译”路——变译理论回顾与断想
邹付容
冯阳光
《民族翻译》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林语堂英译《道德经》赏析
胡宝莲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旅游翻译呼唤美译——以成都市旅游景点之英译为例
周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译者的责任:矛盾、无奈与信念——简评林语堂对《浮生六记》中比喻的翻译
孟祥德
甘平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文学翻译中的“美译”标准
杨敏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
1
原文传递
7
鲁迅与林语堂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
王福湘
陶丽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林语堂翻译理论简述及评论
洪长宇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文章翻译学的名与实
潘文国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