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位美国友人的真知灼见——访原美军赴延安观察组成员谢伟思先生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向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7-90,共4页
一位美国友人的真知灼见——访原美军赴延安观察组成员谢伟思先生李向前51年前,正当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中国战场开始转入反攻,酣战太平洋的美军同日军展开逐岛激烈争夺之际,一个由一小队美国军人和政府官员组成的使团,从重庆机场悄... 一位美国友人的真知灼见——访原美军赴延安观察组成员谢伟思先生李向前51年前,正当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中国战场开始转入反攻,酣战太平洋的美军同日军展开逐岛激烈争夺之际,一个由一小队美国军人和政府官员组成的使团,从重庆机场悄然起飞。他们一路向西向北,飞往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友人 毛泽东 共产党 观察组 延安 八路军 中共领导人 蒋介石 史迪威 国民党军队
下载PDF
家妇女服饰浅说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春霞 《文史天地》 1996年第4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妇女服饰 古代服饰 民间工艺 美国友人 蜡染布 作家 历史沿革 交战地带 民族 生产劳动
原文传递
敲响警世钟的陈天华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涛 《史学月刊》 1984年第1期60-64,共5页
“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这是陈天华在《警世钟》一书中提出的名言。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毛泽东在1936年与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回忆少年时代读了一本讲革命的书对自己的影响时... “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这是陈天华在《警世钟》一书中提出的名言。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毛泽东在1936年与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回忆少年时代读了一本讲革命的书对自己的影响时说:“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说的这本书,就是盛行一时的《警世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天华 毛泽东 爱国思想 埃德加·斯诺 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 孙中山 美国友人 国家兴亡
下载PDF
浅议孙中山先生三封未公开发表的英文信件
4
作者 郦玉明 一之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2-75,共4页
最近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获得了三封从未发表过的孙中山先生致美国友人奥斯丁·布朗和威廉·舒尔兹的英文信件,其中丙封为亲笔信(原件收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这些信件极为珍贵,它们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6月至1918年... 最近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获得了三封从未发表过的孙中山先生致美国友人奥斯丁·布朗和威廉·舒尔兹的英文信件,其中丙封为亲笔信(原件收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这些信件极为珍贵,它们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6月至1918年4月这段时间对美国政府的态度和期望,以及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一些探索。从已出版的孙中山全集和其他有关材料来看,这一时期孙中山与国际间的文书交往不多,这三封信的发现对研究孙中山生平和民国史均有较大的价值。现将原信一一译出,并对当时的历史情况试作适当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美国友人 舒尔兹 美国政府 大学图书馆 纽约 浅议 美国 奥斯丁 中国革命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与翻译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新武 《红河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文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翻译作了一些讨论,同时列举了许多实例用以说明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旨在说明翻译的复杂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语 汉语 称呼语 文化背景 辽宁人民出版社 单桅纵帆船 外国人 中国人 美国友人
下载PDF
美国与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国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95-98,共4页
美国与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述评陈国贵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社会不久,就有容阂及清政府派遣的120名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这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在传播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留美学生学成回国,有所贡献,应该说... 美国与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述评陈国贵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社会不久,就有容阂及清政府派遣的120名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这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在传播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留美学生学成回国,有所贡献,应该说是与美国当局,尤其是与美国广大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中国近代 早期留学 容闳 美国友人 留美学生 述评 中国学生 耶鲁大学 大学校长
下载PDF
跨越半个世纪半个地球的友谊
7
作者 张彦 《百年潮》 CSSCI 1999年第7期41-48,共8页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踏上美国国土的第一天。那是1979年盛夏七月的一天。二十年前的1979年,无论对于中美两国关系,或者对于我个人,都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这一年的元旦,敌对了整整三十年的中美两国政府终于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踏上美国国土的第一天。那是1979年盛夏七月的一天。二十年前的1979年,无论对于中美两国关系,或者对于我个人,都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这一年的元旦,敌对了整整三十年的中美两国政府终于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年2月邓小平正式访问美国,引起世界轰动。举世的目光都注视着这一戏剧性的历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总统 三十年 友谊 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 美国 美国友人 毛泽东 历史阶段 中国大学生
原文传递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美国友人
8
作者 周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0,共7页
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时,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前提下,一直希望西方的文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自由民主战士能够同情与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并结交了一批美国的有识之士。这些美国友人曾在不同时期对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事业给予了热烈的同... 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时,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前提下,一直希望西方的文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自由民主战士能够同情与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并结交了一批美国的有识之士。这些美国友人曾在不同时期对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事业给予了热烈的同情关注和支持帮助,如麦克威廉士最早资助孙中山开展对外宣传工作,荷玛李、布思两人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某些反清武装起义的筹划,荷氏夫妇曾随孙中山来华进行共和民国建设,戴德律力挫敌人对孙中山的造谣中伤,并支持反袁斗争。他们的态度和行动与美国政府和财团不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 革命活动 袁世凯 美国友人 中国民主革命 中华书局 革命运动 中国同盟会 中国问题
下载PDF
宋霭龄 铿锵玫瑰初闯美国
9
《青年与社会(中)》 2007年第Z2期19-20,共2页
1904年5月,美国轮船"高丽号"从上海港出发,在微熏咸涩的海风中缓缓驶入海洋,离别时亲人的叮嘱声已渐渐远去,15岁的宋霭龄结束了在马克谛耶学校10年的学习生活,要只身赴美留学了。宋霭龄此次留学,意义非凡。当时的中国,男子出... 1904年5月,美国轮船"高丽号"从上海港出发,在微熏咸涩的海风中缓缓驶入海洋,离别时亲人的叮嘱声已渐渐远去,15岁的宋霭龄结束了在马克谛耶学校10年的学习生活,要只身赴美留学了。宋霭龄此次留学,意义非凡。当时的中国,男子出洋尚在少数,何况一个正值妙龄的姑娘独自求学海外?消息传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公民 美国 中国 美国友人 女子 金水 海关 佐治亚 马克 罗斯福
下载PDF
美国二战老失重访象山
10
作者 郦伟山 《学习与思考》 1994年第7期42-45,共4页
美国友人布莱恩·穆恩先生率领的探险队一行19人,于1994年4月27日来到象山,受到政府领导的热烈欢迎,在石浦檀头的海域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水下拍摄寻找15号飞机残骸活动,与曾经营救过美军飞行员的10名象山老人举行了亲切友好的聚会,并... 美国友人布莱恩·穆恩先生率领的探险队一行19人,于1994年4月27日来到象山,受到政府领导的热烈欢迎,在石浦檀头的海域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水下拍摄寻找15号飞机残骸活动,与曾经营救过美军飞行员的10名象山老人举行了亲切友好的聚会,并顺访了爵溪、丹城等地,于5月5日美国友人带着友谊告别了曾经营救过他们生命的人和这一方土地。通过活动,更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一些美好的回忆也常浮现在脑海里。一、客人探险队有19人组成,他们分别来自美国的纽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美国友人 象山 中美两国 水下拍摄 轰炸机 老人 美国 政府领导 飞机
下载PDF
美国友人与华南早期航空事业——从夏利亚弼在粤港地区的航空活动说起
11
作者 莫世祥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7-303,共16页
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计划以购买外国飞机及零部件,在中国进行仿制;聘请外国军事专家,教练中国的飞行技术人员等方式,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应孙中山的聘请,夏利亚弼等3位美国飞行技术人员先后应聘来到广州,指导制作“乐士文”号... 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计划以购买外国飞机及零部件,在中国进行仿制;聘请外国军事专家,教练中国的飞行技术人员等方式,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应孙中山的聘请,夏利亚弼等3位美国飞行技术人员先后应聘来到广州,指导制作“乐士文”号等中国自制的第一批飞机,协助训练国民党早期航空人才。此后,夏利亚弼在香港创办首家飞行训练学校——“亚弼航空学校”,为草创香港的航空事业作出不朽的贡献。70多年后,夏利亚弼的儿子从美国来到广州“寻根”,引出本文叙述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友人 孙中山 粤港航空
原文传递
刀刻斧凿 译痕斑斑
12
作者 伍绍文 《当代外语研究》 1998年第9期42-44,共3页
北京出版的《大学英语》(月刊)是一本很不错的刊物。它的阅读欣赏专栏经常刊登些可读性极强的原作,译文也不乏佳作。 我读对照读物有个怪脾气:先读原文,再读译文。今读1998年第6期的《大学英语》刊登的What I learned in the Shoe Stor... 北京出版的《大学英语》(月刊)是一本很不错的刊物。它的阅读欣赏专栏经常刊登些可读性极强的原作,译文也不乏佳作。 我读对照读物有个怪脾气:先读原文,再读译文。今读1998年第6期的《大学英语》刊登的What I learned in the Shoe Store。发现故事写得真好。在60年代,“我”在一家鞋店打工,从鞋店经理Joh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原译 对照读物 改译 阅读欣赏 美国友人 生活经验 双重否定 译文 “抗辩”
原文传递
《故地重游》一难句
13
作者 周国铢 Bill Hofmann 本刊编辑部 《当代外语研究》 2001年第10期31-33,共3页
尊敬的编辑先生:你们好! 我在一册英语写作辅导书籍中读到一篇题为My Old Neighborhood(故地重游)的范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关键词 英语写作 疑难句 辅导书 编辑部 童年梦幻 美国友人 澳大利亚 2001年9月 实际年龄 清华大学
原文传递
关于《宋庆龄给斯诺的一封信》
14
作者 张小鼎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8期57-59,共3页
《鲁迅研究动态》公开发行的第一期(87.5)上,首次正式刊登了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一次访华时宋庆龄同志写给他的一封回信。这封信不仅再次表明了宋庆龄同志对鲁迅先生的一贯敬仰和高度评价;生动地体现了她对美国友人斯诺的亲切关怀和真挚... 《鲁迅研究动态》公开发行的第一期(87.5)上,首次正式刊登了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一次访华时宋庆龄同志写给他的一封回信。这封信不仅再次表明了宋庆龄同志对鲁迅先生的一贯敬仰和高度评价;生动地体现了她对美国友人斯诺的亲切关怀和真挚情谊;同时又极其自然地展示了宋庆龄同志自己崇高的思想品格与伟大的精神境界。所以,它的公开发表无论对于研究鲁迅、宋庆龄、斯诺以及他(她)们三人的相互关系都是很有意义、并且令人十分欣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庆龄 相互关系 美国友人 鲁迅研究 思想品格 公开发行 境界 民权保障 秋冬季节 埃德加
下载PDF
闲来坐茶馆
15
作者 廖鑫全 《时代风采》 1994年第8期42-43,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茶馆最多的国家,成都是中国茶馆最多的城市。"这话是美国友人孙雪莉在《漫游中国》一书"蜀都行"一节中说的。成都乃"天府之国"首府,颇具代表性。四川茶馆之多恐怕谁也难说清楚。蜀人街头道... "中国是世界上茶馆最多的国家,成都是中国茶馆最多的城市。"这话是美国友人孙雪莉在《漫游中国》一书"蜀都行"一节中说的。成都乃"天府之国"首府,颇具代表性。四川茶馆之多恐怕谁也难说清楚。蜀人街头道别,十之八九,"拐拐上喝茶"便脱口而出。四川人爱喝茶,更爱坐茶馆,犹如"老外"爱喝咖啡,也爱进咖啡馆。坐茶馆有两类人:一为解渴,二为情趣。君不见有人悠然坐着,一双眼睛入神地投注茶杯里袅袅升腾的几丝热气,令人遐思,给人联想。在音乐家的眼里自然地构成音符的模样;在美术家心目中却酷似一幅行云流水的泼墨山水画。茶客在茶馆停留的时间是没有限制的,有人把"坐"茶馆谓之"泡"茶馆就不足为奇了。年轻的大学生可以在那里做作业,普通人和退休老人在那里聊天,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茶馆老板是不会把坐茶馆的"上帝"赶走的。同样是坐茶馆,中国各地的内涵大相径庭。广东坐茶馆可大饱口福。"茶道"与"食道"巧妙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馆 退休老人 四川 大学生 美国友人 山水画 中国茶 音乐家 美术家 代表性
下载PDF
龙窑寺话龙
16
作者 段存章 《中华儿女》 2002年第15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龙”字 国家森林公园 太行山 建筑材料 人文景观 黄山松 旅游胜地 摩崖石刻 人民日报社 美国友人
原文传递
陈国富和他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17
作者 李志明 《乡音》 1998年第4期23-24,共2页
陈国富办敬老院已经10年,此间本刊曾有所报道,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1990年英国路透社访华团成员看到有关报道后说:"陈国富办家庭敬老院,这在你们中国是事迹,在我们英国也是奇迹"。1995年美国友人李友正给陈国富来信说,看到... 陈国富办敬老院已经10年,此间本刊曾有所报道,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1990年英国路透社访华团成员看到有关报道后说:"陈国富办家庭敬老院,这在你们中国是事迹,在我们英国也是奇迹"。1995年美国友人李友正给陈国富来信说,看到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您的事迹后我"万分敬佩"。1997年9月陈国富家庭敬老院这个特殊家庭,被由中宣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老院 文明家庭 陈国 家庭成员 老人 民政部 特殊家庭 美国友人 河北省 路透社
原文传递
病中日记(外一首)
18
作者 傅浩 《诗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日记 美国友人 每个人 剥除 独用 遗忘 滚石 太平洋 天使 枯叶
原文传递
翻译中的文化冲击(上)
19
作者 戎刿 《当代外语研究》 1998年第7期45-49,共5页
《英汉大词典》对 Culture Shock的诠释是;文化冲击;文化震惊,指面临异族文化或生活方式时可能经受到的一种困惑不安的感觉。
关键词 翻译中的文化 文化冲击 《英汉大词典》 异族文化 美国友人 航空公司 PARODY 文化震惊 参考译文 滑雪裤
原文传递
白乐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
作者 红烛 《民族工作》 2000年第7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麻栗坡县 云南省 贫困山区 美国友人 扶贫项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小学 教育事业 农业发展 志愿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