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卡“网红旅游地”爆热背后的冷思考 被引量:16
1
作者 庞林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7-13,共7页
在互联网深刻影响大众生活的今天,网红早已不是一个陌生词。近几年,一些景点或旅游地依托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在网络上获得的巨大流量而持续走红,这为地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网红旅游地爆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也为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从... 在互联网深刻影响大众生活的今天,网红早已不是一个陌生词。近几年,一些景点或旅游地依托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在网络上获得的巨大流量而持续走红,这为地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网红旅游地爆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也为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从网红场景营造、网络裂变式传播、网络意见领袖作用等多角度切入,在揭示网红旅游形成机制和传播路径的基础上,从线上线下两个角度提出关于合理规范和引导网红旅游发展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冷思考 意见领袖 治理
下载PDF
抖音网红旅游地对六盘水市旅游营销传播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肖力铭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23,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与逻辑思辨等方法,结合六盘水市的旅游景点,分析六盘水旅游营销传播及抖音应用现状,并探讨抖音短视频成功的旅游营销案例经验,提出六盘水市旅游营销传播与抖音短视频的融合发展模式。研究认为:六盘水市在进行旅...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与逻辑思辨等方法,结合六盘水市的旅游景点,分析六盘水旅游营销传播及抖音应用现状,并探讨抖音短视频成功的旅游营销案例经验,提出六盘水市旅游营销传播与抖音短视频的融合发展模式。研究认为:六盘水市在进行旅游营销设计的过程中,应入驻抖音平台,优化新媒体合作;借力名人效应,进行口碑营销;策划主题创意活动,丰富文化内涵、强化体验营销;跳出网红规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音 旅游地 六盘水市 旅游营销 影响
下载PDF
移动短视频对旅游者出游意向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榕 王光伟 《今传媒》 2018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移动短视频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传播主要通过视频、直播、攻略、互动等形式实现,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体验性和刺激性、精准性和针对性、广泛性和大众性、真实性和广域性、营造性和引导性等特征,旅游目的地要从提升品质、打造特色、创新营销等... 移动短视频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传播主要通过视频、直播、攻略、互动等形式实现,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体验性和刺激性、精准性和针对性、广泛性和大众性、真实性和广域性、营造性和引导性等特征,旅游目的地要从提升品质、打造特色、创新营销等角度充分利用移动短视频的传播效果,使旅游者的旅游意向变成旅游行为,打造成为高品质的热门旅游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视频社区 旅游意向 抖音 旅游地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网红旅游地打卡”现象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琪 《视听》 2021年第7期159-160,共2页
"网红旅游地打卡"现象可以说是社交媒体时代一种新的自我呈现和表达。研究发现,受当下互联网"迷因"式网络传播机制的影响,个人在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欲望以及资本、媒介对视觉消费的助推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身... "网红旅游地打卡"现象可以说是社交媒体时代一种新的自我呈现和表达。研究发现,受当下互联网"迷因"式网络传播机制的影响,个人在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欲望以及资本、媒介对视觉消费的助推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身处社交媒体时代,更要注重规避奇观消费逻辑下的个性迷失,避免沉溺于打卡式旅游带来的过度狂欢与娱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旅游地 打卡
下载PDF
新媒体用户的表演行为研究——以打卡网红旅游地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左潇 《声屏世界》 2022年第18期96-98,共3页
戈夫曼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行为比喻为“表演”,而新媒体平台为人们搭建起了广阔的表演舞台,提供了丰富的表演手段,帮助人们谋求在媒介中的话语权。网红旅游地将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紧密关联起来,是人们用来展现审美品味和身... 戈夫曼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行为比喻为“表演”,而新媒体平台为人们搭建起了广阔的表演舞台,提供了丰富的表演手段,帮助人们谋求在媒介中的话语权。网红旅游地将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紧密关联起来,是人们用来展现审美品味和身份个性、参与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此外,新媒体用户基于网红旅游地的表演行为存在着被数字资本利用的问题和在媒介奇观面前丧失自身主体性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用户 表演 旅游地 打卡
下载PDF
闽南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模式研究——以梧林古村落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伊靖 林明水 +1 位作者 童话 张雨寒 《城市》 2022年第2期69-79,共11页
数字化经济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网红经济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网红旅游地。笔者以闽南地区的网红旅游地梧林古村落为例,通过内容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传统村落通过形象塑造、流量传播和情感传递获取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流的模式,为传... 数字化经济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网红经济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网红旅游地。笔者以闽南地区的网红旅游地梧林古村落为例,通过内容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传统村落通过形象塑造、流量传播和情感传递获取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流的模式,为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数字化 保护模式 梧林古村落
下载PDF
贵州都匀影视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7
作者 张建强 韩瑜 《中国商论》 2022年第7期39-42,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视剧已成为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娱乐消遣方式,影视剧的受众广影响力大传播速度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拍摄地进行旅游活动,让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目的地一举成为网红旅游地,游客络绎不绝。而影视剧《陈情令》作为20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视剧已成为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娱乐消遣方式,影视剧的受众广影响力大传播速度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拍摄地进行旅游活动,让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目的地一举成为网红旅游地,游客络绎不绝。而影视剧《陈情令》作为2019年度热播大剧,其走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影视剧的热度是有时效性的,如何在影视剧热度期过后仍能持续带动当地影视旅游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剧 旅游地 影视旅游 时效性 热度期
下载PDF
媒介朝圣视角下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梦 卢小丽 +1 位作者 朱静敏 张春燕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74,共16页
文章立足新媒介时代“网红打卡”现象,采用实地考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借助媒介朝圣理论,探索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的内涵特征、类型与形成逻辑。研究表明:(1)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是“网络亚文化”现象下的新型旅游地,其产生根植于旅... 文章立足新媒介时代“网红打卡”现象,采用实地考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借助媒介朝圣理论,探索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的内涵特征、类型与形成逻辑。研究表明:(1)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是“网络亚文化”现象下的新型旅游地,其产生根植于旅游者的自我身份想象与社会互动需求,反映了年轻群体对旅游空间叙事的个性化解构。其具有生命周期较短、无前期景观改造与设施投入等特征,主要呈现地域意象、影视景观、氛围感知、美食商业等4种类型。(2)旅游者通过媒介化凝视与自主符号化建构方式实现对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的虚拟在场,在社会语码、意义与符号等方面形成统一的后现代主义网红叙事话语体系。(3)旅游者基于暂时的圈层认同建立临时共同体,引发群体性互动下的网络朝圣,实现身体从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的穿梭与跨越,在统一朝圣动作与个性化身体实践的双重具身体验中完成身体在场。(4)旅游者借助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的景观与空间意义,将自我身体作为图像叙事核心,在景观消费与互动中实现自我身份的想象与建构,通过社交媒体空间的仪式呈现完成自我展演,并再次投射于符号化建构过程。文章关注中国特色“网红”语境下的新型旅游地特征与形成逻辑,为微观尺度的旅游地研究提供了具有本土意义的现象解析与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景区型旅游地 媒介朝圣 具身体验 景观消费 拍照打卡
下载PDF
“网红”旅游地“好客”形象的建构--以淄博为例
9
作者 谢晓如 翁晴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123,共16页
2023年初,传统工业城市淄博因“烧烤”话题燃爆互联网,旋即引起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网红”旅游地。文章探讨了淄博如何以“烧烤”为媒介,通过有效呼应互联网的影响,在政府、本地居民和游客三大主体的联动下,借助城市形象打造与旅游空... 2023年初,传统工业城市淄博因“烧烤”话题燃爆互联网,旋即引起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网红”旅游地。文章探讨了淄博如何以“烧烤”为媒介,通过有效呼应互联网的影响,在政府、本地居民和游客三大主体的联动下,借助城市形象打造与旅游空间塑造、居民与游客主客关系的协同,将淄博“好客”文化的地方实践与城市旅游的快速转型相结合。该研究从待客之道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政治的视角研究了淄博好客形象的建构框架,并为好客城市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同时,重点考察了城市制度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下“好客淄博”城市景观的塑造、居民对本土“好客”文化的传承,以及游客积极参与地方“好客”话语的传播与形象构建的过程。结果表明,“淄博烧烤”在互联网引流下演变为城市旅游中的好客话语,并通过政府、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主客互动,从城市物质空间、情感实践与文化意涵上建构了淄博好客的地方形象。尽管淄博的旅游市场在热潮之后有所回落,但其持续吸引游客的潜力仍然存在。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其旅游市场及游客对当地好客文化体验的变化,为其他新兴“网红”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路径参考。总体而言,该研究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从“好客”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政治的视角强调了互联网时代城市旅游中本地居民对游客态度的好坏对城市旅游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 淄博烧烤 好客山东 城市转型 旅游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