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bath康复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的疗效及对5-HT、BDNF的影响
1
作者 陈丽平 熊思清 +3 位作者 张榕 刘婷 雷玉婷 李小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Bobath康复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的疗效及对5-HT、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Bobath... 目的探究Bobath康复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的疗效及对5-HT、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Bobath康复疗法)及观察组(Bobath康复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每组各47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HAMD、AES-C、5-HT、BDNF、NGF、IGF-1、MoCA、MMSE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AES-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5-HT、BDNF、NGF水平低于观察组,IGF-1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康复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淡漠情绪、认知水平、精神状态,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康复疗法 经颅直流电刺激 缺血性卒中情感淡漠 炎症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平 熊思清 +1 位作者 刘怡 陈雨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379-1382,1387,共5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情感淡漠的预防作用。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选择了43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患者卒中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通过电话、家庭访视或门诊随访的形式进行... 目的探究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情感淡漠的预防作用。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选择了43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患者卒中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通过电话、家庭访视或门诊随访的形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主要是临床淡漠评估量表(AES-C)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直至随访到卒中后12个月。按照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内是否在我院完成至少3周的Bobath辅以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康复治疗的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内不满足早期康复治疗定义的患者分为非康复治疗组。随访的结局事件为第一次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或是最后一次随访时存活且无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的研究对象。结果⑴研究患者的基线特征为:平均年龄为65.1岁(SD=10.9);44.0%的患者为女性;⑵两组患者在入院基线时的AES-C评分无明显差异(康复组治疗组均值=24.78,SD=4.62;非康复治疗组均值=25.07,SD=4.75);⑶从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AES-C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⑷与非康复治疗组相比,康复治疗组患者在每个随访时间点上的AES-C评分明显降低(P<0.05);⑸在随访的12个月里,未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出现IPSA的风险是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2.198倍。结论卒中后1个月内行康复治疗较非康复治疗,对卒中后1年内首次出现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的预防作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情感淡漠 运动再学习方案 BOBATH疗法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