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chemic colitis:Clinical practi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被引量:76
1
作者 Angeliki Theodoropoulou Ioannis E Koutroubak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8期7302-7308,共7页
Ischemic colitis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ischemic injur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can present either as an occlusive or a non-occlusive form. It accounts for 1 in 1000 hospitalizations but its incidence is... Ischemic colitis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ischemic injur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can present either as an occlusive or a non-occlusive form. It accounts for 1 in 1000 hospitalizations but its incidence is underesti- mated because it often has a mild and transient nature. The etiology of ischemic colitis is multifactorial and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variable. The diagnosis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suspicion, radiographic, endo- scopic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 Therapy and outcome depends on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Most cases of the non-gangrenous form are transient and resolve spontaneously without complic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urgent operative intervention are the hallmarks of gangrenous ischemic col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 ischemia Intestinal blood flow Isch-emic colitis THROMBOSIS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被引量:27
2
作者 吕愈敏 《中国消化内镜》 2008年第6期13-18,共6页
缺血胜肠病是指由于支配肠道的血管本身结构改变(闭塞)和/或功能异常(挛缩),或者全身血液动力学变化(低灌注)导致肠道血流减少而引起的肠壁器质性损害及肠功能障碍。包括小肠缺血和结肠缺血。根据发病情况和病变范围,肠缺血可... 缺血胜肠病是指由于支配肠道的血管本身结构改变(闭塞)和/或功能异常(挛缩),或者全身血液动力学变化(低灌注)导致肠道血流减少而引起的肠壁器质性损害及肠功能障碍。包括小肠缺血和结肠缺血。根据发病情况和病变范围,肠缺血可以分为3类: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缺血陛结肠炎。急陛肠系膜缺血是指突然发作的肠道供血不足,常表现为急性重度腹痛,诊断一般不困难。慢性肠系膜缺血(肠绞痛)是间断或持续的肠道供血不足,无法满足餐后肠道活动的代谢需求。缺血性结肠炎是肠道供血不足导致的结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急性肠系膜缺血 慢性肠系膜缺血 缺血结肠 血液动力学变化 诊治 供血不足 结肠缺血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付婷婷 王炳元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12期12-16,共5页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这一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由于该病的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常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极易漏诊、误诊,影响预后。本文通过对IBD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危险因素...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这一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由于该病的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常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极易漏诊、误诊,影响预后。本文通过对IBD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原则做一系统回顾,以期提高对IBD的认识,并为IBD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肠系膜缺血 结肠缺血 研究进展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豪杰 朱希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58-562,共5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2例急诊CT平扫,24例均行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15例行CT...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2例急诊CT平扫,24例均行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15例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结果 23例肠壁增厚,其中可逆性缺血20例,不可逆缺血3例。3例肠壁变薄者为不可逆缺血。21例肠壁密度减低,5例肠壁密度增高。增强扫描,可逆性缺血中有7例肠壁强化增加,不可逆性缺血中4例肠壁强化减弱或不强化,2例非阻塞性肠缺血表现为部分强化。6例肠壁积气和4例肠管扩张均见于不可逆性肠缺血;门静脉积气2例,7例出现肠梗阻;SMA/IMA主干和/或分支硬化性狭窄7例,其中4例出现肠系膜小血管广泛钙化;缆绳征21例;漩涡征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4例;5例为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23例患者找到结肠肠缺血之病因。结论 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结肠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升血小板胶囊致重型缺血性结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5
作者 武军 田字彬 +3 位作者 徐永红 丁雪丽 王小玮 任琳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33期3000-3004,共5页
升血小板胶囊导致的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们报道了1例升血小板胶囊导致的重型IC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医生应警惕升血小板胶囊导致的IC患者的发生,及时... 升血小板胶囊导致的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们报道了1例升血小板胶囊导致的重型IC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医生应警惕升血小板胶囊导致的IC患者的发生,及时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血小板胶囊 缺血结肠 结肠缺血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云 《内科》 2006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慢性肠系膜缺血 动脉供应 急性肠系膜缺血 心血管病 诊断与治疗 缺血性疾病 左半结肠 诊疗技术 早期诊断 右半结肠 饮食结构 血液供应 血流灌注 十二指肠 流行病学 解剖分类 结肠缺血 疾病诊断 肠壁
下载PDF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合并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策略
7
作者 黄胜辉 阮浩杨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82-188,共7页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是指妊娠第五个月末降结肠系膜未能与后方及侧方的壁腹膜融合,导致降结肠内移或右移,降结肠系膜腹侧粘连和缩窄,肠系膜下动脉(IMA)右移、其分支多支共干比例高、肠系膜下静脉紧邻边缘血管弓等解剖学特征.结直肠...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是指妊娠第五个月末降结肠系膜未能与后方及侧方的壁腹膜融合,导致降结肠内移或右移,降结肠系膜腹侧粘连和缩窄,肠系膜下动脉(IMA)右移、其分支多支共干比例高、肠系膜下静脉紧邻边缘血管弓等解剖学特征.结直肠癌合并PDM可能导致腹腔镜手术难度增大、结肠缺血和术后吻合口漏风险增加.本文就PDM的胚胎学成因、解剖学特征、诊断及分型、PDM合并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策略,结合笔者实践展开探讨.掌握PDM的结肠走行变异、粘连特点和血管分支模式,提高术前诊断率,做好术前规划,术中应注意保护拟切端肠管血运.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时,右半结肠癌应注意分离回结肠系膜与左半结肠之间的粘连,左半结直肠癌合并PDM行D3手术时,采取保留IMA根部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可能有助于减少肠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系膜旋转不良 肠旋转不良 结肠系膜旋转不良 结肠缺血
原文传递
缺血性结肠炎的危险因素识别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崇晖 宋泽军 +2 位作者 于庚平 姜泊 任渝棠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90-692,共3页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结肠血供不足引起的血管疾病,也称为结肠缺血。近年来I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过该病缺乏特异的检验,不易诊断。如肠道缺血事件进一步发展,短期内即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直至死亡。故回顾IC...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结肠血供不足引起的血管疾病,也称为结肠缺血。近年来I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过该病缺乏特异的检验,不易诊断。如肠道缺血事件进一步发展,短期内即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直至死亡。故回顾IC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提升对该病的识别,从而尽早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结肠 结肠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手术并发结肠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劲松 王深明 +4 位作者 吴壮宏 常光其 李晓曦 吕伟明 林勇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aorticaneurysm ,AAA)手术并发结肠缺血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方法 对 14 0例AAA手术并发结肠缺血的 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例患者为AAA破裂急诊手术。 7例患者均行AAA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aorticaneurysm ,AAA)手术并发结肠缺血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方法 对 14 0例AAA手术并发结肠缺血的 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例患者为AAA破裂急诊手术。 7例患者均行AAA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术及肠系膜下动脉 (inferiormesentericartery ,IMA)结扎术。有 2例患者同时结扎双侧髂内动脉 (internaliliacartery,IIA) ,2例患者同时结扎一侧IIA。 3例患者行肠切除术 ,1例患者行IMA重建术。 3例患者行保守疗法 ,术后 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 正确防治结肠缺血和坏死可有效降低AAA手术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结肠缺血 临床分析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缺血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爱文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35-36,共2页
缺血性肠炎是由结肠缺血所致的一种结肠病,也就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缺血性肠炎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1]。1966年Marston将血行障碍引起结肠缺血造成一系列症状和... 缺血性肠炎是由结肠缺血所致的一种结肠病,也就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缺血性肠炎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1]。1966年Marston将血行障碍引起结肠缺血造成一系列症状和病理改变的疾病命名为缺血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炎 临床表现 结肠缺血 结肠
原文传递
结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和5-ASA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清会 Murthy SNS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2期97-99,共3页
选择血清血栓素(TXB_2)和组织Even蓝岔量为指标,观察大鼠右半结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5-氨基水杨酸(5-ASA)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后结肠组织Even蓝含量及血清中TXB_2的浓度明显增高。结肠内灌注5-ASA后,Even蓝含量和TXB_2浓度下... 选择血清血栓素(TXB_2)和组织Even蓝岔量为指标,观察大鼠右半结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5-氨基水杨酸(5-ASA)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后结肠组织Even蓝含量及血清中TXB_2的浓度明显增高。结肠内灌注5-ASA后,Even蓝含量和TXB_2浓度下降,以30mg/kg的剂量最明显。以上结果提示,足够剂量的5-ASA有防治结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同5-ASA减少氧自由基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水杨酸 氧自由基 结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缺血性结肠炎的CT表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凤 文娣娣 +5 位作者 赵宏亮 许荆棘 杨艺 鄂蓓 马彩彩 郑敏文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经CT、肠镜、病理、临床综合诊断等确诊的21例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按照发病至CT检查的时间分为急性期、非急... 目的探讨并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经CT、肠镜、病理、临床综合诊断等确诊的21例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按照发病至CT检查的时间分为急性期、非急性期。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表现特点。结果缺血性结肠炎最常累及左半结肠,急性期对比非急性期特征性的CT征象是:肠壁弥漫性水肿增厚[(16.4±5.5)mm vs.(7.6±3.9)mm,P=0.000],肠壁分层(100%vs.36%,P=0.007)和病变肠管周围渗出(100%vs.14%,P=0.001)。所有患者未见肠系膜上、下动脉血栓,但约33%的患者可见分支狭窄或截断闭塞。结论缺血性结肠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急性期病变,总结并掌握这些特点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缺血 肠炎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结肠炎
13
作者 池肇春 《青岛医药卫生》 2000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缺血性结肠炎包括急性一过性自限性缺血,病变在粘膜和粘膜下,急性暴发性缺血,病变呈贯通性急剧进展到坏死,慢性缺血性结肠炎由急性缺血演变而来。1 病因 引起结肠缺血的解剖因子包括肠系膜下动脉(IMA)口径狭窄和偶见血管变异。陷入结肠... 缺血性结肠炎包括急性一过性自限性缺血,病变在粘膜和粘膜下,急性暴发性缺血,病变呈贯通性急剧进展到坏死,慢性缺血性结肠炎由急性缺血演变而来。1 病因 引起结肠缺血的解剖因子包括肠系膜下动脉(IMA)口径狭窄和偶见血管变异。陷入结肠缺血的病理生理因子为供应结肠区域终动脉的低灌注压,伴有结肠动力降低,证实肠系膜血管痉挛伴有系统低血压存在。 缺血性结肠炎最常见于伴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引起IMA或肠系膜上动脉(SMA)结肠支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时低血流状态常导致结肠缺血。低血流量的原因包括左室功能损害或脓毒病可致低血压,脱水、出血、烧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急性缺血 结肠缺血 胰腺炎 结肠镜检查 左半结肠 内科治疗 病理生理因子 胃肠出血 拇指纹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一过性缺血性结肠炎一例报道
14
作者 高慧 戴士鹏 +2 位作者 马增才 李英凯 徐泽升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3-35,共3页
缺血性肠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及危险因素造成血液供应匮乏或回流受限导致肠壁出现不同程度病变及损害的肠道相关疾病,一般分为急、慢性肠系膜缺血以及缺血性结肠炎,且以结肠缺血为主[1]。它可能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近来有指... 缺血性肠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及危险因素造成血液供应匮乏或回流受限导致肠壁出现不同程度病变及损害的肠道相关疾病,一般分为急、慢性肠系膜缺血以及缺血性结肠炎,且以结肠缺血为主[1]。它可能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近来有指南提出用结肠缺血这一术语代替缺血性结肠炎更为合适[2]。结肠缺血是最常见的肠道缺血性改变[3],占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住院率的15%[4]。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缺血性结肠炎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结肠 缺血性改变 缺血性肠病 结肠缺血 冠心病患者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住院率 住院期间
下载PDF
结肠缺血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瑾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9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结肠缺血可从轻度可逆性病变到重度不可逆性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大肠疾患,易与某些病变,如炎症性肠病和肿瘤混淆。成功处理的关键是高度警惕、早期诊断、仔细随访和提高认识。
关键词 结肠缺血 结肠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诊断、处理及内镜的作用
16
作者 L J Brandt 周连鸿 《胃肠病学》 199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Clinicar Update》编者评论:缺血性肠病具有宽阔的临床症侯谱,从病情较轻,可逆性缺血到肠梗塞和坏疽。缺血性肠病患者可有一个良性临床过程,也可在临床症侯谱的另一端,出现严重的腹痛、直肠出血及暴发性结肠炎。由于病人群体的年龄不... 《Clinicar Update》编者评论:缺血性肠病具有宽阔的临床症侯谱,从病情较轻,可逆性缺血到肠梗塞和坏疽。缺血性肠病患者可有一个良性临床过程,也可在临床症侯谱的另一端,出现严重的腹痛、直肠出血及暴发性结肠炎。由于病人群体的年龄不断稳定地增长,临床上缺血性肠炎更易见到。对本病的高度警惕是及时诊断本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内镜 结肠镜检查 钡灌 血管造影 结肠 粘膜下 结肠缺血 炎症性肠病 直肠出血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1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刘成义 孟宪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03-103,12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肠病 临床分析 急性肠系膜缺血 慢性肠系膜缺血 结肠缺血 人口老龄化 2009年 肠道损害
下载PDF
腹腔手术引起边缘血管供血障碍所致的结肠缺血性狭窄
18
作者 王明义 尹德洪 +3 位作者 段美才 陈荣山 时学江 纵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89年第5期15-16,共2页
外科原因引起边缘血管供血障碍所致的结肠缺血性狭窄尚缺乏足够认识,常常难获正确诊断及处理.1983年来我们遇到2例,现介绍如下: 病例摘要例1:女,46岁.因胃窦瘤于1983年6月16日行胃次全切除术.术中因癌肿与横结肠系膜浸润,游离时将副... 外科原因引起边缘血管供血障碍所致的结肠缺血性狭窄尚缺乏足够认识,常常难获正确诊断及处理.1983年来我们遇到2例,现介绍如下: 病例摘要例1:女,46岁.因胃窦瘤于1983年6月16日行胃次全切除术.术中因癌肿与横结肠系膜浸润,游离时将副中结肠动脉近边缘血管2cm处分断.术中观察该段边缘动脉搏动微弱,但对应横结肠色泽,弹性均好,蠕动正常,因此未做切除.术后3天开始出现持续性左下腹疼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体检:左中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卫,肠鸣亢进.术后5天开始间断便少量暗红色血便,持续4天.T36.8~37.6℃之间,脉搏90次左右、白细胞9800~11000,中性74~80%.术后第16天钡透吻合口和输出肠袢通过良好.腹透可见中腹部有两个小液平,拟诊粘连肠梗阻于术后第20天再行手术探查.见脾曲处的横结肠明显缩窄约6cm予做该段肠管外置试行分离时误将该段肠管分破.见破裂处的外翻肠粘膜水肿,颜色暗.只好缝合破裂处行升结肠造瘘.但术后终因腹膜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血障碍 结肠缺血 腹腔手术 结肠动脉 肠鸣亢进 结肠造瘘 胃次全切除术 粘膜水肿 暗红色血 吻合口
原文传递
缺血性结肠炎18例介入诊疗分析
19
作者 刘霆 陆文彬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1期68-69,共2页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肠道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结肠缺血。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增加,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63.4%[1],部分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发展...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肠道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结肠缺血。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增加,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63.4%[1],部分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发展为肠梗死,病死率明显增高。现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介入诊疗的18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结肠 介入诊疗 结肠缺血 供血不足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病情进展 老年化
下载PDF
使用那拉曲坦导致结肠缺血
20
作者 Schwartz D.C. Smith D.J. 杨雪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3期46-47,共2页
A 54 year old woman with acute onset of hematochezia and lower abdominal pain proved to have ischemic coliti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naratriptan. The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by colonoscopy with biopsy. There wer... A 54 year old woman with acute onset of hematochezia and lower abdominal pain proved to have ischemic coliti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naratriptan. The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by colonoscopy with biopsy. There were no other obvious risk factors for intestinal ischemia. The condition resolved within 4 days. Because the use of triptans for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is increasing, health care provide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ir potential for inducing ischemic col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缺血 拉曲 缺血结肠 肠镜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