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1
作者 高涛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3年第2期1775-1778,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是国内外主要细菌性食物中毒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理化特性、生物活性和致病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多种检测方法的若干新进展特别是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 食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检测 细菌性食物中毒 理化特 生物活 污染
下载PDF
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世杰 杨杰 +2 位作者 谌志强 张伟 李君文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将检索的1994-2003年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个案按照中毒种类、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时间、地域分布、中毒场所、中毒食物、中毒原因等方... 目的探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将检索的1994-2003年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个案按照中毒种类、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时间、地域分布、中毒场所、中毒食物、中毒原因等方面从其中提取信息,然后将相关内容逐一归类详细分析。结果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发生的起数最多,占20.2%;中毒人数以沙门菌所占比例最大,占20.4%;肉毒梭菌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70.5%,引起的死亡率也最高,达16.5%;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5月至10月,但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1月和2月;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31.2%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但每种细菌的多发场所有着显著的不同;沿海省份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24.4%,内陆省份以沙门菌最多,占22.4%。食物载体难以确定。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其规律性,根据其内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调查分析
下载PDF
94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林祥田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已经成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因之一。尤其在沿海地区,每年的夏季都可见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报道。笔者利用阿络资源,收集公开发表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论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分析 特征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 常见病因 沿海地区
下载PDF
浙南部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检测研究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小春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70-373,共4页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学检测 致病菌检测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个人卫生 病人 南部沿海地区 浙南 机会
下载PDF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其毒素检测 被引量:26
5
作者 邓泽静 李毅 +2 位作者 洪程基 吴跃进 陈慧燕 《浙江预防医学》 2011年第2期92-93,96,共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较大比例。金葡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水及食具,人和动物均有较高的带菌率,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污染状况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测 毒素 食品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原文传递
国内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何金林 夏铁瑛 +2 位作者 莫国华 徐云龙 宋士利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015-1017,共3页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验 食源疾病 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皖西地区2012年-201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周从宇 田佳明 +3 位作者 朱善友 吕永祥 李和武 刘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分析皖西地区2012年-201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探讨其基本情况、分布及引发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 4789.1、GB 4789.10、GB 4789.14、GB 4789.4、GB 4789.5、GB 4789.6、WS/T 9、SN/T 2564对细菌性食物... 目的分析皖西地区2012年-201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探讨其基本情况、分布及引发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 4789.1、GB 4789.10、GB 4789.14、GB 4789.4、GB 4789.5、GB 4789.6、WS/T 9、SN/T 2564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及致病性弧菌检验。并将相关数据录入到Excel 2017和SPSS 16.0软件中,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2年-2017年报告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22起,检测样品218份;第二、第三季度的中毒事件呈高发趋势;中毒场所集中在学校和家庭;主要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皖西地区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和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以减少由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测 分析
原文传递
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被引量:22
8
作者 沈瑛 杨正林 岳凤 《浙江预防医学》 2010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食物中毒标本 细菌性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 中毒症状 样品
原文传递
6种食品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 被引量:18
9
作者 焦豫良 张兴群 +6 位作者 李振勇 李智涛 吕文川 郭志武 崔天星 邵大晓 景建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寻求食物中毒诊断及食品检测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多重PCR体系一次检测多种食品致病菌方法。结果可以一次检测出肠毒性大肠埃希菌(E.coli-ETEC),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沙门菌属(Salmonellaspp),大肠埃希菌O157:H7(E.coli-O1... 目的寻求食物中毒诊断及食品检测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多重PCR体系一次检测多种食品致病菌方法。结果可以一次检测出肠毒性大肠埃希菌(E.coli-ETEC),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沙门菌属(Salmonellaspp),大肠埃希菌O157:H7(E.coli-O157:H7),志贺菌属(Shigellaspp),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等菌属或菌。结论多重PCR体系检测6种菌DNA的灵敏度最低为10.30fg,与单独的PCR检测的灵敏度相同。将它做成体外基因诊断试剂盒,将成为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及食品检测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检测 致病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 食品检测 诊断试剂盒 有效方法 O157 霍乱弧茵 体外基因 灵敏度 DNA 大肠
下载PDF
2003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玉梅 秦丽云 +3 位作者 徐保红 王苋 吕国平 张慧贤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73-77,共5页
探讨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为食物中毒事件的判定、预防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03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报告进行汇总分析。10 a间石家庄地区共报告24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111起检出致病菌,... 探讨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为食物中毒事件的判定、预防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03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报告进行汇总分析。10 a间石家庄地区共报告24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111起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45.87%(111/242);单一致病菌和混合致病菌所致食物中毒分别占80.18%(89/111)和19.82%(22/111)。共检出7种病原菌,以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他还有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样品中以食品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患者粪便、剩余食品、呕吐物、涂抹物;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主要集中在4至9月份;食物中毒总体呈下降趋势。石家庄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呈多样性,以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食物中毒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近2a,沙门菌食物中毒有增多的迹象,应根据以上特点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菌特征
下载PDF
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伟 王菊光 +2 位作者 谢利军 孙晓华 纪黎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57-860,共4页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本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发生8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检出...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本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发生8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检出致病菌174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38株(21.8%)、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13.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8株(10.3%)、沙门菌4株(2.3%)、蜡样芽胞杆菌22株(12.6%)、变形杆菌69株(39.7%)。粪便标本检出114株菌,占菌株总数的65.5%;第3季度检出致病菌99株,占菌株总数的56.9%。结论 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变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污染也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致病菌 检测
原文传递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茂义 胡婕 +2 位作者 陈婷 胡静荣 姚永祥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3年第3期65-67,共3页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属于弧菌科,弧菌属,1950年日本人藤野从大阪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最早分离得到此菌。Vp属于嗜盐菌,大量分布在海域沿岸、江河入海口的海水和底泥中,对人类和鱼类均具有致病作用,主要引...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属于弧菌科,弧菌属,1950年日本人藤野从大阪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最早分离得到此菌。Vp属于嗜盐菌,大量分布在海域沿岸、江河入海口的海水和底泥中,对人类和鱼类均具有致病作用,主要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及伤口感染等疾病。目前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病原菌。我国沿海城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比高达50.00%~7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毒力基因 食物中毒事件 细菌性食物中毒 感染腹泻 致病作用 伤口感染 弧菌科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作用机制与其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彦媚 赵喜红 +1 位作者 徐泽智 徐振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4期2786-2792,共7页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空气、土壤、水以及物体的表面,在人和动物的皮肤表面部、鼻咽、肠道也常可发现葡萄球菌。大部分葡萄球菌是非致病菌,少数可引起人或动物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葡菌)即为最主要的...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空气、土壤、水以及物体的表面,在人和动物的皮肤表面部、鼻咽、肠道也常可发现葡萄球菌。大部分葡萄球菌是非致病菌,少数可引起人或动物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葡菌)即为最主要的致病性葡萄球菌。金葡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细菌,其产生的毒素可使人中毒,带来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本文拟对金葡菌的病原与病理学特性,金葡菌与食物中毒,抗生素滥用与金葡菌耐药性等方面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安全 细菌性食物中毒 肠毒素
原文传递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调查与预防对策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曾德兴 黄思思 陈应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8期1518-1520,共3页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病原菌情况,并制定相应预防对策。15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包括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不明原因,分别占2.6%、6...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病原菌情况,并制定相应预防对策。15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包括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不明原因,分别占2.6%、6.9%、14.7%、23.9%、18.2%、26.7%、7.1%;病原菌分布场所包括家庭散发、酒楼食店、集体食堂,分别占18.7%、36.2%、45.1%;病原菌寄生于食品种类包括海产类食品、豆制品、米面制品、凉拌菜、肉及其制品、不明食品,分别占4.1%、8.5%、13.9%、22.3%、31.2%、20.0%。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较多,以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为主,分布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寄生于食品种类以凉拌菜、肉及其制品为主,临床可重点监测,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为治疗节约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病原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 预防对策
下载PDF
2005年~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韩喜荣 丁越江 +4 位作者 胡英 汪建秀 汤丽 谢利军 韩晔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883-1884,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致病菌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弘 王科家 杨召萍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10期454-456,共3页
目的 揭示1990 ~1997 年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现状、变化趋势,为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结果 1990 ~1997 年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多数集体性食物... 目的 揭示1990 ~1997 年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现状、变化趋势,为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结果 1990 ~1997 年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多数集体性食物中毒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但有机磷农药污染蔬菜造成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所上升。结论 为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应重点加强熟食卤味的卫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食物中毒 上海 预防 化学食物中毒 有机磷农药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 卫生统计学
下载PDF
2003-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慧 甘莉萍 +1 位作者 陈应坚 金玉娟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7期543-546,559,共5页
目的了解2003-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病原菌种类,为检测和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WS/T9-1996和WS 271-2007规定的检验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3-2010年... 目的了解2003-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病原菌种类,为检测和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WS/T9-1996和WS 271-2007规定的检验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3-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进行检验,使用SPSS 13.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0年龙岗区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90起,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33.3%)、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0.0%)、沙门菌(5.6%)和变形杆菌(5.6%)等9种;夏秋季高发,占71.1%(64/90),集体食堂发病最多,占75.6%(68/90);粪便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达60.5%(23/38)。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菌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2003~200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702-3703,共2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谱、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03~200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274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以...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谱、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03~200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274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以副溶血性弧菌(26.3%)、金黄色葡萄球菌(14.2%)、变形杆菌(8.0%)、蜡样芽胞杆菌(2.6%)、沙门氏菌(1.5%)为主要致病菌,发生率最高在第3季度(42.3%)。[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规律性,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菌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深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调查与预防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平芳 石晓路 +4 位作者 扈庆华 王冰 贺连华 刘涛 陈妙玲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19期1563-1564,共2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近年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的种类、特点和趋势,为检测和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深圳市2003-2005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致病菌... 目的了解深圳市近年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的种类、特点和趋势,为检测和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深圳市2003-2005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致病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a中报告的6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是以副溶血弧菌(39.7%)、变形杆菌(15.9)、沙门菌(12.7)、金黄色葡萄球菌(11.1%)、蜡样芽胞杆菌(3.2%)为主要致病菌。结论深圳市为沿海城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以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为主,今后在对食品污染监测时,可重点监测上述致病菌,开发快速检测方法,这样可为预防、处理和治疗食物中毒赢得时间,确保食物中毒病人及时得到治疗,保障病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菌 调查 对策
下载PDF
用于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免疫芯片技术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志贤 杨明星 +1 位作者 王涛 王升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9-104,共6页
免疫芯片是指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抗原或抗体微点阵 ,是继基因芯片之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芯片。在检测大分子物质葡萄球菌肠毒素 (SE)时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时将SEA、SEB、SEC加入反应池中 ,反应后清洗掉未结合的SE ,再加入... 免疫芯片是指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抗原或抗体微点阵 ,是继基因芯片之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芯片。在检测大分子物质葡萄球菌肠毒素 (SE)时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时将SEA、SEB、SEC加入反应池中 ,反应后清洗掉未结合的SE ,再加入相应的标记抗体 ,形成固定抗体 待测物 标记抗体的夹心式结构。对影响免疫芯片检测效果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按优化后的条件进行SEA、SEB、SEC的检测 ,结果表明荧光信号强度随待测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浓度高于一定值时 ,荧光信号强度趋于一定值 ,本法最低可检测 0 0 1 μg ml的SEA和SEB及 0 1 μg ml的SEC。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环境和食品中污染物检测领域 ,将会使卫生监督工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 免疫芯片 生物芯片 细菌性食物中毒 生物战毒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