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段纵切不对称V字剥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慈春 谢坚 +2 位作者 夏秀宏 王晓琼 贝立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02-403,409,共3页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们采用分段纵切不对称V字剥扎术治疗外痔为主的重度混合痔,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2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28~71...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们采用分段纵切不对称V字剥扎术治疗外痔为主的重度混合痔,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2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28~71岁,平均51岁。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25~73岁,平均53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有便血、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剥内扎 纵切 重度混合痔
下载PDF
巨结肠直肠肛管纵切、心形斜吻合术的护理(附112例报告)
2
作者 曾冰 张明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0期1211-1212,共2页
直肠肛管纵切、心形斜吻合术,是目前巨结肠根治术的一种改进,本术式省其护理及其可能的并发症,成为我科的首选术式.术前作充分的准备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我院1991年4月~2... 直肠肛管纵切、心形斜吻合术,是目前巨结肠根治术的一种改进,本术式省其护理及其可能的并发症,成为我科的首选术式.术前作充分的准备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我院1991年4月~2002年4月,施行该术式112例,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直肠 肛管 纵切 心形斜吻合 护理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包皮纵切术:小儿包茎手术方式体会
3
作者 姚幸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36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包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采用包皮背侧纵切术治疗小儿包茎术后效果.结果:一次手术治愈例达91.25%,总治愈率为100%.患儿痛苦小、省事省时.结论:包皮纵切术切实可行,适合于3~13岁儿童.
关键词 包皮纵切 方法
原文传递
外剥内扎加后位纵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
4
作者 杜仲代 杨豪 黄玲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16-16,共1页
我院在传统手术对内痔注射结扎、外痔剥离切除术的同时,进行肛门后位纵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减少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纵切 外剥内扎 治疗 后位 内痔注射结扎 剥离切除 传统手
原文传递
两种术式治疗肛裂80例效果比较
5
作者 贾金猛 李俊才 +1 位作者 郭吉康 赵吕莲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8年第9期45-45,共1页
采用小针刀纵切术和肛裂切除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肛裂切除 治疗 括约肌切断 纵切 小针刀
原文传递
食管贲门环形肌纵切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
6
作者 孙治林 魏靖杰 +5 位作者 韩向军 冯爱平 邵晓艳 陈强 张中新 刘力争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3期8-8,共1页
关键词 贲门失驰缓症 食管神经肌肉 食管贲门 纵切 治疗 环形 贲门痉挛 发病率
原文传递
改良纵切横缝术和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老年性肛裂效果对比 被引量:32
7
作者 许爱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673-367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112例老年性(≥60岁)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纵切横缝术)56例,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112例老年性(≥60岁)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纵切横缝术)56例,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肛管直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能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 传统肛裂切除 慢性肛裂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肛裂1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梁学敏 简丽丝 林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44-2245,共2页
目的:分析肛裂切除术、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体征不同,对98例肛裂患者行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切除术组),对86例肛裂患者行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结果:肛裂切... 目的:分析肛裂切除术、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体征不同,对98例肛裂患者行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切除术组),对86例肛裂患者行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结果:肛裂切除术组治愈88例(89.8%),好转10例(10.2%),平均住院时间7d;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治愈82例(95.3%),好转4例(4.7%),平均住院时间10.9d。结论:肛裂切除术与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在创口愈合、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各有优劣,根据患者体征不同而恰当选用,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肛裂切除 肛裂Y-V成形(纵切横缝)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9
作者 叶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4-35,3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观察组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肛管直径变化及术后疼痛、水肿、愈合时间、感染等...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观察组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肛管直径变化及术后疼痛、水肿、愈合时间、感染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大(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相较于常规纵切横缝术不增加手术难度,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 纵切横缝 内括约肌切断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兆春 卢艳君 曾碧娟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73-674,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25例)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25例)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第一次换药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在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 内括约肌切断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詹兴云 闫作斌 +1 位作者 刘文全 黄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第4期494-497,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Ⅱ~Ⅲ期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改良纵切横缝术,n=45)及对照组(行常规纵切横缝术,n=45)。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Ⅱ~Ⅲ期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改良纵切横缝术,n=45)及对照组(行常规纵切横缝术,n=45)。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前后肛管直径及切口愈合时间,记录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电话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两组术前肛管直径、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肛管直径较术前均显著增大(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肛管静息压显著低于术前(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均无复发患者,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与传统纵切横缝术治疗Ⅱ~Ⅲ期慢性肛裂疗效相当,前者更利于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 慢性肛裂 疗效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石章铁 钟艳 彭东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0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肛管直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切口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12.15±2.55d,对照组15.99±3.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疼痛、切口水肿、切口感染、排尿障碍)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共80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优于纵切横缝术,尤其是在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手术后切口水肿、疼痛、感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操作简便,与纵切横缝术相比不增加手术的难度,易于掌握,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
下载PDF
慢性肛裂应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孟澍 崔巍 汪闻夕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5期867-86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应用于慢性肛裂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方法截选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66例慢性肛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33例)与观察组(改良纵切横缝术,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肛管直径变化...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应用于慢性肛裂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方法截选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66例慢性肛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33例)与观察组(改良纵切横缝术,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肛管直径变化,统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如疼痛、切口水肿及感染、排尿障碍);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肛管直径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1.7±2.7)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6.9±3.1)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及水肿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然术后两组排尿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无复发。结论应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患者可促进其切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尤其是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及水肿,同时其不会增加手术难度,从而有利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肛裂切除 慢性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 复发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后慢性肛裂患者血清CRP IL-6和TNF-α水平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建勇 汪俊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081-1083,108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肛裂手术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术...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肛裂手术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术后1周时,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临床效果,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疼痛及水肿等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周时的肛管直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半年复发率。结果:术后1周时,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的肛管直径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术后肛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术后愈合时间较传统手术短,其机制可能与患者术后血清CRP、IL-6及TNF-α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慢性 纵切横缝 改良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龙晨蒙 石全 李锋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肛管直径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切口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2.10±2.15d,对照组为15.88±3.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切口疼痛、切口水肿、切口感染、排尿障碍)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是治疗慢性肛裂的有效方法,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肛裂切除术,在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切口疼痛、感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 疗效
下载PDF
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14
16
作者 卢艳君 王兆春 曾碧娟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治疗及护理对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侧位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治疗。两组治疗后均给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治疗及护理对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侧位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治疗。两组治疗后均给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及感染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疗效佳,切口愈合良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侧位纵切横缝 慢性肛裂 护理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师源 师常成 《广州医药》 2012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有明显差...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是治疗慢性肛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 肛裂 疗效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被引量:13
18
作者 廖行忠 王晓林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1年第9期9-10,共2页
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陈旧性肛裂38例,并与同期采用纵切横缝术治疗的3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组病例均全部治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疗程,缝合切口一期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改良术组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 临床观察 疗效
原文传递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对创面愈合、炎性因子及肛管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叶萍 边远 朱盈锋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对创面愈合、炎性应激及肛管指标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肛裂切除术,研究组采用侧向扩肛联合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对创面愈合、炎性应激及肛管指标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肛裂切除术,研究组采用侧向扩肛联合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便血次数、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甲级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肛管直径、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及直肠静息压(R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向扩肛联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可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 肛门功能
下载PDF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范丽丽 薛秀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再次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91例采用改良横切剖宫产术,对照组91例采用下腹纵切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胎头娩出困难率、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 目的:分析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再次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91例采用改良横切剖宫产术,对照组91例采用下腹纵切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胎头娩出困难率、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临床指标〔1〕。两组首次剖宫产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观察组为38.7 ml,对照组为91.3 ml;胎头娩出困难率观察组为6.4%,对照组为20.8%;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9 min,对照组为63min;二次剖宫产术大网膜粘连、腹膜粘连、腹直肌粘连观察组分别为22例(24.2%)、57例(62.6%)、65例(71.4%),对照组分别为38例(41.8%)、73例(80.2%)、76例(83.5%);新生儿Apgar平均评分观察组为9.2分,对照组为8.8分;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为5天,对照组为7天。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不同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不同。改良横切剖宫产具有术中失血量少、胎头娩出困难率低、手术时间短、Apgar评分高等特点,且较下腹纵切剖宫产术所增加难度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纵切剖宫 改良横切剖宫 再次剖宫 盆腔粘连 中失血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