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肌膏与新型敷料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伤口红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彩芬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2期2246-2247,共2页
目的探讨生肌膏联合新型敷料治疗慢性伤口红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伤口红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生肌膏联合新型敷料换药;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新型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生肌膏联合新型敷料治疗慢性伤口红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伤口红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生肌膏联合新型敷料换药;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新型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填充创面缺损时间。结果治疗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填充创面缺损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肌膏联合新型敷料换药治疗慢性伤口红期效果满意,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填充创面缺损的时间快,缩短治疗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生肌膏 新型敷料
下载PDF
苹果花露红期霉心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军庆 谢谦 +2 位作者 卢凯洁 韩晓荣 党雷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59,共3页
为了探明苹果花露红期苹果霉心病药剂防治效果,2016—2017年在苹果花露红期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最佳,2年防效分别达72.38%和73.03%;其次是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处... 为了探明苹果花露红期苹果霉心病药剂防治效果,2016—2017年在苹果花露红期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最佳,2年防效分别达72.38%和73.03%;其次是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处理,防效分别达59.05%和68.51%。建议在苹果花露红期开展防治,作为全年补充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霉心病 花露 药剂 防治试验 初探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木枣鲜食枣果成熟过程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玲 闫旭宇 +3 位作者 张昊 栗现芳 刘萌 王延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213-4221,共9页
为了研究木枣枣果成熟时由青果向红果转变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木枣和其衍生种大木枣白熟期青果和全红期红果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经过测序共得到Clean Data 80.12 Gb,各样品Clean Data平均为6.68 Gb,GC含量为... 为了研究木枣枣果成熟时由青果向红果转变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木枣和其衍生种大木枣白熟期青果和全红期红果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经过测序共得到Clean Data 80.12 Gb,各样品Clean Data平均为6.68 Gb,GC含量为45.00%,Q 30>93.63%,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效率在79.97%~86.44%之间,共发掘1631个新基因。样品间共筛选出49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8个差异表达基因是所有样品组合共有的。全红期红果与白熟期青果(R vs.G)组合注释到各数据库的DEG基因数(3278)明显多于其他3个组合,木枣与大木枣白熟期青果(MG vs.DG)间的DEG基因数(1285)多于全红期红果(MR vs.DR)间的DEG基因数(857)。枣果在白熟期和红果期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细胞发育、代谢过程及单一生物学过程,并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和催化活性,主要参与α-亚麻酸代谢,半乳糖代谢,光合作用-天线蛋白质等代谢途径。同时,还预测检测到2982个转录调控因子,归于转录因子(TF,1298)、转录调节子(TR,368)、蛋白激酶(PK,1316)3大类,分别以AP2-EREBP家族(112)、m TERF家族(46)、RLK-Pelle家族(1050)的基因最多。该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为寻找枣果由白熟期向全红期转变的相关基因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枣(Ziziphus jujuba Mill.) 白熟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番茄转红期裂果性生理指标的测定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素平 吴宇军 +6 位作者 刘玉平 乔燕春 潘莹莹 孔晓君 彭家柱 夏秀娴 何国平 《中国热带农业》 2023年第5期44-53,共10页
为解决番茄生产中的裂果问题,以5个具有不同裂果性的番茄品种为材料,持续降雨10d后测定转红期果实中4种矿质元素钙(Ca)、钾(K)、硼(B)、镁(Mg)及半纤维素、总果胶、果实水分的含量和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a组大果番茄耐裂品... 为解决番茄生产中的裂果问题,以5个具有不同裂果性的番茄品种为材料,持续降雨10d后测定转红期果实中4种矿质元素钙(Ca)、钾(K)、硼(B)、镁(Mg)及半纤维素、总果胶、果实水分的含量和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a组大果番茄耐裂品种DRT中Ca、K、B、Mg、半纤维素、总果胶的含量及降解β-半乳糖苷酶(β-Gal)、降解果胶甲酯酶(PME)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易裂品种DNT,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降解纤维素酶(CX)的活性显著低于易裂品种;b组中小果耐裂品种SRT中Ca、半纤维素的含量、β-Gal和PG的活性显著高于易裂品种MNT、SNT,但K、B、Mg、总果胶的含量和CX的活性显著低于易裂品种。由此可知,Ca、半纤维素的含量及CX的活性3个指标不受果型对于裂果性的影响,是直接产生番茄裂果性的关键生理指标。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可为番茄生产中裂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选育出耐裂番茄品种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转 裂果性 生理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联合使用对创面红期的疗效探讨
5
作者 郑玉琴 冯美娣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研究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联合使用对创面红期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创面红期患者60例,按就诊单双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喷洒贝复济后,直接敷上泡沫敷料。实验组患者喷洒贝复济,干... 目的研究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联合使用对创面红期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创面红期患者60例,按就诊单双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喷洒贝复济后,直接敷上泡沫敷料。实验组患者喷洒贝复济,干燥后先撒上颗粒型藻酸盐,再敷上泡沫敷料。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换药费用,统计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96.70%,对照组为80.00%,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20,P<0.05)。两组患者换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0级和1级比例高于对照组,2级和3级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02,P<0.05)。结论贝复济和藻酸盐颗粒联合使用对创面红期的疗效显著,创面愈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复济 藻酸盐 创面
下载PDF
疟疾疫苗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2
6
作者 潘卫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疟原虫抗药性及疟蚊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迅速扩散迫切需要研究新的疟疾防治方法 ,以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根据自愿者试验、动物模型及现场研究结果 ,研制疫苗预防疟疾是可行的。当前 ,全球科学家正在研制 3种类型的疟疾疫苗——抗红内... 疟原虫抗药性及疟蚊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迅速扩散迫切需要研究新的疟疾防治方法 ,以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根据自愿者试验、动物模型及现场研究结果 ,研制疫苗预防疟疾是可行的。当前 ,全球科学家正在研制 3种类型的疟疾疫苗——抗红内期原虫疫苗、抗红前期原虫疫苗和传播阻断疫苗 ,其中一些候选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 ,并产生有意义的结果。由于疟原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抗原变异和多种入侵途径 ,有效疫苗的研制将面临极大的困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疫苗 预防 疟原虫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Pose的红熟期草莓识别和果柄检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莫尘 褚镇源 +3 位作者 崔明诗 杨庆璐 王金星 杨化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44-251,共8页
针对高架栽培模式下的大棚草莓,借鉴人体姿态检测算法,建立了改进YOLO v8-Pose模型对红熟期草莓进行识别与果柄关键点检测。通过对比YOLO v5-Pose、YOLO v7-Pose、YOLO v8-Pose模型,确定使用YOLO v8-Pose模型作为对红熟期草莓识别与关... 针对高架栽培模式下的大棚草莓,借鉴人体姿态检测算法,建立了改进YOLO v8-Pose模型对红熟期草莓进行识别与果柄关键点检测。通过对比YOLO v5-Pose、YOLO v7-Pose、YOLO v8-Pose模型,确定使用YOLO v8-Pose模型作为对红熟期草莓识别与关键点预测的模型。以YOLO v8-Pose为基础,对其网络结构添加Slim-neck模块与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提高模型对小目标物体的特征提取能力,以适应草莓数据集的特点。改进YOLO v8-Pose能够有效检测红熟期草莓并准确标记出果柄关键点,P、R、mAP-kp分别为98.14%、94.54%、97.91%,比YOLO v8-Pose分别提高5.41、5.31、8.29个百分点。模型内存占用量为22 MB,比YOLO v8-Pose的占用量小6 MB。此外,针对果园非结构化的特征,探究了光线、遮挡与拍摄角度对模型预测的影响。对比改进前后的模型在复杂环境下对红熟期草莓的识别与果柄预测情况,改进YOLO v8-Pose在受遮挡、光线和角度影响情况下的mAPkp分别为94.52%、95.48%、94.63%,较YOLO v8-Pose分别提高8.9、10.75、5.17个百分点。改进YOLO v8-Pose可在保证网络模型精度的同时对遮挡、光线和拍摄角度等影响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实现对复杂环境下红熟期草莓识别与果柄关键点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识别 关键点预测 YOLO v8-Pose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金丝4号枣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峰 张雪丹 +2 位作者 祝恩元 孟庆峰 王淑贞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29-34,共6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对白熟期、半红熟期及全红熟期的金丝4号枣果实提取挥发性风味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金丝4号枣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共53种,主要为酯类、酸类和酮类,但在果实不同...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对白熟期、半红熟期及全红熟期的金丝4号枣果实提取挥发性风味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金丝4号枣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共53种,主要为酯类、酸类和酮类,但在果实不同成熟期,香气组分及含量差异很大。金丝4号白熟期枣样品共检测出13种香气成分,半红熟期38种,全红熟期27种,酯类物质在3个成熟期的含量分别占香气成分总含量的7.92%、25.21%和16.32%,酸类物质分别占香气成分的6.45%、21.16%和21.88%,酮类物质种类较少,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4号枣 香气成分 白熟
下载PDF
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红内期恶性疟原虫抗原 被引量:6
9
作者 高琪 杨仲炎 张炜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以兔抗恶性疟原虫(p、f)多克隆抗体包被,用混合的二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体红细胞内的恶性疟原虫抗原。恶性疟(镜检确诊)和非疟疾患者的滤纸血样本测定符合率分别为91.5%(4... 本文介绍了以兔抗恶性疟原虫(p、f)多克隆抗体包被,用混合的二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体红细胞内的恶性疟原虫抗原。恶性疟(镜检确诊)和非疟疾患者的滤纸血样本测定符合率分别为91.5%(43/47)和96%(24/25)。检测敏感度为5个疟原虫/10~6红细胞,对恶性疟原虫的海南和江苏地理株的测定结果显示,两者的符合率无显著差异。但对间日疟样本测定结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抗原 双抗体夹心法 恶性疟原虫 单克隆抗体 疟疾患者 间日疟 疟疾病人 滤纸血 符合率
下载PDF
IL-12联合IL-2在伯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姝 陆惠民 +2 位作者 张山鹰 高琪 唐学恒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734-737,755,共5页
目的探讨IL-12联合IL-2在抗P.berghei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接种5×105个感染P.berghei的RBC,同时分别给予0.03μg/dIL-12、40U/dIL-2或IL-12联合IL-2处理,连续用药6d,观察小鼠原虫血症变化及存活时间。通过... 目的探讨IL-12联合IL-2在抗P.berghei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接种5×105个感染P.berghei的RBC,同时分别给予0.03μg/dIL-12、40U/dIL-2或IL-12联合IL-2处理,连续用药6d,观察小鼠原虫血症变化及存活时间。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及NK细胞杀伤活性检测等方法,观察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IL-12联合IL-2处理组可较单独IL-12或单独IL-2及感染对照组显著推迟原虫血症达峰值的时间与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IL-12或联合IL-2组小鼠在原虫血症达30%时开始死亡,而单独IL-2或感染对照组小鼠在原虫血症低于13%时已全部死亡。IL-12联合IL-2处理组脾淋巴细胞总数、CD4+与CD8+百分比、3H-TdR掺入量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较其它各处理组及感染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IL-12与IL-2二者可协同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以诱导抗P.berghei红内期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IL-2 伯氏疟原虫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外源性一氧化氮体外杀伤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强 夏惠 +5 位作者 王雪梅 陆凤 陶志勇 曹俊 孙新 高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以早期滋养体期为主,原虫密度>0.5%的患者血样,配成含2%红细胞的虫血混悬液。96孔板中每孔加100μl虫血混悬液,再加入各组试剂,亚硝基铁氰化钠(SNP,分别为0.02、0...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以早期滋养体期为主,原虫密度>0.5%的患者血样,配成含2%红细胞的虫血混悬液。96孔板中每孔加100μl虫血混悬液,再加入各组试剂,亚硝基铁氰化钠(SNP,分别为0.02、0.05、0.10、0.20、0.50、1.00mmol/L),SNP+血红蛋白(Hb)0.15mmol/L,SNP+硫酸亚铁(FeSO4)0.15mmol/L,SNP+L-半胱氨酸(L-cyst)1.00mmol/L,SNP+FeSO40.15mmol/L+L-cyst1.00mmol/L,后4组SNP浓度均为1.00mmol/L,设对照组,每组重复3次,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根据虫龄,估计发育至裂殖体时间,提前3h取空白对照孔涂片镜检,确定终止培养时间,培养终止后吉氏染色,镜检计数成熟裂殖体,计算NO对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抑制率,统计分析各组对间日疟原虫抑制率的差异。结果SNP0.02mmol/L组,间日疟原虫抑制率为(0.84±1.69)%,对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无杀伤作用(P>0.05);SNP0.05mmol/L组,间日疟原虫抑制率为(12.26±3.04)%,对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存在杀伤作用(P<0.01)。且抑制率随SNP浓度上升而升高。在含有1.00mmol/LSNP的孔中分别加入Hb、L-cyst、FeSO4和FeSO4+L-cyst与只添加SNP1.00mmol/L孔相比,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抑制率自(85.40±2.90)%下降为(5.90±2.90)%、(25.86±4.02)%、(30.16±2.75)%和(16.71±2.30)%。结论外源性NO对体外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有杀伤作用,而Hb、L-cyst和FeSO4可以逆转这种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NO 间日疟原虫
下载PDF
低浓度双氢青蒿素对恶性疟原虫3D7株干预效应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媛 李凯 +5 位作者 姜晓慧 杨婷 郑钟原 陈利娜 李玉洁 郑晓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397-3403,共7页
疟疾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非洲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既往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可选择性杀灭红内期疟原虫,且对环期影响较大。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屡有新的发现,但这些研究中采用的青蒿素类药物的浓度可达... 疟疾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非洲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既往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可选择性杀灭红内期疟原虫,且对环期影响较大。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屡有新的发现,但这些研究中采用的青蒿素类药物的浓度可达体外实验半数抑制浓度的50~80倍。该实验采用恶性疟原虫国际标准株3D7体外培养,观察半数抑制浓度双氢青蒿素处置后,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形态特征的变化,进而探讨双氢青蒿素对3D7红内期生长周期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恶性疟原虫3D7株进行连续同步化3次以上,于末次同步化后6h给予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半数抑制浓度(10nmol·L^-1)1次,连续观察3个生长周期(132h)。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双氢青蒿素作用后,3D7生长显著抑制(P〈0.001),环状体生成率显著降低(P〈0.05),滋养体形态异常且不饱满,裂殖体内裂殖子数量显著减少(P〈0.05),生长周期迟滞且紊乱。实验表明非杀灭浓度DHA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对3D7的干预效应可能不止作用于环期,而是对疟原虫生长的各个环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恶性疟原虫 生长周
原文传递
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浓集纯化及免疫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守锋 陶志勇 +2 位作者 夏惠 高琪 胡开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653-656,共4页
目的:建立白细胞滤器(Plasmodipur)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浓集纯化红内期间日疟原虫(P.v)的方法。分析和比较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的差别。方法: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 目的:建立白细胞滤器(Plasmodipur)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浓集纯化红内期间日疟原虫(P.v)的方法。分析和比较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的差别。方法: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经60%Percoll浓集其中的感染红细胞(iRBC)。采用皂素法和冻融法从iRBC中释放疟原虫,经超声粉碎,所获P.v可溶性抗原和同样处理的正常红细胞(nRBC)成分经SDS-PAGE电泳分析其组分差别,并应用P.v感染者、正常对照混合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确定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组分。结果:115例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每10个油镜视野中WBC残留≤5个99例(86.1%),经60%Percoll浓集的35例样本中,共有30例(85.7%)能提高iRBC比例至60%以上。SDS-PAGE电泳分析,皂素处理与冻融处理的P.v抗原分别显示出6条和2条P.v特异性蛋白条带。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v感染者混合血清能特异性地识别22、24.5、29、35、36 kDa皂素处理的P.v抗原,26、49、59、63、115、120 kDa冻融处理的P.v抗原。结论:血样中疟原虫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皂素处理的22 kDa抗原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作为P.v特异性诊断抗原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 疟原虫 抗原 免疫反应性 浓集纯化
下载PDF
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忠叁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关键词 青蒿素类抗疟药 恶性疟疾 临床应用 素治疗 疟原虫 世界卫生组织 非洲国家 抗疟活性 杀灭作用 医药工作者
下载PDF
蚊期和红内期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约氏疟原虫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雍 丁艳 +3 位作者 周桃莉 陈继德 彭小红 徐文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构建蚊期、红内期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约氏疟原虫BY265株。方法用SacⅡ酶酶切含有伯氏疟原虫ssu-rrna基因和GFP基因的重组质粒pl0017使之线性化,用电转化的方法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入红内期约氏疟原虫BY265株,获BY265-EGFP重... 目的构建蚊期、红内期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约氏疟原虫BY265株。方法用SacⅡ酶酶切含有伯氏疟原虫ssu-rrna基因和GFP基因的重组质粒pl0017使之线性化,用电转化的方法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入红内期约氏疟原虫BY265株,获BY265-EGFP重组疟原虫,尾静脉注射感染昆明小鼠,24~30h后用乙胺嘧啶饲喂小鼠5~6d,鼠尾静脉采血涂片观察原虫感染率。以疟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PCR鉴定转染重组质粒pl0017的约氏疟原虫。斯氏按蚊叮咬感染BY265-EGFP重组疟原虫的小鼠,按蚊血餐后第7天和第16天解剖蚊胃和唾液腺,观察疟原虫能否在蚊体内正常发育。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呈绿色荧光的红内期各期形态正常的约氏疟原虫。PCR检测结果表明,GFP和ssu-rrna基因已成功整合到约氏疟原虫基因组中。按蚊感染实验证实重组BY265株能在蚊体内正常发育。结论构建了蚊期、红内期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约氏疟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约氏疟原虫
下载PDF
延长真空包装红肠货架期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孔保华 郑薄冰 +1 位作者 王文升 程涛 《肉类研究》 1993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试验为对真空包装的红肠进行处理,以延长其货架期.试验分两批,第一批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处理方法和微波处理方法效果要显著好于化学防腐剂处理方法,第二批为不同热处理方法和时间的比较,结果表明真空包装后用沸水煮制15min组效... 本试验为对真空包装的红肠进行处理,以延长其货架期.试验分两批,第一批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处理方法和微波处理方法效果要显著好于化学防腐剂处理方法,第二批为不同热处理方法和时间的比较,结果表明真空包装后用沸水煮制15min组效果最好,常温贮存14天细菌总数远远低于国标,而对照组贮存7天则细菌总数达2.7×10~6个/g,已超过了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包装 肠货架 加热处理
下载PDF
疟疾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莉 钱锋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5年第4期147-152,共6页
疫苗是控制乃至消灭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疫苗的应用使天花、脊髓灰质炎得以消灭或基本消灭、麻疹流行得到有效控制。虽然致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的生活史及构造远较病毒和细菌复杂,但随着疟原虫的抗药性虫株和抗杀虫剂蚊媒的出现,研制... 疫苗是控制乃至消灭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疫苗的应用使天花、脊髓灰质炎得以消灭或基本消灭、麻疹流行得到有效控制。虽然致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的生活史及构造远较病毒和细菌复杂,但随着疟原虫的抗药性虫株和抗杀虫剂蚊媒的出现,研制有效的疟疾疫苗仍是控制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选目标之一。该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疫苗 研究进展 疫苗 疫苗
下载PDF
疟疾疫苗研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穗林 刘太平 徐文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95,共13页
历史上,传染病的最终控制和消除均得益于有效疫苗的接种。60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有效疟疾疫苗的研制。近年来,亚单位疟疾疫苗RTS,S和减毒子孢子疫苗的临床试验效果使研究者们看到了研制安全、有效疟疾疫苗的希望。然而,有效疟疾... 历史上,传染病的最终控制和消除均得益于有效疫苗的接种。60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有效疟疾疫苗的研制。近年来,亚单位疟疾疫苗RTS,S和减毒子孢子疫苗的临床试验效果使研究者们看到了研制安全、有效疟疾疫苗的希望。然而,有效疟疾疫苗的最终研制成功还存在诸多的技术问题和理论瓶颈。本文从疟原虫的生物学及其感染免疫学特点角度对目前疟疾疫苗研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疟疾疫苗的最终研制成功提供参考和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疫苗
原文传递
几种体外培养条件下间日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慰祖 胡乐群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8-260,T013,共4页
在培养液成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观察几种体外培养条件的间日疟原虫红内裂体增殖.实验组为:烛缸静止培养,重复点烛烛缸静止培养,低氧静止培养,两种试管深层悬浮培养。引种用了两个虫株,起始培养采用冷冻虫血复苏和现症疟疾病人新鲜虫血... 在培养液成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观察几种体外培养条件的间日疟原虫红内裂体增殖.实验组为:烛缸静止培养,重复点烛烛缸静止培养,低氧静止培养,两种试管深层悬浮培养。引种用了两个虫株,起始培养采用冷冻虫血复苏和现症疟疾病人新鲜虫血直接引种。除棉塞试管深层悬浮组不能支持裂体增殖外,其他组均至少不同程度地完成两个裂殖周期;在低氧下,原虫发育更正常。观察发现,间日疟原虫分离株在体外培养中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裂体增殖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小鼠疟原虫感染红内期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志慧 代勇 +2 位作者 孙雪英 韩韬 梁昊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51-53,共3页
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免疫应答机制复杂多样,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分为肝内期、红内期、红外期3个阶段,本文主要对小鼠感染疟原虫后红内期免疫应答研究进行总结,有助于后续对疟原虫致病以及自愈机制的认识,并可为... 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免疫应答机制复杂多样,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分为肝内期、红内期、红外期3个阶段,本文主要对小鼠感染疟原虫后红内期免疫应答研究进行总结,有助于后续对疟原虫致病以及自愈机制的认识,并可为开发新的疟疾治疗疫苗、药物或者方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疟疾 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