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鸿沟:数字鸿沟范式转变 被引量:50
1
作者 钟祥铭 方兴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30年来,随着数字传播驱动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范式转变,数字鸿沟也基本同步地经历了特性鲜明的三种范式,即从最初的接入鸿沟(数字鸿沟1.0)到网络使用的素养鸿沟(数字鸿沟2.0)和智能时代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鸿沟(数字鸿沟3.0)。三大数字鸿... 30年来,随着数字传播驱动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范式转变,数字鸿沟也基本同步地经历了特性鲜明的三种范式,即从最初的接入鸿沟(数字鸿沟1.0)到网络使用的素养鸿沟(数字鸿沟2.0)和智能时代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鸿沟(数字鸿沟3.0)。三大数字鸿沟有着不同侧重和内涵,也分别对应着政府、社会和企业三大不同主体,并且从欧美、中国到亚非拉,不同区域的数字鸿沟重点形成鲜明的三个梯度的剪刀差。深入理解和研判智能鸿沟问题的本质和规律,重估数字鸿沟的挑战和危害,科学认知、战略重视与正确应对,将成为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的头等大事,尤其对于成为互联网大国的中国而言,因势利导,引领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理念和实践,既是新时代自身崛起和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更是肩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鸿沟 素养鸿沟 智能鸿沟 数字传播
下载PDF
教师数字鸿沟的发展与弥合——基于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的视角 被引量:26
2
作者 石映辉 韦怡彤 杨浩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65,共7页
数字鸿沟经历了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两个阶段的变化,反映了从信息技术的接入差异向人们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差异的演化。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推广和普及,信息鸿沟逐渐弥合,而素养鸿沟日益凸显。在深入分析教师"素养鸿沟"... 数字鸿沟经历了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两个阶段的变化,反映了从信息技术的接入差异向人们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差异的演化。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推广和普及,信息鸿沟逐渐弥合,而素养鸿沟日益凸显。在深入分析教师"素养鸿沟"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文章从国家、区校和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了弥合教师素养鸿沟的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鸿沟 素养鸿沟 信息素养 教师
下载PDF
我国高校读者数字素养鸿沟成因、危害及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鹏 王宇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5,共8页
数字素养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从认知层面、能力层面和读者成长背景层面对我国高校读者数字素养鸿沟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其在虚假信息识别、学术生存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并从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充分认识数字... 数字素养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从认知层面、能力层面和读者成长背景层面对我国高校读者数字素养鸿沟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其在虚假信息识别、学术生存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并从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充分认识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明晰数字素养框架内涵与能力、完善读者数字素养教育体系、科学评价数字素养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鸿沟 成因 危害 治理策略
下载PDF
县域数字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受益——基于宏微观数据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7,共14页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与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能否全面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小农户受益,至今未能得到实质性解答。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在探讨数字经...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与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能否全面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小农户受益,至今未能得到实质性解答。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在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赋能效果的基础上,就现代农业发展能否让小农户更加受益这一长远问题予以回应。使用2010—2020年中国县域的宏观数据与2022年四川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方式衍生为“市场化”和“组织化”两种模式;数字赋能中呈现出显著区域特征,中部县域具有负向作用,西部县域正向效果依然显著;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拓宽增收路径更好地引领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小农户接触最为频繁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把小农户挤出农业领域,农户“数字素养鸿沟”的存在可能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助农效果。由此可见,政府应该着重防范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中“垒大户”现象,高效提升小农户数字素养与数字能力,“软硬兼顾”方能在数实融合中践行共同富裕理念,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数字经济 农业社会化服务 数字素养鸿沟 现代农业 小农户受益
原文传递
数字素养、性别与可持续发展——从“性别与发展”理论视角探讨数字环境下如何促进性别平等的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卜卫 蔡珂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7,共14页
数字环境正在重新形塑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但研究表明,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并不必然带来性别平等。基于这种思考,本文将讨论数字素养、性别与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关系。首先,分析数字素养概念的建构性,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社会发展的情境中去... 数字环境正在重新形塑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但研究表明,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并不必然带来性别平等。基于这种思考,本文将讨论数字素养、性别与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关系。首先,分析数字素养概念的建构性,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社会发展的情境中去理解数字素养。其次,梳理“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发展”“妇女与发展”等重要概念的理论脉络。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从“性别与发展”理论视角揭示性别数字鸿沟,尝试提出通过包容性数字素养教育促进性别平等和发展的政策方案。这个方案并不局限于技能或技术方面的培训,而是要挑战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消除一切阻碍妇女获得权利的障碍。数字素养提升不仅是为了改善妇女生计,还是为了通过信息技术在生产、再生产和社区(社会)发展等领域中赋权妇女,以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信息通信技术 性别与发展 妇女与发展 摩塞框架 性别数字素养鸿沟 包容性数字素养教育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背景下公民数字素养鸿沟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金家旺 袁玉清 吴坤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良好的数字素养鸿沟水平成为获取其他先决技能的重要条件,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鸿沟水平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基于我国国情,文章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包含数字思维能力、数字信息技术、数字安全能力、数字创...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良好的数字素养鸿沟水平成为获取其他先决技能的重要条件,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鸿沟水平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基于我国国情,文章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包含数字思维能力、数字信息技术、数字安全能力、数字创新能力、数字职业能力等五个维度的公民数字素养鸿沟框架。基于收集的2105份有效问卷,该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数字素养鸿沟水平现状,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鸿沟 数字素养 数字公民
下载PDF
弥合数字素养鸿沟的乡村网络扶贫对策研究——基于家庭文化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筠榕 《当代经济》 2021年第10期70-73,共4页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原有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沿袭了原有的城乡差异,形成了新的不平等现象:“数字素养鸿沟”。本文以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进行质性研究,发现城乡家庭文化资...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原有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沿袭了原有的城乡差异,形成了新的不平等现象:“数字素养鸿沟”。本文以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进行质性研究,发现城乡家庭文化资本中“数字素养能力”的“使用接入”和“技能接入”存在差异,对城乡中小学生的“意识接入”产生影响,以文化惯习的方式代际传递。弥合“数字素养鸿沟”需要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数字化转型”,搭建全民信息化能力提升教育平台,提升农村信息化教育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差异 中小学生 数字素养鸿沟 家庭文化资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