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通窍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眼部症状及血清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80例(80眼)DME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0例。2组均接受激光治疗,对...目的:观察通窍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眼部症状及血清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80例(80眼)DME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0例。2组均接受激光治疗,对照组辅助羟苯磺酸钙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通窍明目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眼部情况及血清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前,2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与黄斑区荧光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P<0.05),黄斑中心厚度均变薄(P<0.05),黄斑区荧光面积均减小(P<0.05),且联合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黄斑中心厚度薄于对照组(P<0.05),黄斑区荧光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NOS、APN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VEGF、IL-6、Hcy水平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与联合组眼压>21 mm Hg的患者分别为16例(40.00%)与6例(1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12)。经处理后眼压均恢复正常。期间并未出现视网膜脱落、眼内炎、白内障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窍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ME患者,能够提高视力,减少黄斑中心厚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及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改善眼底循环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通窍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眼部症状及血清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80例(80眼)DME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0例。2组均接受激光治疗,对照组辅助羟苯磺酸钙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通窍明目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眼部情况及血清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前,2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与黄斑区荧光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P<0.05),黄斑中心厚度均变薄(P<0.05),黄斑区荧光面积均减小(P<0.05),且联合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黄斑中心厚度薄于对照组(P<0.05),黄斑区荧光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NOS、APN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VEGF、IL-6、Hcy水平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与联合组眼压>21 mm Hg的患者分别为16例(40.00%)与6例(1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12)。经处理后眼压均恢复正常。期间并未出现视网膜脱落、眼内炎、白内障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窍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ME患者,能够提高视力,减少黄斑中心厚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及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改善眼底循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