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身体教育--教育人学视域的身体及身体教育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忠
尹春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16,共6页
在教育人学视域中,人是身体的存在,是由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构成的统一能动主体,人的精神身体内涵于物质身体,并通过物质身体器官的应用得到发展。身体教育是培养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协调发展的人的教育,指向人的物质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教育人学视域中,人是身体的存在,是由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构成的统一能动主体,人的精神身体内涵于物质身体,并通过物质身体器官的应用得到发展。身体教育是培养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协调发展的人的教育,指向人的物质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与精神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最终达到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教育身体问题,就是要消解教育对身体的非人道规训,通过物质身体器官的充分应用,使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在联动中互构,进而实现两者的全面协调发展,使"以人为本"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从理念走向实践,从可能变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
物质
身体
精神
身体
身体
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中青少年身体的境遇与回归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佳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且具体的身体。受传统观念及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在对青少年身体的改造、养成和形塑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更为关注精神、灵魂的强化与训练,相对...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且具体的身体。受传统观念及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在对青少年身体的改造、养成和形塑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更为关注精神、灵魂的强化与训练,相对忽略了身体的综合性生成与发展,其结果是青少年身体经历着物质身体的弱化、精神身体的异化的现实境遇。究其原因在于青少年身体处于被贬抑、被忽视、被规训的状态,具体包括传统观念影响下的“抑身”、功利主义主导下的“去身”和时空领域限制下的“驯身”。以身体社会学为理论视角,应从教育理念的身体转向、教育实践的身体复归和教育目标的身体达成三个向度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
教育
青少年
身体
社会学
物质
身体
精神
身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身体与休闲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3,共8页
身体与休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也是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两个核心范畴。身体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自身存在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在审美关系中,人的身体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物质身体或者肉体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人的身体美应该...
身体与休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也是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两个核心范畴。身体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自身存在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在审美关系中,人的身体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物质身体或者肉体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人的身体美应该也有这三个层次的内涵:物质身体美,符号身体美,精神身体美,最理想的应该是三者统一的身体整体美。休闲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非实用性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超越功利性、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规定了休闲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相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性。因此,在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共同视野下,休闲活动实践必须关注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全面发展,并且一定要遏制物质身体欲望化的纵欲主义,防止符号身体消费化的过度消费,阻止精神身体平庸化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时尚,努力提倡在休闲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做到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平衡,和谐发展,自由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美学
休闲美学
休闲
物质
身体
符号
身体
精神
身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被引量:
80
4
作者
汪晖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3期4-32,共29页
本文试图对《阿Q正传》做出新的阅读。作者通过对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的细致分析,展示了“精神胜利法”的片刻失效及其后果。通过对作品另辟蹊径的解读,作者系统地回答了《阿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典问题,即一、作品的叙述方式是...
本文试图对《阿Q正传》做出新的阅读。作者通过对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的细致分析,展示了“精神胜利法”的片刻失效及其后果。通过对作品另辟蹊径的解读,作者系统地回答了《阿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典问题,即一、作品的叙述方式是否发生了断裂?二、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是国民性的代表,还是农民阶级的思想特征?三、阿Q真的会革命吗?作为国民性典型的阿Q与作为革命党的阿Q在人格上是一个还是两个?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革命的历史解释和文学叙述的重要问题:国民性是单面的,还是自我反身的?如何界定阿Q的阶级身份和社会类型?如何在“重复”中界定“革命”?在《阿Q正传》中,历史与本能、意识与潜意识、精神与身体是什么关系?如何解释鲁迅的“向下超越”,以及从这一角度对辛亥革命和启蒙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
鬼
辛亥革命
直觉与重复
精神
与
身体
正史
向下超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修身而正心:《大学》传七章的思想史阐释
被引量:
6
5
作者
杨海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14,共10页
《大学》传七章以72个字的短小篇幅,通过设问、病症、后果、劝谕四个层次,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如何为修身而正心。学术界迄今缺少对于这一章的专门研究,思想史阐释显得极有必要。一方面,正心问题在《大学》中既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又具...
《大学》传七章以72个字的短小篇幅,通过设问、病症、后果、劝谕四个层次,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如何为修身而正心。学术界迄今缺少对于这一章的专门研究,思想史阐释显得极有必要。一方面,正心问题在《大学》中既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又具有彼此的联动性。从独立性看,传六章的诚意关是善恶关、人鬼关,传七章的正心关是得失关、圣凡关,两者承担不同的人生任务。从联动性看,传七章旨在修正四种不正即偏的心理表现,传八章旨在修正五种偏即不正的人事态度,两者运用相同的论证结构。另一方面,宋明理学为《大学》传七章提供了丰富的解释学资源,它启发人们注意到《大学》《孟子》在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思想史关联。归结起来,为修身而正心就是要培育良善的精神化身体,这是儒家践履大学之道得以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传七章
正心
得失关
精神
化
身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身体欲望作为政治欲望的隐喻——贝托鲁奇电影中的精神分析运用
6
作者
曲德煊
丁慧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79,共4页
世界电影走向现代主义道路,与精神分析的全面介入关系密切。贝托鲁奇正是一位熟练运用精神分析法的电影大师。他依靠精神分析工具完整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链条,同时将主人公的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相联系,从深层反映贝托鲁奇对政治、历史...
世界电影走向现代主义道路,与精神分析的全面介入关系密切。贝托鲁奇正是一位熟练运用精神分析法的电影大师。他依靠精神分析工具完整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链条,同时将主人公的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相联系,从深层反映贝托鲁奇对政治、历史以及人生的独特关注。本文通过对其《末代皇帝》《戏梦巴黎》两部影片的论述,探讨其影片中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的关系,而身体和政治话语的一致性,正是贝托鲁奇风格核心特征。重温贝托鲁奇的经典影片,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电影的特征很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分析
身体
欲望
政治欲望
人格成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身体教育--教育人学视域的身体及身体教育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忠
尹春玲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16,共6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4-ZD18)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在教育人学视域中,人是身体的存在,是由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构成的统一能动主体,人的精神身体内涵于物质身体,并通过物质身体器官的应用得到发展。身体教育是培养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协调发展的人的教育,指向人的物质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与精神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最终达到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教育身体问题,就是要消解教育对身体的非人道规训,通过物质身体器官的充分应用,使物质身体与精神身体在联动中互构,进而实现两者的全面协调发展,使"以人为本"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从理念走向实践,从可能变为现实。
关键词
人
物质
身体
精神
身体
身体
教育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中青少年身体的境遇与回归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佳佳
机构
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身体社会学视域下青少年身体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1SHE338)的研究成果。
文摘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且具体的身体。受传统观念及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在对青少年身体的改造、养成和形塑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更为关注精神、灵魂的强化与训练,相对忽略了身体的综合性生成与发展,其结果是青少年身体经历着物质身体的弱化、精神身体的异化的现实境遇。究其原因在于青少年身体处于被贬抑、被忽视、被规训的状态,具体包括传统观念影响下的“抑身”、功利主义主导下的“去身”和时空领域限制下的“驯身”。以身体社会学为理论视角,应从教育理念的身体转向、教育实践的身体复归和教育目标的身体达成三个向度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身体
身体
教育
青少年
身体
社会学
物质
身体
精神
身体
Keywords
body
body education
adolescent
body sociology
physical body
spiritual body
分类号
G40-01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身体与休闲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后学’语境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11CZW017)
文摘
身体与休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也是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两个核心范畴。身体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自身存在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在审美关系中,人的身体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物质身体或者肉体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人的身体美应该也有这三个层次的内涵:物质身体美,符号身体美,精神身体美,最理想的应该是三者统一的身体整体美。休闲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非实用性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超越功利性、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规定了休闲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相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性。因此,在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共同视野下,休闲活动实践必须关注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全面发展,并且一定要遏制物质身体欲望化的纵欲主义,防止符号身体消费化的过度消费,阻止精神身体平庸化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时尚,努力提倡在休闲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做到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平衡,和谐发展,自由展现。
关键词
身体
美学
休闲美学
休闲
物质
身体
符号
身体
精神
身体
Keywords
somaesthetics
leisure aesthetics
physical body
symbolic body
spiritual body
分类号
B834.3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被引量:
80
4
作者
汪晖
机构
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3期4-32,共29页
文摘
本文试图对《阿Q正传》做出新的阅读。作者通过对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的细致分析,展示了“精神胜利法”的片刻失效及其后果。通过对作品另辟蹊径的解读,作者系统地回答了《阿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典问题,即一、作品的叙述方式是否发生了断裂?二、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是国民性的代表,还是农民阶级的思想特征?三、阿Q真的会革命吗?作为国民性典型的阿Q与作为革命党的阿Q在人格上是一个还是两个?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革命的历史解释和文学叙述的重要问题:国民性是单面的,还是自我反身的?如何界定阿Q的阶级身份和社会类型?如何在“重复”中界定“革命”?在《阿Q正传》中,历史与本能、意识与潜意识、精神与身体是什么关系?如何解释鲁迅的“向下超越”,以及从这一角度对辛亥革命和启蒙的思考?
关键词
国民性
鬼
辛亥革命
直觉与重复
精神
与
身体
正史
向下超越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修身而正心:《大学》传七章的思想史阐释
被引量:
6
5
作者
杨海文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中国孟子研究院
出处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1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语用逻辑的深度拓展与应用研究》(19ZDA042)子课题《语用逻辑的中国古代论证应用研究》
文摘
《大学》传七章以72个字的短小篇幅,通过设问、病症、后果、劝谕四个层次,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如何为修身而正心。学术界迄今缺少对于这一章的专门研究,思想史阐释显得极有必要。一方面,正心问题在《大学》中既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又具有彼此的联动性。从独立性看,传六章的诚意关是善恶关、人鬼关,传七章的正心关是得失关、圣凡关,两者承担不同的人生任务。从联动性看,传七章旨在修正四种不正即偏的心理表现,传八章旨在修正五种偏即不正的人事态度,两者运用相同的论证结构。另一方面,宋明理学为《大学》传七章提供了丰富的解释学资源,它启发人们注意到《大学》《孟子》在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思想史关联。归结起来,为修身而正心就是要培育良善的精神化身体,这是儒家践履大学之道得以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大学》
传七章
正心
得失关
精神
化
身体
Keywords
The Great Learning
the seventh chapter
rectifying mind
Gain and loss outlook
Spiritualized body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身体欲望作为政治欲望的隐喻——贝托鲁奇电影中的精神分析运用
6
作者
曲德煊
丁慧文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79,共4页
文摘
世界电影走向现代主义道路,与精神分析的全面介入关系密切。贝托鲁奇正是一位熟练运用精神分析法的电影大师。他依靠精神分析工具完整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链条,同时将主人公的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相联系,从深层反映贝托鲁奇对政治、历史以及人生的独特关注。本文通过对其《末代皇帝》《戏梦巴黎》两部影片的论述,探讨其影片中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的关系,而身体和政治话语的一致性,正是贝托鲁奇风格核心特征。重温贝托鲁奇的经典影片,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电影的特征很有裨益。
关键词
精神
分析
身体
欲望
政治欲望
人格成长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身体教育--教育人学视域的身体及身体教育
李忠
尹春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育中青少年身体的境遇与回归
杨佳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身体与休闲
张玉能
张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汪晖
《现代中文学刊》
2011
8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为修身而正心:《大学》传七章的思想史阐释
杨海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身体欲望作为政治欲望的隐喻——贝托鲁奇电影中的精神分析运用
曲德煊
丁慧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