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PA技术在圆管射流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维智 张守军 王丹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9年第2期66-72,共7页
采用激光相位多普勒技术(PDPA)和传统热线对圆管射流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DPA技术具有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不干扰流场等特点;自由剪切湍流的扩展率dyc/dx=0.0801,完全自模拟特性区在x/D>8。
关键词 激光 相位多普勒 剪切湍流 粒子投放 流动显示
下载PDF
基于局部粒子投放的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控制研究
2
作者 许耀宇 李鑫 +2 位作者 谭慧俊 黄河峡 张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为探究局部粒子投放这种新型流动控制方法在控制激波/边界层干扰(SWBLI)诱导分离上的可行性,针对二维压缩拐角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局部粒子投放对于SWBLI诱导分离的控制机理与控制规律。结果表明:在分离区上游壁面注入的固体... 为探究局部粒子投放这种新型流动控制方法在控制激波/边界层干扰(SWBLI)诱导分离上的可行性,针对二维压缩拐角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局部粒子投放对于SWBLI诱导分离的控制机理与控制规律。结果表明:在分离区上游壁面注入的固体粒子会给近壁低速流体注入动量,使分离区上游边界层形状因子减小;同时,由于波后粒子的弛豫效应,粒子也会进一步给流体注入动量。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SWBLI诱导分离的尺寸得到了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还表明:投入的粒子无量纲流量S_(L)越大(以基准流场边界层流量为参考),粒径D_(P)越小,所获得的分离控制效果越好。在使用S_(L)=0.12,D_(P)=0.5μm的TiO_(2)粒子进行流动控制时,分离点和再附点间的无量纲流向距离由未控制时的4.85缩减为控制后的1.77,后者仅为前者的36.5%,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粒子投放 激波/边界层干扰 流动分离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PDPA系统在Φ3.2m风洞中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维智 郑建军 +1 位作者 张守军 王丹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40,共5页
非接触测量的PDPA系统在Φ3.2m风洞中进行双三角翼速度场试验中 ,采用随测量点位置的移动而进行粒子投放。三维的光路布置则是采用安装在风洞外移测架的横梁上。实验结果表明 ,粒子投放的方法和光路布置及测量是合理的。同时指出 :粒子... 非接触测量的PDPA系统在Φ3.2m风洞中进行双三角翼速度场试验中 ,采用随测量点位置的移动而进行粒子投放。三维的光路布置则是采用安装在风洞外移测架的横梁上。实验结果表明 ,粒子投放的方法和光路布置及测量是合理的。同时指出 :粒子的投放应该在x/d >45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PA 风洞试验 双三角翼 速度测量 非接触测量 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 粒子投放方法 三维光路布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