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36
1
作者 崔敏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63,共9页
许多案例表明 ,如果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 ,将给侦查破案造成不利的影响 ,最早确立沉默权的英国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沉默权规定不利于查明案情 ,于1 994年对沉默权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美国对实施了 3 0多年的“米兰达规则”也提出... 许多案例表明 ,如果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 ,将给侦查破案造成不利的影响 ,最早确立沉默权的英国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沉默权规定不利于查明案情 ,于1 994年对沉默权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美国对实施了 3 0多年的“米兰达规则”也提出了疑问 ,并通过判例规定了“米兰达规则”的若干例外。我国的“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 ,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 ,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 ,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 ,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 ,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 ,但我们必须坚持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 ,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 ,则无异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权 讯问权 证据 犯罪嫌疑人 侦查 刑事诉讼 米兰达规则 口供
下载PDF
沉默权的是非之争与正当根据(上)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长永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5-71,共7页
英美国家关于沉默权的争论并没有要完全否定沉默权的意思 ,而只是对沉默权的具体规则有不同意见 ;沉默权是一项有充分道德基础的个人权利 ,它既有重要的诉讼价值 ,又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一些国家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它进行... 英美国家关于沉默权的争论并没有要完全否定沉默权的意思 ,而只是对沉默权的具体规则有不同意见 ;沉默权是一项有充分道德基础的个人权利 ,它既有重要的诉讼价值 ,又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一些国家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它进行的限制均附带有严格的条件 ,沉默权的基本精神并没有受到损害。坚持和发展沉默权制度 ,仍然是当今世界刑事司法领域的一种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权 正当根据 诉讼价值 相对性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米兰达规则
下载PDF
非法拘禁型供述排除规则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董坤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3-230,共18页
传统自白任意性规则对于非法拘禁型供述的排除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有必要引入美国毒树之果理论。只要供述是先前非法拘禁的产物或与先前非法拘禁有关,即可视为毒树所生之毒果加以排除。但是若非法拘禁与供述之间由于介入因素的影响致使两... 传统自白任意性规则对于非法拘禁型供述的排除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有必要引入美国毒树之果理论。只要供述是先前非法拘禁的产物或与先前非法拘禁有关,即可视为毒树所生之毒果加以排除。但是若非法拘禁与供述之间由于介入因素的影响致使两者关联性微弱,排除供述无法达到吓阻违法的目的,依毒树之果的例外如稀释规则,供述可不排除。当前我国犯罪嫌疑人未被赋予沉默权、律师在场权,却要承担如实供述义务,多重介入因素的影响非但没有稀释非法拘禁与供述间的因果关系,反而更紧密了两者联系。故我国对非法拘禁型供述采绝对排除。未来随着讯问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层面的调整,诸如稀释规则等毒树之果的例外应引入我国,并由控方来承担争议供述与非法拘禁型方法之间无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拘禁型供述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毒树之果理论 米兰达规则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对沉默权的容忍度有多大——“沉默权在中国”调研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房保国 沙国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沉默权规则 被告人 公安人员 律师 教学科研人员 配套措施 侦查人员 法律工作者 犯罪嫌疑人 米兰达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容忍度
下载PDF
美国判例法中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及其相关规则 被引量:8
5
作者 姚莉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9-35,共7页
米兰达规则:不受非法程序强制的权利;施跃伯规则:限制强迫证明活动的权利;参尔利-强莱彻规则:允许从逮捕前的沉默中作出不利推断;格尔芬规则:禁止从被告人拒绝在法庭上作出证明得出不利推断;巴尔西斯规则:特权的同等效力限制。
关键词 美国 判例法 “不受强迫自证其罪” 宪法 米兰达规则 施默伯规则 刑事诉讼
原文传递
米兰达规则五十周年的纪念与省思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磊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5-198,共14页
在米兰达判例之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虽然已经在个案中解释了1791宪法修正案中"不自证其罪"及"正当程序"条款的基本内涵,但其所采用"震撼良知"这一标准仍然存在漏洞,导致人权保护的力度有所不足。20世纪6... 在米兰达判例之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虽然已经在个案中解释了1791宪法修正案中"不自证其罪"及"正当程序"条款的基本内涵,但其所采用"震撼良知"这一标准仍然存在漏洞,导致人权保护的力度有所不足。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以"一次一案"方式对警方讯问的合法性进行逐案审查,通过马普诉俄亥俄、吉迪恩诉温瑞特、埃斯考贝多诉伊利诺伊等数个案件,宣告了沉默权、律师会见权、警方讯问时律师在场权对刑事被告人权利保护的正当性。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第五修正案进行了"造法性解释",在1966年米兰达案明确宣示了沉默权、聘请律师辩护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诸多权利,该案因此也成为检验警察讯问的法治标准。在后米兰达时代,讯问规则发生了演变,米兰达规则有时被部分扩张适用,有时则被限制适用。正反两种立场进行了交锋后,最终米兰达规则成为美国司法文化的一部分。"一次一案"与"就事论事"的司法审查传统值得我国借鉴,有利于反思欧陆法学思维,亦有利于通过司法个案推进人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伦法院 震撼良知 米兰达规则 不自证其罪 一次一案
原文传递
权利话语遮蔽下美国刑事司法的口供依赖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奎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123,共9页
在宪法性权利话语遮蔽下,美国刑事司法对口供仍有较强依赖。米兰达规则的变迁、辩诉交易制度的盛行都是这种依赖的突出表现。口供依赖主要是口供独特的证据价值、侦查技术局限性与诉讼成本等客观因素,以及侦查机关的利益驱动造成的。美... 在宪法性权利话语遮蔽下,美国刑事司法对口供仍有较强依赖。米兰达规则的变迁、辩诉交易制度的盛行都是这种依赖的突出表现。口供依赖主要是口供独特的证据价值、侦查技术局限性与诉讼成本等客观因素,以及侦查机关的利益驱动造成的。美国刑事司法通过两个途径基本实现了口供获取手段的正当化。考察美国口供依赖对我国审讯制度改革目标与路径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刑事司法 口供依赖 口供获取正当化 米兰达规则
下载PDF
关于自白排除法则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英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关于自白排除法则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宋英辉自白排除法则是英美证据法的一项重要法则。采取非正当手段获得的自白是否可以采纳为证据,这既是证据法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一国刑事诉讼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涉及刑事程序... 关于自白排除法则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宋英辉自白排除法则是英美证据法的一项重要法则。采取非正当手段获得的自白是否可以采纳为证据,这既是证据法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一国刑事诉讼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涉及刑事程序的文明与进步程度及人权保障水准等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白排除法则 米兰达规则 理论与实务 证据能力 被告人 联邦最高法院 沉默权 理论依据 非任意性自白 判例
下载PDF
论佘祥林规则 被引量:3
9
作者 马长生 罗开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14,共6页
广为人知的佘祥林冤案,折射出我国当前刑事司法的弊端:缺失司法公正理念,不当行使司法权力,刑事法律制度不健全。以佘祥林案为戒,借鉴美国的米兰达规则,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佘祥林规则,对于我国的刑事法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我们初... 广为人知的佘祥林冤案,折射出我国当前刑事司法的弊端:缺失司法公正理念,不当行使司法权力,刑事法律制度不健全。以佘祥林案为戒,借鉴美国的米兰达规则,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佘祥林规则,对于我国的刑事法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我们初步设计的佘祥林规则为:尊重和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实行无罪推定,告知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时有权保持沉默;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更多权利,实现司法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达规则 刑事错案原因 佘祥林规则 沉默权 司法正义
下载PDF
米兰达规则的蜕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华 《武陵学刊》 2010年第5期89-96,共8页
一国供述排除规则的立法和实施与该国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有紧密联系,正当程序模式比犯罪控制模式更有利于规则的完善和实施。美国的供述排除规则——米兰达规则,曾被认为是遏制非法讯问行为的利剑,在实施的40多年中却不断受到侵蚀,以至... 一国供述排除规则的立法和实施与该国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有紧密联系,正当程序模式比犯罪控制模式更有利于规则的完善和实施。美国的供述排除规则——米兰达规则,曾被认为是遏制非法讯问行为的利剑,在实施的40多年中却不断受到侵蚀,以至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原因包括规则自身缺陷、警察有意规避、法院大开绿灯及对弱势人群保护不力。这是中国供述排除规则实施中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达规则 供述 排除规则
下载PDF
美国米兰达规则的适用及其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以201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鲍威尔案为例的评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3,共7页
2010年鲍威尔案是近年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米兰达规则适用的典型案例。通过判决有缺陷的米兰达警告有效,鲍威尔案对米兰达规则之标准的解释走向更加宽松的立场,使得米兰达规则的适用处于不确定状态,因而在总体上损害了米兰达规则的... 2010年鲍威尔案是近年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米兰达规则适用的典型案例。通过判决有缺陷的米兰达警告有效,鲍威尔案对米兰达规则之标准的解释走向更加宽松的立场,使得米兰达规则的适用处于不确定状态,因而在总体上损害了米兰达规则的效力。中国需要在宪法层面明确规定刑事正当程序,中国司法应该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方面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达规则 米兰达警告 鲍威尔案
下载PDF
美国如何遏止刑讯逼供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家弘 《中国法律评论》 2014年第2期39-43,共5页
"软审讯法"是刑事司法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法律加强对审讯之规制的产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法律不允许侦查人员采用野蛮刑讯的方法去获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口供。特别是在"米兰达告知"规则赋予犯罪嫌疑人明示的... "软审讯法"是刑事司法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法律加强对审讯之规制的产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法律不允许侦查人员采用野蛮刑讯的方法去获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口供。特别是在"米兰达告知"规则赋予犯罪嫌疑人明示的沉默权和随时随地会见律师的权利之后,侦查人员很难再使用刑讯折磨或者威胁恐吓等"硬审讯法"来获取口供。在人类社会的司法历史中,刑讯逼供是普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逼供 收益 财政管理 米兰达规则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美国 嫌疑人 软审讯 口供 刑讯逼供行为 被告人 默秘权 沉默权
原文传递
伦奎斯特:在合理的限制中发展米兰达规则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杰 潘琳琳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6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设定米兰达规则至今已逾四十年。伦奎斯特从70年代塔科尔案到本世纪初迪克森案,三十年如一日地引领最高法院在合理的限制中发展米兰达规则。本文试析伦奎斯特对美国宪法第五、第六修正案的理解,评点后米兰达时期相关宪...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设定米兰达规则至今已逾四十年。伦奎斯特从70年代塔科尔案到本世纪初迪克森案,三十年如一日地引领最高法院在合理的限制中发展米兰达规则。本文试析伦奎斯特对美国宪法第五、第六修正案的理解,评点后米兰达时期相关宪法判例,阐述伦奎斯特坚持的路线——谨慎地控制警察进行侦查时的自由裁量权;维护米兰达判决的权威性,但须明确限制其适用范围。全文旨在梳理伦奎斯特刑事被告人宪法保护的法律思想,期待我国在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能够适当借鉴其核心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奎斯特 米兰达规则 发展 限制
原文传递
正当的法律程序——米兰达规则
14
作者 陈林林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8年第4期91-94,共4页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Miranda V. Arizona),美国最高法院案例汇编。1966年第384卷。第436号。 [案情] 1963年3月2日晚,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大剧院十八岁女营业员芭芭拉·约翰逊下班后正赶着搭乘公共汽车时,被一个男人猛地推进...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Miranda V. Arizona),美国最高法院案例汇编。1966年第384卷。第436号。 [案情] 1963年3月2日晚,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大剧院十八岁女营业员芭芭拉·约翰逊下班后正赶着搭乘公共汽车时,被一个男人猛地推进了他的小车里。这人捆绑了芭芭拉,把她劫持到城郊强奸了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达规则 法律程序 正当程序 被告人 联邦最高法院 自白排除法则 美国最高法院 特免权 亚利桑那州 辩护律师的帮助
下载PDF
论米兰达规则与沉默权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明灿 《前沿》 CSSCI 2008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在沉默权的发展历史上,可以说美国的沃伦法庭在1966年通过米兰达案件所创设的米兰达规则(Miranda Warnings)是其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有学者将米兰达规则等同于沉默权,甚至作为沉默权的代名词;也有学者认为米兰达规则包含沉默权。实际上,... 在沉默权的发展历史上,可以说美国的沃伦法庭在1966年通过米兰达案件所创设的米兰达规则(Miranda Warnings)是其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有学者将米兰达规则等同于沉默权,甚至作为沉默权的代名词;也有学者认为米兰达规则包含沉默权。实际上,在米兰达规则存在之前的数百年,沉默权(反对自我归罪特权)已载入很多国家的成文宪法。米兰达规则作为一项诉讼规则,只是对宪法性权利———沉默权保护的外围规则,其赋予犯罪嫌疑人的只是沉默权的受告知权,其本身并不具有实体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达规则 沉默权 告知权 外国规则
原文传递
解读美国刑事司法三大疑案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达林 《同舟共进》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宁可放过真凶,不可冤枉一个”的程序规则,或许令听惯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人百思不解,但正是对正当程序的这种尊重与追求,在人治与法治中间划出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
关键词 米兰达规则 正当程序 程序规则 坦白从宽 疑案 程序理性 犯罪嫌疑人 抗拒从严 美国人 陪审团
下载PDF
帕特恩案与毒树之果理论的演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旭 《中国审判》 2008年第11期82-85,共4页
毒树之果理论及其和米兰达规则的碰撞1.毒树之果理论的起源所谓毒树之果原理,是指如果警察行为违反宪法,那么不仅该行为直接导致的证据(原始证据,也就是"树")被排除,而且从原始证据中派生出来的所有证据(派生证据,也就是"... 毒树之果理论及其和米兰达规则的碰撞1.毒树之果理论的起源所谓毒树之果原理,是指如果警察行为违反宪法,那么不仅该行为直接导致的证据(原始证据,也就是"树")被排除,而且从原始证据中派生出来的所有证据(派生证据,也就是"果实"),也必须被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树之果 米兰达规则 联邦最高法院 自证其罪 被告人 判例 排除规则 陈述 实物证据 修正案
原文传递
解读米兰达警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士河 《中国审判》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米兰达规则 联邦最高法院 警告 聘请律师 警察执法 嫌犯 主审法官 署名权 法庭 法律规则
原文传递
论美国犯罪嫌疑人口供审查判断规则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锦璈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1-26,共6页
美国司法实践中对口供的采纳是以任意性为前提的,通过任何形式的暴力或暴力威胁所取得的口供,以及其他任何非任意性的口供,都不得作为证据。在对口供的审查判断上,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和一系列司法判例确立了审查判断非法口供的规定,主... 美国司法实践中对口供的采纳是以任意性为前提的,通过任何形式的暴力或暴力威胁所取得的口供,以及其他任何非任意性的口供,都不得作为证据。在对口供的审查判断上,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和一系列司法判例确立了审查判断非法口供的规定,主要有任意性规则、迟延移送规则和米兰达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供 任意性规则 迟延移送规则 米兰达规则
下载PDF
试论沉默权制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军 《滁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沉默权起源于西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从其提出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广泛适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米兰达"规则使沉默权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在对沉默权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沉默权制度的利与弊,并... 沉默权起源于西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从其提出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广泛适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米兰达"规则使沉默权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在对沉默权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沉默权制度的利与弊,并对中国的沉默权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引入沉默权制度及其价值取向和规则设计,以及我们对引入沉默权制度所应持有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权 米兰达规则 无罪推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