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霉及穗霉侵染对银杏种子采后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于新 冯彤 +2 位作者 余小林 张百超 庞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常温贮藏过程中 ,曲霉 (Aspergillusspp .)及穗霉 (Spicariasp .)侵染对银杏 (GinkgobilobaL .)种子采后生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2 5℃ ,RH85 %的条件下 ,接种侵染的银杏种子的病害症状各不相同 .接种第 18d ,与CK组比较 ,各接... 研究了常温贮藏过程中 ,曲霉 (Aspergillusspp .)及穗霉 (Spicariasp .)侵染对银杏 (GinkgobilobaL .)种子采后生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2 5℃ ,RH85 %的条件下 ,接种侵染的银杏种子的病害症状各不相同 .接种第 18d ,与CK组比较 ,各接种组的呼吸强度 (RI)增加了 198.4~ 5 6 4.7mg/ (kg·h) ,相对电导率 (REC)增加了 8.91%~ 18.5 5 % ,失水率增加 32 .0~ 2 12 .6g/kg ,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P <0 .0 1) .Spicariasp .组的RI、膜透性和失水率均大于Aspergillusspp .组 .上述 3项生理指标上升的快慢是不同步的 ,因不同病原菌而异 .接种 12或 15d时 ,接种组淀粉和蛋白质相对含量均高于CK组 ,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种子 采后生理 呼吸强度 膜透性 失水率 蛋白质代谢 淀粉
下载PDF
耐碱性真菌纤维素酶生产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冠军 杜宗军 高培基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27,共5页
从造纸厂碱性土样中分离到 2 4株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真菌 ,经过摇瓶复筛 ,选出一株耐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S60 7。经过鉴定 ,该菌株为黑色葡萄状穗霉 (Stachy botrysatra)。通过对其粗酶液的性质进行测定 ,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粗酶液中的FPA... 从造纸厂碱性土样中分离到 2 4株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真菌 ,经过摇瓶复筛 ,选出一株耐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S60 7。经过鉴定 ,该菌株为黑色葡萄状穗霉 (Stachy botrysatra)。通过对其粗酶液的性质进行测定 ,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粗酶液中的FPA、CMCase和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分别为 6.0 ,6.0和 6.5 ,其中内切酶在pH 9.0时仍能保持最高酶活力的 5 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性纤维素酶 黑色葡萄状 生产菌 筛选
下载PDF
黑色葡萄状穗霉纤维素酶的纯化和性质 被引量:9
3
作者 杜宗军 陈冠军 +1 位作者 高培基 徐怀恕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4,共6页
将筛选所得的黑色葡萄状穗霉 (Stachybotrys atra) S6 0 7发酵培养 96 h,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 ,上清液经超滤、Sephadex- G10 0柱层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弱阴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Q- Sepharose... 将筛选所得的黑色葡萄状穗霉 (Stachybotrys atra) S6 0 7发酵培养 96 h,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 ,上清液经超滤、Sephadex- G10 0柱层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弱阴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及置换层析等步骤 ,得到了 4种电泳纯的酶组分 ,即内切纤维素酶 EG 、EG 、EG 和 β葡萄糖苷酶 (β Gase)。利用 SDS- PAGE测得 4种酶组分的分子量分别是 78.3、5 8.1、72 .4和 5 5 .6 k Da。 3种内切酶组分的最适温度都是 5 0℃ ,β-葡萄糖苷酶为 5 5℃ ,它们的最适 p H值分别是 6 .0、7.0、6 .5和 6 .0。底物专一性的实验表明 ,内切酶 、 、 都可作用于木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葡萄状 纤维素酶 内切酶 Β-葡萄糖苷酶 纯化
下载PDF
葡萄穗霉中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黑曲霉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家兴 王华明 路福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2-1255,共14页
【目的】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宿主菌来表达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中的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基因。【方法】通过对葡萄穗霉全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获得编码β-甘露聚糖酶基因s16942和s331的序列信息,通过设... 【目的】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宿主菌来表达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中的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基因。【方法】通过对葡萄穗霉全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获得编码β-甘露聚糖酶基因s16942和s331的序列信息,通过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基因s16942和s331,连接到载体pGm上,并转化到黑曲霉中,获得的转化子经过amdS二筛平板复筛,测序验证,得到高效表达此基因的工程菌株G1-pGm-s16942和G1-pGm-s331。【结果】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G1-pGm-s16942和G1-pGm-s331表达的蛋白分子量大小分别约为48 kDa和60 kDa,且阴性对照中没有此条带。粗酶液的酶学性质表明,G1-p Gm-s16942表达的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C,最适反应pH为7,粗酶液的酶活最高达521 U/mL;G1-p Gm-s331表达的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C,最适反应pH为7,粗酶液的酶活最高达84 U/mL。【结论】本研究首次将葡萄穗霉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转化到黑曲霉中并成功表达,并且具有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葡萄 黑曲 遗传转化 重组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河南山坡土壤中三种葡萄穗霉科真菌鉴定 被引量:8
5
作者 翟妮平 李光宇 +3 位作者 徐超 李田田 耿月华 张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8-884,共7页
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及其近似属隶属于葡萄穗霉(Stachybotryaceae)o此类真菌多为腐生,在土壤中普遍存在,潮湿的室内环境中也较为常见。有报道此类真菌为室内污染菌,可引发人类的多种疾病,也是多种植物的致病菌。然而,该属的一些真... 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及其近似属隶属于葡萄穗霉(Stachybotryaceae)o此类真菌多为腐生,在土壤中普遍存在,潮湿的室内环境中也较为常见。有报道此类真菌为室内污染菌,可引发人类的多种疾病,也是多种植物的致病菌。然而,该属的一些真菌也可产生有益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我们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32份土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2株无色穗抱M(Achroiostachys)1株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M菌°通过对所分离到的葡萄穗霉科物种展开5个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beta-tubulin,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Calmodulin,RNA polymerase U largest subunit 2)测序、比对,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并对葡萄穗霉属及其近似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在形态上,Achroiostachys属也以其透明、光滑的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与Stachybotrys属区分。在系统发育树上Achroiostachys与Stachybotrys两属也明显的分为了两大分枝。结合形态描述和系统发育数据确定这三株真菌的分类地位,分别为:光亮无色穗抱(A chroiostachys levigaia),桦树无色穗抱(Achroiostachys betulicola)和纸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无色穗抱属(Achroiostachys)真菌在我国是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无色抱属 多基因 形态学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具有纤溶活性作用的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分离与菌株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幸 吴文惠 +3 位作者 孙立春 陈志华 张洁 包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旨在分离具有纤溶活性作用的化合物和鉴定产生纤溶活性化合物的菌株FG216的种属分类。以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为种子培养基,改良查氏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从真菌FG216的1 ... 本文旨在分离具有纤溶活性作用的化合物和鉴定产生纤溶活性化合物的菌株FG216的种属分类。以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为种子培养基,改良查氏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从真菌FG216的1 L发酵液中分离和精制了12 mg纤溶活性化合物,该纤溶活性化合物在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相互活化反应体系中添加10μg/mL活性最高。对FG216菌株rDNA的ITS基因(ITS-5.8 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从GenBank获取相似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FG216与Stachybotrys longispora同源性最高。从分离的海洋微生物葡萄穗霉属菌株FG216分离得到的纤溶活性化合物具体促进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相互活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活性化合物 分离 高压液相色谱 菌株鉴定 葡萄
下载PDF
黑色葡萄状穗霉S607耐碱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杜宗军 季明杰 +1 位作者 陈冠军 高培基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25,30,共5页
研究了耐碱性纤维素酶生产菌株黑色葡萄状穗霉S6 0 7(StachybotrysatraS6 0 7)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 ,S6 0 7的最适生长和产酶 pH为 7.0 ,最适产酶温度为 2 8℃ ,摇床最适转速为 180r/min。在以 2 .0 %纤维素粉和 2 .5 %的麸皮作为碳源... 研究了耐碱性纤维素酶生产菌株黑色葡萄状穗霉S6 0 7(StachybotrysatraS6 0 7)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 ,S6 0 7的最适生长和产酶 pH为 7.0 ,最适产酶温度为 2 8℃ ,摇床最适转速为 180r/min。在以 2 .0 %纤维素粉和 2 .5 %的麸皮作为碳源时产酶最高 ,添加含 (NH4 ) 2 SO4 、尿素和蛋白胨的复合氮源对生长和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最适培养条件下 ,发酵周期为 4~ 5d ,发酵液中CMC酶活为 2 .12IU /mL ,FP酶活为 1.0 3IU /mL ,β 葡萄糖苷酶活为 0 .86IU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葡萄状 耐碱性纤维毒酶 培养条件
下载PDF
河南郑州玉米田4种暗色丝孢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耿月华 张猛 +2 位作者 李跃 李朋华 高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3期3884-3886,共3页
[目的]鉴定河南郑州周边地区玉米田的4种暗色丝孢真菌。[方法]从郑州市周边玉米田分时期采集典型土样24份。结果]分离鉴定出4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腐质霉、穗状平脐蠕孢、黑细基格孢和葡萄穗霉,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形态描述,并讨论了他们与... [目的]鉴定河南郑州周边地区玉米田的4种暗色丝孢真菌。[方法]从郑州市周边玉米田分时期采集典型土样24份。结果]分离鉴定出4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腐质霉、穗状平脐蠕孢、黑细基格孢和葡萄穗霉,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形态描述,并讨论了他们与近似种的关系,所研究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结论]为该地区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 状平脐蠕孢 腐质 葡萄 黑细基格孢
下载PDF
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白桦林土壤真菌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杰 董爱荣 +2 位作者 吕国忠 宋福强 吴庆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20 0 1年 5~ 7月份 ,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白桦林设立临时标准地 ,采用“之”字形路线及土壤剖面取样法多点采取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和植物残渣法 ,选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和查氏琼脂... 20 0 1年 5~ 7月份 ,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白桦林设立临时标准地 ,采用“之”字形路线及土壤剖面取样法多点采取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和植物残渣法 ,选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和查氏琼脂培养基 (CzA)分别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与纯化。将纯化出的菌株转接到PDA、CzA上 ,观测菌落形态、生长速度、颜色变化等因子。经过显微观察菌丝体、孢子以及子实体的形态、结构等 ,初步鉴定出 18个不同种的土壤真菌 ,其中包括 2个中国新记录种 :柑桔生棒孢Corynesporacitricola、纸葡萄穗霉Stachy botryscharta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森林土壤 真菌区系 柑桔生棒孢 纸葡萄
下载PDF
寄生线虫真菌黑葡萄穗霉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玉中 李本祥 +2 位作者 王彬 卓侃 廖金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59-61,共3页
利用水琼脂平板撒土——腐生线虫诱导法从根结线虫危害的作物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线虫寄生真菌。PDA平板上形态观察显示,菌落黑色凸起,气生菌丝较多,分生孢子梗伞状,产孢结构为瓶状小梗,分生孢子椭圆或近圆形,未成熟孢子光滑,深棕色到黑... 利用水琼脂平板撒土——腐生线虫诱导法从根结线虫危害的作物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线虫寄生真菌。PDA平板上形态观察显示,菌落黑色凸起,气生菌丝较多,分生孢子梗伞状,产孢结构为瓶状小梗,分生孢子椭圆或近圆形,未成熟孢子光滑,深棕色到黑色,成熟时黑色有棘。经分子鉴定,该菌为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该菌在水琼脂平板上可生长,菌丝稀疏,可侵染并寄生腐生线虫Panagrellus redivi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葡萄 寄生 线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黑葡萄穗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桂英 陈西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8-360,共3页
黑葡萄穗霉是一种腐生菌,能够产生多种毒素,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就黑葡萄穗霉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抗原组分及基因、所产毒素及其它生物活性产物、毒理学实验和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黑葡萄 孢子 真菌毒素 毒理学实验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金花 张天宇 张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从甘肃河西走廊的25份土样中分离出39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6个属的27个种。其中厚垣链格孢Alternaria chlamydospora、黑小枝顶孢Acremoniella atra和疣小枝顶孢Acremoniella verrucosa为中国新记录种:士栖葡萄穗霉Stachy... 从甘肃河西走廊的25份土样中分离出39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6个属的27个种。其中厚垣链格孢Alternaria chlamydospora、黑小枝顶孢Acremoniella atra和疣小枝顶孢Acremoniella verrucosa为中国新记录种:士栖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terrestris为新种。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 新种 中国新记录种 土栖葡萄
下载PDF
蛛生真菌中一枝穗霉属新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万浩 韩燕峰 +3 位作者 梁建东 邹晓 梁宗琦 金道超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1-1069,共9页
本文报道了采自于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一种寄生蜘蛛的枝穗霉属新种,蛛生枝穗霉Clonostachys aranearum。此新种具有两型产孢结构,A-型产孢结构:轮枝菌型,瓶梗散生,通常2–5个形成轮生体,圆柱形,至顶端略微变细,17.3–27×1.1–... 本文报道了采自于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一种寄生蜘蛛的枝穗霉属新种,蛛生枝穗霉Clonostachys aranearum。此新种具有两型产孢结构,A-型产孢结构:轮枝菌型,瓶梗散生,通常2–5个形成轮生体,圆柱形,至顶端略微变细,17.3–27×1.1–1.6μm。B-型产孢结构:帚状,5.4–16.2×1.1–2.2μm,窄楔形,渐细。大量产孢时,分生孢子叠瓦状排列。分生孢子表面光滑,透明,3.2–5.4×1.1–2.1μm,椭圆形,常弯曲。模式标本GZAC QLS0625保存在贵州大学菌种保藏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梗孢类 双型 长枝 拆分网络
原文传递
防风根际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防潜力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卓 王妍 +3 位作者 韩忠明 王云贺 赵淑杰 杨利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4-273,共10页
作为世界性分布的镰刀属常见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对包括经济作物及药用植物等的生长均有较大危害。利用源自于植物根际土壤的有益微生物防控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目... 作为世界性分布的镰刀属常见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对包括经济作物及药用植物等的生长均有较大危害。利用源自于植物根际土壤的有益微生物防控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植物病害管理策略。为获得可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的生防菌源,于防风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真菌104株,基于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1株对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菌株MR-43,结合形态特征、ITS序列分析,将其确定为Sirastachys castanedae(GenBank登录号:OK287148.1),隶属于Sirastachys组进化分支,发现其可宿生于植物根际土壤。基于盆栽试验法,探究MR-43在防风栽培土壤中的定殖能力,评价MR-43对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防风枯萎病和由木贼镰刀菌引起的防风根腐病的防病能力,及其对防风植株的促生能力。结果显示,Sirastachys castanedae MR-43对尖孢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的抑菌率为57%以上,且经多次验证抑菌效果稳定;菌株MR-43可稳定定殖于防风栽培土壤并实现有效扩繁;菌株MR-43的孢子悬液可有效控制防风枯萎病和防风根腐病,平均防效达68.52%,与多菌灵、代森锰锌的防病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MR-43对防风植株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Sirastachys castanedae MR-43在防风枯萎病、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管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木贼镰刀菌 根际微生物 拮抗真菌 葡萄 生物防控 菌种鉴定 植物促生
下载PDF
拮抗烟草疫霉的枝穗霉菌株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婷 向立刚 +2 位作者 庄文颖 曾昭清 余知和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860-3872,共13页
【背景】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是烤烟生产上重要的土传根茎病害之一,生产上防治困难。【目的】筛选对病原菌具有强拮抗能力的有益微生物菌株是开展生物防治的基础。【方法】采用平... 【背景】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是烤烟生产上重要的土传根茎病害之一,生产上防治困难。【目的】筛选对病原菌具有强拮抗能力的有益微生物菌株是开展生物防治的基础。【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烟草疫霉具有拮抗作用的枝穗霉菌株。根据枝穗霉在烟草疫霉菌落上的覆盖程度和产孢量,以及对烟草疫霉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的缠绕情况,将枝穗霉的拮抗能力划分为强、中等、弱和无4个等级。【结果】供试8种65株枝穗霉中,6株具有强拮抗能力、27株具有中等拮抗能力、22株具有弱拮抗能力、10株无拮抗能力;不同枝穗霉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制率大小为20.0%-86.7%。【结论】粉红枝穗霉(Clonostachys rosea)菌株7901、11361和亚麻生枝穗霉(C.byssicola)5072、6729、7507及条孢枝穗霉(C.grammicospora)6730对烟草疫霉具有强拮抗能力,这为后续盆栽试验及作用机理研究等提供了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疫 菌丝缠绕 产孢量 抑制率 对峙培养
原文传递
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的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16
作者 荣小婷 郭哲 +6 位作者 何文妮 蔡国伟 宫凯凯 王璐 余利岩 张涛 高坤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1-1621,共11页
以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分离并评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采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目标菌株CPCC401591发酵产物的乙酸乙... 以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分离并评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采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目标菌株CPCC401591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相进行以抗肿瘤活性为导向的化合物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以及文献检索比对,共分离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satratoxin G(1)、mytoxin A(2)、12′-hydroxyroridin E(3)、roridin E(4)、4-acetoxy-12,13-epoxy-9-trichothecene(5)和arthproliferin A(6)。其中,化合物1–5为单端霉烯类化合物,化合物6为聚酮类杂萜化合物。采用CCK-8比色法对化合物1-6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6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5对人肺癌细胞A549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该研究为从葡萄穗霉属类真菌发现更多的抗肿瘤活性分子提供了依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 单端烯类 黑葡萄毒素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地区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菌多样性分析及其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文文 张海娟 +2 位作者 赵志龙 高翠娟 许俊杰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黑葡萄穗霉能产生多种毒素,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因而受到了科学界广泛关注。从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生境中,采集261份样品,分离获得丝孢菌13属33种,其中黑葡萄穗霉1142株,对其菌株资源多样性和生态位进行研究,目的是为我国防控黑葡萄穗... 黑葡萄穗霉能产生多种毒素,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因而受到了科学界广泛关注。从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生境中,采集261份样品,分离获得丝孢菌13属33种,其中黑葡萄穗霉1142株,对其菌株资源多样性和生态位进行研究,目的是为我国防控黑葡萄穗霉病提供理论指导和资源支持。结果表明:黑葡萄穗霉在纸片、墙壁、石棉板和石膏板中分布较广,其优势度分别为91%、90%、91%和89%;不同生境中其分布数量和丰富度各不相同,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土壤,最小的为石膏板和空气;生态位宽度为4.5138,属于广生态位种;不同生境中其群落相似性系数也各不相同,石膏板和墙壁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7964;与G7黑乌刺霉菌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为0.8989,与其他种类生态位重叠指数较低。黑葡萄穗霉菌在我国东部地区广泛存在,其生态分布、发生规律与生境中纤维素、钙质和湿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葡萄 生态位 菌株资源 真菌毒素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四川省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于兰 张天宇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4-647,共4页
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从采自四川省的2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7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隶属于16属24种。其中,浅色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pallescens为一新种,绿色暗梗单孢霉原变种Chloridium virescens var.virescens,大孢树粉孢... 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从采自四川省的2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7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隶属于16属24种。其中,浅色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pallescens为一新种,绿色暗梗单孢霉原变种Chloridium virescens var.virescens,大孢树粉孢原变种Oidiodendron maius var.maius和二色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dichroa为中国新记录。对新种及中国新记录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绘图。其余20个国内已报道种亦作了生境和分布地点的引证。所有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土壤真菌 新种 浅色葡萄 中国新记录
原文传递
葡萄穗霉木聚糖酶XYA6205在黑曲霉中的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红霞 王华明 +1 位作者 张大龙 罗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木聚糖酶是涉及半纤维素水解的主要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葡萄穗霉上可能为木聚糖酶的基因xya6205(含信号肽)克隆到载体pGm上,进而通过原生质体-PEG转化到黑曲霉G1上。得到的目的转化子经过摇瓶培养发酵,SDS-PAGE分析表明,产生了大... 木聚糖酶是涉及半纤维素水解的主要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葡萄穗霉上可能为木聚糖酶的基因xya6205(含信号肽)克隆到载体pGm上,进而通过原生质体-PEG转化到黑曲霉G1上。得到的目的转化子经过摇瓶培养发酵,SDS-PAGE分析表明,产生了大小为20 kD左右的蛋白条带。DNS法测定1 L发酵液5 d酶活,比活达392 U/mg,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8,在不同pH缓冲液中处理18 h后,最高仍有83%残余酶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黑曲 克隆 酶活 葡萄
下载PDF
葡萄穗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博 刘东 季宇彬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85-391,共7页
葡萄穗霉(Stachybotrys)属真菌分布广泛,包括了以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为代表的Stachybotrys complementi,Stachybotrys kampalensi,Stachybotrys atra等多个种.葡萄穗霉能产生多种毒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因而受... 葡萄穗霉(Stachybotrys)属真菌分布广泛,包括了以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为代表的Stachybotrys complementi,Stachybotrys kampalensi,Stachybotrys atra等多个种.葡萄穗霉能产生多种毒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因而受到了科学界广泛关注.综述了葡萄穗霉属真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及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