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子完成与时间缓冲对信息整合的启动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莫雷 赵冬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探讨句子完成和时间缓冲因素在阅读过程启动背景信息整合的作用。包括 3个实验 ,被试是华南师范大学 1 98名一年级本科生。采用移动窗口技术 ,要求被试阅读 1 4篇一致性版本与不一致版本的文章 ,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目标句阅读时间或探测... 探讨句子完成和时间缓冲因素在阅读过程启动背景信息整合的作用。包括 3个实验 ,被试是华南师范大学 1 98名一年级本科生。采用移动窗口技术 ,要求被试阅读 1 4篇一致性版本与不一致版本的文章 ,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目标句阅读时间或探测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 1重复Guzman和Klin的研究 ,并进一步探讨单纯的句子完成因素是否能即时启动整合。结果表明 ,在单纯的句子完成条件下 ,一致版本和不一致版本的目标句阅读时间和探测反应时有显著差异 ,说明目标句阅读时已经即时启动了背景信息的整合。实验 2探讨Guzman和Klin关于缓冲可以即时启动整合的研究是否混合了句子完成因素的作用 ,结果表明 ,当在目标句后面增加连接词时 ,会产生句子完成的暗示 ,从而可以即时启动整合 ,Guzman和Klin关于缓冲可以启动整合的结果是值得商榷的。实验 3从Guzman和Klin的研究设计中分离出句子完成因素 ,探讨单纯的时间缓冲是否可以即时启动整合 ,结果表明 ,单纯的缓冲不能即时启动整合。研究的结果初步证明 ,句子完成是启动信息整合的充分必要条件 ,而单纯的时间缓冲不能起到这种即时启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完成 时间缓冲 信息整合 启动作用 文本阅读 移动窗口技术 反应时 目标句阅读时间 Guzman Klin 背景信息
下载PDF
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闫国利 张巧明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研究以Eyelink2000车载眼动仪为工具,采用6×3×2×2的四因素混合设计,借助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72名被试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情况,以及材料难度和阅读能力对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级、材料难度、阅读能力均... 研究以Eyelink2000车载眼动仪为工具,采用6×3×2×2的四因素混合设计,借助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72名被试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情况,以及材料难度和阅读能力对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级、材料难度、阅读能力均各自独立地影响知觉广度。(2)小学三年级被试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为1~2个字,小学五年级被试接近成人大学生的知觉广度,右侧范围均为2~3个汉字。(3)难度对知觉广度有影响,被试阅读难材料的知觉广度为2~3个汉字,易材料为2~4个汉字。(4)高阅读能力被试的知觉广度大于低阅读能力被试,阅读容易材料时比低阅读能力被试有更大的向右眼跳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知觉广度 移动窗口技术 眼动
原文传递
插图在说明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宝霞 张厚粲 舒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插图对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移动窗口技术对阅读过程中插图的作用进行探讨,并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插图可以改进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2.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文...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插图对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移动窗口技术对阅读过程中插图的作用进行探讨,并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插图可以改进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2.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文章所描述物体的参照表征,在建立参照表征的过程中,插图有利于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有关参照表征信息的整合;3.插图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低的读者理解重要概念以及整合有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图 参照表征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移动窗口条件下阅读过程中字词识别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舒华 储齐人 +1 位作者 孙燕 李翔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9-83,127,共6页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对中文阅读过程中的字词识别进形了初步的探讨。被试是8名大学生,阅读材料为8篇科学文章。结果发现,在移动窗口条件下,词的注视时间受词频、词中字数等词本身特性,词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性以及句子界限效应、...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对中文阅读过程中的字词识别进形了初步的探讨。被试是8名大学生,阅读材料为8篇科学文章。结果发现,在移动窗口条件下,词的注视时间受词频、词中字数等词本身特性,词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性以及句子界限效应、文章难度等来自阅读理解的高级过程的影响。移动窗口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真实地探讨阅读中字词的连续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词识别 阅读过程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自然阅读与校对阅读的知觉广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闫国利 孙莎莎 +1 位作者 张巧明 白学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8-302,共5页
采用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以Eyelink2000型眼动仪为工具,探讨了自然阅读和校对阅读两种不同的任务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校对阅读条件相比,自然阅读条件下的阅读速度更快、眼跳幅度更大。(2)自然阅读条件下被试的知觉... 采用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以Eyelink2000型眼动仪为工具,探讨了自然阅读和校对阅读两种不同的任务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校对阅读条件相比,自然阅读条件下的阅读速度更快、眼跳幅度更大。(2)自然阅读条件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右侧2-3个字;校对阅读条件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仅为注视点1个字的空间。结果说明,读者在校对阅读和自然阅读条件下采用了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受任务要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知觉广度 移动窗口技术 校对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掩蔽材料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闫国利 张巧明 +1 位作者 张兰兰 白学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7-1322,共6页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不同掩蔽材料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掩蔽,文字掩蔽条件下的阅读效率更低、平均注视时间更长、眼跳幅度更小。(2)"※"掩蔽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字左侧1个字,右...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不同掩蔽材料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掩蔽,文字掩蔽条件下的阅读效率更低、平均注视时间更长、眼跳幅度更小。(2)"※"掩蔽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字左侧1个字,右侧2-3个字;文字掩蔽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字左侧1个字,右侧3-4个字。综合上述结果,文字掩蔽材料可以比"※"掩蔽材料获得更大的知觉广度,但阅读效率更低。在中文阅读中,文字掩蔽材料更适合探讨阅读知觉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广度 移动窗口技术 掩蔽材料
下载PDF
不同水平五年级维吾尔族学生母语阅读知觉广度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玉晶 买合甫来提.坎吉 阻木然提古丽.然木吐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3-709,共7页
本研究以眼动仪为工具,借助移动窗口技术,比较了16名高阅读水平和14名低阅读水平的五年级维吾尔族小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及其对称性。结果发现:高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3个字符,而低阅读水... 本研究以眼动仪为工具,借助移动窗口技术,比较了16名高阅读水平和14名低阅读水平的五年级维吾尔族小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及其对称性。结果发现:高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3个字符,而低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个字符。在本研究条件下,可得出以下结论:(1)五年级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都具有不对称性,左侧范围大于右侧;(2)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其阅读知觉广度略大于低阅读水平的学生,差异主要体现在右侧知觉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广度 眼动 移动窗口技术 维吾尔语阅读 小学生
原文传递
基于低场核磁-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研究加热温度对牛肉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廷敏 谢安国 +1 位作者 付淑亚 刘云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88-293,共6页
该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和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技术对牛肉在不同温度(60~120℃)受热15 min的特征波谱进行了解析,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研究了牛肉熟化过程水... 该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和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技术对牛肉在不同温度(60~120℃)受热15 min的特征波谱进行了解析,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研究了牛肉熟化过程水分迁移及分子振动规律。结果显示,牛肉中含有3个水分群,熟化过程中半结合水转换为游离水。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不易流动水(T_(22))峰峰高逐渐降低,峰值面积减少;自由水(T_(23))峰峰高逐渐升高,宽度变大并显著左移。二维相关分析揭示牛肉熟化过程中官能团变化时序为:O—H→C—H→N—H→S—H。此外,加热温度对牛肉分子结构的影响呈非线性,并分为2个阶段。温度达到70℃后,热敏感的结构发生变化,水分开始迁移;100~110℃时蛋白质空间结构被进一步破坏。该文利用低场核磁-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技术揭示了低温/高温肉制品生产中温度选择的合理性,为肉品热加工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低场核磁 肉品 分子振动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大学生阅读知觉广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巧明 王爱云 闫国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90-194,257,共6页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以101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同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考察了各因素对眼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为2-3个汉字;(2)材料难度、工作记忆和阅读理解对大学生被试的眼动指标有...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以101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同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考察了各因素对眼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为2-3个汉字;(2)材料难度、工作记忆和阅读理解对大学生被试的眼动指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知觉广度 移动窗口技术 眼动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二维相关光谱结合移动窗口技术研究堆肥溶解性有机质演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洪宝 袁英 +4 位作者 宋彩红 单光春 虞敏达 崔骏 何小松 《环境卫生工程》 2020年第4期11-16,21,共7页
探究堆肥过程有机质演化时序及关键演化阶段,为堆肥物质转化研究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提取不同发酵阶段的餐厨垃圾溶解性有机质,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和移动窗口技术解谱技术,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有机质演化特征。结果... 探究堆肥过程有机质演化时序及关键演化阶段,为堆肥物质转化研究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提取不同发酵阶段的餐厨垃圾溶解性有机质,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和移动窗口技术解谱技术,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有机质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中不同组分转化顺序整体呈现为:脂类→胺→醇、酯、醚→蛋白类→木质素酚;在堆肥后期(第13~35天)物质变化明显,其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变化最为明显,此时期有机质可能腐殖化形成了腐殖质。堆肥有机质碳结构转化时序为:COO和N—C=O、NCH或OCH3→CCH3→CCH2;第3~6天和第13~35天是有机质碳骨架演变明显的时间段,其中CCH2的碳骨架变化在两时间段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基于以上对有机质分子层面结构转化规律认识,可知在堆肥高温期和腐熟期有机质发生了剧烈转化,后续研究可通过控温、接种微生物以加速有机质降解和腐殖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有机质 二维相关光谱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黑土区拜泉县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盖兆雪 陈旭菲 杜国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为识别黑土区拜泉县耕地破碎化类型和评估耕地破碎化程度,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期耕地利用数据,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在像元水平上定量反映耕地破碎化过程,揭示了耕地破碎化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并在县级尺度和村级尺度上... 为识别黑土区拜泉县耕地破碎化类型和评估耕地破碎化程度,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期耕地利用数据,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在像元水平上定量反映耕地破碎化过程,揭示了耕地破碎化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并在县级尺度和村级尺度上分析了耕地破碎化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拜泉县耕地破碎化程度整体呈现“缓慢—急剧—缓慢”的趋势,2005—2010年是耕地破碎化变化的快速时期;(2)拜泉县耕地破碎化空间上呈现“孔洞耕地为主导,核心耕地分布集中”的特点,2010年后斑块耕地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耕地破碎化问题日益突出;(3)乡镇级尺度上,2000—2005年西部和东部地区耕地破碎化程度较大,2010—2015年除中部地区外,其余地区斑块耕地比例均稳定增加,核心耕地比例减少,耕地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4)村级尺度上,拜泉县各个村的耕地破碎化程度有较大差异;(5)拜泉县耕地破碎化原因主要受自然、利用、设施和管理切割力的影响。综上,自然—人文双重因子作用导致研究区耕地破碎化的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移动窗口技术 时空格局
下载PDF
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即时性通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冷英 莫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9-1122,共4页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和探测词再认技术,探讨文本阅读过程中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即时性通达。实验1探讨当原目标尚未实现,新目标处于活跃状态,进入长时记忆的未实现的原目标是否对当前阅读产生影响。实验2探讨当原目标已经实现,新目标处于...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和探测词再认技术,探讨文本阅读过程中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即时性通达。实验1探讨当原目标尚未实现,新目标处于活跃状态,进入长时记忆的未实现的原目标是否对当前阅读产生影响。实验2探讨当原目标已经实现,新目标处于活跃状态,进入长时记忆的已实现的原目标是否对当前阅读产生影响。本实验结果初步证明,在含有目标信息的文本阅读中,未实现的原目标信息和已实现的目标信息都处于活跃状态,一旦出现与原目标焦点有关的信息,就会被通达与当前的信息进行整合,只是已实现的目标信息比未实现的目标信息通达的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阅读 目标信息 即时通达 焦点 长时记忆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神经网络学习样本对轮胎硫化温度预测的影响
13
作者 黄茜 郑启伦 +1 位作者 蔡建焜 张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29,共4页
通过将回归网络结构和移动窗口技术加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BP)算法程序中 ,对预测橡胶硫化控制时变系统的训练样本进行了分析 .最后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选取训练样本的两条准则 .
关键词 硫化温度 样本分析 神经网络预测 橡胶加工 回归网络结构 轮胎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烟草受热过程的原位中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14
作者 王戈 徐玮杰 +2 位作者 侯磊 武培怡 杨凯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3,74,共8页
为探讨烟叶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基于ATR-FTIR光谱技术对烟叶加热过程进行原位监测,借助外扰相关移动窗口等分析手段,重点研究了温度对烟叶结构和成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烟叶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包括... 为探讨烟叶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基于ATR-FTIR光谱技术对烟叶加热过程进行原位监测,借助外扰相关移动窗口等分析手段,重点研究了温度对烟叶结构和成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烟叶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吸附水分子的脱除、小分子有机酸的挥发、烟叶中氢键结构的解离、小分子有机物的熔融以及羟基的氧化等。②O—H和C—H键光谱强度变化的转变点为154℃,转变区间为148~162℃;C=O键光谱强度变化的转变点为156℃,转变区间为150~162℃。表明烟叶在该温度区间发生了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如氧化、小分子脱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热加工 原位中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外扰相关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森 曹文 +3 位作者 李刚 牛福藤 郭峰 孙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83-2285,共3页
目的检查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本科行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20例25膝为QS组,年龄59~82岁,平均68岁,女性患者15例(19膝),男性5例(6膝)。手术前诊断骨性关节炎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 目的检查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本科行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20例25膝为QS组,年龄59~82岁,平均68岁,女性患者15例(19膝),男性5例(6膝)。手术前诊断骨性关节炎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选取本科同期同等条件患者22例(25膝)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的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检测2组手术前后KSS评分、主观无痛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评价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无一例失访。随访时间4~19个月,平均12个月。QS组手术前KSS评分(58.0±4.1)分,手术后1周达到(93.0±1.2)分;手术切口长度为(10.0±1.1)cm;平均出血量为600ml。最后随访时患者无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血管神经损伤和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不破坏股四头肌和伸膝装置,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具有出血少、疼痛缓解和功能康复迅速等优点,早期临床效果良好,其成功关键在于选择理想的患者和手术技术的精益求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四头肌保护 关节活动度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几种微创技术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应用
16
作者 谢杰 黄彰 刘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2期5-6,共2页
目的评价几种微创技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镜监视辅助和C臂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及利用切口的"移动窗口"技术,通过不同的内固定方... 目的评价几种微创技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镜监视辅助和C臂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及利用切口的"移动窗口"技术,通过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治疗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对该26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根据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优22例(85%),良4例(15%),膝关节功能均满意。结论根据不同的髌骨骨折情况,采取最优化的微创技术来治疗,可使髌骨骨折复位确切,固定牢靠、创伤小、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闭合复位 经皮螺钉 髌骨骨折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效果研究
17
作者 何森 曹文 +3 位作者 李刚 牛福藤 郭峰 孙磊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其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9月~2006年12月,完成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20例25膝,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8岁;女性患者15例(19膝),男性5例(6膝)。手术前诊断骨性关节炎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选取同... 目的探讨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其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9月~2006年12月,完成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20例25膝,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8岁;女性患者15例(19膝),男性5例(6膝)。手术前诊断骨性关节炎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选取同期同等条件患者22例25膝作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的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无一例失随访。随访时间4~9个月,平均12个月。QS组手术前KSS评分平均58分(30~65分),手术后一周达到91分(85~98分);手术切口长度为9~12cm,平均10cm;平均出血量为600ml;最后随访时无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血管神经损伤和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QS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由于不损伤股四头肌,不破坏伸膝装置,较之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早期临床效果良好。当然,QS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关键在于选择理想的患者和对手术技术的精益求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四头肌保护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房地产市场风险持续效应及动态变化的研究
18
作者 任刚 付泽正 《财政监督》 2018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本文以赫斯特指数作为衡量风险持续效应的代理变量,选取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引入ARFIMA模型,结合移动时间窗口技术对风险持续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较强的风险持续效应,且新建住宅市... 本文以赫斯特指数作为衡量风险持续效应的代理变量,选取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引入ARFIMA模型,结合移动时间窗口技术对风险持续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较强的风险持续效应,且新建住宅市场的风险持续效应相对二手住宅市场较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持续效应整体表现较平稳,仅在2014年左右有过一次大幅波动的表现,与当时面临房地产库存过大的风险状况吻合;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持续效应积累到高位,需警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持续效应 赫斯特指数 移动时间窗口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