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床落谷密度、施肥量和秧龄对机插稻苗质及大田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1
1
作者 沈建辉 邵文娟 +4 位作者 张祖建 景启坚 杨建昌 陈文林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2-409,共8页
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材料,塑料软盘育秧,进行落谷密度和施肥量二因素试验,并将各处理秧苗分3期插入大田,实收产量,测定其构成。主要结果如下:(1)3试验因素对苗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秧龄>施肥量>落谷密度。(2)秧龄由16 d延至21 d,即... 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材料,塑料软盘育秧,进行落谷密度和施肥量二因素试验,并将各处理秧苗分3期插入大田,实收产量,测定其构成。主要结果如下:(1)3试验因素对苗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秧龄>施肥量>落谷密度。(2)秧龄由16 d延至21 d,即使较密的落谷密度、少量施肥(处理编码M1、M2)或较稀的落谷密度、多量施肥(编码X3),均表现减产趋势,故适龄早栽至关重要。(3)秧龄21 d秧苗的发根力和茎鞘淀粉含量等指标均优于秧龄16 d的(差异显著),但因大田苗数和穗数减少,稻谷产量显著下降。可见机插秧的壮苗指标因秧龄而异。(4)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效应的通径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1.1112),每穗粒数次之(通径系数为0.6517)。说明机插稻以争穗数为第一要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水稻育秧 落谷密度 苗床施肥量 秧龄 秧苗质量 产量
下载PDF
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2
作者 吴一梅 张洪程 《中国稻米》 2009年第1期36-38,48,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秧苗随着秧龄的延长苗体窜高,秧苗发根力变差,植株植伤重,返青活棵慢,本田营养生长期缩短。随着秧龄的延长,产量下降:产量以秧龄18 d最高,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05.7 kg/667 m2;秧龄23 d其次,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95.... 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秧苗随着秧龄的延长苗体窜高,秧苗发根力变差,植株植伤重,返青活棵慢,本田营养生长期缩短。随着秧龄的延长,产量下降:产量以秧龄18 d最高,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05.7 kg/667 m2;秧龄23 d其次,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95.9 kg/667 m2;秧龄28 d第三,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69.5 kg/667 m2;秧龄33天最低,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29.7 kg/667 m2。不同品种间产量表现为杂交粳稻苏优22最高,常规粳稻武粳15其次,常规粳稻扬辐粳7号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秧龄 机插秧 秧苗素质 产量
下载PDF
秧龄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潘圣刚 黄胜奇 +4 位作者 江洋 蔡明历 曹凑贵 唐湘如 黎国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4-138,共5页
以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为材料,研究大田条件秧苗的秧龄及栽插密度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秧苗秧龄处于35~55 d和栽插密度处于1.8×105~3.0×105蔸/hm2时,水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叶面积指数随着秧龄的增大而减小... 以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为材料,研究大田条件秧苗的秧龄及栽插密度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秧苗秧龄处于35~55 d和栽插密度处于1.8×105~3.0×105蔸/hm2时,水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叶面积指数随着秧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秧龄对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收获产量存在显著影响。栽插密度对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收获产量产生显著影响。而且,秧龄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秧龄 栽插密度 生物学特性 水稻
下载PDF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应洪 王海月 +5 位作者 吕腾飞 张绍文 蒋明金 何巧林 孙永健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77,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在25 d和40 d秧龄下,设置"钵苗机插+高密度(M_1D_1... 【目的】探究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在25 d和40 d秧龄下,设置"钵苗机插+高密度(M_1D_1)"、"钵苗机插+中密度(M_1D_2)"、"钵苗机插+低密度(M_1D_3)"、"毯苗机插+高密度(M_2D_4)"、"毯苗机插+中密度(M_2D_5)"、"毯苗机插+低密度(M_2D_6)"6种机插方式与密度的处理开展试验。【结果】秧龄与插秧方式和密度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及最终产量均存在显著的调控作用,且互作效应显著。同一机插方式及密度处理下,机插25 d秧龄水稻的秧苗素质、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LAI)、单茎叶片和茎鞘表观转运量及转运率、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光合势、抽穗后净同化率以及产量均明显优于40 d秧龄处理。同一秧龄和机插方式下,水稻群体茎蘖数、各时期LAI和衰减率、群体干物质量、光合势以及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表现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抽穗后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在25 d秧龄下钵苗机插均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M_1D_2处理最优,而毯苗机插则表现为随着密度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且钵苗机插各指标较毯苗优势明显。25 d秧龄下,钵苗机插行距33 cm、配套株距14.5~15.5 cm,因群体总颖花数、结实率的优势,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中又以行距33 cm、株距15.5 cm最能充分发挥其杂交籼稻株型的优势,提高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最高可达到12.74 t/hm^2,是本研究最佳组合;而毯苗机插随秧龄增大以及栽插密度的降低,群体质量指标恶化,有效穗数不同程度降低,产量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秧龄 钵苗机插 毯苗机插 密度 产量 光合生产
下载PDF
穗肥运筹对不同秧龄机插超级稻宁粳1号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5
作者 霍中洋 魏海燕 +3 位作者 张洪程 龚振恺 戴其根 许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60-1470,共11页
以超级稻宁粳1号为材料,研究穗肥施用时间对不同秧龄机插水稻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穗肥施用条件下,适龄机插水稻的产量、各生育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等均优于超秧龄移栽水稻。适龄移栽并... 以超级稻宁粳1号为材料,研究穗肥施用时间对不同秧龄机插水稻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穗肥施用条件下,适龄机插水稻的产量、各生育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等均优于超秧龄移栽水稻。适龄移栽并于叶龄余数4、3(D4-3)等量施用穗肥时,其产量、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茎蘖成穗率、抽穗后的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光合势、抽穗期有效叶面积及其比率、高效叶面积及其比率、上三叶的叶片披垂度均高于叶龄余数5、3(D5-3)和叶龄余数5、4(D5-4)时等量施用穗肥的处理。而超秧龄移栽时,D5-4处理的产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拔节后各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动态、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后的群体光合势、抽穗期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基部3节间长度及3节间总长占秆长比例均优于D5-3和D4-3处理。说明机插水稻适龄移栽对水稻高产的获得尤为重要。适龄移栽时,穗肥于叶龄余数4、3等量施用可以形成良好的群体获得高产,而在超秧龄移栽时,将穗肥施用时间适当提前到叶龄余数5、4,可以促进部分动摇分蘖转化为有效分蘖并最终成穗,适当弥补秧苗因超秧龄移栽而造成的生长量不足,但穗肥的提前施用也使得基部节间过度伸长,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运筹 秧龄 机插水稻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刚华 李德安 +6 位作者 宁加朝 黄庆宇 顾伟 杨从党 王绍华 凌启鸿 丁艳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0-616,共7页
200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利用杂交籼稻组合协优107,设计了氮肥处理(10.3、20.7、31.0和41.4g/m2N)和秧苗密度处理(353、706、1059和1412苗/m2)双因子试验,旨在探讨施氮水平、秧苗密度和秧龄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 200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利用杂交籼稻组合协优107,设计了氮肥处理(10.3、20.7、31.0和41.4g/m2N)和秧苗密度处理(353、706、1059和1412苗/m2)双因子试验,旨在探讨施氮水平、秧苗密度和秧龄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秧苗密度降低或施氮量增加,均降低出叶所需的有效积温,加快秧苗的出叶,且秧苗密度的效应更显著;2)高密度或低氮条件下,秧苗单株带蘖数随着秧龄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而在高氮或低密度条件下,秧苗单株带蘖数在播种后27d(7叶期)内呈增加趋势,之后进入分蘖衰减期;3)施氮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苗床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单株干质量的增加以及植株含氮量的提高均有正效应;4)秧苗密度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单株干质量的增加均有负效应,并比氮效应明显;对植株含氮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负效应;对苗床叶面积指数的增大有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秧苗密度 秧龄 杂交水稻 秧苗素质
下载PDF
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的适宜秧龄与品种鉴选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姚雄 任万军 +2 位作者 胡剑锋 卢庭启 杨文钰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47,49,共6页
以8个高产杂交中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秧龄和品种对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5 d秧龄处理的秧苗素质、秧块状态和栽插质量较高,8个品种能获得8.23 t/hm2的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55和35 d秧龄处理;... 以8个高产杂交中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秧龄和品种对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5 d秧龄处理的秧苗素质、秧块状态和栽插质量较高,8个品种能获得8.23 t/hm2的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55和35 d秧龄处理;供试品种中,Ⅱ优498较适宜大苗机插,45 d秧龄条件下可获得9.52 t/hm2的高产,其次为川香9838,早熟组合中优448的产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油两熟区 机械化移栽 秧龄 品种筛选
下载PDF
不同播期同期移栽对常优1号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金龙 陆凤珍 +3 位作者 周纪平 庞雄 卢雪忠 徐义祥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0,共2页
常优 1号粳稻不同播期同期移栽研究表明 :(1)以播期 5月 2 9日、秧龄 2 2d处理产量最高 ,播期过早、秧龄过长对高产不利 ,适当晚播早栽有利高产 ;(2 )秧龄弹性大 ,不同播期同期移栽处理间的秧苗素质与产量无明显相关 ;(3)不同播期间群... 常优 1号粳稻不同播期同期移栽研究表明 :(1)以播期 5月 2 9日、秧龄 2 2d处理产量最高 ,播期过早、秧龄过长对高产不利 ,适当晚播早栽有利高产 ;(2 )秧龄弹性大 ,不同播期同期移栽处理间的秧苗素质与产量无明显相关 ;(3)不同播期间群体质量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优1号 播期 秧龄 群体质量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的适宜秧龄和栽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龙旭 马均 +3 位作者 许凤英 王贺正 黄清龙 袁志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68-373,共6页
以杂交稻协优527为材料,研究了在强化栽培条件下适宜的移栽叶龄和栽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移栽叶龄(2~5叶龄)对其产量的影响很小,在强化栽培应用中,可以采用4~5叶龄的带蘖秧苗移栽;在本试验范围内,强化栽培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万穴/hm2~... 以杂交稻协优527为材料,研究了在强化栽培条件下适宜的移栽叶龄和栽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移栽叶龄(2~5叶龄)对其产量的影响很小,在强化栽培应用中,可以采用4~5叶龄的带蘖秧苗移栽;在本试验范围内,强化栽培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万穴/hm2~13.5万穴/hm2,此时,后期光合产物积累多,穗、粒结构合理,产量可达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强化栽培 秧龄 栽植密度 产量
下载PDF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阳 朱雪艳 赵春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旱育秧技术 基质 技术经济指标 水稻育苗 黑龙江省 水稻产量 试验研究 育苗技术 秧苗素质 无土育苗 质量差 旱育苗 床土 病害 药害 秧龄 根系 单株
下载PDF
移栽秧龄对机插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贾现文 朱起超 +4 位作者 杨志远 孙永健 郭翔 石勇 马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5,共8页
为探明中、迟熟型杂交稻品种在不同机插秧龄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品种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移栽秧龄对机插中、迟熟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1 d适龄移栽杂交稻的产量、各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数、分蘖成穗率、叶... 为探明中、迟熟型杂交稻品种在不同机插秧龄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品种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移栽秧龄对机插中、迟熟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1 d适龄移栽杂交稻的产量、各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数、分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抽穗后剑叶光合、群体透光、抽穗期的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有效叶面积率以及高效叶面积率显著大于迟栽处理。品种选择上,迟熟杂交稻品种无论在产量还是在各群体指标方面均优于中熟品种,尤其是迟熟型中F优498分蘖力中等,株型好,这些特征改善了机插条件下杂交稻群体光合生产和通风透光状况,穗型大且穗粒数较多,茎蘖成穗率较高,秧龄弹性较大,可适当延长秧龄到28 d也能保持较高产量。中熟型中辐优838虽然穗数多,但其穗粒数限制了产量的增加,且其分蘖力过强,导致无效分蘖过多,对机插产量的发挥造成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生产中选择机插适栽秧龄及高产杂交稻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移栽 生长 秧龄 机插 杂交稻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杂交稻钵形毯状育秧机插不同播种密度与秧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马均 孙永健 +2 位作者 苟永成 李学根 罗甫全 《中国稻米》 2011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中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对钵形毯状育秧机插的不同播种密度与秧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钵形毯状育秧机插可以显著改善秧苗素质,提高栽插质量和籽粒产量,比常规育秧盘育秧机插增产5.18%~14.80%,其杂交稻的最佳播种密度为60~80 g... 以中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对钵形毯状育秧机插的不同播种密度与秧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钵形毯状育秧机插可以显著改善秧苗素质,提高栽插质量和籽粒产量,比常规育秧盘育秧机插增产5.18%~14.80%,其杂交稻的最佳播种密度为60~80 g干种/盘,秧龄可以适当延长至3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机插秧 钵形毯状育秧 播种密度 秧龄
下载PDF
不同播种密度和秧龄对杂交中籼稻新两优6号群体数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高军 黄义德 +3 位作者 陈金节 王合勤 李胜群 陈景道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9期231-236,共6页
以新两优6号为材料,通过对常规湿润育秧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秧龄期栽插,以及长秧龄条件下不同基本苗数和不同育秧方式的大田群体数量及产量表现的研究,为安徽省单季稻产区生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结果表明,新两优6号在湿润育秧条件... 以新两优6号为材料,通过对常规湿润育秧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秧龄期栽插,以及长秧龄条件下不同基本苗数和不同育秧方式的大田群体数量及产量表现的研究,为安徽省单季稻产区生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结果表明,新两优6号在湿润育秧条件下,秧龄不宜超过40d,45d及更长秧龄的显著减产,随秧龄延长而减产幅度加大;稀播的减产幅度略小,减产的原因主要是秧龄。随着秧龄的延长,群体总茎蘖数、LAI、单位面积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群体数量递减,而茎蘖成穗率相差不大。长秧龄移栽条件下,增加栽插基本苗数,或采用肥床旱育秧培育长龄多蘖壮秧,是获得理想产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密度 秧龄 基本苗 群体数量 产量
下载PDF
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初报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光良 马荣荣 +4 位作者 舒巧云 凌建刚 周华成 陈国 周红海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2,共2页
试验设秧龄、播种量、激素、肥料、上水时期等 5个因素 ,每因素 3~ 6个水平不等 ,正交法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激素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最大 ,秧龄和播量有一定影响 ,肥料和上水时期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秧苗素质 秧龄 播种量 激素 肥料 上水时期 壮秧培育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优化配套技术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俞爱英 吴增祺 +4 位作者 林贤青 朱贵平 周奶弟 陈冬莲 沈益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162-164,共3页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秧龄、密度、施氮量等三因素三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建立高产的水稻强化栽培农艺措施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秧龄三因素对...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秧龄、密度、施氮量等三因素三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建立高产的水稻强化栽培农艺措施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秧龄三因素对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农艺优化措施是:15d秧龄移栽,密度为每公顷栽150000丛、施氮量为每公顷在30000kg绿肥作基肥的基础上,加化肥纯氮15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 技术探讨 优化配套 两优培九 施氮量 试验材料 设计方法 正交试验 优化方案 农艺措施 构成因素 试验结果 显著水平 产量影响 优化措施 三因素 秧龄 密度 公顷 基肥 绿肥
下载PDF
机插秧移栽秧龄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先如 吴明 +2 位作者 廖大标 陈次娥 梁加寺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影响。机插水稻高产适宜秧龄为15~20 d,高产的主要原因是适宜秧龄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每穗粒数适宜,千粒重较高。若机插水稻秧龄过长,苗超高度、超叶数,不利于机械栽插质量... 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影响。机插水稻高产适宜秧龄为15~20 d,高产的主要原因是适宜秧龄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每穗粒数适宜,千粒重较高。若机插水稻秧龄过长,苗超高度、超叶数,不利于机械栽插质量的提高,而且秧苗返青活棵慢,影响分蘖发生,造成大田分蘖起步晚,有效分蘖节位少,并进而影响高产所需适宜穗数的形成,降低稻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秧 秧龄 产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应洪 孙永健 +4 位作者 李玥 吕腾飞 蒋明金 严奉君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9-610,共12页
【目的】机插秧是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索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加快水稻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 【目的】机插秧是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索不同秧龄下机插方式与密度对杂交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加快水稻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在25 d和40 d秧龄下,通过"钵苗机插+高密度"、"钵苗机插+中密度"、"钵苗机插+低密度"、"毯苗机插+高密度"、"毯苗机插+中密度"、"毯苗机插+低密度"6种机插方式与密度配合的处理,研究其对氮素利用特征、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并探讨根系生长与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关系。【结果】各生育时期氮素吸收与各阶段氮素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茎和叶的氮素转运量、穗部氮素增加量、氮素偏生产力、拔节后根系干质量以及产量,25 d秧龄均较40 d秧龄优势明显。在相同秧龄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可促进杂交稻各生育时期根系生长,提高氮素积累及吸收速率,增加结实期各器官氮素的转运量,从而提高稻谷产量;尤其在秧龄25 d、钵苗机插株距为15.5 cm时,较其他处理优势明显,为本研究最优处理。毯苗机插在25 d秧龄与株距为12 cm时,也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密度降低,提高了根冠比及茎叶转运率,但降低了各时期的氮素积累量、吸收速率以及结实期茎叶的转运量,产量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秧龄机插方式与密度配合下,主要生育时期根干质量与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47**~0.83**),齐穗和成熟期根冠比与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均极显著负相关(r=-0.52**和-0.79**)。【结论】机插杂交稻25 d秧龄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性均优于40 d秧龄,且钵苗较毯苗机插能优化水稻个体与群体关系,但其机插密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行距与株距以33 cm×15.5 cm为宜,可促进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秧龄 机插方式 密度 根系
下载PDF
机插秧不同育苗技术处理对武育粳3号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秋祥 张如宏 董桂春 《中国稻米》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播种密度、叶龄、壮秧剂、多效唑、营养土配比等处理对武育粳3号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的增加,武育粳3号秧苗成苗数、叶龄显著增加,苗高、假茎宽、地上部重量、充实度显著下降,每盘3 ... 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播种密度、叶龄、壮秧剂、多效唑、营养土配比等处理对武育粳3号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的增加,武育粳3号秧苗成苗数、叶龄显著增加,苗高、假茎宽、地上部重量、充实度显著下降,每盘3 700~4 000出苗数可较好地兼顾秧苗素质和盘根效果;壮秧剂喷施18 d、22 d后,适宜的壮秧剂浓度对秧苗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充实度、苗高、叶龄、假茎宽等性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0 mg/kg多效唑在浸种时施用能较好控制秧苗的株高,避免高浓度造成秧苗株高偏低的现象;用J1N8营养土配方(每盘施尿素8 g,腐熟鸡粪与土壤重量比分别为1∶9)培育的秧苗综合素质突出,育秧时间缩短,是在茬口紧、时间短的情况下培育高质量秧苗较为理想的床土培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密度 秧龄 壮秧剂 多效唑 营养土配方 秧苗素质 武育粳3号
下载PDF
塑盘抛秧秧龄弹性指标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昌明 朱文俊 +1 位作者 吕步成 孙瑾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
通过不同育秧方式下秧龄弹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秧秧龄弹性为15~25天,最适秧龄20天左右;旱育秧秧龄弹性大,但3叶期易死苗,秧床培肥、浇水要求高;采取化控与控水相结合的半旱育秧能克服常规秧及旱育秧缺点,有效地增加... 通过不同育秧方式下秧龄弹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秧秧龄弹性为15~25天,最适秧龄20天左右;旱育秧秧龄弹性大,但3叶期易死苗,秧床培肥、浇水要求高;采取化控与控水相结合的半旱育秧能克服常规秧及旱育秧缺点,有效地增加秧龄弹性,提高穗型及株高整齐度,其秧龄弹性指标为17~35天。大面积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秧 秧龄 弹性指标 育秧方式 化控 水稻
下载PDF
水稻品种抗褐稻虱的改进筛选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志涛 EAHeinrichs FGMedrano 《中国水稻科学》 CAS 1986年第1期74-79,共6页
褐稻虱[Nilapa vata lugens(Stal)]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褐稻虱的有效措施之一。自1973年国际水稻研究所育出高抗品种 IR26 並大面积推广以后,约经过了3年时间,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和越南相继产生了... 褐稻虱[Nilapa vata lugens(Stal)]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褐稻虱的有效措施之一。自1973年国际水稻研究所育出高抗品种 IR26 並大面积推广以后,约经过了3年时间,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和越南相继产生了能侵害 IR26的褐稻虱新生物型(Verca & Feuer,1976;Ho et al,1980)。室内饲养试验,经过8个世代,褐稻虱生物型Ⅰ就可以适应高抗品种 Mudgo 和 ASD7(Pathak et al,1980)。上述事实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高抗品种 国际水稻研究所 褐稻虱 生物型 秧龄 苗龄 筛选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