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社会排斥 |
周林刚
|
《社会》
北大核心
|
2004 |
95
|
|
2
|
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 |
孙宗白
|
《外国文学研究》
|
1981 |
36
|
|
3
|
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 |
谢增毅
|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6
|
|
4
|
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 |
梁茂信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5
|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课程与教材建设 |
郑新蓉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0
|
|
6
|
佩科拉悲剧探源——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
高继海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8
|
|
7
|
劳动力市场歧视成本分析 |
张抗私
|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8
|
克林顿政府在肯定性行动中的两难处境 |
朱世达
|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3
|
|
9
|
托妮·莫里森的《爱娃》简析 |
吕炳洪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9
|
|
10
|
喜闻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有感 |
王家湘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8
|
|
11
|
1940一1970年美国黑人大迁徙概论 |
胡锦山
|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1
|
|
12
|
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与浙江长兴的教育券实践 |
曹夕多
|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13
|
“作为有色人种的我有什么感觉”——评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种族哲学及其命运 |
文培红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14
|
奥赛罗的文化认同 |
李毅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8
|
|
15
|
哎─—咿!听听我们的声音!──美国亚裔文学初探 |
吴冰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3
|
|
16
|
爱的乐章——读托妮·莫里森的《爵士乐》 |
王守仁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1
|
|
17
|
黑人学者与印度公主 |
霍米.巴巴
生安锋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18
|
二战对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 |
谢国荣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9
|
《他们眼望上苍》的民间狂欢节因素探讨 |
陈广兴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20
|
小说《娇女》与美国文学、文化史的“对话”──兼论托妮·莫里森对重建美国黑奴文学的贡献 |
张怀久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
1998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