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生活形式观 |
范连义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0
|
|
2
|
主体间关系论纲 |
杨国荣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4
|
|
3
|
洛克的语言观 |
卓新贤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4
|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悖论及其怀疑论解决方案 |
陈维振
吴世雄
张爱珍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5
|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的否定性原则——兼论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 |
徐为民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6
|
维特根斯坦论私人语言 |
韩林合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6
|
|
7
|
作为先验论证的私人语言论证 |
黄敏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8
|
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讨(笔谈)——没有灵魂的“厮杀”——关于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其责任的一种思考 |
鉴传今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9
|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他心问题的消解 |
牛鸣
沈学甫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今日维特根斯坦 |
G.P.贝克尔
P.M.S.海克尔
李梅
|
《世界哲学》
|
1994 |
5
|
|
11
|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研究的“语法”性质 |
林允清
|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当代英美哲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语境中的他心问题 |
江怡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3
|
“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 |
周建漳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4
|
“能有私人语言吗?” |
A.艾耶尔
伊丛
|
《世界哲学》
|
1994 |
4
|
|
15
|
文学自白的制度化及其失效——柄谷行人文学批评中的私人语言批判 |
韩尚蓉
|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6
|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问题及其意义 |
郁喆隽
|
《学海》
|
2003 |
5
|
|
17
|
私人语言的不可能和现象学还原的困境 |
张庆熊
|
《开放时代》
|
1998 |
4
|
|
18
|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解析 |
苏德超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4 |
4
|
|
19
|
对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的一种解读 |
黄济鳌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能有私人语言吗?” |
R.里斯
鲁旭东
|
《世界哲学》
|
199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