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脑来源与骨髓来源神经干细胞的比较: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虎田 徐如祥 +4 位作者 姜晓丹 蔡颖谦 郁毅刚 邹雨汐 杜谋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47,i001,共4页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AFM)观测胚鼠前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及成鼠骨髓诱导来源的神经干细胞表面的形貌结构,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完成。分别...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AFM)观测胚鼠前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及成鼠骨髓诱导来源的神经干细胞表面的形貌结构,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完成。分别取怀孕10.5~14.5d胚鼠行前脑来源神经干细胞和成鼠骨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培养,神经干细胞培养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μg/L)维甲酸(300μg/L)持续诱导培养10d,以平板克隆法测定两种来源干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进行观测。结果:光学显微镜下两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均表现为大圆形细胞,直径6~12μm,细胞形貌相似;但神经来源神经干细胞显示更强的增殖能力,其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大于骨髓来源神经干细胞(χ2=4.444,P<0.05);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观测到神经来源干细胞表面有较多颗粒样隆起,其表面粗糙,平均粗糙度为(18.5±2.0)nm,均方根粗糙度为(20.7±2.5)nm,而骨髓来源神经干细胞表面相对光滑,其表面平均粗糙度为(10.2±1.2)nm,均方根粗糙度为(12.9±1.3)nm,两者经t检验统计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神经来源神经干细胞较骨髓来源神经干细胞表面有更多颗粒样隆起,表面更粗糙,可能与其有更强的增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显微镜检查 原子力
下载PDF
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神经元样细胞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剑荣 徐如祥 +4 位作者 姜晓丹 徐强 邹雨汐 蔡颖谦 丁涟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6期3042-3043,i001,共3页
目的:探讨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经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成的神经元样细胞,能否合成分泌5-羟色胺神经生物活性物质成分。方法:分离兔BMSCs,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和分化诱导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免疫... 目的:探讨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经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成的神经元样细胞,能否合成分泌5-羟色胺神经生物活性物质成分。方法:分离兔BMSCs,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和分化诱导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5-羟色胺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细胞培养所涉及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维A酸。结果:BMSCs培养12d可见大而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Nestin抗原阳性;培养20d可见长突起神经元样细胞,神经核蛋白(NeuN)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高效液相检测BMSCs、空白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及L-02肝细胞阴性对照组未测到5-羟色胺生物活性物质,经体外培养增殖14d的神经干细胞及培养液、体外诱导分化20d的神经元样细胞及培养液则可检测到5-羟色胺分别为:每1×107细胞中(1.7940±0.0095),(4.010±0.1170)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0.6323,P=0.001)。方差分析显示:随着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天数的增加,其所含的5-羟色胺浓度也渐增加,组间5-羟色胺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兔BMSCs能在体外增殖,并表达Nestin抗原;而且,在适宜条件下能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成熟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合成、分泌5-羟色胺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细胞学 细胞 5-羟色胺 骨髓细胞: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自体神经干细胞在兔损伤脊髓内存活并分化的实验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代广辉 徐如祥 +4 位作者 王峰 姜晓丹 杜谋选 蔡颖谦 邹雨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4期2648-2649,F010,共3页
目的:将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并且移植到兔脊髓横断性损伤模型中,观察移植的细胞是否能够存活及分化。方法:兔骨髓基质细胞取自成年兔的股骨或髂骨,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将兔制成脊... 目的:将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并且移植到兔脊髓横断性损伤模型中,观察移植的细胞是否能够存活及分化。方法:兔骨髓基质细胞取自成年兔的股骨或髂骨,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将兔制成脊髓全横断模型。伤后2周将神经干细胞手术方法直视下移植到受损脊髓缺损处,伤后12周将兔行甲醛灌注留取神经干细胞移植处作为标本,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设立脊髓损伤空白对照组(移植后不行神经干细胞移植)。结果: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移植部位存在大量5-溴-2-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5-bromo-2-deoxyuridine,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表明移植的细胞在体内可以存活;同时,移植组脊髓损伤部位存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抗体(neuron-specificendase,NSE)、胶质原性纤维酸性蛋白抗体(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染色阳性的细胞,表明移植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具有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特征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治疗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骨髓细胞 移植
下载PDF
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纯化及增殖潜能的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英博 王莎莉 +2 位作者 刘永刚 李芳菲 王亚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获取和培养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12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完成。人胚胎来源为7~12周人工药物流产胎儿,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提供,征得产妇本人同意。①从人胚胎大脑... 目的:探讨获取和培养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12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完成。人胚胎来源为7~12周人工药物流产胎儿,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提供,征得产妇本人同意。①从人胚胎大脑皮质中分离、培养、纯化原代神经干细胞,经体外反复传代培养以获得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神经干细胞。②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干细胞特异性表达抗原。③观察不同种植细胞密度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其生长特点并绘制生长曲线。④采用悬浮细胞培养法扩增细胞,冷冻复苏后观察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①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生长特点:从7~12周流产胎儿大脑皮质中获得了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神经干细胞。经体外传至15代,神经干细胞细胞数量扩增至200倍。②神经干细胞接种密度对增生的影响:当种植细胞的密度为1×105L-1,1×107L-1时,体外培养30d后仍呈单细胞贴壁状态。以1×109L-1细胞密度接种时,12h后即见多个单细胞聚成的小球,悬浮生长。③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检测结果:多数单个细胞在培养后24~48h分裂为2~4个细胞的小克隆,7~10d均发展为上百个细胞的较大的克隆。④nestin抗原的表达: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神经球nestin免疫细胞染色均呈阳性。⑤神经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检测:NSE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被测细胞胞浆有棕黄色颗粒沉着,呈阳性表达。⑥神经干细胞复苏后的存活率:冻存1,4,8,12周的神经干细胞存活率基本相似[(80.2±1.8)%,(80.1±1.2)%,(79.9±0.8)%,(80.1±2.1)%,P>0.05]。结论:成功地从人胚胎大脑皮质中分离得到了神经干细胞。经体外培养证明: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能力和向神经元样细胞、星形胶质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胚胎 大脑皮质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致瘤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涛 徐如祥 +4 位作者 姜晓丹 袁军 许忠 丁涟沭 滕小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41-43,i003,共4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致瘤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6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及珠江医院神经医学研究所完成。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用含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B基因的增强...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致瘤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6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及珠江医院神经医学研究所完成。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用含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B基因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trkB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分别收集转染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C2-trkB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C2的细胞,以未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为阴性对照,采用半定量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各组细胞中trkB信使核糖核酸(trkBmRNA)的表达水平。在培养基中加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应用双层软琼脂糖培养的方法,观察经过不同处理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结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C2-trkB可高效地转染骨髓基质细胞。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C2-trkB组trkB信使核糖核酸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组及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C2细胞组犤13.6073±1.8957,0.3052±0.0043,0.3075±0.0037,(P<0.05)犦。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C2-trkB组克隆形成率明显小于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C2细胞组、未转染细胞组及胶质瘤细胞U251组犤0.2347±0.0389,0.6751±0.0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脑源性营养因子 细胞转化 肿瘤
下载PDF
兔脊髓损伤不同时期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代广辉 徐如祥 +3 位作者 姜晓丹 杜谋选 邹雨汐 蔡颖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0期4004-4005,i004,共3页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治疗的不同效果,探讨脊髓损伤移植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体外培养、诱导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为NSC并行5-溴-2-脱氧尿...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治疗的不同效果,探讨脊髓损伤移植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体外培养、诱导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为NSC并行5-溴-2-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手术造成兔脊髓全横断模型,在术后即时,7,14,21,28d分别行NSC局部移植,同时设立脊髓全横断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于移植后3个月观察动物脊髓损伤局部病理变化。结果:术后即时移植组局部仅有少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少;7,14d移植组局部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多,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21,28d移植组局部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但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少,且再生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空白对照组未发现Brdu标记阳性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域未发现再生通过的神经纤维。结论:实验证明了脊髓损伤后7~14d为NSC最佳移植时期,同时提示NSC移植对动物脊髓损伤后的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移植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骨髓细胞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和脑肿瘤干细胞与胶质瘤发生发展潜在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季晓燕 黄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56-359,共4页
关键词 脑肿瘤 细胞 胶质瘤 神经系统/细胞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移植后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林 葛风 +1 位作者 王宇倩 朱剑虹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49,共2页
目的:基于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点,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增殖及其移植对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动物实验室完... 目的:基于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点,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增殖及其移植对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Feeney氏法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PBS治疗组、NSCs移植治疗组,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损伤后海马NSCs的数量;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NSCs立体定向移植。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和旋转爬杆试验对移植后大鼠的神经系统行为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SCs的分化情况。结果:TBI后7d海马齿状回nestin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为(8.1±2.5)个,与正常动物组(2.5±1.3)个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40.91,P<0.01)。移植后部分GFP阳性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β-tubilinIII,移植组大鼠神经系统行为学评分明显改善。结论:TBI后移植NSCs可以有效地促进损伤后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NSCs能够分化为神经元从而发挥对损伤后的大脑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颅脑损伤 移植
下载PDF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和脑组织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卢荣风 曹保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7期6565-6566,共2页
目的:研究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e,HIBI)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及脑组织的再生能力。方法: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损伤后在各观察点,动物麻醉后... 目的:研究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e,HIBI)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及脑组织的再生能力。方法: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损伤后在各观察点,动物麻醉后取脑,石蜡包埋,冠状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1周,海马颗粒细胞层下区(Subgranular zone,SGZ)和脑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可见小蓝紫色核的细胞;损伤后2周,海马可见具有毛刷状轴/树突层的神经元再生,大脑皮层未见神经元再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SGZ和SVZ的背外侧角及外侧壁处均可见BrdU+细胞、Nestin+细胞和BrdU+-Nestin+双阳性细胞;并可见这些细胞沿胼胝体向外迁移。结论: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海马颗粒细胞层下区和脑室管膜下区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脑室管膜下区的神经干细胞沿胼胝体向外迁移,海马神经元可完全再生,大脑皮层神经元未见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脑/病理 细胞/生理 神经系统/细胞学 再生 脑/细胞学 人类
下载PDF
大鼠脑室膜管下区神经干细胞的贴壁培养及其分化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峰 田玉科 +1 位作者 安珂 杨辉华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56-57,共2页
目的:探索大鼠脑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贴壁培养方法及其体外分化特性。方法:实验于2004-10/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实验室进行。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分离其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应用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 目的:探索大鼠脑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贴壁培养方法及其体外分化特性。方法:实验于2004-10/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实验室进行。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分离其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应用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含20g/LB27,2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0μg/L表皮生长因子)进行贴壁培养。采用巢蛋白抗体鉴定培养细胞,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体积分数为0.05胎牛血清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后,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相应抗体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结果:①在细胞培养第4,5天即可见培养基中出现大量的由几十个细胞构成的结构紧密、大小不等的悬浮细胞球,即神经球。②神经球贴壁培养24~48h后形成片状细胞克隆,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③细胞一般七八天传代一次,经七八次传代,培养2个月左右,细胞进入生长停滞状态。④贴壁培养的细胞巢蛋白染色及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均为阳性。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化后细胞包括微管相关蛋白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和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阳性细胞,巢蛋白表达均为阴性。结论:贴壁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经多次传代培养后仍可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仍保持了其本身的特性,同时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特性,因此可以认为贴壁培养法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国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敏霞 王中 +1 位作者 刘清芳 秦林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1,i001,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体外培养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人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3在安阳肿瘤医院临... 目的:探讨国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体外培养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人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3在安阳肿瘤医院临床实验室进行。机械分离8~16周胎龄水囊引产新鲜人胚胎纹状体区脑组织,用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加不同剂量的国产bFGF刺激细胞增殖、传统方法进行传代培养,免疫组化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28Au/mL的国产bFGF时,神经干细胞生长旺盛,形成大量悬浮状态的神经球,而且形成的神经球经多次传代仍呈悬浮球生长,绝大多数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结论:用廉价的国产bFGF作为丝裂原体外培养人胚胎纹状体区脑组织,能获得大量神经干细胞,可以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经济、可靠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体外研究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的Notch-1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凯 王娜 +3 位作者 汪玉良 刘京生 夏亚一 赵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22-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在发生急性脊髓损伤后,其Notch-1和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的表达及变化,并探讨其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3—6月龄),体重300~3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2...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在发生急性脊髓损伤后,其Notch-1和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的表达及变化,并探讨其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3—6月龄),体重300~3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给予椎板减压术;实验组为脊髓损伤组。两组术后1、3d、1、2、4周时进行行为学、组织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法检测ENSCs的增殖及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行为学结果示:实验组的大鼠在每个时间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组织学结果示:实验组大鼠术后神经纤维结构出现紊乱,水肿及变性。免疫组化结果示:实验组大鼠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脊髓损伤部位都有Notch-1的表达,第3天时阳性区域面积达高峰。免疫荧光检测示:实验组大鼠损伤节段附近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用立体定量学法检测到脊髓损伤后1周出现的新生有丝分裂细胞约是对照组的75倍左右。用直线回归法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BrdU和Notch-1蛋白表达阳性区域的面积呈直线相关。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ENSCs和Notch-1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Notch-1的表达增加,可能与大鼠ENSCs的早期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受体 Notch1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再生
原文传递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与进展
13
作者 唐勇 刘洁 +1 位作者 陈瑾 余曙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8-160,共3页
目的:了解国内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与进展情况,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回顾性文献研究资料。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重庆维普数据库和清华期刊医药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1983-01/2004-07,检索内容... 目的:了解国内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与进展情况,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回顾性文献研究资料。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重庆维普数据库和清华期刊医药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1983-01/2004-07,检索内容为关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文章,英文检索词“endogenous,neuralstemcell”,中文检索词“神经干细胞,内源性”。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审,排除题目含“胚胎、骨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词文章。然后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中文253篇,排除题目含“胚胎、骨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文章后纳入25篇。收集到含“endogenous,neuralstemcell”英文文献158篇,与来源有关6篇,帕金森病有关5篇,脑缺血有关8篇,痴呆有关4篇,脑损伤有关14篇,与脊髓损伤有关8篇。共计45篇英文文献被纳入。资料综合:将25篇中文文献和45篇英文文献纳入后再按照来源、活化相关以及疾病相关进一步综合。结果提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来源、活化因素以及通过自体移植和原位诱导两种方案在帕金森病、脑缺血、老年痴呆、脑损伤、脊髓损伤等疾病中的治疗运用。结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无伦理学及发生免疫排斥的优点,应用前景乐观;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可通过外源信号分子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细胞学 细胞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胎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发亮 马廉亭 于耀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92-93,i0004,共3页
目的:利用有血清和多聚赖氨酸培养液中加入SD14d胚胎大鼠纹状体区神经干细胞,探讨其分离、纯化神经干细胞操作技术的改进。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11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SD大鼠20只,取孕13~14d的S... 目的:利用有血清和多聚赖氨酸培养液中加入SD14d胚胎大鼠纹状体区神经干细胞,探讨其分离、纯化神经干细胞操作技术的改进。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11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SD大鼠20只,取孕13~14d的SD大鼠胚胎纹状体,吸管吹打(不超过10次)后,用组织剪剪成1mm3块状,以1.25mL/L的胰酶,在37℃下消化20min,以S-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F12中止消化,采用1000r/min离心10min,显微镜下细胞记数,以1×104/cm2接种到改良的有血清和多聚赖氨酸铺被的12孔培养板上,培养液为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F12加上B27,加入血清和20μg/L表皮生长因子。7d后用吸管吸取漂浮的细胞球,机械吹打成单细胞悬液,按每培养孔1×104/cm2细胞行传代再培养,此后5~7d再传代,方法同前。②利用神经干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贴壁之间的差异,使细胞分为贴壁和漂浮的两层细胞,分离去掉贴壁的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部分的神经干细胞,得到漂浮的细胞球。③机械吹打后制成单细胞悬液,再传代培养,细胞重新增殖成细胞球,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特异性抗原巢蛋白检测最初的细胞球、吹打后的单细胞和重新增殖的细胞球巢蛋白抗原的表达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巢蛋白为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其阳性表达表明神经干细胞的存在。结果:①原代培养的纹状体细胞第2天可见贴壁生长的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增殖的细胞球(约10~16个细胞大小),漂浮的细胞开始出芽并增殖;第3天贴壁的细胞球继续增殖(约50个细胞大小),漂浮的细胞则增殖成4~8个大小的细胞球;第4~7天贴壁的细胞球开始分化,漂浮的细胞则继续增殖成约30个细胞大小的细胞球,巢蛋白染色阳性。②漂浮的细胞,吹打后行传代培养,加入表皮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细胞学 细胞分化 培养基 细胞 培养的 分离培养方法 细胞 纹状体区 免疫细胞染色 第一军医大珠江医院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PPARγ在神经干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涛 戴志洁 +7 位作者 伍军 霍雷 陈风华 姚袁辉 吴雷 柴志勇 杨靓 方加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8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诱导其分化,先用免疫荧光法查看PPARγ在NSCs中的定位,然后分别取未分化的及诱导分化后d1、d5、d9...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诱导其分化,先用免疫荧光法查看PPARγ在NSCs中的定位,然后分别取未分化的及诱导分化后d1、d5、d9的NSCs,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相应时间点NSCs内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培养大量未分化呈巢状悬浮生长的神经干细胞团,并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PPARγ蛋白存在于NSCs细胞核内,并在NSCs未分化阶段高水平表达,NSCs诱导分化后则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在NSCs的增殖阶段,PPARγ的表达较高,而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减少,提示PPARγ可能对NSCs的增殖和分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下载PDF
类缺血损伤的皮质神经元对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16
作者 李力 万琪 +1 位作者 刘勇红 张瑞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6,i001,共4页
目的:研究类缺血损伤的皮质神经元对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2002-09/2003-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生物研究所进行。类缺血处理后的小鼠皮... 目的:研究类缺血损伤的皮质神经元对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2002-09/2003-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生物研究所进行。类缺血处理后的小鼠皮质神经细胞与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共培养,通过特异性细胞染色、计数的方法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缺血处理后的皮质神经细胞共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共培养6~8d后,其分化趋势以及其向神经元分化的趋向均有增强P(<0.05)。结论:类缺血处理后的皮质神经元对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其向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细胞学 神经系统/细胞学 移植 细胞分化 脑缺血
下载PDF
生长相关蛋白在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主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17
作者 刘宏志 杨永利 李佐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80-81,i003,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分析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主导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09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取15只孕14d的胎鼠,自胎鼠的脊髓区提取神经干细胞,经培养及神经巢... 目的:探讨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分析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主导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09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取15只孕14d的胎鼠,自胎鼠的脊髓区提取神经干细胞,经培养及神经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观察在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43于不同时间点的形态学表达。培养液为添加B27(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mg/L)、表皮细胞生长因子(20mg/L)的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悬浮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每3天换液1次,共培养5次。分别于分化1,2,4,8d取出载玻片,对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总细胞和阳性细胞在显微镜下计数。结果:15只胎鼠的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情况:培养24h后,可见神经球;第2天时,神经球数目增多,呈桑椹状,折光性强,死细胞无光泽,仅有轮廓。②神经干细胞的鉴定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神经球内圆形细胞呈神经巢蛋白抗原强阳性,核未着色。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后,细胞逐渐贴壁,到第4,8天时,细胞逐渐变大,突起变长,偶见多个突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的神经元,胞浆及核膜出现棕色阳性反应,细胞核大而圆,无着色。细胞连续计数共712个,其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296个,比例为41.57%。③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测定:神经干细胞分化第1天,胞质内出现生长相关蛋白,第4天表达增强,于核周及突起中明显,逐渐向胞膜转移,并且长的突起与其他细胞的突起之间形成连接,至分化第8天时这种突起生长停止,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细胞,生长相关蛋白反应减弱并消失。细胞连续计数共736个,其中生长相关蛋白阳性细胞246个,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分化 组织蛋白质类/分析 神经系统/细胞学
下载PDF
镍对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
18
作者 施志敏 陈亮 +4 位作者 冯锦丽 杨建明 朱心红 李晓文 高天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3,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T型钙通道阻断剂镍对胚胎神经干细胞的调节,分析T型钙通道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选取清洁级成年雌性Wistar孕鼠1只,分离大脑半球,制成单细胞悬液,... 目的:观察T型钙通道阻断剂镍对胚胎神经干细胞的调节,分析T型钙通道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选取清洁级成年雌性Wistar孕鼠1只,分离大脑半球,制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B27supplement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当神经球增大至50~200个细胞/球时,即可传代。取第3代胚胎神经干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25,0.5,1.0mmol/L的氯化镍,以BrdU免疫荧光、四唑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指数以及DCX和S-100β阳性细胞数。结果: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鉴定:取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发现均有细胞表达nestin抗原。传至第3代时,其阳性比例可达99%。②诱导分化及鉴定:分化2d后,镜下观察细胞长出突起,已初步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分化细胞呈现DCX和S-100β阳性。③细胞增殖检测结果:加入0.25,0.5,1.0mmol/L的氯化镍处理细胞,MTT检测其吸光度值分别为未加入氯化镍的62.09%,48.20%,34.85%,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均<0.001);免疫荧光检测BrdU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未加入氯化镍的85.75%,74.25%,57.01%(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0.5mmol/L氯化镍的单细胞悬液其增殖指数显著高于未加入氯化镍的单细胞悬液(66.11%,1.016%,P<0.001)。④镍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单细胞悬液加入0.25,0.5,1.0mmol/L氯化镍后,BrdU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均<0.001);DCX阳性细胞数分别比未加入氯化镍的单细胞悬液增加23%,52%,58%(P<0.05或0.01);S-100β阳性细胞数增加85%,105%,110%(P<0.05或0.01)。结论:T型钙通道阻断剂镍可抑制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其分化,提示T型钙通道可能参与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钙通道 T型
下载PDF
RNA干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19
作者 金岚芸 林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8期136-138,共3页
目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之一,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本文探讨RNA干扰技术运用于该病动物模型中的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提供可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3期... 目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之一,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本文探讨RNA干扰技术运用于该病动物模型中的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提供可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3期间的有关神经退行性病变和RNA干扰的文献,检索词“RNAinterference,neurodegen-erativedisorders,functionalrecovery,mousemodel,transfec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研究对象为进行RNA干扰治疗的各类型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动物小鼠模型。资料选择:选取试验包括各类型神经退行性病变RNA干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脑内致病基因的表达,细胞组织形态学,行为学变化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初审,删除明显不符合动物模型试验的研究,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动物模型试验。纳入标准:①随机动物模型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平行对照组,即未进行RNA干扰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小鼠动物模型或健康对照;治疗组为进行RNA干扰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小鼠动物模型。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的动物模型试验或非动物模型研究。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试验设计是否合理,观测检验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有说服力。资料提炼:共检索32篇关于研究RNA干扰治疗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试验,3类4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共22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是重复的同一研究,4篇不符合小鼠模型试验。资料综合:3类4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共69个动物模型,分别对进行RNA干扰治疗或未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小鼠动物模型进行脑内致病基因的表达,细胞组织形态学,行为学变化的比较分析。结论:RNA干扰对神经退行性病变的3类4种小鼠动物模型均有效,为RNA干扰治疗进入临床铺垫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细胞学 RNA干扰 综述[文献类型]
下载PDF
氯化锂对移植到周围神经内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20
作者 张立群 张文明 +2 位作者 刘志峰 蓝文彬 林建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研究氯化锂对移植到胫神经内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分化的影响;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和氯化锂处理对宿主神经轴突溃变、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结扎成年大鼠右侧胫神经,将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注射到结扎部位远端,腹腔注射氯化锂或生理盐... 目的研究氯化锂对移植到胫神经内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分化的影响;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和氯化锂处理对宿主神经轴突溃变、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结扎成年大鼠右侧胫神经,将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注射到结扎部位远端,腹腔注射氯化锂或生理盐水,1周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巢蛋白(Nestin)、神经核抗原(NeuN)、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神经纤丝蛋白200(NF200)、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情况。结果移植到胫神经内的神经干细胞存活良好,并沿神经轴索间隙向周围扩散。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未见Nestin阳性表达,大部分移植细胞呈GFAP阳性表达,无NeuN或ChAT阳性表达。腹腔注射氯化锂能显著减少移植细胞的GFAP阳性表达比例。胫神经结扎后,神经内轴突溃变明显。与未移植神经干细胞组比较,移植组胫神经内NF200阳性表达明显增多,联合应用氯化锂能进一步增加NF200的表达。应用氯化锂能显著减少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胫神经内的ED1表达。结论氯化锂能减少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细胞方向的分化,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氯化锂可以减少宿主神经轴突的溃变程度,同时能抑制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炎症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神经系统/*细胞学 细胞 移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