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LPP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凤华 肖会廷 +2 位作者 田菁 吴江华 郝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检测PHLPP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探讨PHLPP1的表达对初治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耐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资料完整且病理确诊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6例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93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 目的:检测PHLPP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探讨PHLPP1的表达对初治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耐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资料完整且病理确诊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6例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93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后石蜡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HLPP1与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对p-AKT与PHLPP1的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COX回归模型对影响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HLPP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高表达率为61.5%,在浆液性囊腺癌高表达率为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01)。PHLPP1与p-AKT表达呈负相关(r=-0.513,P〈0.001)。PHLPP1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铂类耐药及分期相关,PHLPP1无或低表达及p-AKT高表达、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卵巢浆液性囊腺癌PHLPP1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MST)为48.0±7.6月,平均复发时间为10.2±3.3月;无或低表达组MST 34.0±4.0月,平均复发时间6.0±2.9月,高表达组均高于无或低表达组(P〈0.05)。PHLPP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25.0%,无或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6.1%。p-AKT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9.4%,而无或低表达组为23.3%。结论:PHLPP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浆液性囊腺癌,PHLPP1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耐药及预后密切相关。PHLPP1高表达者预后明显好于无或低表达者,PHLPP1缺乏是浆液性囊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性囊腺癌 浆液性囊腺瘤 PHLPP蛋白 磷酸化/苏氨酸蛋白激酶b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热疗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增殖及p-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悦 曹阳 +2 位作者 李超刚 孔薇薇 隋欣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简称鸦油乳)联合热疗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膀胱癌细胞形态、增殖、细胞周期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鸦油乳(1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人BIU-87膀...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简称鸦油乳)联合热疗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膀胱癌细胞形态、增殖、细胞周期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鸦油乳(1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人BIU-87膀胱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鸦油乳(5、10、20、3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人BIU-87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鸦油乳(1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人BIU-87膀胱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鸦油乳(10 ml/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BIU-87膀胱癌细胞24 h后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倒置光学显微镜结果显示,热疗组、鸦油乳组和鸦油乳联合热疗组的细胞数均明显减少,部分细胞变圆、体积变小、核固缩,但鸦油乳联合热疗组变化最明显,活细胞数最少。与热疗组和鸦油乳组比较,鸦油乳联合热疗对BIU-87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鸦油乳联合热疗作用于人BIU-87膀胱癌细胞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4、62、35 mg/L,低于单药鸦油乳的101、79、57 mg/L。鸦油乳联合热疗组作用24 h后人BIU-87膀胱癌细胞S期比率为(16.79±2.78)%,显著低于热疗组的(29.52±3.31)%和鸦油乳组的(26.34±0.86)%(P<0.05)。鸦油乳联合热疗组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51±0.02),显著低于热疗组的(0.98±0.05)和鸦油乳组的(0.70±0.04)(P<0.05)。结论鸦油乳联合热疗能增强对人BIU-87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下调p-Akt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油乳 热疗 膀胱肿瘤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下载PDF
硫化氢通过PI3K/AKT-NF-κB通路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3
3
作者 饶春燕 胡昌伦 +1 位作者 付兰英 赵晓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890-3894,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n=6)、SAP组(n=10)、炔丙基甘氨酸(PAG)+SAP组(n=10)、5mg/kg NaHS+SAP组(n=10)、10mg/kg NaHS+SAP组(n=10)、20mg/kg NaHS+SAP组(n=10)、100mg/kg NaH...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n=6)、SAP组(n=10)、炔丙基甘氨酸(PAG)+SAP组(n=10)、5mg/kg NaHS+SAP组(n=10)、10mg/kg NaHS+SAP组(n=10)、20mg/kg NaHS+SAP组(n=10)、100mg/kg NaHS+SAP组(n=10)、wortmannin(以下简写W)+SAP组(n=10)、5mg/kg NaHS+W+SAP组(n=10)及100mg/kg NaHS+W+SAP组(n=10),腹腔内注射6%左旋精氨酸制作SD大鼠SAP模型,24h后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血浆IL-6水平、胰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核因子抑制蛋白-κB(IκBα)表达水平,EMSA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 SAP组和PAG+SAP组血浆IL-6水平、胰腺组织MPO活性及p-AK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NF-κB活性也得到增强,且PAG+SAP组高于SAP组(P<0.05);而SAP组和PAG+SAP组IκB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PAG+SAP组低于SAP组(P<0.05)。给予不同剂量NaHS后,各组血浆IL-6水平、胰腺组织MPO活性、p-AKT水平及NF-κB活性随着NaHS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IκBα水平却逐渐升高。给予W后,各组血浆IL-6、胰腺MPO活性及p-AKT水平均明显降低,NF-κB活性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而IκB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外源性H2S可减轻SAP的炎症程度,且该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血浆H2S水平呈正比。H2S通过介导PI3K/AKT-NF-κB通路能减轻SAP胰腺损伤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硫氢化钠 胰腺炎 急性病 磷酸化/苏氨酸蛋白激酶 核因子抑制蛋白b 核转录因子κ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热疗诱导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及对p-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悦 曹阳 +1 位作者 隋欣 孔薇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热疗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87(BIU-87)膀胱癌细胞凋亡及对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观察不同浓度榄香烯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BIU-87膀胱癌细胞作用结...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热疗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87(BIU-87)膀胱癌细胞凋亡及对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观察不同浓度榄香烯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BIU-87膀胱癌细胞作用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榄香烯(40 mg/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BIU膀胱癌细胞24 h后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榄香烯联合热疗处理后BIU-87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不同浓度的榄香烯组、热疗组和榄香烯联合热疗组作用于人BIU-87膀胱癌细胞24 h均可使细胞凋亡率增加,但榄香烯联合热疗组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凋亡率增加的同时下调了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榄香烯联合热疗可诱导人BIU-87膀胱癌细胞凋亡,且过程中下调了p-Akt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热疗 膀胱肿瘤 凋亡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下载PDF
p-AKT和PI3K与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强 陈培培 +2 位作者 李绍山 刘波 周庆九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究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肌酸肌醇3激酶(PI3K)与星形细胞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星形细胞瘤癌变组织为实验组,选取76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对比其星形细胞瘤癌变组... 目的:探究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肌酸肌醇3激酶(PI3K)与星形细胞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星形细胞瘤癌变组织为实验组,选取76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对比其星形细胞瘤癌变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AKT、PI3K表达,同时对p-AKT、PI3K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患者癌组织p-AKT及PI3K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p-AKT及PI3K表达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星形细胞瘤癌变组织中p-AKT及PI3K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 p-AKT及PI3K表达与患者癌组织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出现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3) p-AKT及PI3K表达存在相关性(r=0. 694,P <0. 015);(4) p-AKT及PI3K高表达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 <0. 05)。结论:p-AKT、PI3K的高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患者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出现淋巴转移及患者生存期间存在相关性,可以通过对p-AKT、PI3K表达的检测来判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肌酸肌醇3激酶 星形细胞瘤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川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娟 曹文富 +1 位作者 王海兰 韩仕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 目的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芎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肝星状细胞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GF-BB作用24 h能刺激HSCs增殖,上调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川芎含药血清、秋水仙碱及大麻素受体1抑制剂AM251均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且加入AM251后,川芎含药血清对上述效应的抑制效果增强,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大麻素相关信号通路抑制HSCs增殖,从而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含药血清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下载PDF
lncRNA-MALAT1基于p-PI3K/p-AKT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江龙 阿不都拉·艾沙 +2 位作者 杨岩 克热木·阿卜力提普 栾新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究血浆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lncRNA-MALAT1)基于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PI3K)/磷酸化-苏氨酸蛋白... 目的探究血浆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lncRNA-MALAT1)基于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PI3K)/磷酸化-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threonine-protein kinase,p-AKT)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U87脑胶质瘤细胞分为脑胶质瘤组、空白组和转染组。采用PCR法检测lncRNA-MALAT1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p-PI3K/p-AKT通路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蛋白水平。结果与脑胶质瘤组相比,空白组、转染组lncRNA-MALAT1表达量较低;与空白组相比,转染组lncRNA-MALAT1表达量较低。与空白组、脑胶质瘤组相比,转染组细胞凋亡率较高;与空白组、脑胶质瘤组相比,转染组细胞增殖率较低;与空白组、脑胶质瘤组相比,转染组细胞侵袭个数较少;与空白组、脑胶质瘤组相比,转染组p-PI3K/p-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较低;与空白组、脑胶质瘤组相比,转染组MMP2、MMP9蛋白表达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MALAT1可有效降低p-PI3K/p-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继而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凋亡,降低MMP2、MMP9蛋白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 磷酸化-苏氨酸蛋白激酶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 脑胶质瘤
下载PDF
胃癌组织Ki-67和pAKT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慧 殷玉峰 +2 位作者 刘京营 付金栋 王刚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和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及术后病理学确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20例癌旁异型增生...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和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及术后病理学确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20例癌旁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20例活检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pAKT的表达,用CD31标记血管计数MVD,比较:1)Ki-67、pAKT的表达在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2)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3)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Ki-67(73.3%,44/60)、pAKT(75.0%,48/6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癌旁异型组织(35.0%,7/20)和正常黏膜组织(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8,P=0.002;χ2=24.621,P=0.000。Ki-67、pAKT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AKT在进展期胃癌显著上调,与早期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AKT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Ki-67、pAKT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促进了肿瘤形成、发展、侵袭和转移,Ki-67、pAKT检测对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孟玲玉 朱开梅 +1 位作者 顾生玖 强占荣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GC-80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个药物实验组,各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48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GC-80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个药物实验组,各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48 h、72 h后,应用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后胃癌MGC-803细胞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对MGC-803细胞内p-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MGC-80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在5~40μmol/L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MGC-803细胞的凋亡,并下调MGC-803细胞中p-AKT的水平。结论姜黄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AKT蛋白的表达和AKT信号通路促进MGC-803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胃癌MGC-803细胞 凋亡:增殖
下载PDF
pAKT、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晓萌 卢雪峰 +4 位作者 王慧 付金栋 季锐 姜大磊 雒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缺氧诱导因1α(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AKT/HIF-1α途径与胃癌的发生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及2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AKT蛋白和HIF-1α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 目的:研究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缺氧诱导因1α(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AKT/HIF-1α途径与胃癌的发生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及2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AKT蛋白和HIF-1α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pAKT呈阳性表达48例(75%),HIF-1α阳性表达42例(65.6%),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分别为26.936、15.950,P<0.05);pAKT、HIF-1α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及癌旁组织MVD分别为43.5±12.7、26.2±12.3,P<0.05(t=5.614);pAKT、HIF-1α均阳性患者MVD显著多于pAKT、HIF-1α均阴性者(t=3.947,P<0.05),pAKT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earsonr=0.583,P<0.05)。结论:pAKT蛋白过表达于胃癌组织,AKT蛋白的磷酸化可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促进胃癌的转移,又可以通过调节HIF-1α的表达促进胃癌新生血管的生成。同时检测胃癌组织中pAKT、HIF-1α和MVD的表达状态,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胃肿瘤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Snail及p-Akt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班振英 曾宪旭 +1 位作者 张威 杜艳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4243-424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Snail和p-Akt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60例(其中CINⅠ级24例,CINⅡ-Ⅲ级32例)和慢性宫颈炎组织24例中Snail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Snail和p-Akt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60例(其中CINⅠ级24例,CINⅡ-Ⅲ级32例)和慢性宫颈炎组织24例中Snail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Snail及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增强,与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及p-Ak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9;P<0.01)。Snail及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患者组织学分化无明显相关性,但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Snail=0.005,Pp-Akt=0.007)。p-Akt蛋白的表达也与临床分期有关(P=0.020)。结论:Snail及p-Akt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并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癌
原文传递
FAK及pAK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璐 石晶 +6 位作者 张凌云 时莎 曲晶磊 李智 侯科佐 曲秀娟 滕月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3-678,共6页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从1997至2008年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271例有完整存档蜡块标本,采用组织微阵列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K和p-AKT在...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从1997至2008年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271例有完整存档蜡块标本,采用组织微阵列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K和p-AK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两者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FAK、p-AKT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3.9%(146/271)、36.2%(98/271),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97,P<0.01)。FAK/p AKT同时均高表达的比率为29.2%(79/271)。FAK高表达与孕激素受体(PR)呈负相关(P=0.046),p AKT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24)、淋巴结转移(P=0.016)呈正相关,FAK与p AKT共同高表达的患者更倾向于出现淋巴结转移、骨/软组织转移(P=0.019,P=0.022)。FAK高表达人群中,p-AKT高表达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短于低表达者(P=0.047)。单独分析FAK及p-AKT表达与总体人群预后无关,将两者联合分析后,FAK/p AKT均高表达患者的OS明显缩短(P=0.027)。亚组分析显示:HER2阳性患者,FAK/p AKT高表达者的OS缩短(P=0.015),FAK/p AKT高表达是HER2阳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R=3.352,P=0.021)。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FAK和p-AKT两者密切相关,FAK/p AKT联合检测能够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能够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预后
下载PDF
基于p-Akt信号评价加减薯蓣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延 谭子虎 +3 位作者 刘茜 祝媛玥 杨琼 刘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补益精血方"加减薯蓣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serine-threonine kinase,p-Akt)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其中模型组、中药组采用... 目的:观察补益精血方"加减薯蓣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serine-threonine kinase,p-Akt)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其中模型组、中药组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永久阻断法制作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予结扎颈总动脉。中药组予加减薯蓣丸10 g·kg-1·d-1灌胃,其余3组用等量0.9%Na Cl溶液灌胃。灌胃6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核心抗原(Neu N)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密度减少,锥体细胞层变薄,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细胞核萎缩;中药组大鼠海马细胞密度增加,锥体细胞层变厚,细胞间隙减小,排列紧密,细胞核萎缩减少。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Akt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Nen N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海马组织Nen N及p-Akt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减薯蓣丸可促进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p-Akt及Neu N表达,从而可能促进脑缺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损伤修复,抑制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加减薯蓣丸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海马 神经元核心抗原
原文传递
转染INPP4B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
14
作者 孙颖 丁焕 +1 位作者 黎晓晴 黎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45,共5页
目的检测转染聚磷脂酰肌醇4-磷酸酶Ⅱ(INPP4B)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法、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检测INPP4B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使MDA-MB-231细胞表达IN... 目的检测转染聚磷脂酰肌醇4-磷酸酶Ⅱ(INPP4B)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法、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检测INPP4B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使MDA-MB-231细胞表达INPP4B;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病毒后MDA-MB-231细胞INPP4B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检测转病毒后MDA-MB-231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以及INPP4B的蛋白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病毒后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分布。结果 INPP4B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低表达;慢病毒转染使MDA-MB-231细胞INPP4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AKT蛋白的表达降低;转病毒后MDA-MB-23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阻滞于G0/G1期。结论 INPP4B基因能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并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INPP4b基因 三阴性乳腺癌 增殖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CD44及p-AKT蛋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宪旭 班振英 +3 位作者 党秋红 楚天骄 雷冬梅 王玉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CD44和p-AKT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0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0例宫颈癌及癌旁宫颈组织中CD44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用χ2和t检验分析CD44... 目的:研究CD44和p-AKT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0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0例宫颈癌及癌旁宫颈组织中CD44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用χ2和t检验分析CD44和p-AKT蛋白在宫颈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CD44和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01,P=0.003);CINⅢ及原位癌组与宫颈癌组CD44和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48)。CD44和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均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CD44)=0.037,P(CD44)=0.001;P(p-AKT)=0.018,P(p-AKT)=0.002)。p-AKT蛋白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CD44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2,P=0.003)。结论:CD44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提示了从CIN向宫颈癌转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OPN、Pyk2、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霞 李强 +8 位作者 陈勇 赵淑娟 郭荣珍 史炳霞 陈巧力 南桂英 孟召霞 张冉 张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分析骨桥蛋白(OPN)、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诊治103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舌癌组)及距肿瘤边缘>0.5 cm的癌旁正... 目的分析骨桥蛋白(OPN)、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诊治103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舌癌组)及距肿瘤边缘>0.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比较不同组织中OPN、Pyk2、p-AKT表达情况,分析OPN、Pyk2、p-AKT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舌癌组OPN、Pyk2、p-AKT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舌鳞状细胞癌患者OPN、Pyk2、p-AKT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Ⅰ~Ⅱ期、低-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OPN、Pyk2、p-AKT表达阳性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病死率分别高于Ⅰ~Ⅱ期、低-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OPN、Pyk2、p-AKT表达阴性患者(P<0.05,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以及OPN、Pyk2、p-AKT表达阳性是影响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OPN、Pyk2、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上调,与癌细胞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为舌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骨桥蛋白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VEGF165b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燕颖 李亚刚 +3 位作者 颜波群 刘志忠 秦国涛 孙远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55-361,共7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65b,VEGF165b)在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肝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16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65b,VEGF165b)在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肝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165b蛋白的表达情况;用RT-PCR法分别检测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中VEGF165b和VEGF165 mRNA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VEGF165b和VEGF165蛋白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中FAK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肝脏组织中VEGF165b蛋白表达率为96.67%(29/30),肝细胞癌组织中VEGF165b蛋白的表达率为21.4%(6/28),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165b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脏组织的表达(P<0.01).VEGF165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的表达(P<0.01).FAK和P-Akt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的表达(P<0.01).结论:VEGF165b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的表达,而VEGF165和FAK、P-Ak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提示VEGF165b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其机制可能是VEGF165b抑制VEGF165、FAK和P-Akt表达及他们的促进血管生成、肿瘤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下载PDF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玲玲 王升志 +2 位作者 刘旭阳 刘浩 宫兆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TSCC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均呈高表达,而在癌旁非肿瘤中呈低表达或无表达(P<0.05)。并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γs=0.412)。Pyk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而p-AKT只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Pyk2和p-AKT蛋白异常表达与T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有望成为明确TSCC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 磷酸化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舌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