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纤维素/磁性纳米球的原位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志明 谢成 +2 位作者 王海英 吴鹏 孟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7-1631,共5页
利用实验室自制芦苇浆纳米纤维素原位合成纳米纤维素/磁性纳米球。通过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固含量、孔隙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粒子为纳米Fe3O4,纳米Fe3O4与纳米纤... 利用实验室自制芦苇浆纳米纤维素原位合成纳米纤维素/磁性纳米球。通过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固含量、孔隙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粒子为纳米Fe3O4,纳米Fe3O4与纳米纤维素通过化学键合和物理吸附使得纳米Fe3O4充分分散在纳米纤维素中,形成纳米纤维素/磁性纳米球;纳米纤维素浓度为1.0%,搅拌速度为500r/min,总铁离子浓度为0.0065mol/L(磁性粒子理论质量相对于纳米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最佳制备条件下,原位合成纳米纤维素/磁性纳米球,经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纳米纤维素/磁性纳米球具有磁化强度73.39A.m2/kg(以每克灰分计)、矫顽力1599.96A/m的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纳米纤维素(NCC) 磁性纳米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1 位作者 姜耀东 陈志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3,167,共4页
目的 制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磁性纳米球。方法 乳化聚合法制备磁性纳米球的悬浮液,光子相关光谱仪和透射电镜测定磁性纳米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磁性纳米球中Fe含量。结果 获得了水溶性正癸酸稳定的Fe3O4磁流体... 目的 制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磁性纳米球。方法 乳化聚合法制备磁性纳米球的悬浮液,光子相关光谱仪和透射电镜测定磁性纳米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磁性纳米球中Fe含量。结果 获得了水溶性正癸酸稳定的Fe3O4磁流体的粒径及其分布,以及载体浓度与稳定剂浓度对磁性纳米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论 首次在pH=6.3~6.4条件下用乳化聚合法制备了PBCA磁性纳米球的稳定悬浮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磁性纳米 制备 表征 乳化聚合法 磁流体
下载PDF
基于侧向磁泳的微流控芯片对两种磁性纳米球的同时分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作然 张利 张志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3-1251,共9页
基于磁性纳米球在微流控芯片上的侧向磁泳,利用微流控芯片分选了不同磁响应性的磁球.提出了包含磁性纳米球聚集与偏移的理论模型,用于分析磁球在芯片上的侧向位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芯片系统,使不同磁响应性的磁纳米球可以在芯... 基于磁性纳米球在微流控芯片上的侧向磁泳,利用微流控芯片分选了不同磁响应性的磁球.提出了包含磁性纳米球聚集与偏移的理论模型,用于分析磁球在芯片上的侧向位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芯片系统,使不同磁响应性的磁纳米球可以在芯片系统上依次被分选.实验结果表明,2种磁性纳米球的分选效率均可接受,且实验操作简单;磁响应性强的磁球可被完全分离,这对于珍贵分析样品的分选很有价值.该分选系统被成功用于同时分选样品中乙型肝炎病毒的DNA与丙型肝炎病毒的反转录DNA,在生化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磁性纳米 磁分选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血药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炜 陈建海 +3 位作者 任非 郭云波 阎玺庆 刘焰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以乙腈∶醋酸钠缓冲液pH(15∶85)为流动相,使用LiChroCART LiChrospher RP-18(250 mm×4 mm,5 μm)色谱柱分...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以乙腈∶醋酸钠缓冲液pH(15∶85)为流动相,使用LiChroCART LiChrospher RP-18(250 mm×4 mm,5 μm)色谱柱分离;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血浆中丝裂霉素C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4~1.00μg/ml,线性方程为:Y=16388X-17.17,r=0.9998.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准确,适用于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制剂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磁性纳米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中Fe_3O_4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任非 沈梅 +1 位作者 刘焰东 陈建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中Fe3O4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用浓HNO3H2O2微波消化处理样品,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小鼠的心、肝、脾、肺、肾中低、中、高3种浓度加样回收率为98.80%~100.41%,日内精密度RS... 目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中Fe3O4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用浓HNO3H2O2微波消化处理样品,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小鼠的心、肝、脾、肺、肾中低、中、高3种浓度加样回收率为98.80%~100.41%,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3%,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经尾静脉给药后磁性纳米球主要被肝脏摄取;而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纳米球对肝脏的靶向率有明显的提高,至给药后60min是不施加磁场组的两倍。结论:提供了一种测定磁性靶向制剂中的磁性成分在体内分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丝裂霉素C 原子吸收光谱法 体外磁场 磁靶向率
下载PDF
磁性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对细菌分离应用
6
作者 温聪颖 訾敏 +1 位作者 张瑞巧 赵令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4,共4页
设计了磁性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细菌分离中的应用综合研究型实验。通过将磁性纳米颗粒包埋到高分子球内部制得具有优良超顺磁性的磁性纳米球,进一步通过共价偶联在磁球表面修饰大肠杆菌抗体,利用抗体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实现了大肠杆菌的... 设计了磁性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细菌分离中的应用综合研究型实验。通过将磁性纳米颗粒包埋到高分子球内部制得具有优良超顺磁性的磁性纳米球,进一步通过共价偶联在磁球表面修饰大肠杆菌抗体,利用抗体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实现了大肠杆菌的特异高效的捕获和分离,反应0.5 h,对大肠杆菌的捕获效率达到96%以上,而几乎不会捕获其他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细菌捕获 细菌分离 化学综合实验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陈志良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温湿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优化的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数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22.4±2.3)nm,(85.51±0.74)%,(8.61±0.04)%,(0.31±0.01)kA·m-1。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寒和抗湿热性。结论在pH>6条件下乳化聚合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具有粒径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 乳化聚合法 正交实验设计 包封率 稳定性
下载PDF
MM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1 位作者 陈志良 许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MC-PBCA-MNPS)胶体溶液对裸鼠人肝癌模型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建立了30只裸鼠人肝癌模型的裸鼠,以给药不同被随机分为6组(n=5),各组分别在尾iv生理盐水(对照组),MMC生理盐水和MMC-PBC...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MC-PBCA-MNPS)胶体溶液对裸鼠人肝癌模型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建立了30只裸鼠人肝癌模型的裸鼠,以给药不同被随机分为6组(n=5),各组分别在尾iv生理盐水(对照组),MMC生理盐水和MMC-PBCA-MNPS胶体溶液,给予MMC-PBCA-MNPS胶体溶液又被分为施加磁场组和不施加磁场组.治疗结束后摘取肿瘤分别称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在肿瘤部位施加4950Gs的外磁场,iv给药5次即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其瘤质量抑制率为73.9%(低剂量)、84.2%(中剂量)、88.6%(高剂量),在肿瘤部位不施加磁场的瘤重抑制率为54.0%(中剂量),高于MMC生理盐水组(27.6%,P<0.05).病理结果也证明了上述结果.结论:MMC-PBCA-MNPS)胶体溶液结合体外磁场可显著提高MMC的抗瘤效果,且毒副作用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 人肝癌细胞 小鼠 体外磁场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双功能单体法制备磁性葡萄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智康康 董爱军 +5 位作者 杨鑫 赵倩玉 赵海田 张华 王静 徐鹏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7,共9页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改性的磁纳米球作为载体,双功能单体分别为刀豆凝集素和3-氨基苯硼酸,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过硫酸铵,采用二次接枝法成功合成了双功能单体的磁性葡萄糖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通过多种表...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改性的磁纳米球作为载体,双功能单体分别为刀豆凝集素和3-氨基苯硼酸,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过硫酸铵,采用二次接枝法成功合成了双功能单体的磁性葡萄糖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通过多种表征技术: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热重分析仪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吸附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探究了反应的吸附机理和吸附过程.合成的MMIPs的印迹因子能达到2.93,吸附量为9.112 mg/g.对其类特异性吸附的探索使得合成的聚合物还可应用于富含糖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 葡萄糖 类特异性 葡萄糖苷 超顺磁性纳米
原文传递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非 姜耀东 +2 位作者 刘焰东 刘伟 陈建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剂和丝裂霉素C生理盐水溶液中丝裂霉素C(MMC)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建立生物样品中MMC的HPLC测定法,并测定了小鼠给药后的血浆及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1 mg.kg-1)丝裂霉素C-磁性纳...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剂和丝裂霉素C生理盐水溶液中丝裂霉素C(MMC)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建立生物样品中MMC的HPLC测定法,并测定了小鼠给药后的血浆及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1 mg.kg-1)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剂,在外加磁场的引导下,30 m in即有82.72%的药物浓集于肝脏,是MMC生理盐水溶液34.83%分布量的2.37倍,在心、肾中的分布较MMC生理盐水溶液低。与尾静脉注射非磁丝裂霉素C纳米球胶体溶液剂的结果比较,外加磁场与磁纳米球的相互作用可大大地提高磁纳米球对肝脏的靶向率。与不施加磁场注射同剂量磁性纳米球的结果比较,说明外磁场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磁性纳米球在靶部位的浓集。结论丝裂霉素C制成磁性纳米球,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具有很好的肝靶向性及一定的缓释和减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C-磁性纳米 高效液相色谱法 体内分布 靶向率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对肝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1 位作者 杨西晓 姜耀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MMC PBCA MNPS)、PBCA MNPS和MF(磁流体 )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 (L 0 2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了PBCA MNPS与MMC PBCA MNPS;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了...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MMC PBCA MNPS)、PBCA MNPS和MF(磁流体 )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 (L 0 2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了PBCA MNPS与MMC PBCA MNPS;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MMC PBCA MNPS、PBCA MNPS、MF与MMC对L 0 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 ;用自动生化仪测定了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收稿日期 :2 0 0 4-0 2 -0 3 ,修回日期 :2 0 0 4-0 3 -19基金项目 :国家“863”资助项目 ( 2 0 0 2AA2 14 12 1) ;广东省攻关资助项目 ( 2 0 0 2C3 0 10 3 )作者简介 :任 非 ( 1974-) ,女 ,博士 ,研究方向 :生物药剂学 ,Tel:0 2 0 6164 1888 872 3 6,E mail:renfeisky @tom .com ;陈建海 ( 1947-)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生物高分子材料 ,生物药剂学不同浓度的MMC PBCA MNPS对L 0 2细胞的相对抑制率(RIR % )为 :10 0 %、15 1%、2 5 1%、32 1%、39 9%与 4 5 0 % ;不同浓度的PBCA MNPS的RIR %依次为 :1 8%、5 2 %、10 0 %、12 9%、15 1%与 2 9 9% ;不同MMC浓度的RIR %依次为 :2 2 1%、35 1%、4 6 1%、6 2 0 %、80 1%与 88 9%。MF不仅不抑制L 0 2细胞的生长 ,还有利于细胞的生长。按照相对生长率 (RGR % ) ,MMC PB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 MTT比色法 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人肝细胞株L-02
下载PDF
基于免疫磁性纳米球快速高效准确检测淋巴结转移癌细胞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旭妍 秦银辉 +4 位作者 漆楚波 吴玲玲 张志凌 夏和顺 庞代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74-1881,共8页
发展了一种基于免疫磁性纳米球(IMNs)快速、高效、准确检测淋巴结转移癌细胞(LNMCCs)的策略。首先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磁性和生物靶向双功能的IMNs,然后利用IMNs通过免疫磁分选对淋巴结转移癌病人淋巴结穿刺物中的LNMCCs... 发展了一种基于免疫磁性纳米球(IMNs)快速、高效、准确检测淋巴结转移癌细胞(LNMCCs)的策略。首先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磁性和生物靶向双功能的IMNs,然后利用IMNs通过免疫磁分选对淋巴结转移癌病人淋巴结穿刺物中的LNMCCs进行分离和富集,最后采用瑞氏染色法和免疫细胞化学(ICC)对富集的LNMCCs进行鉴定,实现对LNMCCs的快速高效准确检测。免疫磁分选实现了LNMCCs的分离和富集,可以有效降低淋巴结穿刺物中的背景干扰;瑞氏染色法和ICC鉴定为准确诊断提供了更多可靠依据,因此,传统细胞学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其次,淋巴结穿刺物与IMNs的孵育只需5 min,简便快速,完整保留了LNMCCs的形态学特征,为淋巴结转移癌(LNMC)的分类和后续病理学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此外,IMNs对淋巴结穿刺物中上皮来源癌细胞的特异性捕获可以确诊捕获的细胞为LNMCCs,实现了LNMC和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最后,采用本方法检测了110例病人淋巴结穿刺物中的LNMCCs,总诊断准确率高达98.2%,特异性为100.0%,敏感性为98.0%,相比于传统细胞学诊断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此,IMNs用于LNMC病人淋巴结穿刺物中LNMCCs的检测是一次新的尝试,为LNMC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纳米 检测 淋巴结转移癌细胞
下载PDF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对肝细胞L-02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非 杨西晓 陈建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85-1487,共3页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MC-MPBCA-NP)、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PBCA-NP)和磁流体(MF)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C-MPBCA-NP、MPBCA-NP、MMC...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MC-MPBCA-NP)、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PBCA-NP)和磁流体(MF)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C-MPBCA-NP、MPBCA-NP、MMC、MF对L-0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MTT比色法测定MMC-MPBCA-NP、MPBCA-NP、MF、MMC对L-0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除MF外,MMC-MPBCA-NP、MPBCA-NP、MMC对L-02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MMC-MPBCA-NP、MPBCA-NP、MMC对L-02细胞的增殖均表现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与空白组相比MMC、MMC-MPBCA-NP、MPBCA-NP细胞毒性随之增加。结论上述药物对L-02细胞的增殖的影响:MF>MPBCA-NP>MMC-MPBCA-NP>MMC。MMC-MPBCA-NP和MMC表现增殖抑制作用同时改变L-02细胞的细胞周期,MPBCA-NP表现增殖抑制作用但不改变L-02细胞的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 L-02细胞 MTT比色法 流式细胞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壳核型磁性纳米纤维素微球的超声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1
14
作者 阎立峰 谭琳 +1 位作者 杨帆 周密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2-766,共5页
以纳米级的Fe3 O4液体作为磁核 ,在非水体系的纤维素DMAc(N N二甲基乙酰胺 ) /LiCl溶液中 ,使用包埋法 ,在超声波的辅助下制备得到了纳米尺度的壳核型磁性纤维素微球 .利用FT IR、XRD及AFM/MFM (原子力显微镜 /磁场力显微镜 )对得到的... 以纳米级的Fe3 O4液体作为磁核 ,在非水体系的纤维素DMAc(N N二甲基乙酰胺 ) /LiCl溶液中 ,使用包埋法 ,在超声波的辅助下制备得到了纳米尺度的壳核型磁性纤维素微球 .利用FT IR、XRD及AFM/MFM (原子力显微镜 /磁场力显微镜 )对得到的磁性微球进行了表征 ,证实该微球由磁性的核与纤维素的壳组成 ,微球大小为 30~ 5 0nm ,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并研究了超声条件对磁性微球尺寸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纤维素 壳/核结构 超声波 磁场力显微镜(MFM)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磁性纳米微球的磁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慧君 张中杰 +2 位作者 王德平 黄文旵 张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58,163,共3页
 以三氯化铁水溶液作原料,采用部分还原沉淀法,控制一些影响反应的参数,制备了纳米磁微粒子,并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了表面修饰。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磁微粒子的形貌、结构组成、磁化率、磁响应性进行了表征。结果...  以三氯化铁水溶液作原料,采用部分还原沉淀法,控制一些影响反应的参数,制备了纳米磁微粒子,并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了表面修饰。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磁微粒子的形貌、结构组成、磁化率、磁响应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磁微粒子平均粒径为18nm,分布均匀,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研究还表明偶联剂的加入会影响磁微粒子的磁性能,其加入量有一个适当值,使得改性后的磁微粒子的磁性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磁性 硅烷偶联剂 表面修饰 透射电镜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As_2O_3磁性纳米微球的研制及表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贾秀鹏 张东生 +6 位作者 郑杰 顾宁 丁安伟 樊祥山 王子妤 邢宝玲 颜士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7-801,共5页
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 O3磁性纳米微球 ,用能谱仪、透射电镜、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和动力渗析系统等进行特性研究 .结果显示所制备的As2 O3磁性纳米微球近似球形 ,粒径为 ( 1 90± 5 0 )... 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 O3磁性纳米微球 ,用能谱仪、透射电镜、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和动力渗析系统等进行特性研究 .结果显示所制备的As2 O3磁性纳米微球近似球形 ,粒径为 ( 1 90± 5 0 )nm ,其中含As2 O3( 0 65 989± 0 42 ) μg/mg ,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粒子 ( 69 5 70 2 7± 0 36) μg/mg ,缓释性好 .用作微球载体的Mn0 4Zn0 6Fe2 O4的居里温度为 1 0 5 40 7℃ ,其不同浓度的磁流体在高频交变磁场下可升温至 43~ 47℃并保持不变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可以成功制备As2 O3磁性纳米微球 ,并为载药磁性微球及磁流体热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AS2O3 研制 表征
下载PDF
砒霜磁性纳米微球的研制及表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东生 贾秀鹏 +5 位作者 樊祥山 金立强 万美玲 李群慧 郑杰 顾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吡霜 磁性纳米 研制 表征 靶向给药系统 肿瘤治疗 三氧化二砷 AS2O3
下载PDF
载阿克拉霉素磁性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虹 王吉耀 +2 位作者 邓勇辉 张伟 沈锡中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 制备载阿克拉霉素 (ACM)的磁性聚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PBCA)纳米微球 ,并观察其对裸鼠人胃癌移植模型的治疗效应。方法 界面聚合法合成载ACM的磁性PBCA纳米微粒 ,用裸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 ,观察药物对预先埋有磁铁的肿瘤的治... 目的 制备载阿克拉霉素 (ACM)的磁性聚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PBCA)纳米微球 ,并观察其对裸鼠人胃癌移植模型的治疗效应。方法 界面聚合法合成载ACM的磁性PBCA纳米微粒 ,用裸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 ,观察药物对预先埋有磁铁的肿瘤的治疗效应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载ACM的磁性PBCA微球的载药率为 12 .0 % ,平均粒径 2 10nm。裸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ACM组 (8mg/kg)、高剂量载ACM的磁性PBCA纳米微球组 (8mg/kg)、低剂量载ACM的磁性PBCA纳米微球组 (1.6mg/kg)及未载药磁性纳米微球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2 2 .6 3%、5 2 .5 5 %、30 .6 6 %和 10 .2 2 % ,且高、低剂量载ACM的磁性PBCA纳米微球组和未载药磁性纳米微球组骨髓培养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 )的形成数量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而ACM组骨髓CFU GM形成数量较生理盐水组下降 36 .11% (P <0 .0 5 )。结论 载ACM的磁性PBCA纳米微球可显著提高ACM的抑瘤率 ,有效降低ACM的骨髓抑制作用 ,是一种安全的新型药物靶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拉霉素 ACM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 抗肿瘤效应 磁性纳米 胃癌
原文传递
磁性纳米微球-血红蛋白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对H_2O_2电催化还原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小智 张海丽 +1 位作者 王芳 韩德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60-664,共5页
将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包裹碳包铁的磁性纳米微球(CFN/CS)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并利用戊二醛将血红蛋白(Hb)交联在CFN/CS上,制备了Hb-CFN/CS-GC电极。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实验结果表明,Hb在CFN/CS-GC电极表面仍... 将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包裹碳包铁的磁性纳米微球(CFN/CS)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并利用戊二醛将血红蛋白(Hb)交联在CFN/CS上,制备了Hb-CFN/CS-GC电极。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实验结果表明,Hb在CFN/CS-GC电极表面仍保持较好的生物活性,能稳定有效地进行直接电子转移反应。电化学研究表明该修饰电极对H2O2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在pH7.0的磷酸盐(PBS)介质中,H2O2在5.2×10^-5~2.3×10^-3mol/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还原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7×10^-6mol/L。该修饰电极有着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血红蛋白 电催化 过氧化氢
下载PDF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国斌 刘敬伟 +2 位作者 陶凯雄 李剑星 田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以丝裂霉素C为药物模型,研究磁性纳米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工艺及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并筛选,以纳米级Fe_3O_4为磁性核心,人血清白蛋白为膜材,利用乳液固化法制备包载丝裂霉素C 的磁性纳米微球,并借助透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以丝裂霉素C为药物模型,研究磁性纳米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工艺及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并筛选,以纳米级Fe_3O_4为磁性核心,人血清白蛋白为膜材,利用乳液固化法制备包载丝裂霉素C 的磁性纳米微球,并借助透射、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作粒度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量载药量及包封率,以磁性测试仪进行体外磁响应性测定。结果:该优化的磁性纳米微球在电镜下呈表面光滑的核壳样球型微粒,平均粒径为217.7nm,微球载药量为7.89%,包封率为90.5%,体外饱和磁化强度为21.85emu·g^(-1)。结论:磁性纳米载药微球为肿瘤的主动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剂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丝裂霉素C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